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年一度的国际“三八”妇女节刚刚过去,首先要祝贺所有的女性同胞们节日快乐!本次的话题也是围绕女性创作展开,我们选择了萧红、张爱玲和杨本芬分别在20岁、50岁和80岁写下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是如何写作,如何感受,如何生活的。她们也时刻提醒我们,创作不会囿于年龄、性别、环境以及偏见,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女性朋友在前方挥手。
萧红1911年生;秋园1914年生;张爱玲1920年生;杨本芬1940年生。我们仿佛从女性的笔、女性的文字、女性的人生看到了她们的历史,而不是他们的历史。
除了三部作品之外,我们也分享了对近期一些女性话题以及影视剧的看法,欢迎各位一同聊天!最后想说:祝愿女性同胞们不因为群体的宏大而失去对个人的关怀,也不因为个人的选择而失去对群体的信心。在国际妇女节来临的这一天,和之后的每一天,都祝愿大家勇敢快乐,自由生长。
这期节目的片尾曲《Battle Hymn of Women》中有一句反复提及的歌词:“That's why we‘re marching on”。在三月(March),我们庆祝妇女节;节庆之后,我们满怀斗志和希望地继续March on。
提示:最后三分钟涉及《还有明天》的关键情节剧透,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那么可以先停在这里。
⌚️时间线
二十岁——萧红《生死场》
00:01:28 萧红其人与其书《生死场》简述
00:02:24 从鲁迅序言谈起,生死之下是女性入微的笔致
00:06:50 生育是女人的刑罚:金枝、五姑姑姐姐以及萧红的“文字空镜”
00:16:11 月英与王婆:生与死的意义在女性身上置换
00:22:02 历史浪潮中萧红坚持的女性创作立场
五十岁——张爱玲《同学少年都不贱》
00:27:22 张爱玲《同学少年都不贱》以及张爱玲50年代后创作
00:30:26 写作主题从爱情转向友情:女性之间的亲密与嫌隙
00:47:47 分支话题:以女性为主体的同人文创作
00:56:50 爱女是一种行为而非概念,兼谈房思琪事件舆论
1:09:52 拒绝任何“一个女人和她的若干男人”的叙事
八十岁——杨本芬《秋园》
1:12:55 杨本芬《秋园》:女性版《活着》不应该成为前缀
1:14:40 当厨房成为女性的创作环境
1:18:10 女性在生存面前总显得更加坚韧
1:27:00 文艺取材的潜在鄙视链:日常经验的价值
1:28:44 推荐《初步举证》与《知晓我姓名》:遭遇性侵后的女性
1:33:09 推荐《还有明天》(今歌发言有关键情节剧透)
音乐
《片刻永恒》——苏打绿
《Savage Daughter》——Ekaterina Shelehova
《Battle Hymn of Women》——Besty Rose/Womansong Chorus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月更新兩次
- 發佈時間2025年3月12日 上午12:40 [UTC]
- 長度1 小時 40 分鐘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