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茜说养生

小茜说养生

日常中医养生要点,经验分享。

  1. -4 Ч

    婚姻是面镜子,照见的是自己

    养生,说到底养的是心;养心,关键在于少烦恼。要是你老是因为夫妻关系心里不痛快,不妨静下心来想想:婚姻的本质,其实更多是一个人自我修炼的过程,而不是非要两个人配合无间的合作。 想象一下,如果你觉得婚姻就是两个人必须合力完成的一项事业,哪怕你倾尽全力,可能最后也就达成个及格线。这就好比学游泳,关键还是你自己得会游,游泳池选得再好,换得再勤,如果你根本不会游泳,那也是白搭。 很多人刚结婚的时候,心里头或多或少都揣着几个不太实际的念头: 想着靠伴侣来拯救自己,把自己从各种不如意中拉出来; 或者总想着改变对方,以为这样自己就能幸福了; 又或者期盼另一半能成为自己的心灵疗愈师,抚平所有的伤痕。 这些想法,往往会让婚姻走向两个不太理想的结果:要么闹得不可开交,最终分开;要么就是凑合着过,彼此都累。 但实际上,婚姻最有价值的地方,可能在于: 它像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看清自己真实的样子,包括那些自己都不愿面对的部分; 它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并非完美,有这样那样的局限; 它促使我们去思考,哪些地方可以变得更好,朝哪个方向努力。 《亲密关系》这本书,就深刻地讲到了这些。很多在婚姻里磕磕绊绊的人,看了之后都会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书里传达的一个核心智慧就是:只有先学会怎么跟自己相处,才能跟别人建立起健康、舒服的关系。 人生啊,逃不开两个永恒的话题: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难免会感到孤独; 每个人,最终都要面对生命的终结。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反而容易想通一些事: 不必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 不用对很多东西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待; 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就像那句话说得好:“你只能活在当下这一刻”。有了这样的觉察,我们或许就能以一种更平和、更智慧的心态,去面对婚姻里的种种,以及整个人生的起起伏伏。

    2 мин.
  2. -4 Ч

    七八分饱的智慧:老祖宗传下来的饮食秘诀

    古人早就发现"食饮有节"才是长寿的关键,古代养生大家孙思邈在1400年前就强调"食不过饱",现代研究也证实这个习惯能让身体更年轻态。 为什么说七八分饱最养生?我们的脾胃就像一口锅,装太满就煮不烂食物了。《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吃到胃里不觉得胀,但食欲自然下降的状态刚刚好。这时候放下筷子,过4-6小时才会饿,说明脾胃运化得刚刚好。 具体怎么判断七八分饱呢?教您三个小技巧: 第一招叫"五分钟法则"——吃饭中途停筷5分钟,喝口温水或走动下。如果之后还能吃但不想吃了,就是刚好。 第二招看"吃饭热情"——刚开始吃得香速度快,后来夹菜犹豫了就该停。 第三招用"下顿饭验证"——距离下顿饭还有1小时左右开始就觉得饿,说明上一顿饭的分量刚好。 想要做到不过饱,记住七个要诀: 1. 先吃蔬菜豆制品,后吃主食,可以实现热量最小化,饱腹感最大化 2. 每口嚼20下,一顿饭至少吃20分钟 3. 晚餐五成饱,午餐七成饱,早餐八成饱 4. 感觉满足就立刻离开餐桌 5. 房间光线要明亮,避免昏暗环境吃太多; 6. 吃饭要专心,大脑更容易感受到吃饱与否,如果边看手机边吃饭,很容易不小心吃过量。 7. 用小米粥、山药羹这类温和食物垫胃,避免饿极暴食 另外饮食过饱会影响专注力,容易产生昏沉感,不利于学习和思考。不过饱才能养好脾胃,不过饱才能保持好身材和好身体,吃饭这件小事,藏着养生的大学问。从今天开始,带着觉知去吃饭,养成7,8分饱的好习惯吧。

    2 мин.
  3. -1 ДН.

    不熬夜-健康必备习惯

    做任何养生,首先要做到不熬夜。今天来讲一下为什么? 很多人觉得“睡够八小时就行,白天补觉也一样”,这其实是误区。《黄帝内经》讲“天人合一”,人的作息要和天地的阴阳转化匹配才能健康。核心不在时长,而在“顺时”——最佳状态是晚上11点前进入深度睡眠,因为子时(23点-1点)是肝胆经运行,且是自然界阳气收敛、阴气最盛的时段,此时入睡能让体内的“阳”潜入“阴”中滋养修复,而白天阳气升发时,人自然该活动,这是顺应天地规律的养生根本。   《黄帝内经》讲:肝藏魂,肺藏魄,其中‘七魄’被认为与夜间身体修复功能密切相关。下面我们看看七魄的功能,就知道熬夜你的损失有多大了。如果你熬夜或者昼夜颠倒,这些功能都无法实现: 伏矢:专管排浊气,夜里清肠道垃圾、化糟粕为精气,睡醒精神好就靠它。 除秽:清理身体里的代谢垃圾,血液废料堆积、情绪焦虑,都是它管。 吞贼:免疫哨兵,专灭细菌病毒这些外邪,连看不见的负能量也防。熬夜它会累,皮肤长斑、免疫力垮,好好睡觉才能激活它。   非毒:拆毒素炸弹,把寒毒热毒这些危险物质打散,防肿块结节。熟睡时它工作,熬夜它罢工,好好睡觉最排毒。   雀阴:管生殖修复,男的功能、女的气血恢复都靠它夜里充电。 臭肺:晚上管呼吸节奏,睡平稳不打呼、呼吸匀长,说明它强;要是半夜憋醒、呼吸短促,或者肺活量差,就是它在提醒你养肺。   尸狗:是睡眠中的警卫员,负责对外界动静保持适度敏感。比如,一个习惯早睡的人定好4点起床,不用闹钟,睡前默念一句,第二天能准时醒——这是尸狗在发挥作用 这些“魄”要正常工作,前提是营造“阳入阴”的环境——晚上10点半上床,11点前入睡。身体需要重点修复的人,最好21-22点睡,因为21-23点是三焦经当令的时段(三焦主通行全身气机与水液),此时入睡有助于身体代谢废物的流通与排毒。这个点入睡能让身体高效排毒。若觉得事没做完,可以早上5点起处理,效率更高、头脑更清。 多项现代临床研究(如《Sleep》期刊2021年综述)指出,长期熬夜会扰乱褪黑素分泌节律,导致免疫细胞活性下降、代谢废物堆积,增加炎症反应风险:还会刺激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影响心血管功能。 养生第一原则就是不熬夜——倒班、加班最耗身体。只要坚持早睡早起,你会发现:早上醒来更有精神,白天思路清晰,晚上睡得安稳,身体自我修复力越来越强。记住:早睡早起是成本最低的养生。 在不熬夜的前提下,其他养生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如果任何养生方法来鼓励你或支撑你的熬夜,比如喝什么让你晚上加班更有精神,那就是本末倒置。

    4 мин.
  4. -4 ДН.

    餐馆吃饭,别让盐悄悄伤害你

    为何每次下馆子,回家就特别想喝水,其实是你吃的菜里面盐超标了。最新研究发现,餐厅一道菜的平均含钠量,就超过我们全天推荐量的2倍多。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如果过多食用咸味食物,就会使血脉凝涩不畅,面色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过食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 为何那么多人的血压超标,骨质流失,身体浮肿,这些都是盐超标的危害。 那为什么我们吃的时候不觉得咸呢?大厨们用了障眼法: ⭐️ 甜+咸:甜味盖过咸,大脑感知变迟钝。 ⭐️ 酸+咸:少量酸提鲜,过量反压咸。 ⭐️ 鲜+咸:增鲜调料丰富味觉,冲淡咸味。 ⭐️ 油+咸:油脂包裹,咸味更柔和。 ⭐️ 凉+咸:低温降低咸味敏感度。 ⭐️ 辣+咸:辣感分散注意,咸味不突出。 一个成人每天盐量该多少?简单说: ≈4克盐=1啤酒瓶盖=4个1元硬币叠起来的量 一家三口做饭的用盐秘诀:炒每道菜的时候:拇指指甲盖大小的量(约1克)就够了;还有酱油里面本来就还有盐了,所以不需要重复放。 在外吃饭要怎么吃才能不超标呢? 第一招:点菜选"三白" 建议优先选择清蒸、清炖、白灼、汆(cuān)烫的菜 点菜的时候,可以备注一下“少油少盐少糖”。可以选一些清蒸水煮的五谷杂粮类的菜肴 腌菜/腊肠这些少选,做法“遮”咸的也要少选; 第二招:吃前做"三沥" 再碗边沥一下,沥掉多余汤汁、沥掉表面油脂、沥掉厚重酱料 第三招:补救有妙招 餐后喝杯水,吃个香蕉或橙子(高钾果蔬可以促进纳排出体外),也可以适当地运动。运动过程中微微出汗,也有助于体内的钠排出。

    2 мин.

Об этом подкасте

日常中医养生要点,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