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焦虑的人 | Be Chill

Ava

本档播客由两位base在纽约的女生创办,在对话中探讨日常,分享生活和读书的感悟。你可以在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和Youtube找到我们,一起做不焦虑的人,过松弛的人生! 每双周周末更新~

  1. 5D AGO

    30 -《时间的秩序》| 过去是既定的,未来是开放的,然而这都被证明是错的

    我们习以为常的时间,可能只是一个幻象。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的思想世界里,从“时间的崩塌”到“没有时间的世界”,时间如何由事件、关系和熵增构成,而非一个独立的流逝体。理解时间的虚幻,或许正是我们摆脱焦虑、更珍视地活在当下的钥匙。 时间轴 01:24 作者卡洛·罗韦利是是物理学界的“异类”,研究方向为“圈量子引力”,试图解决相对论与量子力学间的矛盾,擅长写优美的物理科普文学 04:02 本书大纲:第一部分讲“时间的崩塌”;第二部分描绘“没有时间的世界”;第三部分探讨“时间的来源”。 05:57 在“时间贫困”播客中,时间被看作均匀、统一的流逝体。这次会从一个很不一样的角度来聊时间。 08:17 第一部分时间特性的颠覆:没有“统一的现在”;时间不能独立存在,由事件构成;时间没有方向,由熵增决定; 时间并非均匀流逝,受引力和运动影响。 14:38 我们存在于时间之中,对时间的理解与我们自身密切相关 16:26 这是否意味着人生是“宿命”或存在“平行宇宙 17:25 第二部分:没有时间的世界,我们如何看待一切? 18:13 世界的本质是“关系”与“事件”的网络 19:12 以“变化”而非“不变”来思考世界 21:53 无需时间变量,用具体可感知的事物描绘世界:道路长度、面包重量、天空颜色。 22:28 我们感受到时间流动,是因为我们处于熵增的过程中,且无法掌握系统的全部微观信息 23:49 在无时间的世界里,可以用彼此同步的自然变化来代表时间 25:37 第三部分:时间的来源 25:40  尽管物理学上时间可能不存在,但我们能感受到它,这源于熵增、记忆和自我意识。 26:31 快乐源于感觉“今天我活过”——在一天中完成了有意义的事情,感到满足。 28:00 我们的存在就是时间性的体现,我们就是时间的一部分。 29:26  时间、因果与自由意志 34:45   重新思考死亡与生命的短暂 37:38 人类的局限性与我们看到的“世界” 39:28  在进入“心流”状态的时刻,我们或许触及了意义的源头,也就是时间的来源。 41:06 很多焦虑源于与时间的赛跑。放弃时间的绝对尺度,可以缓解这种焦虑。 41:50 关注“要产生什么变化”,而不是“在什么时间点前必须完成”。多行动,不要自己被时间限制。 43:53 在这短暂的生命中,让我们装入珍视良久的希望吧。

    44 min
  2. SEP 13

    29 -《西西弗神话》| 加缪说一切皆好,荒诞是生活的解药

    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是幸福的,人转身返回生活的这一微妙时刻,西西弗斯回到了巨石旁,静静欣赏这一系列没有联系的行为。从此以后这是他的命运,是他自己创造的,巨石是他的东西。荒诞之人,当TA静静欣赏自己所受的这模式,足以使一切神像缄默不语。 从荒诞之人、荒诞的创造、戏剧和荒诞的自由,生活和思考一样,都是值得经历的。明天是没有的,在本应该拒绝的时刻,依旧期待着明天,这种肉身的反抗,就是荒诞,是生活的解药。 时间轴: 00:42 准备文化沙龙的时候决定一石二鸟,开读这本书 03:30 加缪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初读被“自杀是唯一严肃哲学问题”的观点差点劝退 06:04 本书大纲:荒诞推理→荒诞之人→荒诞创造→西西弗神话 09:16 荒诞的自由是接纳无意义后,通过征服和行动获得自由 10:42 西西弗斯,将巨石推上山巅再下落,没有比徒劳更没有希望更可怕的惩罚了 12:08 现代打工人多数重复且徒劳的日常,从生活的荒诞里追问意义 15:36 拥抱荒诞,西西弗斯因为蔑视神明、热爱生命被塑造成“荒诞英雄” 17:43 完全专注于当下,义无反顾的去生活,靠今天和此刻活着 19:32 对于“毫无光彩”的生活来说,是时间支撑着我们,但总有这样的时刻,我们必须支撑着时间 24:18 中央公园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表演艺术中的荒诞 25:57 戏剧浓缩命运,在50见方的舞台,两三小时中人物从生到死,走完一生的历程 27:33 谢幕时荒诞跳脱,演员瞬间抽离角色,用狂欢消解戏剧世界的消逝 32:32 演员的多重人生,放弃原本的身份100%伪装成另一个人 38:20 作品是唯一维持意识并且将冒险固定下来的机会,创造,就是活过两次 41:24 日记、博客皆是对存在的确认与感受,除了自身,不具有任何其他意义的艺术 47:19 创作者不必苦等灵感,而是如西西弗般每日推石,恪守枯燥规程 48:06 唐璜以爱之数量对抗虚无,穷尽体验即存在方式 51:32 荒诞主义将任何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享受世界去创造!

    53 min
  3. 28 -《耐力》| 生活是一段耐力的旅程,把时间拉长,充满不可预测的惊奇

    AUG 30

    28 -《耐力》| 生活是一段耐力的旅程,把时间拉长,充满不可预测的惊奇

    人类的耐力与生俱来,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素质,有耐力作为保证,身体不需要竭尽全力,便可以获得更快的速度。 The big book of endurance training and racing 无伤、燃脂、轻松的MAF训练法!将自负丢在一边,拿出时间来尝试菲利普的计划,将时间拉长,你将毫无悬念地看到身体能够达到的新高度! 时间轴: 00:39 很厚的一本书,核心内容是围绕最大有氧心率(MAF)训练法展开的 03:43 作者将东方哲学与科学理念相融合,强调整体性训练的重要性 08:46 如果我们把时间维度拉长,也许能够发掘出自己身体的更多潜能 10:22 低心率跑步的体验:配速虽然下降,但疲劳感减轻,心率控制更平稳,不过以往跑步后的"爽快感"有所减减少 18:06 身体供能就像选择燃料(汽油、纸、煤),脂肪供能如同煤,是最经济可持续的,高效利用脂肪是提升耐力的关键 19:18 本书三大部分:一是建立耐力基础,二是提升耐力水平,三是全面改善健康状况 20:10 作者是一位非常专注的"卷王"! 24:43 第一部分:如何建立耐力基础 26:20 耐力是提升各项运动表现的基础,即使随着年龄增长,仍然可以持续提高 28:28 人体内存在生物钟机制,对时间的感知也会影响我们的耐力表现 30:38 提升耐力有可能同时增强我们的耐心,帮助我们以更平稳的状态处理事务 32:46 以相对慢的速度进行有氧运动,能够开发慢肌纤维,让身体更多利用脂肪而非糖原作为能量来源 35:07 书中推荐的运动心率计算公式为:【180 - 年龄 - 20】至【180 - 年龄 - 10】 37:03 爱因斯坦曾说过:"生活就像骑自行车,为了保持平衡,必须保持运动。" 39:27 这一点可能有些反直觉:训练时不应追求速度和距离,而应关注训练时长 39:59 摄入的食物会影响大脑对时间感知的方式 41:46 在训练身体的同时,也需要训练我们的大脑 43:36 "用一生的时间学会如何生存,而生存的核心就在于锻炼我们的身体。" 46:35 作者并不提倡过多的无氧训练,认为这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50:18 运动前后的热身和冷身非常重要,绝不能忽视! 56:41 压力分为三大类:生理压力、化学压力和情绪压力 59:41 没有什么压力是无法解决和消除的,关键在于我们愿意付出多少努力 :)

    1h 3m
  4. 27 -《Into The Wild》| 走进阿拉斯加的荒野,幸福只在分享时真实

    AUG 9

    27 -《Into The Wild》| 走进阿拉斯加的荒野,幸福只在分享时真实

    《不焦虑的人》这一期探讨西恩·潘执导的电影《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一个关于理想主义、自由与孤独的真实故事。 克里斯多夫·麦肯迪尼斯(Chris McCandless)放弃优渥的生活,他放弃优渥的家庭与前途,烧掉现金、丢弃身份,化名Alexander Supertramp,只身走进阿拉斯加荒野。自由是否意味着抛弃一切?理想主义的代价是什么? 时间轴: 03:11 part 1: 观影体验 04:44 主角Chris的人格魅力:天真、纯粹、偏执,与途中陌生人建立深刻情感连接 08:07 主题探讨:理想主义的代价 vs. 现实羁绊(“为何男主角不留下来接受爱?”) 11:40 Part 2: 自由和荒野 (电影情节) 12:11 Chris与过去彻底割裂,拒绝现代社会规则(职业、身份、物质),追求绝对自由 13:09 电影五个阶段(觉醒→青少年→成人→家庭→智慧)浓缩主角两年的旅程为大部分人的“一生” 14:05  自由的双重性:理想化 vs 逃避 19:46 追求自我自由时,是否有权伤害他人(父母、朋友) 22:52 死亡前的醒悟:最后时刻想起与父母相拥画面,写下“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幸福需与他人共享) 24:26 即使存活,他仍会继续冒险,死亡也许是种必然 27:29 Chris最后的挣扎:死亡前10天留下求救纸条 30:05 Part 3: Chris为何成为很多人的”精神偶像“ 31:40 同时追求精神和物理层面的荒野生存 35:01 到底什么是自由? Feel free ≠ Be free 39:32 自然旅行体验,直升机视角下的荒野震撼,行走在落基山脉中 47:21 通过接触自然, 普通人也能够感受到自由

    50 min
  5. JUL 26

    26 -《人生十年》| 没有标准答案,但每个选择都值得认真对待

    20岁到30岁,是人生中最迷茫却也最充满可能的十年。在东亚文化"正确人生路径"的框架下,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这一期,我们从《人生十年》这本书出发,聊了聊那些20多岁没人告诉我们的事。 如何通过积累"身份资本"和经营"弱连接"为自己铺路?社交媒体的比较心理如何偷走我们的幸福感?从职场选择到生育规划,从时间管理到成长型思维,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每个选择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01:40 用新思路回顾20岁生涯,大树是一种人生,小草也是一种人生 04:01 东亚背景下成长的我们,大多在走作者说的"正确"的路,像竹子一样生长 09:01 两个从书中值得借鉴的部分,建立身份资本和弱连接 11:47 身份资本体现着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人生是如何度过的 15:07 20岁时认真负责地工作把每一份工作做好,积累职场身份资本 16:49 寻得“我是谁”的答案,不能原地等待灵光扎下,需要经历各种事情 17:20 弱连接,曾经遇见或不知怎么就认识的,目前不了解的人 19:41 不同人生阶段对弱连接的需求不同,打破舒适圈 24:41 不舒适感的来源,社交媒体向上的比较,追求荣耀感,追求独特性而不做真实的事情 26:33 社交媒体的不断更新,让我们不自觉的会和陌生人比较,产生焦虑感 29:36 避免"比较谁更真实"的新陷阱,偶尔屏蔽社交媒体会更开心 33:43 人生有无限可能,选适合自己的而非全部,不是每个人都是橡果,也不是每个人都要长成橡树 36:45 接受生命中的纷杂无序,是成年人对自由的体验,但无序仍需找地方安放 38:23 停止过度的自我探索,实际做些事情交付成果 41:12 前额叶是大脑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区域,学会与可能性共舞 48:16 你如何看待时间以及如何使用时间将对你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55:25 成长型思维,自信来源于过往真实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做成任何事 57:38 特别话题:绕不开的"生育" 1:01:55 即将奔三的我们的行动清单,耐心和长期主义

    1h 7m
  6. 25 -《呼吸革命》| 学会呼吸,平和宁静会如期而至

    JUL 12

    25 -《呼吸革命》| 学会呼吸,平和宁静会如期而至

    呼吸的内核是同世界的交互,我们吸收生命的点滴,体会生命的点滴,随后再把我们自身交与周遭环境。这个我们每天无数次重复的动作,藏着改变健康、运动表现,甚至情绪状态的惊人力量。 本期节目聊一聊现象级呼吸科普书《呼吸革命》,揭开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呼吸真相,正确的呼吸方式如何在运动、睡眠、情绪等方面带来复利式的改善?书中推荐的多个实用技巧,比如鼻呼吸训练、纸袋呼吸法、睡前贴嘴练习等,简单易上手,听完就能开始。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场关于呼吸的认知革命! 提到的书:《呼吸革命》《The Wim Hof Method》 《学会呼吸》 时间轴: 02:34 一本画面感很强的书《呼吸革命》,很多地方写得很美,仿佛在读小说 06:08 包括你我在内的所有生物...都不过是存在了138亿年的古老星际尘埃 07:24 《Wim Hof Method》光脚北极圈跑半马,创下二十多个世界纪录的Ice Man 10:00 Part 1: 为何正确呼吸至关重要? 11:06 呼吸益处:提升睡眠、预防某些疾病(但非万能药) 14:10 当我们学会正确呼吸,每秒都在产生“复利效应” 14:19 我们缺的不是氧气,而是二氧化碳! 缺CO₂ → 氧气利用率低 15:42 进阶:呼吸可控制交感神经系统 16:34 减少口呼吸,你也许会变的越来越好看 17:51 作者“受虐式”参加口呼吸实验:健康指标亮红灯 19:37 95%现代加工食品过软导致现代人口腔退化 22:30 高强度运动时,尽量用鼻呼吸:维持CO₂/O₂平衡,提升耐力 25:41 身体的关键:二氧化碳 (CO₂)。CO₂耐受度越高 → 氧气输送效率越高 30:41 正确呼吸可以增强运动表现 32:05 过度换气会加速骨质流失风险 34:19 通过呼吸调控情绪,左鼻孔呼吸激活右脑,右鼻孔呼吸激活左脑 39:22 减慢呼气 → 提升体内CO₂水平 → 增强耐力 47:13 书中神奇案例:调整呼吸改善面容效果 > Invisalign? 49:56  Part 2: 从书中学到的实用呼吸小技巧 53:49 “粗暴”方法:睡前贴住嘴巴防口呼吸 54:37 对着纸袋呼吸 → 减少CO₂流失 56:47 重呼吸 (快速大口呼吸) 58:56 联想到悉达多,也许是掌握呼吸之道的智者

    1h 2m
  7. 24 -《你的夏天还好吗》| 就像风带走了季节,无法用几行文字概括的岁月

    JUN 21

    24 -《你的夏天还好吗》| 就像风带走了季节,无法用几行文字概括的岁月

    《不焦虑的人》这期走进金爱烂笔下的韩国社会,看那些在消费主义幻象与生存压力夹缝中挣扎的边缘人生。就像书中那个震撼的隐喻:"沙漠里的人,最多是死于溺水"。 在同样充满未知与危险的真实世界里,我们需要在听见这些无声呐喊的同时,保持清醒与坚韧。或许,正是对生存真相的直面,才能让我们在突如其来的生活洪流中,找到那一线微弱的希望之光。 提到的书:《你的夏天还好吗》《素食者》 时间轴: 00:18 与书名不同,期待快乐夏日但一本让我俩读完心情沉重的书 02:21 韩女文学直戳人心,韩国青年的困境,关于”失去“的《外面是夏天》更加沉重 06:41 戛然而止的想象空间,生活的不舒适会依旧延续,结局不一定是释然 09:48 金爱烂笔下的女性,被房贷、美甲和孤独压迫,又有隐藏的情感表达 12:33 《角质层》中对都市女性的细腻的刻画,内心的挣扎和在意 16:04 要不断升级欲望,并时刻让自己看起来充满生机吗? 21:50 消费主义为什么让人着迷,让人感觉在参与大城市旺盛的新陈代谢 31:02 《一天的轴》被遗忘的机场清洁工,一位母亲在中秋节对于节日的期望 35:10 家庭的孤独日常和平淡中的生活乐趣,“养生习惯”背后的隐秘挣扎 42:09 工作场合的光鲜亮丽与现实生活形成的强烈对比 43:46 一天的轴是毫不关心自己的儿子,思考50岁时的中年生活的模样 51:57 《你的夏天还好吗》全书中唯一相对“轻松”的故事? 55:11 韩国版的《热辣滚烫》,“沙漠里的人,最多是死于溺水” 1:00:40 《尼克塔酒店》两个女孩东南亚旅行中积累的矛盾逐渐形成厚厚壁垒 1:08:49 两个年轻女性间花束般的友情,深深的联结和矛盾 1:11:53 几个故事展现了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困惑与挣扎 1:13:10 《三十岁》度过了无法用几行文字概括的岁月,给姐姐的一封信 1:17:25 韩国社会中阶层上升的道路被固化,稍有偏离就会被社会遗弃 1:19:19 这是一个反成功学的故事吗?追求实用的梦想,还是追寻内心的梦 1:30:47 《虫子》《水中的歌利亚》《那里是夜,这里有歌》设计到死亡,故事更为沉重

    1h 32m
  8. 23 -《悉达多》| 在沉沦与觉醒的河流中,终将成为自己的摆渡人

    MAY 31

    23 -《悉达多》| 在沉沦与觉醒的河流中,终将成为自己的摆渡人

    当悉达多离开沙门、告别乔达摩时,他以为自己在追寻"无我";当他沉溺情爱金钱时,又确信是在体验真实;当他在河边绝望自杀时,才突然听见万物之声。 《不焦虑的人》这期聊聊黑塞笔下这场悉达多的自我探索,在觉醒和沉沦间不断摇摆,真正的答案也许就在河流的万物之声中,来自过去预示未来,但都存在于永恒的当下。 提到的书:《悉达多》《当下的力量》《活在此时时刻》 PS: 本期有预聊视频版,youtube搜索不焦虑的人~ 时间轴 00:13 录音前的周折故事和心路历程 04:13 人生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05:02 瓦解“我”的概念,过去和未来并不存在,只在当下 06:35 什么是人生的自洽,悉达多的早期探索和黑塞的内在灵魂 09:08 婆罗门的金色枷锁到沙门的苦修,悉达多的“无我”追求和无法交付的自我 12:06 故事脉络梳理,上下两部曲的人生旅程 15:06 第一步最终的觉醒awakening,为何不是最终的结局? 17:20 新的悉达多经历俗世的沉沦,从旁观者到沉迷,觉醒与堕落不断地循环 21:05 走上与乔达摩不同的修行之路,佛陀的目光和神秘的微笑镌刻在悉达多的记忆中 25:35 乔文达选择追随认同的东西,潜心学习的“普通人”道路 26:53 “思考、等待、斋戒”,沙门时期的修炼要义 29:15 禅修体验里感受到的短暂的平静,和回归俗世的挣扎 33:25 要摆脱要制胜的东西确实最难逃遁的东西,世上在没有什么别的像“我”这样让我费解 34:40 不再是沙门,不再是母亲父亲的儿子,寻找新的连接与身份 36:17 觉醒后看到一直熟视无睹的美好,归属其中属于当下 39:45 不断出世入世,俗世生活的沉沦是“成佛”或下一次觉醒的一部分 41:53 世俗和惰性侵入病充满了悉达多的灵魂,他不再轻盈 44:20 第二次死亡与新生,终结荒谬的游戏,找回真实的生活 46:04 想要自我结束生命时的濒死体验,与乔文达的再次相遇 50:28 第二次觉醒之后越过这条河回到另一边,包容所有面相 52:40 第三次波折,来自亲情的执念与轮回的映射 56:02 第三次觉醒来源于河流中的万物之声,来自过去预示未来,都存在于永恒的当下 58:04 乔文达的一生,平稳顺遂,未曾真正沉沦或真正觉醒 58:54 在阿里山看到三代木,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存当下 59:49 每阵风,每片云,每只鸟,每条虫都同样神圣 1:02:23 最终领悟是爱世界与和解,回归自然,接受人生的起伏

    1h 4m

Ratings & Reviews

5
out of 5
3 Ratings

About

本档播客由两位base在纽约的女生创办,在对话中探讨日常,分享生活和读书的感悟。你可以在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和Youtube找到我们,一起做不焦虑的人,过松弛的人生! 每双周周末更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