刘杨的声音花园

DJ刘杨

十年前,北京夜空的王牌节目, 十年后,久别重逢的再续前缘。 时光流淌中,容颜已改,旋律不老。 依然是不眠之夜最让人迷恋的声音。 陪你一起, 过着流水般的日子,等着有艳阳的天空。 公众号:流水艳阳,新浪微博:DJ刘杨

集數

  1. 2020/06/25

    端午,饮了这杯雄黄酒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这是节日,是常识。 常识中包含着美丽,节日里收藏着千古人情的秘密。 端午是赛龙舟的日子,可以在你追我赶中挥洒着豪情。端午是悬艾叶的日子,可以在细小的布置里寄托情思。端午可以饮雄黄,可以沐兰汤,当然,还还可以吃粽子。 从小到大的粽子里,有肉有蛋,有咸有甜,软糯相宜,在唇齿和舌尖上留下粘稠的味道。 现在,自己在家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了吧。 有时候,一些随着岁月而消逝的仪式,也带走了我们的生活中古旧而妥帖的温情。 赵照《粽香》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这是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 屈原,由享有尊崇,被称为屈“子”。在中国,凡被称为子的人,都曾用生命唱出一曲难泯的长歌。 屈原是战国末期的楚国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屈原,实际上姓“芈”,(就是《芈月传》里的芈)和楚王一个姓。 那个年代,“姓”和“氏”是分开的,同一族的人一个姓,但是根据封地、官职等的不同,又有了“氏”。屈原的“氏”是屈。 屈原这一生,活得很失意。他在这个世界上孤独地行走,无人理解,无人倾诉。 可是屈原这一生,活得也很诗意。他把满腔的失望愤懑化作了一首首瑰丽浪漫的诗,把美和芬芳留在人间。 纵然是在生命的尽头,汨罗江畔那纵身一跃,竟成就了一个端午节,令人世代怀念。 作为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离骚》、《天问》、《九歌》。 其中,《九歌》是一组祀神的乐歌,里面有不少描述鬼神的爱情生活。 有天神——“东皇太一”、云神“云中君”、太阳神“东君”、水神“河伯”、美丽的女山神“山鬼”…… 它就像一场大型歌舞剧,让看惯《诗经》中凡人恋爱故事的北方各国眼界大开——神仙也会恋爱?人神也可以恋爱?天啊,楚国人怎么如此浪漫! 在屈原的诗里,仰望天空的虔诚、俯视大地的热爱,横跨四海的宽广、遨游九州的畅快……这一层层自由奔放的情绪透过文字、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扑面而至,依然饱含炙热滚烫的深情,丝毫没有衰减。 这首《云中君》的演唱者叫赵景旭,在《这就是原创》节目中崭露头角,在古风圈小有名气。 赵景旭 《九歌 云中君》 端午节有项习俗是喝雄黄酒,为的是消毒祛邪。 我却每每会想起白素贞喝雄黄酒现了原形的故事。 这千年蛇妖,法术高强,为报许仙的救命之恩,化作女子以身相许。 婚后二人生活恩爱有加,置了宅院,开了药铺,一声娘子,一声相公,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没想到却冒出来个不解风情的法海,告诉许仙他的娘子是个千年蛇精。还教他在五月初五端阳佳节,午时三刻,阳光至盛的时候,骗她喝三杯雄黄酒。 白素贞的法力如此高强,难道她不知道这雄黄酒喝不得? 当许仙给白素贞递上那碗雄黄酒时,白素贞把千年的道行和理智本性都抛到了一边。 她天真的以为,只要她喝下去雄黄酒,挨得过雄黄酒的威力,就可以消除许仙的日夜猜疑。 这一关过,他再也没有理由怀疑她,她便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地老天荒不了情。 当然,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她现了原形,吓死了许仙。之后才有了昆仑山盗灵芝仙草,金山寺洪水滔天,雷峰塔底幽禁数年。 透过这一杯雄黄酒,我们看到了许仙的懦弱,看到了白娘子的痴情。 在李碧华的小说最后,白蛇对小青讲: 我白来世上一趟,一事无成。半生误我是痴情,你永远不要重蹈覆辙。 辛晓琪 《人生如此》 人生如此  浮生如斯 缘生缘死  谁知谁知 情终情始  情真情痴 何许何处  情之至 辛晓琪《人生如此》,选自电影《青蛇》原声专辑。 作为徐克的代表作之一,电影《青蛇》无论从选角、妆发、布景还是配乐 ,都算得上经典之作。 《白蛇传》故事传颂千年,但在李碧华的笔下,在徐克的镜头里,却上演了截然不同的情与欲、情与义的纠葛。 一部色彩艳丽迷离梦幻的《青蛇》,将张曼玉如弯月的笑容和王祖贤如诗画的泪眼勾勒的美不胜收。 青蛇,传统话本里忠仆、义婢的“附属”形象在这里却变得离经叛道。 她色诱法海、勾引许仙、挑衅白蛇,又乖张又任性。 她天真烂漫却又“悲哀地明白”,像一个旁观者,审视着人性和欲望。 电视台的播出版本将电影里的艳情场面尽数删去。 可是删去了这些,又怎么能看懂电影中人与妖的七情六欲,人性的选择与挣扎。 第一个删减片段:相遇 法海最早与青蛇白蛇是在竹林里相遇。青蛇白蛇为将要生产的孕妇遮风挡雨。 孕妇在树林里生孩子,朦胧曼妙的胴体,扰乱了法海的禅心。 心魔已起,法海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的禅修。 接下来,法海做了一个怪异的梦,在梦中大开杀戒。 然后突然惊醒,满头大汗,起身后,他所打坐的垫子起了火。 第二个删减片段:缠绵 许仙和白娘子的一段缠绵。 这是电影里王祖贤最妩媚性感的时刻。 小青在窗外朦朦胧胧之间,露出了诡异的眼神。 多少人的性启蒙,就是在这样莽莽撞撞的偷学中学会的。 第三个删减片段:斗法 小青与法海水里斗法。这也是最有争议的一段。 小青说:“想不到你是我第一个男人,只可惜我们都没有凡人的感情”。 这段镜头中充满了象征和隐喻。 法海代表人极度压抑的欲望,带有罪恶感的禁欲,无法消除的原罪。 相比之下,白素贞更像一个真正的人,有人的感情,正视人的欲望,最终修炼成人,生下了人的孩子。 可以说《青蛇》全片几乎都在讨论“人的欲望”,这里的“人”不是某种身份,而是一种属性。 故事的表面讲的是高僧、蛇妖、书生间的故事,但后面的一层讲的是“欲望”的人性寓言。 这种“以情悟道、以欲析理”的索隐在充满佛教色彩的故事氛围中,又呈现出哲学般的辨证思维,温和而悲悯。 所以说,欲望是不可能断绝的,也是不能否定的。否定了欲望,就是否定了人类本身。 这是生而为人的法海很长时间以后才恍悟的道理,而教会法海的却是身为“妖孽”的白蛇和青蛇。 这种理想与现实、主流与边缘之间庞然的落差感,也让青蛇对这个男性中心的世界,备感讽刺、悲凉。 所以最后,青蛇能以智者姿态,俯瞰众生,道尽人性的机锋,掀开众生的伤疤,并留下一道“情为何物”的无解难题,不再染指人世。 电影《青蛇》在最后国语版与粤语版的对白也有很大的差别。 国语版: 小青: 我误到人世來,不知情为何物。 可姐姐一片痴心,许公子情有独钟,我明白了。天有情人有意,今生有缘相会,來世我会学做人的。 粤语版: 小青: 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误,你们说人间有情,但是情为何物? 真是可笑,连你们人都不知道。 当你们弄清楚了,也许我会再来。 爱恨嗔痴,浮生万象,皆都在这个故事里。 陈淑桦 《流光飞舞》

    25 分鐘
  2. 2020/06/25

    我听这首音乐的时候最想你

    我最近刚从台北回到北京,经历了隔离服、N95和核酸检测…… 现在住在隔离酒店里。每天听到飞机从头顶飞过。 这一次,在台北待了很久,看完了跨年烟火,又从情人节过到儿童节。 离开台北之前,去了一家餐厅。那真是一个美艳又妖娆的餐厅,能够透过大大的玻璃落地窗看见夜晚灯光变换的101大楼。 那一晚上,餐厅都在放一首歌。就是我今天想第一首放给你听的《晚安晚安》。 当我想念台北的时候,这首歌就成为了我想念的背景音乐。 对于魏如萱,我真是后知后觉,还停留在自然卷时期。记得好多年前特别爱放她那首《坐在巷子口的那对男女》。那个时候,我还想,原来台湾把“自来卷”叫“自然卷”。 这首歌出自她2011年的一张专辑。已经是九年前的歌了,但遇上一首好歌,就像遇见一个对的人一样,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魏如萱 《晚安晚安》 在这首歌下面,有一条高赞评论。 很抱歉啊,我白天都没什么机会和你说话,只能憋到晚上给你发句晚安。 但你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字,它可包含着我今天清晨见到的阳光,中午看到的白云,傍晚遇见的微风,包含着我这一天每句想对你说的话。晚安。 心里有一个人的时候,这个城市到处都是她的影子。  在有你的世界上    诗/蓝蓝 在有你的世界上活着多好。 在散放着你芦苇香气的大地上呼吸多好 你了解我。阳光流到你的唇旁 当我抬手搭衣服时我想。 神秘的风忽然来了。你需要我。 我看到你微笑时我正对着镜子梳妆。 夜晚。散开的书页和人间的下落 一朵云走过。我抬头望着。 在有你的世界上活着多好。 下雪的黄昏里我默默盯着红红的 炉火。 陈晓东《我愿意》 陈晓东可能不是一个怎么会唱歌的人,但是他翻唱的这首《我愿意》,我却收藏了很多年。 甚至觉得,喜欢这个版本胜过王菲的原唱。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也是一个被从古说到今的谜题。 李清照说: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唐寅说: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李商隐说: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人生中总有那么多的别离和求之不得,也不知用多少伤口才能熬成红豆。 想念一个人的时光漫长。你好像无处不在,但你并不在;我好像长生不老,但我正在变老。 景岗山 《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这首老歌,是我们听歌的那个年代,代言思念独一无二的歌。 1994年,大地唱片出了两张专辑,校园民谣1和2。这两盒卡带,火到所有人都没有想象的地步。 老狼,高晓松,景岗山,艾敬,丁薇,李晓东,沈庆等人都成为了后来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人物。 那白衣飘飘的年代,现在想来几乎遥远的像一个梦境。 当时只有十九岁的沈庆写下了这首歌的歌词,由景岗山原唱。 后来,巫启贤的翻唱,让这首歌被更多人知道。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 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  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 一颗一颗流成热泪 景岗山的声音,有撕裂感,唱出男人的忧伤。 Carla Bruni 《miss you》 相比上一首,这首歌就非常女人了。 唱歌的这个女人叫做Carla Bruni。 作为前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妻子,她更多是在政经版出现。 软化了那些严肃的外交场合,用一套一套的靓丽时装,娱乐着各方看客的八卦心。 我印象最深的一张她的照片,是2010年,布鲁尼与西班牙太子妃一起步入扎祖勒王宫。 一张两人同框的背影照,同样曼妙的曲线。 布鲁尼脚下的一双CL红底鞋格外诱人,引发时尚风潮。 总以为她是一个强人旁边的花瓶点缀,直到听到了她的歌,我才发现这个女人多有魅力。 她沙哑的嗓音有种撩人的魅惑。 任素汐 《我要你》 想念,可以含蓄隽永,可以撕心裂肺,也可以妖娆放纵。 今天的最后一首歌,就有这样野生而浪漫的气场。 这首歌,起初作为话剧《驴得水》插曲,由任素汐演唱。 后被选为电影《驴得水》推广曲及主题曲,由老狼、任素汐演唱。 我还是很喜欢任素汐独唱的这个版本。 张一曼一边剥着大蒜,一边用撩人的声线和魅惑的颤音唱出小曲儿《我要你》。 《驴得水》里的这一幕,无疑是这部体现人性崩塌的电影中最浪漫的时刻。 而这首“靡靡之音”也迅速刻进了观众的心坎,成为了整部电影中最打动人心的片段。 任素汐,这种稀有物种,表演就像从土里长出来一样质朴,看完却能让人燃起来。 美人在骨不在皮,她,不好看,但是却让人觉得特别美。 这首歌充满复古的色彩,很像是民国时代的老上海的音乐。 我要 你在我身旁 我要 你为我梳妆 这夜的风儿吹 吹得心痒痒 我在他乡 望着月亮 默默把你想 今日曲目: 魏如萱 《晚安晚安》 陈晓东《我愿意》 景岗山《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Carla Bruni《MISS you》 任素汐《我要你》

    24 分鐘
  3. 2020/03/30

    武汉解封,用音乐解开楚文化的封印

    今日曲目: 郁可唯《一江水》 小娟 《我俩永隔一江水》 梁文 《君住长江尾》 曾侯乙编钟《竹枝词》 武汉市将于4月8日解封。 解封,解除蒙尘的封印,释放出一座城市固有的婀娜,恒久的英姿。在此前,每个人都有一个想象中的武汉,在此后,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现实中的武汉。我愿意回到原初,武汉,文武双全,汉唐盛世。 有人说,美好的一仗已经打过,有人说,只有结束,没有胜利。当一个城市挺过一段无论如何不算美好的历程,救赎和重生正待开始。创伤是难免的,音乐和花香是难以逃避的,而春天就像每一个春天一般,是不能不到来的。 让我们不要逃避音乐,不要逃避一座城市无可抵挡的美,历史深处的人情。                                            郁可唯《一江水》 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无疑是武汉的地标。 蛇山之巅,长江之畔的黄鹤楼,让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满怀憧憬,慕名而来,一证风流。 我们小时候念书的时候都学过那首诗。唐朝诗人崔颢写下的千古名篇《黄鹤楼》。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 崔颢 在《唐诗三百首》中,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推崇。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有没有真的说过这句话,还是个悬案,但是李白确实也写过另外一首跟黄鹤楼有关的名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  李白 黄鹤楼由此成了一个诗歌意象、一处具有某种象征性的文化地标。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最早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卫用的“军事楼”,后来东吴灭亡,几经浮沉,黄鹤楼在上千年的历史风云中多次被损毁,又多次被重建。不管怎么建,都位于临近长江边的黄鹄矶上。体量高大,又筑于高台之上的黄鹤楼,登楼可远眺浩渺的江水,还可看到壮观的武汉长江大桥。 有件事情很有意思,有谁真的见过黄鹤吗? 现存的鹤的种类据说有15种,灰鹤、白鹤、丹顶鹤……就是没有见过黄鹤。 既然没有黄鹤,为什么要叫黄鹤楼? 这个故事说来话长。据说,从前有位姓辛的妇人,开个卖酒的小铺面。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问辛氏讨酒喝。辛氏不因对方落魄的装扮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 如此过了半年,客人常常讨酒,从来也不给钱。辛氏心地善良,性格豪爽,从来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色的仙鹤。他告诉辛氏,今后有客人来饮酒,只要拍一拍手,仙鹤就会从墙上下来为客人跳舞助兴。 说完,客人就消失了。因为有这只翩翩起舞的仙鹤,辛氏的酒铺也是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十年之后,那位仙人又来到这里,抽出腰间的笛子演奏曲子,仙鹤也随之飘下墙来,仙人跨上仙鹤,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辛氏为了感谢这位客人,便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楼阁,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可是仙人是谁?说法很多,后来有人说是吕洞宾。 在道教的典籍中真的有记载,吕洞宾五月二十日,在黄鹤楼升天成仙。黄鹤楼更因此有了玄幻的色彩。 现在去武汉能看到的黄鹤楼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楼已经不是最初的楼,但那一江水却已流淌千年。                              小娟《我俩永隔一江水》 这是王洛宾作词并改编的《一江水》,来自一部苏联老电影的插曲《两道河岸》。 当然,歌里唱的江并不是长江,被我拿来借用一下,是因为它的演唱者小娟是个武汉的姑娘。 王洛宾写《一江水》这首歌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但是写完后一直没有机会发表。直到1993年才得以发表。 可是这么美的歌是不会被历史湮没的。许巍,朴树,齐秦,韩红,纪如璟,周云蓬,侃侃,宋冬野,沈梅,小娟……这些年来翻唱它的人多的数不清。所谓经典,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共情。 武汉,又称“江城”。 长江全长6397公里,流经几十座城市,唯独武汉叫“江城”。 这跟李白还有渊源,李白那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又一次为武汉留名。 在群星闪耀的唐代,李白这颗最耀眼的明星在湖北度过了自己十多年的青少年时光,因而自称“我本楚狂人”。李白的诗集中有1000多首诗,与湖北有关的就有60多首。 关于长江,有一首词也常常被唱起: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 一阙小词,像长江流水,流传了千年。没有华丽的辞彩,没有深奥的典故,就凭深情打动人心。 李之仪是北宋时期的“苏门学士”之一,曾经做过苏轼的幕僚。苏轼获罪后他也受牵连,被贬到了太平州。 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也撒手人寰。事业受到沉重打击,家人连遭不幸,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歌妓出现在了他的生活中——她就是杨姝。 杨姝聪明剔透,为李之仪弹奏了一首古曲《履霜操》,取意西周伯奇无罪被逐,投河而死的典故,表达了对李之仪的理解和同情。这一下便触动了李之仪的心。两人有了一段忘年恋。 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卜算子》。                                          梁文《君住长江尾》 每去一个地方,我都爱去博物馆。 武汉有湖北省博物馆。这个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那就是曾侯乙编钟。 公元前五世纪,是一个群星璀璨的的时代:世界上,释迦牟尼、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等横空问世;在中国,老子、孔子、墨翟、庄周等相继登场。 然而,有一个人,在1977年之前无人知晓,但如今他所留下的文化遗产,却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那个时代罕有的瑰宝。他就是曾侯乙。  1977年9月,一支部队在湖北随州兴建厂房时,偶然发现这座战国早期大型墓葬。 墓葬打开,人们看到的是一个200多平米的“游泳池”,墓中全是水。但是,伴随着潜水泵的马达声,水位缓缓下降,所有人都惊呆了。 一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数量众多的青铜编钟经历了两千多年地下幽暗的岁月重现于世。 墓的主人叫乙,是一个叫做曾国的小国的国君。因为有着诸侯的地位,所以尊称他为曾侯乙。 这位神秘的国君,在历史文献上没有任何记载。人们不知道他到底有过怎样的功绩。只知道,他身高只有162,但根据头骨而复原的胸像,却有一股英武之气。 他应该很会打仗,因为他的墓里有上万件车马兵器。他死的时候大概四十多岁,却有八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女子为他殉葬。在他的墓里还发现了一具狗的骨头,那可能是他生前的爱犬。他热爱艺术,墓里有大量绘画、雕塑、书法以及无数精美的乐器。 这位隐藏在历史迷雾中至今不肯显露真容的曾侯乙,为我们留下了一桌盛大的音乐大餐,其中最耀眼的就是全套65件,总重二千多公斤的曾侯乙编钟。                                          复原的曾侯乙胸像 如果不是这件国宝,这位乱世诸侯怕是要永远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在中国古代,编钟是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编钟不仅是重要的乐器,也是重要的礼器。 我们现在常听到一句话说“礼崩乐坏”。其实,礼和乐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秩序。礼规定了高低贵贱等级差别,而乐则体现了万物之间的和谐一致。 仔细观察曾侯乙编钟的钟体,会看到一道道人工打磨的凹槽,表明古人是通过打磨钟壁的厚度来得到一个钟上两个规范的乐音。即使用现代仪器检测,编钟的音色也十分准确。 在那样战乱连绵的岁月里,古代的匠人们用惊人的技法留存了中华文明的古老音乐记忆。 1986年,中国唱片总公司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历时3个多月,用曾侯乙编钟录制了一张专辑——《千古绝响》,录制完成之后,曾侯乙编钟便被永久封存,不再参与任何形式的演出和录音。这张专辑是曾侯乙编钟的孤版录音。一件件保存完好,闪亮着青铜光泽的编钟,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为我们带来了战国时期优美迷人的音响。

    25 分鐘
  4. 2020/02/20

    今日雨水,适合听一些潮湿的歌

    大雨 文 / 叶青 雨下大了 理应你是在屋里 但我怕你被其他东西淋湿 岁月之类 人群之类 你常常把伞弄丢 你的伞都很好看 载着你 去许多地方 在大雨之中 你始终不会懂我在为你担心些什么 雨是不会停的 有些时候雨是不会停的 并不管你是否有伞 这是台湾女诗人叶青的一首诗,叫做《大雨》。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 命名这个节气的人,也许生在南方,夜深人静时,听风声过境,细雨打疏桐,又陶醉又美妙。 可是雨水在北方名不符实,雨水几乎没有在这个节气降临过。 我在比南方更南的台湾,今天也是阳光灿烂,没有一丝雨水的气息。 但是我知道,从今天开始,雨水会慢慢增多,春天会在滋润中醒来。 每年春天,人们会去武汉看樱花。今年,那里的樱花大概会开得无比寂寞。 好妹妹乐队《西窗的雨》 《西窗的雨》是好妹妹乐队演唱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收录在好妹妹乐队2015年12月1日发行的专辑《西窗》中。 好妹妹乐队是比较符合我的口味的,曾经有朋友笑话我就爱听这种软弱无力的声音。 可能是因为生活太坚硬,所以听歌的时候就觉得要对自己好一些,总爱找这些温柔的歌声,让心跳呼吸都放慢下来。 这首歌也有中国画的意境,会让我想起李商隐的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晚唐的诗已经没有了盛唐时的气象,李商隐的诗,也应该比较讨女人的喜欢,这女性化的细腻婉约恰好是大时代当中的小风景。 莫文蔚《下雨的日子》 要找一个词来形容莫文蔚,我能想到的就是“风情”。 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却有一种格外动人的风情。 这首《下雨的日子》绝对是一首冷门的歌曲,这是她93年的第一张专辑《莫文蔚》里的一首歌。 粤语歌自带一种气场,唇齿之间韵律十足。明明是一首悲伤的歌,却因为华尔兹的编曲华丽了起来。 我最喜欢打捞这些冷门的歌曲,没被你听到的时候,他们在角落里安安静静。 一旦有一天,不知什么机缘让你听到它,旋律在耳边响起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因邂逅而有了光亮。 韩寒&亭东小伙伴 《在雨中》 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中有一首宣传歌,翻唱自刘家昌的经典作《在雨中》。开场清唱的男声就是韩寒本人。 刘家昌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这首歌已经有三十多年历史了。尽管为这首歌有过版权官司,但如果不是韩寒翻唱,可能有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这首歌曾经有多么经典。 在雨中 我送过你 在夜里 我吻过你 在春天 我拥有你 在冬季 我离开你 你说人生艳丽我没有异议 你说人生忧郁我不言语 只有默默的承受这一切 承受数不尽的春来冬去 面对这样的歌词,我已经无力言语。 这首歌之所以成为经典,旋律的优美,歌词的隽永,都是完美。 无数记忆中的雨夜都在这首歌里重叠,心也跟着潮湿起来。 邱比《整夜大雨后》 这首歌的前奏像暗夜时的浪潮一样涌动。 邱比,是来自台湾的一位独立音乐人,这是他参加中国好歌曲时的一首歌。 因为雌雄难辨的声音,有人会把他和青峰拿来比较。看过他跳舞的话,更会有一种性别迷乱的感觉。 其实他只有二十多岁,却在两年间创作了十九张专辑,几乎一人完成所有作品的词曲创作,编曲、视觉设计,甚至音频制作。 他站在那里,就是一个非常干净的男生。感觉歌曲和人是一种完整的统一。 看他的资料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我不久前刚好去过。那个学校真的是太美了,好像不写诗不写歌都对不起那个校园。 我还记得当时坐在山上的咖啡厅里,从夕阳漫天坐到华灯初上。放一点当时拍的照片给你们看看。                                      依山而建的台北艺术大学                                      学校里的关渡美术馆                                     一处安静的走廊                                         随处可见的艺术作品                                              看得见风景的餐厅                                       校园里散养着几头牛                                       风景很美的艺大咖啡厅    雨后总像有谁离去了                              ——木心《素履之往》    雨跟诗常有一种共鸣。    雨是一种真实世界另辟出来的虚拟时空。雨滴打落产生的环境音可以招唤无数诗意,或近或远,使爱或可能重新浮现脑中。    最后给大家送出的这首歌是日本的女歌手手嶌葵的歌曲《rain》。   手嶌葵《Rain》    如微风吹拂山丘,    恍若亲临自然。                                                  —— 宫崎吾朗     2005年,当年只有18岁的手嶌葵第一次演唱《The Rose》,惊艳全场。也因此受到宫崎骏长子宫崎吾朗的青睐,受邀成为电影《地海传奇》主题曲演唱与女主角配音。     宫崎吾朗在日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对媒体形容他第一次听到手嶌葵歌声的感受:“如微风吹拂山丘,恍若亲临自然。”      这首单曲一经发售,就获得了日本公信榜的第四名,刷新了吉卜力动画主题曲的历史最高纪录。从那时起,这个温婉轻柔的声音就深深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

    25 分鐘
  5. 2019/04/07

    三月三,宜听歌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小学的时候有个同班女生,声音细细的,特别爱唱这首歌。 那几乎就是我对春天的最早的印象了。 北方的春天总是好事多磨,乍暖还寒。 当春天一词被花朵说出,谁已踏歌而来。 春天要做的事有很多,头一项就是品茶。 春风十里,不如杯中有你。 一杯春茶,总是包含人们的期望。 上好的明前茶,带着一个冬天冰雪的滋养,用一缕清香送出春天的消息。  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低,茶树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谢春花 《茶酒伴》 这首《茶酒伴》来自浙江的95后女生谢春花。 谢春花原来不是谢春花,她的名字叫谢知非。 如今的世道,审美真的变了。 如果是十年前,大概要把春花改成知非。可现如今,知非改成春花,大俗大雅,让你一听就忘不了。   谢春花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她发行的第一张专辑《算云烟》, 共八首歌,都是她原创作品。 就连专辑的包装设计、书法和插画都是她一人包办。 “算云烟”取自戴复古《木兰花慢》,“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   她的声音,有如清水出芙蓉,颇有出世的隐逸。 《让我们荡起双桨》 春天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划船。 春风吹过,春水消融,泛舟湖上,摇起一桨春光。  而我脑中,想到的第一首歌,就是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 。 这是1955年的电影《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竟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 据说当时导演严恭、苏里带领影片摄制组的全体成员和一大群十二三岁的孩子(电影中的小演员和群众)来北海公园体验生活。作曲者刘炽也跟着一起来了并在和孩子们一起玩耍途中突发灵感。于是就在这“犀牛望月”小小的半岛一块大石头上,刘炽以腿为桌写下了这首歌。 当我来到北京,在北海公园划船看到白塔倒映在水中时,内心是无比地激动。 这首歌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唱,跨越半个世纪的时光,丝毫没有因为时代的演进而有半点过时。 它的旋律如此优美,仿佛自带明亮的光芒,唤起了我们珍藏在心的美好回忆。   白水《纸鸢》 人走着走着就会和一些朋友失去联系。白老师与我就是这样。 我看了看手机里的聊天记录,最近一次和白水对话是2018年1月11日。得知他已身在美国。 再翻翻朋友圈,他为《狗十三》配乐,去佛罗里达大学做讲师,和编舞者合作在台湾演出…… 看起来都很陌生。 我只能说,我认识的是早期的白水。 那个时候的白水还是白老师,在四川的一个小城里当老师。自学成才,会写会唱,还无师自通会很多种乐器。 他沙哑着嗓子操着川南方言唱着民谣。 《冬》这张专辑,如中国山水画般含蓄隽永,你可以听到牧童、炊烟、小溪、木桥……那里饱含着白水对自己的家乡的热爱。   现在,小朋友的小学课本编的很好。春天一开学,就听到孩子念: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流水艳阳的声音花园新浪微博:DJ刘杨 微信公众号:流水艳阳(liuyangdj)

    13 分鐘
  6. 2019/04/06

    人生就是一场一场的送别

    一直觉得清明节是个很特殊的节日。 它仿佛应该很严肃,慎终追远,祭奠先人;它又可以很明快,草长莺飞,人们呼朋引伴,出门踏青。 想来古人设立这个节日,本就有这层意思。与其怀念逝去的,不如珍惜眼前的。 朴树《送别》 朴树在录这首歌时,突然放声大哭,把他推上了热门。 而我,却有些难过。 那是一个节目的录制现场。《送别》被放在最后,唱之前他说,“有的时候觉得生活就像炼狱一样,特别难熬,但在音乐里面的时候,即使唱最悲伤的歌也是享受。”   这悲伤的歌,已被传唱一个多世纪。1897年,为躲避政局纷乱,李叔同从天津迁居上海,同许幻园、张小楼等人结为“天涯五友”。 后因时局动荡,好友许幻园家道中落,李叔同百感交集。1915年,他为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填词,作出《送别》赠与挚友。 1918年,李叔同剃度出家。到了1927年,“五友”中只剩四人相聚在上海,蔡小香已经去世,许幻园依旧落魄,袁希濂的从政之路中断,而李叔同出家已有九年。 曾经的风华正茂,终究在岁月中成了“知交半零落”。   朴树爱极了这首歌。他甚至说过,“一个人一生能写出这样的词,真可以死而无憾。” 王晓峰说,朴树是一颗没长大的树。 高晓松说,朴树的创作靠的不是底蕴,而是燃烧自己。   歌里唱: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人到了某个年纪会突然懂得一首歌 其实生活就是不断“送别”的过程   某次演唱会上,朴树说: 以前我一直在寻找一条回去的路, 可最近发现根本没这条路, 即使有,也都不一样了, 所以要一直往前走。 张国荣《倩女幽魂》 《倩女幽魂》是1987年张国荣、王祖贤主演的同名电影的主题曲,又名《路随人茫茫》,由黄沾作词、作曲,张国荣演唱。 这首歌有国语和粤语两个版本,而我,独爱粤语版。 尤其是开场时,那美妙的前奏和那一句铿锵的“人生路——”,立即能让我皮肤颤栗起来。 有深厚中国古典诗词功底的黄霑写的这首歌,完美地体现了徐克电影里特有的阴森和妖艳。也把“人鬼恋”这一经典的题材演绎的淋漓尽致。 李宗盛《新写的旧歌》 这首歌是李宗盛写给已逝父亲的。李宗盛孝敬母亲很多人知道,他在歌里写过母亲,但他很少提父亲。 “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听李宗盛的歌,就像是听老大哥在自己的耳边轻描淡写地和你聊聊人生,没有所谓的大道理,质朴得却像极了生活本来的模样。   对于亲人的存在,我们总是习以为常的自私,年轻的时候拼命的想要证明自己,对于一切都漠视;等到好像活明白了,一切已经来不及。   60岁的李宗盛终于和已逝的父亲讲和:“爸,我想你了!” 张惠妹《听你听我》 张惠妹与张雨生的师徒情早被世人称道。 对于张惠妹,张雨生是伯乐,是恩师,也是挚友。 1997年10月20日凌晨2时50分许,张雨生独自驾车返家途中发生严重车祸。 在张雨生车祸后72小时内,张惠妹完成了这张单曲唱片。目的是希望将这张专辑的收入帮助作为张雨生医疗、看护、复健及安家费用。 但是,朋友的呼唤并没有唤醒他。 11月12日晚上11时48分,经过24天与死神的缠斗后,张雨生因并发吸入性肺炎急救无效而病逝于淡水马偕纪念医院,终年31岁。 在张雨生不幸逝世后,张爸爸亦将这张专辑的所有收入捐给慈善机构。 凤飞飞《追梦人》 《追梦人》由罗大佑作词曲,原是罗大佑为电影《天若有情》创作的主题曲《天若有情》的国语版《青春无悔》,由袁凤瑛演唱。之后作为纪念作家三毛的歌曲增加部分歌词,由凤飞飞演唱,并成为1991年台湾电视连续剧《雪山飞狐》的片尾曲。   《追梦人》和《青春无悔》的歌词完全一样,但是却多了四句歌词,而且歌名也不一样。罗大佑要给一首本已成型的歌加进四句歌词,然后改换歌名,重编重唱,以另一首歌的形象示人。这在罗大佑以往的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   这四句歌词为: 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 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   这四句也被人们认为是专门为三毛而写。 流水艳阳的声音花园新浪微博:DJ刘杨 微信公众号:流水艳阳(liuyangdj)

    28 分鐘
  7. 2019/04/05

    清明,有没有一首歌让你泪流满面

    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的死去,整个宇宙都不再和你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份歌单里被唱到的人们是幸运的。 只要这些歌还在唱着,他们就始终没有远去。 秘密后院《清明》 是一支广州的乐队。 在各种介绍他们的文字中,总会用上“蛰伏”这个词。他们大隐于市,在繁华的广州城活在自己的秘密后院里。 他们的音乐中有一种道家的清逸出尘,简约,雅致。十多年来一直用温润的音色勾画古老中国的精神世界。 中国人向来重视祭祀祖先,对先人常常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和归依。血缘上的继承,情感上的依托,使得人们对先人充满着怀念,对往事充满着追忆。 这首《清明》,是为开篇。 陈淑桦 罗大佑《滚滚红尘》 三毛的编剧,林青霞与秦汉的情侣搭档,张曼玉的出彩表演,再加上陈淑桦和罗大佑的一曲《滚滚红尘》。这些,已足够成为经典。 《滚滚红尘》上映之后获奖无数,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设计、最佳电影音乐八个奖项收入囊中,唯独三毛没有得到最佳剧本奖。 这一年是1990年,也是三毛离世的前一年。   她死后,有人说她是因为没有获得最佳编剧奖,有人说她是因为失恋,也有人说她是得了不治之症。 很多问题永远不会再有答案。 就如歌里所唱,“想是人世间的错,或前世流传的因果。来易来,去难去,不过是数十载的人世游。”   黄舒骏《改变1995》 黄舒骏说:“1995年,我最重要的一个朋友、我的制作人杨明煌车祸去世。 这张专辑特别将这首歌作为代表,有好多意义。因为杨明煌开启了我在流行音乐界的第一步,是他让我从一个完全不懂制作、只想写歌的学生慢慢了解音乐的一点一滴,而且绝大部分人最念念不忘我的那些歌,也基本上都是由他制作的。   杨明煌这个名字,也许让你听起来很陌生,但如果你能注意看一些唱片的文案的话,就可能在很多唱片的制作人这一栏里找到杨明煌这个名字。 做为台湾一位很资深的音乐制作人,杨明煌参与了大量唱片的制作,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辛晓琪,苏慧伦,王菲等等一系列脍炙人口歌手的代表作,都由他亲任制作。 然而,或许真的是天妒英才,正当他的制作生涯蒸蒸日上之时,这位音乐才子却在1995年的一桩交通意外中,永远的离开了他的亲人,朋友以及为之奋斗一生的音乐。   黄舒骏说,1996年,流行乐坛出现了一颗新星——张惠妹。   “那时阿妹的出现,在流行乐坛,甚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很大震撼。而我突然想到,阿妹是在1996年底出现的,杨明煌不认识阿妹。流行乐坛这么重要的两个人物,他们无缘相识,让我对人世间的很多变化感到特别地感伤。这激发了我的一个灵感,就是想要告诉杨明煌,他离去之后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   从1997年开始写,这首歌黄舒骏写了四年。因为世间总有很多事情发生,所以这首歌长达7分多钟。   如果你也经历过亲友的逝去,你会明白那种感觉。他们走了之后,世界每天都在改变。有那么多新鲜的事情发生,而他们,却什么也不知道了。   只留我们,在滚滚红尘中继续前行。   张学友《给朋友》   2003年,梅艳芳离世。在那一年,张国荣、柯受良一个一个离开。 张学友的这首《给朋友》是他自己谱曲的歌。 大段的口白,描述了得知朋友离去时的痛彻心扉。 梅艳芳,一个传奇的女子。 她知道自己身患绝症无法医治,于是在2003年去世的前一个月举办了人生的最后一场演唱会。   当时的她,身穿白色婚纱,但是没有新郎,那么大的一个舞台只有梅艳芳一个人,梅艳芳把面纱掀了起来,告诉粉丝她这辈子没有结过婚,她喜欢舞台,这辈子要嫁给舞台。   梅艳芳的一生就是一首《夕阳之歌》。夕阳短暂,但是美好。生前芳华绝代,身后也常让人觉得,她的歌声和电影里,仿佛从未远离,似是故人来。 主播:流水艳阳 微信公众号:流水艳阳  新浪微博:DJ刘杨

    28 分鐘
  8. 2019/04/02

    张国荣与《四月雪》

    四月一日的香港天空下起了雪 风声是乱了点 人群是闹了点 眼泪是咸了点 笑容是淡了点 相见是晚了点 离开是早了点 翻云覆雨的世间 嫉妒了你的红颜 网上都说 你若尚在场,春天该很好。 其实 一春又一春 时光 并不为谁停留   每年这一天 不约而同的纪念 已是人生过一世 最好的姿态 曲名:《四月雪》 歌手:陈果 发行年代:2006 唱片公司:涂鸦文化 我不是张国荣的歌迷,但这首《四月雪》却存了十年。 这是2006年涂鸦文化发行的《陈果Vol.3无心睡眠》中的一首歌。 我一直很爱听发烧碟,歌手的声音本身就是一把乐器。 配乐编曲也很注重突出人声的唯美。 专辑封面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很“土”,满是上个世代夜总会的气息。 这张专辑翻唱的都是张国荣的歌曲, 其中《四月雪》是一首原创作品。 歌里唱“四月一日的香港,天空下起了雪”。 很适合这个春寒料峭的北京,暖气停了之后人们在房间里越坐越凉的感觉。 开始听这首歌,以为男声是张国荣。 真的很像,八十年代的粤语歌的发音。 后来才知道,是请人模仿的。 男声和女声 国语和粤语 有一种隔空对唱,穿越时光的奇妙感觉。 有人说,愚人节从此都不好玩了。 因为每年这一天, 都被打上了张国荣的标签。 其实,张国荣早都放下了,放不下的, 是我们。

    8 分鐘

簡介

十年前,北京夜空的王牌节目, 十年后,久别重逢的再续前缘。 时光流淌中,容颜已改,旋律不老。 依然是不眠之夜最让人迷恋的声音。 陪你一起, 过着流水般的日子,等着有艳阳的天空。 公众号:流水艳阳,新浪微博:DJ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