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群。敲敲門

黃聿清(小黃老師)、夥伴注意(信如、伯謙)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播出 帶你認識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 線上平台皆可收聽 臺北廣播電台📻科技社群敲敲門 ⁡ 𝟮𝟬𝟮𝟰年聯合執行團隊 @夥伴注意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EP236|用AI讓構音障礙者重啟語言權利,走進北大「再聲計畫」的真實現場 ft. 張玉山教授、林昭吟教授

    15 MIN AGO

    EP236|用AI讓構音障礙者重啟語言權利,走進北大「再聲計畫」的真實現場 ft. 張玉山教授、林昭吟教授

    你能想像嗎? 透過AI模型訓練,讓語言障礙者終於能用自己的聲音與世界溝通。 ​ 本集是科技專家來敲門!邀請到來自臺北大學「再聲計畫」團隊,電機資訊學院院長 張玉山教授與社會工作系 林昭吟教授! ​ 再聲團隊的組成,來自於「以包容為導向之科技計畫」,他們從一位博士生瀚勳的故事出發。 ​ 瀚勳是一位重度障礙者,由於構音障礙無法順利與人溝通,在討論論文主題時,張教授建議他運用自己的專業來改善這個難題。於是便從瀚勳和姊姊出發,一個字一個字錄音,一步步打造出專屬個人語音模型的 AI 工具。不是單純的語音辨識,而是根據每位語障者獨有的聲音訓練資料、口語方式,打造出重建語言權利的橋梁。 ​ #期待運用科技讓障礙者不再沈默 「就像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語言,障礙者的個別差異化大,我們也可以視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語言。」 雖然有AI的輔助,要打造客製化的語音模型仍然不簡單。光是瀚勳自己就錄製了超過十萬個語音,要達到最基本的建置也至少需要錄製上萬個單詞。為了讓更多障礙者有機會使用到這項工具,昭吟教授更是帶領團隊一間間拜訪全台的社福單位和相關組織。 ​ 📅 7/5(六)上午10:00 準時播出,跟我們一起聽見那些原本不被聽見的聲音。 ​ ✒︎ 本集 Guests|臺北大學再聲計畫團隊 張玉山教授、林昭吟教授 ✒︎ 必聽劃重點: 🎙博士生的請求,點燃跨領域 AI 語音研究 🎙十萬筆語音資料,換一個「再聲」機會 🎙每個人都該有屬於自己的語音模型 🎙從兩人小組到完整團隊,再聲團隊如何走進現場 🎙科技能否改變語障者「沉默被看待」的處境?團隊怎麼看? ​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跟我們一起尋找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合作邀約請洽 📬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2 min
  2. EP235|滑不完的社群,從網路成癮到資訊恐慌,你我都可能中標!#媒體素養EasyTalk ft. 陳炳宏教授

    6 DAYS AGO

    EP235|滑不完的社群,從網路成癮到資訊恐慌,你我都可能中標!#媒體素養EasyTalk ft. 陳炳宏教授

    📱你也「滑」不停嗎? 👉想上網而無法上網的時候,我就會感到坐立不安 👉我發現自己上網休閒的時間越來越長 👉我習慣減少睡眠時間,以便能有更多時間上網休閒 👉上網對我的學業或工作已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 根據衛福部所公布的「網路使用習慣自我篩檢量表」,極度不符合選填1分、極度符合選填4分。若超過11分,你的網路使用狀況就可能已經亮紅燈! ​ 又到了每月一次的 媒體素養 Easy Talk 單元,這集要聊的是現代人的數位焦慮,不論青少年與大人都無法逃避的:網路成癮 & 資訊遺漏恐懼症(FoMO)! ​ #網路成癮是真實需要被治療的病症 在台灣,「網路成癮症」已被列為正式需要治療的疾病。人手一機、當網路社群入侵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又該如何檢測自己的使用狀況已經亮紅燈? ​ 這一次我們邀請主持群現場測驗「網路成癮分數」,再由小黃老師、信如與伯謙分別分享,從報復性熬夜、到 ig 社群軟體的好友焦慮......沒想到身為媒體素養專題的主持人,竟然也可能有網路成癮風險......!? ​ #延伸思考 #資訊遺漏恐懼症 下半場則又回到學術探討!本月也邀請到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教授 陳炳宏,帶我們認識什麼是「資訊遺漏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精彩討論先筆記✏️✏️✏️ 🙋🏻‍♂️為什麼媒體素養越高,FoMO反而更嚴重? 🙋🏻‍♂️青少年如何透過社群「建立地位」? 🙋🏻‍♂️重度滑社群和焦慮成正比?我們怎麼陪伴孩子 🙋🏻‍♂️如果不能「少用網路」,那我們能怎麼用得更健康? ​ 6/28(六)上午10:00 播出,我們與手機的距離,你也亮紅燈了嗎? ​ ✒︎ 本集 Guest|陳炳宏教授 ✒︎ 必聽劃重點: 🎙主持群實測網路成癮指數 🎙FoMO = Fear of Missing Out?資訊恐慌是新文明病? 🎙社群媒體成癮怎麼辦?從孩子到大人都中標 🎙媒體素養越高,反而越焦慮? 🎙怎麼建立「健康的使用」與「情緒的界線」? ​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跟我們一起尋找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合作邀約請洽 📬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2 min
  3. EP234|從不被看好到成為法律科技最大品牌!用科技讓法律更有效率 ft. 七法 Lawsnote 產品經理 Nicole

    21 JUN

    EP234|從不被看好到成為法律科技最大品牌!用科技讓法律更有效率 ft. 七法 Lawsnote 產品經理 Nicole

    從不被看好的點子到成為法律科技最大品牌,七法 Lawsnote 如何做到? ​ 七法 Lawsnote 是一間以「用科技讓法律更有效率」為宗旨的新創公司, 他們看見法律人過往工作中繁瑣的程序,運用科技和AI帶來解方,並成功成為最多法律人使用的科技工具! ​ #從搜尋引擎開始的服務 七法創立初期,其實並不被外界看好。但團隊深信,法律資訊的檢索效率與使用便利,是長期被忽略的「必要需求」。最初的七法看見律師常常在「找資料」花費大量時間,龐雜又難以檢索的法條與判決資料,常常有很多未被統一的同義詞(比如「凶」和「兇」),導致常常需要重複搜尋,才能找到真正想要的內容。所以,七法第一個推出的產品,就是一個智慧型法律搜尋引擎,透過資料整理與技術設計,讓律師能快速找到精準的資訊。 ​ #回饋中長出服務藍圖 七法的產品經理 Nicole分享:七法團隊有一個特色,就是非常重視「客服信」。 如同看見「需求」而起的初心,他們選擇持續和第一線律師、法務溝通,把每一條回饋都化為產品優化的方向。如今,七法旗下產品不只涵蓋判解查詢、即時法規更新,還跨足 AI 法律問答等多元應用,讓法律不再只是專家的語言! ​ 6/21(六)上午10:00,讓我們一起走進 法律 x 科技的世界! ​ ✒︎ 本集 Guest|七法 Lawsnote 產品經理 Nicole ✒︎ 必聽劃重點: 🎙 最初的搜尋引擎如何解決律師痛點? 🎙 為什麼客服信成為最重要的產品會議資料? 🎙 七法的AI問答工具到底多強大? 🎙 傳統與創新如何共存於法律圈? 🎙 面對AI取代焦慮,法律人該如何重新定位? ​ ​ ✒︎ AI 法律問答 Lawsnote QA|https://qa.lawsnote.com/ 白話文提問法律問題,由 AI 回覆有法規、判決書依據的專業法律意見 ​ ✒︎ Lawsnote 品牌全系列產品 https://about.lawsnote.com/ 提供企業端、民眾全方位的法律解決方案 ​ ​ ▞▞▄▄ 線上聽《科技社群敲敲門》 ▄▄▞▞ 🎧臺北廣播電台|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Tky 🎧各大串流平台|https://open.firstory.me/user/knockknock-radio/platforms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跟我們一起尋找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合作邀約請洽 📬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8 min
  4. EP233|唱出Dreaming之路,用聲音照亮夢想的光 ft. 視障歌手 楊玉凡

    16 JUN

    EP233|唱出Dreaming之路,用聲音照亮夢想的光 ft. 視障歌手 楊玉凡

    #來自苗栗公館的視障歌手女孩
 你想過影響力也可以用「唱」的嗎? ​ 本集邀請到的是來自苗栗公館的視覺障礙歌手楊玉凡! 玉凡自幼便喜愛音樂,即便並非科班出身,就讀中文系的她仍抱著一個歌手夢。 ​ 2013年,她參加歌唱比賽奪得冠軍爆紅,不只在頒獎典禮上和蕭煌奇老師合唱,也成立了粉專《楊玉凡 I'm Dreaming》。從這之後人氣一路高漲,毅然決然決定來台北發展。 2019年,在蕭老師的支持下,玉凡發行了個人專輯《夢想的光》,用歌聲記錄每一段追夢的掙扎與希望。例如其中一首歌曲「想要唱歌給你聽」,就是寫給那些在苗栗街頭表演的日子裡,總是默默聽她唱歌的粉絲們。 ​ #讓勇氣透過歌曲擴散 除了唱歌表演外,玉凡近年來也積極參與活動,例如嘗試製作 Podcast、參與校園巡迴音樂劇,把認識障礙者的學習體驗和音樂表演做結合,讓小朋友更加認識這些特別的表演者們的故事,讓夢想的芽與勇氣,透過親身分享一點一滴地擴散! ​ 6/14(六)上午10:00,讓我們一起聽見玉凡用音樂搭起的 Dreaming 橋梁! ​ ✒︎ 本集 Guest|視障歌手 楊玉凡 ✒︎ 必聽劃重點: 🎙熱愛音樂的女孩,Dreaming 起點 🎙爆紅之後,來台北後的咬牙努力 🎙 《夢想的光》專輯創作背後的故事 🎙「想要唱歌給你聽」謝謝支持者們 🎙寫給阿公的歌,是最深的感謝與告白 ​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跟我們一起尋找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合作邀約請洽 📬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5 min
  5. EP232|旋轉・舞動・表演開啟第二人生!書寫建立復原力量,重新感受生活!ft. 短腿千千治療師 黃千芸

    7 JUN

    EP232|旋轉・舞動・表演開啟第二人生!書寫建立復原力量,重新感受生活!ft. 短腿千千治療師 黃千芸

    你相信「社群」可以療癒嗎? 本集《科技社群敲敲門》邀請到 Facebook 粉專「短腿千千治療師」創作者千芸,一位後天成為障礙者、卻持續用文字、表演、舞蹈寫下人生新篇章的「瞎趴」 (siak-phānn)女子! ​ #人生被洗牌仍可以重新選擇 千芸原是一位呼吸治療師,在一場家庭旅行前,因爲一場意外的重大疾病倒下。生命的堅韌讓她活下來,卻帶走了雙腿。再次醒來後,她成為了一名肢體障礙者。 ​ 一度想要放棄人生的千芸,感受到家中的鬱悶氛圍,她決定為了家人變回那個活潑愛漂亮的辣媽。她帶著新的名字「短腿千千治療師」出發,透過粉專書寫抗癌歷程、呼吸治療知識分享、以及成為「新手障礙者」後,與障礙共處的各種小日常。後來,她加入「混障綜藝團」,走進劇場表演,跳出生命的自由與張力。 ​ 千芸後來更開啟每天一篇的書寫挑戰,透過文字紀錄每天的日常點滴。 現在她不只是一名專業的呼吸治療師,也是一個輪椅舞蹈表演者、是瞎趴媽咪、也是一名自媒體創作者! ​ 6/7(六) 讓我們邀請「短腿千千治療師」千芸登場! ​ ​ ✒︎ 本集 Guest|短腿千千治療師 黃千芸
 ✒︎ 必聽劃重點: 🎙睜開眼睛後,我失去了雙腿。 🎙為何選擇透過社群揭露障礙經驗? 🎙透過「混障綜藝團」重新站上表演舞台 🎙粉專不只分享經驗,也悄悄鼓舞了他人 🎙每天一篇挑戰中,看見自己的成長軌跡 ​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跟我們一起尋找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合作邀約請洽 📬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9 min
  6. EP231|橫跨多障別與年齡,帶領7位學員共學共創,打造無礙影音行動力!ft. ig創作者《今。晚 質感旅人》Liv

    31 MAY

    EP231|橫跨多障別與年齡,帶領7位學員共學共創,打造無礙影音行動力!ft. ig創作者《今。晚 質感旅人》Liv

    《科技社群敲敲門》 ╳ 夥伴注意:無礙快剪中!特別篇! 邀請人氣 IG 創作者 Liv(今。晚質感旅人) 分享她擔任營隊講師的幕後心情! ​ 這次《夥伴注意》打造了一場特別為身心障礙者設計的自媒體營隊「夥伴注意:無礙快剪中!」,從 20 歲到 60 歲以上、橫跨多障別,在三個月的課程裡,帶領 7 位夥伴一同學習拍片與剪輯。 ​ #從教學中看見自己的創作初心 Liv從個人興趣開始自學攝影、剪輯,最開始只是喜歡出去玩和規劃行程,就把這些資訊放到 ig 分享。後來靠著堅持與持續精進,走出自己的專屬「質感」之路。 ​ Liv說這是她第一次負責長期的課程。看到有學員每次特地從屏東到台北來上課、有語言障礙的學員透過AI找到自己發聲的力量,她更覺得不能辜負大家的熱情。每週都燒腦如何把所學教給同學,不只把專業轉化成教材,更貼合學員的情況,帶每個人找到合適的創作方式。 ​ 「還沒有人看見你之前,請先成為自己最大的粉絲。」 Liv說,經營帳號一定會有瓶頸,用心發表的作品成效不如預期,一定會感到沮喪。但能否從中找到改善方式、持續優化,才是成長的關鍵。她也鼓勵大家,一定要記得肯定願意繼續嘗試的自己,唯有做出自己喜愛的作品,才能保有創作的動能! ​ 5/31(六)上午10:00準時上線! 聽說 Liv老師跟學員都雙雙在節目中藏有彩蛋......? ​ ✒︎ 本集Guest|ig創作者《今。晚 質感旅人》Liv ✒︎ 必聽劃重點: 🎙七位障礙學員的創作旅程,從哪裡開始? 🎙面對不同障別與背景,教學如何準備? 🎙從「今。晚」到「質感旅人」,堅持走出三萬粉絲 🎙當創作遇上低潮,是什麼讓她繼續堅持? 🎙驚喜彩蛋!來自「夥伴注意:無礙快剪中!」的學員想給老師們的話是? ​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跟我們一起尋找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合作邀約請洽 📬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7 min
  7. EP230|媒體殺人?留言無罪?從網路酸民到媒體報導,我們該負起多少責任?#媒體素養EasyTalk ft. 陳炳宏教授

    24 MAY

    EP230|媒體殺人?留言無罪?從網路酸民到媒體報導,我們該負起多少責任?#媒體素養EasyTalk ft. 陳炳宏教授

    網路讓世界相連,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一則留言、觀看,可能帶來多少影響力? 只是「幾則留言」也可能毀滅一個人? ​ 從社群時代的酸民文化、炎上現象,到傳統媒體的過度渲染、細節放送, 在一則則留言、一篇篇報導背後,誰在被遺忘?誰又承受了無聲的傷害? ​ 每月一次的媒體素養 Easy Talk 專題來囉! 這一集我們將拆解「媒體殺人」議題 ​ 從自稱「資深網路酸民代表」的伯謙開場,分享在 threads 上的炎上實驗,反思所謂「酸民文化」究竟是如何形成? 下半集則邀請媒體素養專家陳炳宏教授,從「媒體殺人」的經典案例談起,深入剖析為什麼媒體報導社會事件時,常被批評過度渲染?在知情權與隱私權之間,媒體該如何拿捏? ​ 5/24(六)上午10:00,和我們一起打開這集《科技社群敲敲門》,練習在快速的媒體環境中,好好說話、好好報導。 ​ ✒︎ 本集Guest|陳炳宏教授 ✒︎ 必聽劃重點: 🎙當酸民與被罵者身份交錯 🎙酸民文化下,社群還有討論與理解的空間嗎? 🎙為什麼媒體報導社會事件時,常被批評為過度渲染? 🎙在知情權與隱私權之間,媒體該如何拿捏? 🎙現行法規與媒體守則,真的夠用嗎? ​ ​ ▞▞▄▄ ​ 線上聽《科技社群敲敲門》 ▄▄▞▞ 🎧臺北廣播電台|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Tky  🎧各大串流平台|https://open.firstory.me/user/knockknock-radio/platforms  ​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跟我們一起尋找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合作邀約請洽 📬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2 min
  8. EP229|誰說腦麻不能當廣播主持人?兩位重度障礙者的podcast真礙診療室製播超過100集!ft. 真礙診療室共同主持人 小夕(高子晨)

    17 MAY

    EP229|誰說腦麻不能當廣播主持人?兩位重度障礙者的podcast真礙診療室製播超過100集!ft. 真礙診療室共同主持人 小夕(高子晨)

    《科技社群敲敲門》好朋友來敲門第二彈! 本集換伯謙帶好搭檔來敲門😳 podcast 真礙診療室共同主持人小夕來囉! ​ #即使有語言障礙我仍然想說話 真礙診療室是由兩位重度身心障礙者伯謙、小夕出發經營的 podcast,圍繞著生活、教育、情感、社會四個面向的議題展開,至今已經製播八季共113集。問起兩人是怎麼開始的?小夕分享,一切起源於大學畢業前夕,雖然因腦性麻痺而有語言障礙,發音相比其他人較為困難,但他還是喜歡說話、喜歡與人「溝通」。他鼓起勇氣報考口語傳播學系研究所,最後卻是連備取都未能錄取。 ​ 「沒關係,那我們自己來做 podcast 吧!」 聽到這樣的故事,又正逢台灣 podcast 元年,伯謙決定力挺好兄弟,自告奮勇來製作自己的節目。兩人選擇直接把「障礙」掛在節目名稱上,希望能透過節目傳遞不同的聲音,就這樣一路開始至今。節目主題多元,從身心障礙者交友、愛情、自立生活,到組織採訪、倡議、修法解析都有涉略。 ​ 「你不一定要很高頻率的更新,但是你要讓自己習慣,並且穩定的去做。」 小夕分享,堅持超過100集的訣竅就是「習慣」。做自媒體最重要的就是穩定更新,若能建立時間,就能細水長流地更新,持續推播給觀眾好內容。而成為 podcast 主持人後,也讓他更愛上說話!真礙診療室今後也會持續製播,期待帶透過障礙者視角,帶聽眾聽見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另一面! ​ ​ 5/17(六) 上午10:00 聽聽伯謙與小夕如何從素人變身 podcast 專業主持人? ​ ✒︎ 本集Guest|真礙診療室 共同主持人小夕(高子晨) ✒︎ 必聽劃重點: 🎙有語言障礙就不能讀口傳系嗎? 🎙力挺好兄弟,被拒絕就自己站出來 🎙當「障礙」不再被隱藏,傳遞多元聲音 🎙橫跨八季113集的奇幻旅程
🎙成爲自媒體人,堅持的秘訣是什麼? ​ ​ ▞▞▄▄ ​ 線上聽《科技社群敲敲門》 ▄▄▞▞ 🎧臺北廣播電台|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OTky  🎧各大串流平台|https://open.firstory.me/user/knockknock-radio/platforms  ​ 科技。社群。敲敲門 每週六上午10:00,跟我們一起尋找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合作邀約請洽 📬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8 min

Ratings & Reviews

4.4
out of 5
17 Ratings

About

每週六上午10:00播出 帶你認識科技與社群領域中的社會創新可能性✨ ⁡ 線上平台皆可收聽 臺北廣播電台📻科技社群敲敲門 ⁡ 𝟮𝟬𝟮𝟰年聯合執行團隊 @夥伴注意 📬𝗸𝗻𝗼𝗰𝗸𝗸𝗻𝗼𝗰𝗸.𝗿𝗮𝗱𝗶𝗼@𝗴𝗺𝗮𝗶𝗹.𝗰𝗼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You Might Also Like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