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大劇場

邱坤良,Rti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從荷蘭西班牙、明鄭、清朝、日治、戰後初期到現今,400多年來台灣的戲劇有何不一樣?戲劇的演出又有何不同?隨著時間與空間不斷地轉換,劇場裡上演的戲劇人生與觀眾的真實人生緊緊交織著。「寶島大劇場」除了要告訴聽眾:臺灣的戲劇跟劇團的歷史變遷,也真實展現:社會就是一個劇場,有甚麼人…戲劇就怎麼表現出來。「寶島大劇場」開演,看戲啦! 前往>>央廣下午茶粉絲團 | Facebook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1. 6 天前

    樂聲八十·國臺交的時光旅程

    今年,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迎來八十週年。從戰後草創的艱辛歲月,到成為臺灣第一支專業交響樂團,國臺交的歷史,與這片土地的音樂發展緊緊相連,本集節目邀請音樂史研究者蕭啟村,細數樂團在不同年代的轉折與里程碑。 從早期演出西方經典,到逐步推動本土創作,國臺交不僅見證了社會與文化的變遷,也培養了無數音樂人才。訪談中特別聚焦「臺灣合唱之父」呂泉生與國臺交的深厚淵源。呂泉生以採集、改編臺灣民謠聞名,他的〈搖嬰仔歌〉、〈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與〈杯底不可飼金魚〉等經典作品,不僅在校園與社會合唱團廣為傳唱,更曾與國臺交攜手,以管弦樂重新詮釋,讓熟悉的旋律在舞台上綻放新生命。 其中,〈杯底不可飼金魚〉背後更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作詞者其實是劇作家陳大禹,而非呂泉生。1949年在白色恐怖陰影下首演,歌詞傳遞族群和解與情誼的願望,卻因時局緊張多年未能公開作詞者真名。直到近年文史研究者尋得當年節目單並考證,才讓作品回歸原作者名下,也為這首經典增添了一層歷史溫度與人文深意。八十年來,國臺交的樂聲不只是演奏,更是臺灣文化的見證與傳承。本集讓我們隨著蕭啟村的娓娓道來,一同穿越樂團的時光長廊,聽見屬於臺灣的音樂心跳。

  2. 8月20日

    林氏好與鄭有忠的台灣篇章

    在台灣近代音樂史的長河中,有一段交織著聲音、社會與抗爭的歷史,隱身於日治時代南方城市的劇場與練習室之間。林氏好與鄭有忠,兩位看似來自不同世界的人,卻在1930年代交會,共同掀起一場音樂上的文化實驗與精神革新。 林氏好,出生於台南的女性,自小接受新式教育,曾任小學教員。然而命運將她導向舞台。當時,她的丈夫盧丙丁因參與社會運動遭政治迫害,迫使她離開教師職位。她的人生從此轉向舞台與歌聲。1932年,她的歌聲在台灣歌謠界一鳴驚人,代表作《紅鶯之鳴》不僅奠定她作為藝名「林麗美」的地位,也標誌著一種新女性的音樂姿態——她不是僅僅為了娛樂而唱,而是為了發聲、為了對抗而唱。 與她並行的,是來自屏東的音樂組織者鄭有忠。他致力於西洋音樂的普及,在南台灣創立多個樂團與研究班,用管絃樂訓練一群又一群沒有音樂背景的庶民青年。他不像北部那些受日本學院訓練的「主流音樂家」,而是一位真正深耕土地的培育者。 兩人的合作始於1934年前後。鄭有忠的樂團與林氏好攜手舉辦多場聲樂與交響音樂會,巡演台南、屏東、嘉義等地。那不是單純的音樂演出,而是一種文化上的示威與聲音的宣言。林氏好用正統聲樂技巧詮釋台語歌謠,讓本地語言登上藝術舞台;鄭有忠則以交響編制強化地方聲音的厚度,實踐音樂民主的理想。他們一起將《咱台灣》、《月夜愁》、《琴韻》等歌曲,重新轉化為具有藝術高度的作品,挑戰殖民時代主流的文化框架。

  3. 7月9日

    從林明德與蔡瑞月談台灣新舞的起點

    一九三○年代的台灣,是日治政權掌控下的現代化社會,學校體制正在推行體操與舞蹈作為「良好臣民」的訓練工具。但你是否想過,第一位在台灣舞台上跳「新舞蹈」的人是誰?那時的舞者,又如何突破規訓、讓身體說話?這一集,我們邀請長期研究台灣舞蹈史的徐瑋瑩,回溯她書寫舞蹈生命史的起點。她帶著我們認識林明德——這位或許你從未聽過的名字,其實是台灣最早獲得東京帝大醫學博士學位、又投身新舞蹈運動的罕見人物。林明德的舞蹈,並不只是在劇場跳舞而已,而是他將「現代舞」轉化為一種思想的實踐,一種對身體自主的想像。當時的媒體記錄他穿著舞衣,於公眾前展演身體的震盪,並引發巨大爭議,成為某種文化突變的象徵。同時代的蔡瑞月則更為人所知。她從日本留學歸來,帶回德國表現主義的現代舞風格,在戰後創立舞蹈社,培育出一代台灣舞者。徐瑋瑩指出,雖然蔡瑞月的名聲遠超過林明德,但她們其實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身體政治:一個出身醫學、以知識為媒介,一個則透過女性的感性與藝術行動,打開舞蹈與社會的空間。徐瑋瑩說:「我們所理解的舞蹈史,不只是某些偉大人物的傳奇,而是台灣人在面對殖民、現代化、家庭與國族身分時,如何讓身體說出自己的聲音。」從林明德與蔡瑞月身上,我們看見的不是舞台的光,而是歷史的傷口與脈動。

簡介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從荷蘭西班牙、明鄭、清朝、日治、戰後初期到現今,400多年來台灣的戲劇有何不一樣?戲劇的演出又有何不同?隨著時間與空間不斷地轉換,劇場裡上演的戲劇人生與觀眾的真實人生緊緊交織著。「寶島大劇場」除了要告訴聽眾:臺灣的戲劇跟劇團的歷史變遷,也真實展現:社會就是一個劇場,有甚麼人…戲劇就怎麼表現出來。「寶島大劇場」開演,看戲啦! 前往>>央廣下午茶粉絲團 | Facebook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