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好好玩

由鏡文學旗下聲音平台「鏡好聽」製播。 知識是什麼?知識是永無止盡的好奇心,是在假設與驗證間的來回探索,人們為何會傷心?大腦藏著甚麼秘密?說著不同話語為何代表相同的事?《知識好好玩》帶您與哲學、心理學、大腦、物理、性別、語言學等各領域專家,一起挖掘現象背後的原理,用最有趣的方式,把複雜困難的知識說給您聽。 《知識好好玩》已企劃推出以下節目 #動物好好玩 #戒不了的癮 #哲學好好玩 #性別好好玩 #大腦好好玩 #物理好好玩 #語言好好玩 #犯罪心理學大解析 #科學月台 。 跟著烏賊達人清大生科系焦傳金教授一起了解動物的感官有哪些「異於常人」之處?讓紀金慶教授以簡明生動的方式解析深奧的哲學經典,帶著大家跟著哲學家班雅明,思索與拆解現代性的核心概念,除此之外還有更多豐富精彩的知識等你來聽! 收聽更多「鏡好聽」精彩節目 | 官網:http://mirrorvoice.com.tw | App: 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www.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

  1. 聲景是一張地圖,帶我們回到土地與彼此ft.野地錄音師范欽慧【馬世芳|城市聆聽EP2】

    5 DAYS AGO

    聲景是一張地圖,帶我們回到土地與彼此ft.野地錄音師范欽慧【馬世芳|城市聆聽EP2】

    「寧靜,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態度。」—范欽慧   你有多久,沒有真正聽見身邊的世界?當我們日復一日被城市的喧囂包圍,我們失去的,或許不只是寧靜,而是聆聽這個與生俱來的本能。   這一集,我們把「寧靜」重新定義為一種選擇:先把習慣的大聲放下,讓耳朵回到環境與他者。當你願意好好聽,就能從城市的聲景(Soundscape)中,聽懂聲音背後的故事,那些關於土地的記憶、生命的消逝,以及我們能如何溫柔對待這個世界。 接下來,先把耳朵借給城市吧!你會聽見那些一直都在、也需要你守護的聲音。   來賓介紹 范欽慧:自然作家、節目製作主持人、紀錄片編導與野地錄音師。1997起以聲音記錄台灣生態,2013推動「寂靜山徑」、2015創立台灣聲景協會並任理事長。現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自然筆記》製作主持,持續以跨域創作與教育推動聲景保護。   💡本集重點: (02:22) 想錄鳥叫卻只錄到飛機聲?原來「寧靜」不是用找的! (05:38) 不只動物會絕種,聲音也會 (08:41) 先把世界從「背景音」救出來!有了覺察,聆聽才會長出行動 (09:26) 聲音試聽①:沿冰河遷徙、在台灣演化的中海拔特有種之聲 (15:50) 聲音試聽②:歐洲人的天籟 vs. 台灣人的魔神仔記憶 (21:56) 當震撼鼓聲響起,為何森林下起一場「蜜蜂屍體雨」? (28:16) 聲音的隱形帳單:你為城市噪音付了多少代價? (33:44) 聲音試聽③:誰說台北只有摩托車聲?陽明山的搖滾派對! (42:43) 台灣聲景協會十年來的行動:從倡議到落地 (47:01) 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先練習當個「聆聽者」   聲景提供:范欽慧(Soundcloud)   【《城市聆聽》為「財團法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委託鏡好鏡製播】 ———————————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關注「城市噪音」議題,啟動藝術與永續─城市聆聽計畫,以「聆聽」為導引,既是溫柔的邀請,也是意識的喚醒。透過與臺北市「白晝之夜」合作,邀請曾獲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的「再拒劇團」聯手製作「城市聆聽」計畫首部曲《如如在耳》及相關講座,同時與「鏡好聽」合作規劃Podcast節目,邀請來自公衛病理學、醫學、神經科學與野地錄音師等專家學者共同討論「噪音是甚麼」與「寧靜的力量」。   📍相關資訊 報名《如如在耳》演出 https://lihi.cc/CyG5G 報名《早安午安晚安,您的耳朵已離線》講座 https://lihi.cc/xDJpi 2025白晝之夜官方網站  https://www.nuitblanche.taipei/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https://www.taishinart.org.tw/   製作團隊 製作人:吳芳怡 片頭設計:劉寶苓 錄音後製:劉寶苓 行銷統籌:李思源 社群行銷:陳玟如 視覺設計:陳克宇 攝影:陳克宇

    53 min
  2. 食物變難吃、學習力變差!原來是噪音惹的禍?ft.神經科學博士李承宗【馬世芳|城市聆聽EP1】

    16 OCT

    食物變難吃、學習力變差!原來是噪音惹的禍?ft.神經科學博士李承宗【馬世芳|城市聆聽EP1】

    飛機餐總覺得沒味道?其實是耳邊的引擎聲偷走了味蕾的專注力 紐約某小學的學生成績,竟因教室靠近鐵軌而落後,一裝上隔音窗就追上來了 為什麼露營特別好睡?因為少了城市裡那些讓你習以為常的底噪   噪音不只是吵,它可能是你睡不好的真兇,也是孩子專心不了的原因,還可能和焦慮、壓力、甚至某些疾病有關。這集用腦科學帶你拆解那些看不見卻天天圍著你的聲音,到底對你做了什麼。   來賓介紹 李承宗:音樂人,也是腦神經科學家。美國密西根大學神經科學博士,目前為Circo樂團班多鈕手風琴手兼團長,以《皺摺》獲2018年金音獎最佳樂手。   💡本集重點 (02:20) 噪音是什麼?關鍵不在音量 (07:24) 不是你變鈍,是噪音在偷走你的感覺跟專注力 (10:32) 為什麼露營一晚,通常睡得比家裡好? (12:11) 為什麼別人覺得你吵,你卻完全沒感覺? (18:20) 「好聽」的餐廳比較好吃?聲音真的會改變味覺嗎? (21:48) 從日本街頭學到的事:安靜,其實是一種社會共識 (28:10) 為什麼孩子越難專注,越學不進去?也許該從「聽的減法」開始 (37:02) 學音樂不只練耳朵,還能訓練專注力?   【《城市聆聽》為「財團法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委託鏡好鏡製播】 ———————————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關注「城市噪音」議題,啟動藝術與永續─城市聆聽計畫,以「聆聽」為導引,既是溫柔的邀請,也是意識的喚醒。透過與臺北市「白晝之夜」合作,邀請曾獲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的「再拒劇團」聯手製作「城市聆聽」計畫首部曲《如如在耳》及相關講座,同時與「鏡好聽」合作規劃Podcast節目,邀請來自公衛病理學、醫學、神經科學與野地錄音師等專家學者共同討論「噪音是甚麼」與「寧靜的力量」。   📍相關資訊 報名《如如在耳》演出 https://lihi.cc/CyG5G 報名《早安午安晚安,您的耳朵已離線》講座 https://lihi.cc/xDJpi 2025白晝之夜官方網站  https://www.nuitblanche.taipei/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https://www.taishinart.org.tw/   製作團隊 製作人:吳芳怡 片頭設計:劉寶苓 錄音後製:劉寶苓 行銷統籌:李思源 社群行銷:陳玟如 視覺設計:陳克宇 攝影:陳克宇

    45 min
  3. 穿上就變身!劇場服裝設計如何為表演者編織心理暗示? ft. 國家文藝獎得主林璟如【李承宗|表演藝術心理話EP20】

    27/11/2024

    穿上就變身!劇場服裝設計如何為表演者編織心理暗示? ft. 國家文藝獎得主林璟如【李承宗|表演藝術心理話EP20】

    在表演藝術中,服裝設計往往被低估,卻是牽動整體呈現關鍵要素。本集邀請到台灣劇場界重量級服裝設計師林璟如,分享她在這個領域耕耘四十六年的寶貴經驗。從雲門舞集到當代傳奇劇場,她為無數經典作品親手染布、縫製,用心打造每一件獨一無二的舞台服裝。   一件劇場服裝如何從無到有?為何設計給舞者與演員的服裝大不相同?在劇場做服裝設計為何被形容像在「鳥籠裡做設計」?從量身到完成,設計師如何透過服裝幫助表演者說故事?   來賓介紹 林璟如:資深劇場服裝設計師,合作對象遍及國內外各知名團體,參與演出設計作品多達300餘齣,橫跨現代戲劇、傳統戲曲、歌劇、舞蹈、偶劇、兒童劇、跨界展演等,2006年獲頒第10屆國家文化藝術獎。   本集重點 04:48 劇場服裝和時裝設計有什麼不同? 11:50 溝通能力有多種要?林璟如:「要先把自己強壯起來,你才有跟導演和編舞者對話的能力」 14:43 瘋狂看排練的背後:音樂、燈光、肢體動作、場地等如何影響服裝設計? 18:43 連布料都自己染!為什麼不直接買現成的? 23:02 演員說故事、舞者傳遞精神:不同表演者的服裝設計思考差很大 30:11 偶戲服裝大有學問:如何為「會動的機關」量身打造戲服? 32:23 一件衣服如何改變人的行為?舞台服裝設計的心理學   【本節目由國家兩廳院企劃製作、鏡好聽錄製播出】 錄音剪輯:劉寶苓  攝影:國家兩廳院提供   🎧現在就下載《鏡好聽》APP,有貼心收藏、追蹤、分享功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ㅤ|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ㅤ|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ㅤ|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ㅤ|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

    41 min
  4. 每套樂器都有自己的「個性」?讓德布西和音樂大師們都著迷的印尼甘美朗 ft.王櫻芬、劉亦修【李承宗|表演藝術心理話EP19】

    20/11/2024

    每套樂器都有自己的「個性」?讓德布西和音樂大師們都著迷的印尼甘美朗 ft.王櫻芬、劉亦修【李承宗|表演藝術心理話EP19】

    在印尼的爪哇與峇厘島,一組由銅鑼與銅片琴編織成的樂音,千年來從未間斷,這就是甘美朗。這種充滿異國色彩的音樂,不僅超越了西方的十二平均律,還以獨特的調音方式和循環結構,讓德布西等作曲大師驚嘆「宛如打開了全新的宇宙」!   為什麼每套甘美朗樂器都有自己的「個性」?爪哇的宮廷音樂與峇厘島的祭典樂舞有何不同?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數十位樂手如何達到絕妙和諧?為何這套傳統音樂能打動西方作曲家,甚至影響了現代音樂的發展?甘美朗音樂中的「交織」概念,又為何能帶給現代人全新的音樂視野?   來賓介紹 王櫻芬: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劉亦修: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本集重點: 04:55 宮廷vs宗教,甘美朗發展大不同! 09:19 每個樂器都有戲!甘美朗音樂的特色有哪些? 12:38 錘子就是老師!沒指揮也能合奏的原因 19:24 甘美朗怎麼改變西方音樂?從德布西到麥克菲都為它瘋狂! 24:07 每一套甘美朗樂器都有自己的調律、自己的個性   本集曲目: 04:30 NTU Linggar Petak 18:17 2019 Gender Wayang trimmed for podcast 皮影戲 29:47 NTU Wahyu Giri Suara 1987 composition 1114   【本節目由國家兩廳院企劃製作、鏡好聽錄製播出】 錄音剪輯:劉寶苓  攝影:國家兩廳院提供(圖為壞鞋子舞蹈劇場赴印尼學習甘美朗) 甘美朗音樂提供:王櫻芬、劉亦修   🎧現在就下載《鏡好聽》APP,有貼心收藏、追蹤、分享功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ㅤ|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ㅤ|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ㅤ|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ㅤ|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

    35 min
  5. 從亞馬遜雨林到舞台:巴西農民運動如何啟發藝術共創?ft.石雅如【李承宗|表演藝術心理話EP18】

    14/10/2024

    從亞馬遜雨林到舞台:巴西農民運動如何啟發藝術共創?ft.石雅如【李承宗|表演藝術心理話EP18】

    歐洲劇場大師米洛勞的新作《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即將在兩廳院上演。這部聚焦巴西亞馬遜雨林附近農民抗爭的作品,將遠在南美的「無土地農民運動」(MST)這場重要社會運動帶到台灣觀眾眼前。   MST是如何對抗資本主義的?他們從被視為「暴民」到獲得國際認可,背後有什麼故事?為什麼連跨國企業都對他們忌憚三分?MST堅持土地共有、生態農業和食物捐贈,他們的理念如何挑戰了現代農業的遊戲規則?對藝術工作者有什麼啟發?藝術家是否也能跨界合作,將藝術能量化為滋養社會的土壤?本集邀請到拉美文化專家石雅如教授,帶我們走進巴西,一起來深入了解這場改變世界的農民革命!   來賓介紹 石雅如:慈濟大學外文系教授,西班牙Salamanca大學伊比利美洲人類學博士,著有《拉丁美洲觀察:原住民族權利、新自由主義經濟、認同與轉型正義》等書。   本集重點: 03:44 50%土地掌握在1%的人手上!巴西土地問題的歷史根源 06:55 縝密的組織方式讓決策更有效率,MST是怎麼運作的? 14:35 以掃除文盲為主!MST怎麼辦教育? 16:53 是英雄還是暴民?被既得利益者醜化要面對的事 21:35 形象扭轉的契機:來自一場在亞馬遜雨林的悲慘屠殺 23:26 MST的全球化進程:從本地抗爭到國際影響力 36:21 向農民學習!MST給藝術創作的啟發   【本節目由國家兩廳院企劃製作、鏡好聽錄製播出】 錄音剪輯:劉寶苓  攝影:國家兩廳院提供   🎧現在就下載《鏡好聽》APP,有貼心收藏、追蹤、分享功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ㅤ|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ㅤ|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ㅤ|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ㅤ|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

    40 min
  6. 「我沒有說我想變成女生」你不知道的,台灣跨性別者故事 ft.王孝勇【李佩雯|不只是女性主義 S03EP10】

    01/10/2024

    「我沒有說我想變成女生」你不知道的,台灣跨性別者故事 ft.王孝勇【李佩雯|不只是女性主義 S03EP10】

    **本集05:56處主持人口誤「所謂的LGBTQ的社群裡頭」,應改為「所謂的LGB的社群裡頭」   在 2024 年五月底,台灣出現首例跨性別男性免術換證高等法院判勝訴,跨性別的議題受到愈來愈多關注,但其實,台灣早在 1950 年代就陸續有跨性別者的討論,並且獲得了許多正面支持。 本集節目主持人是李佩雯,來賓為靜宜大學大眾傳播系的特聘教授王孝勇,他用「語藝學」的角度討論跨性別,也就是更著重於文本,包含第一人稱敘事,或新聞媒體的報導。   本集談論了 1950 年代台灣第一個接受性別重製手術的「謝尖順事件」,他為何會「被變性」成為國家大外宣的素材?而同時期的「人妖曾秋煌」又為何頻頻被媒體貼上各種負面標籤?此外,包含 1980 年代「珍」的故事,第一個出櫃的跨性別者,如何取得了大眾的同情?    我們一直認為跨性別是西方的概念,但從這些台灣在地的案例來看,就知道性別平等也是很在地的社會關懷。    本集重點:    01:39 台灣免術換證成功案例!其實同溫層不一定認同?  06:14 語藝學是什麼?新聞媒體如何報導跨性別?  10:26 被變性的「謝尖順事件」,如何成為國家宣傳工具?  21:29「人妖」曾秋煌:同個年代,為何不斷貼上負面標籤框架?  28:36 珍的故事:我是女生,有陰莖是我的缺陷  34:00 跨性別不是西方的概念,台灣早就走在很前面了  37:34 跟教授聊性別:對免術換證的看法?   【本集節目是由女學會與鏡好聽共同製作播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   本集主持人:李佩雯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謝佩妤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

    43 min
  7. 24/09/2024

    超越人類視角的盲點:什麼是「分子女性主義」?ft.張君玫【劉文|不只是女性主義 S03EP09】

    近幾年學界與藝術圈紛紛討論「人類世」的概念,也就是人類作為世界多元萬物的一種,卻過度宰制這這片土地與星球,並且延伸出各種問題。這個概念影響了我們對於女性主義的想法,人們開始反思,如果不從人類的角度,還有什麼其他的視角可以重塑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    本集節目主持人為劉文,來賓是東吳大學社會系的張君玫教授,她提出「分子女性主義」的概念,也就是人類的身體其實存在很多微生物,我們早就已經具有多重視角的疊加,因此,我們有沒有可能像一個分子一樣去思考、從不同感官去看見不同,以及最重要的,尊重彼此的界線?    那麼對她而言,共生跟批判共存,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想像呢?    本集重點:    01:34 我們之所以能知道一隻狗的觀點,是因為可以了解牠的身體  09:37 超越人類視角的盲點:什麼是「分子女性主義」?  13:24 結合跟自然科學的知識,對於女性主義是重要的  17:52「病毒世」如何翻轉人類既有對於身體的界線的想像?  27:28 共生跟批判共存,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想像?  30:08 跟教授聊性別:如何避免只談性騷擾,不談性高潮?   【本集節目是由女學會與鏡好聽共同製作播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本集主持人:劉文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謝佩妤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

    34 min
  8. 爸爸請育嬰假好難?男子氣概的限制和他們的育兒困境 ft.王舒芸【李佩雯|不只是女性主義 S03EP08】

    17/09/2024

    爸爸請育嬰假好難?男子氣概的限制和他們的育兒困境 ft.王舒芸【李佩雯|不只是女性主義 S03EP08】

    隨著社會勞動市場變化,愈來愈多女性加入職場,雙薪家庭的比例也跟著提高。然而,女性仍然負擔孩子主要照顧者的責任;那麼爸爸去哪兒了?他們又有哪一些沒有被看見的難題?    本集節目主持人是李佩雯,來賓為中正社會福利系的副教授王舒芸,她研究包含育嬰假、雙薪家庭親職、單親爸爸的困境等等,她提到,即使年輕世代男性已經更樂意參與育兒,但台灣整體文化的環境對父職仍然不太友善。    譬如,他們一方面被要求家務平等分工,但職場上仍維持陽剛競爭的風氣,讓他們進退兩難。本集也聊到,身為一個社會福利研究者,她理想中的家庭樣貌會是什麼?    本集重點:    04:33 選擇性育兒角色:爸爸是打卡制,媽媽是責任制  09:44 新手爸爸的困境與靜默育兒  15:58 不被支持的家庭主夫們:男子氣概的限制  18:47 爸爸要請育嬰假為什麼很困難?  27:23 單親爸爸:如果向人求助,就不符合男子氣概  29:51 身為社會福利研究者,你認為的理想家庭樣貌是?  35:51 跟教授聊性別:發現自己是父權結構下的受害者,如何調適?   【本集節目是由女學會與鏡好聽共同製作播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本集主持人:李佩雯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謝佩妤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

    39 min
4.6
out of 5
973 Ratings

About

由鏡文學旗下聲音平台「鏡好聽」製播。 知識是什麼?知識是永無止盡的好奇心,是在假設與驗證間的來回探索,人們為何會傷心?大腦藏著甚麼秘密?說著不同話語為何代表相同的事?《知識好好玩》帶您與哲學、心理學、大腦、物理、性別、語言學等各領域專家,一起挖掘現象背後的原理,用最有趣的方式,把複雜困難的知識說給您聽。 《知識好好玩》已企劃推出以下節目 #動物好好玩 #戒不了的癮 #哲學好好玩 #性別好好玩 #大腦好好玩 #物理好好玩 #語言好好玩 #犯罪心理學大解析 #科學月台 。 跟著烏賊達人清大生科系焦傳金教授一起了解動物的感官有哪些「異於常人」之處?讓紀金慶教授以簡明生動的方式解析深奧的哲學經典,帶著大家跟著哲學家班雅明,思索與拆解現代性的核心概念,除此之外還有更多豐富精彩的知識等你來聽! 收聽更多「鏡好聽」精彩節目 | 官網:http://mirrorvoice.com.tw | App: 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www.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來信: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

More From 鏡好聽 MirrorVoic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