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犯錯的孩子,大人常有一些迷思:
一、如果不處罰,要如何讓孩子記得這個錯?
「好的話語」能讓孩子深刻面對自己(也就是了解自己怎麼了)
X 你為什麼踢桌子?
V 你因為什麼事情那麼生氣?以至於要踢桌子…
當小孩有機會面對自己,才能接著去想,下次要怎麼辦?即使下次沒有很對,但他會知道自己有在前進…
二、不處罰,孩子似乎就沒有付出代價?
其實,犯錯的孩子(例如動手打人、出口罵人),自己本身是難受的,也會不喜歡自己(用打罵解決問題,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這是孩子在心裡一定會承擔的代價…
韋絜有一次帶孩子去國外旅行,小孩在等人時玩弄店家的糖罐…
韋絜說:「我主張要去道歉,因為你不會再回來了…」「你可以決定要不要道歉,以及如何道歉」
回國後,孩子說:「你當時要我去道歉,真的很狠耶!」
這個故事有個特殊的力道,記得細細品味~~
❤️【贊助連結】https://educate.pse.is/6kugfv
謝謝您的小額捐款,支持我們製播優質內容!
📭【聽眾回饋】https://pse.is/83zvkk
對父母百寶箱有沒有什麼建議或想法嗎?歡迎寫下你的回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週更新兩次
- 發佈時間2025年9月28日 下午11:00 [UTC]
- 長度25 分鐘
- 集數215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