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圆桌谈

家庭教育圆桌谈

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们是一档从教育和心理学共同结合的角度去探讨中国家庭教育的节目。 观其一生,作为孩子,我们可能深受自己的原生家庭所带来的长久人生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成人前的教育之路困惑与苦恼,不知是对是错。 我们会在节目中定期探讨当下不同家庭所面临的痛点问题,或邀请家长,或心理专家,或学校老师等,希望给你的生活带来启发、思考与改变,让我们一同成长! 主播: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

  1. 3D AGO

    E97 生育还是不生育,带来的优劣势是什么?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九十七期播客: 生育还是不生育,带来的优劣势是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会提出不愿意踏入婚姻与生育的“围城”,但是从数据显示来看全世界84%的人类有生育,在中国这个数据达到了94%,但是生育真的可以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吗?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去进行了研究和调查,就文献讨论来进行一期关于生育还是不生育的探讨,因为时长有限,这一期重点更多放在生育后带来的优劣势,还有一些不为大众所了解的知识发现,希望和听友们一起分享,或许给正在犹豫是否要生育的你带来一些启发。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时间线: 0:00 – 03:26 主题分享,为什么我们要做这期播客? 03:26 – 13:15 你身边的人更多选择生育还是不生育,为什么? 13:15 – 17:14 你自己有过明确的选择吗?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你的思考? 17:14 – 40:00 在你看来,社会对“必须生孩子”的观念是否仍然普遍? 40:00 – 57:10 生育后最显著的生活变化有哪些? 57:10 – 1:08:00 文献说明爸爸带孩子更好? 1:08:00 –1:20:00 不生育的优劣势是什么? 1:20:00 – 结束 选择生育还是不生育,伴侣竟然是关键因素? 文献参考:[The Pains and Pleasures of Parenting: When, Why, and How Is Parenthood Associated With More or Less Well-Being?]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加入听友群,询问家庭咨询、学业规划等相关内容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1h 32m
  2. SEP 3

    E96 东西方数学教育差异对谈--人人都可以学好数学吗?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九十六期播客: 东西方数学教育差异对谈--人人都可以学好数学吗? 人人都可以学好数学吗?可能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回答会是不一定。带着这样的一个疑问,我们邀请到了在东西方教育背景都有过教学经验的王老师来做客我们的播客,聊一聊东西方数学教育的差异会如何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同时我们也想深究是什么原因会导致学生产生“我学不会数学”的心理障碍,以及 家长应该如何可以帮助孩子更加快乐和有效的学好数学,相信这一期会给你带来启发,欢迎大家的倾听与讨论! 嘉宾:王老师,硕士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科技硕士学位,多年线上线下国内初中数学,北美K-12数学经验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时间线: 0:00 – 11:20 你觉得自己数学好吗? 11:20 – 15:00 数学的魅力是什么? 15:00 – 31:30 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些孩子对数学产生“我学不会”的心理障碍?这个问题在中西方数学教育中有差别吗? 31:30 – 41:00 在教学方式上,东西方在数学教育上有哪些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41:00 – 53:00 西方数学强的学生都是什么样的?(西方选拔人才,东方培养人才?) 53:00 – 01:02:00-中西方家长在孩子数学教育上的态度有哪些不同? 01:02:00 – 结束 如何可以帮助孩子更快乐、更有效地学好数学?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加入听友群,询问家庭咨询、学业规划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1h 17m
  3. JUL 23

    E93 ADHD多动症的孩子:分心不是我的错!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九十三期播客:ADHD多动症的孩子:分心不是我的错! 在中国,有着将近6.3%的儿童患有ADHD多动症,但是在他们之间只有不到10%的儿童接受正规治疗,随着年轻家长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多动症渐渐不再被忽略而是被认真看待起来。本期我们邀请到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陈老师,从她的咨询经历和干预治疗角度来聊一聊ADHD多动症到底是什么?前期有哪些信号可以被家长观察到?如果被确诊多动症,家长可以如何去陪伴引导孩子?希望这期的内容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听友去了解多动症,正确看待多动症,早干预早治疗! 嘉宾:陈老师,杭州芝心心理创始人,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学士,芝加哥大学临床社工/心理学硕士 (如需咨询请联系小助手)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时间线: 0:00 – 05:00 扣子认为自己可能是ADHD? 05:00 –15:40 ADHD多动症到底是什么? 15:40 – 23:40 ADHD有没有一些比较典型的“红灯信号”可以被家长观察? 23:40 – 35:00 ADHD遗传概率较高,家长有孩子也会有? 35:00 – 38:30 ADHD孩子的闪光点是什么? 38:30 – 50:00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到”ADHD的孩子? 50:00 – 57:45 ADHD孩子长大后是否会影响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 57:45 – 结束 推荐ADHD家长观看一本书:《分心不是我的错》和其他治疗建议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加入听友群,询问家庭咨询、学业规划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1h 4m
  4. JUL 9

    E92 人人都有过的“学渣”体验是什么样的?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九十二期播客:人人都有过的“学渣”体验是什么样的? 我们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曾有过“学渣”的体验,无论是学校生活还是工作当中,都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当“垫底”。本期我们会着重去探讨学生时代的“学渣“体验,从我们自身经历还有过往的家庭咨询案例当中去分析是什么让我们个人感到自信的缺失或者能力的缺失,认为自己是“学渣”?“学渣”和心理学名词【普遍性懒惰】的联系是什么?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一旦有“学渣”体会就会上瘾手机无法逃离?希望从我们的观察角度可以给家庭一些启发与建议,尤其当你的孩子正在经历这样的时刻,我们如何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欢迎你的倾听与讨论!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时间线: 0:00 – 03:00 不同竞争环境下会促使“学渣”体验 03:00 – 41:00 Yumi和扣子曾经的“学渣”经历原来是这样的? 10:00 – 36:35 成绩排名是最直接影响定义自己为“学渣”的因素吗? 36:35 – 41:00 承认自己不行,是认知自己重要的一部分 41:00 – 58:00 “学渣” 【普遍性懒惰】是因为努力没有结果?(为什么会上瘾手机的背后原因) 58:00 – 1:10:00 学生要忠于内心,解决内心冲突,家庭的心理支持尤其重要 1:10:00 – 结束 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提升自我认知,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家长孩子都适用)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加入听友群,询问家庭咨询、学业规划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1h 18m
  5. JUN 25

    E91 小红书养娃的利与弊(适合新手爸妈倾听)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九十一期播客:小红书养娃的利与弊(适合新手爸妈倾听) 现在的新手爸妈们都在用什么去搜索育儿养娃信息呢?从我们个人的经验来看,小红书成为了主要的搜索使用工具之一,我们这期漫谈使用的小红书养娃的经历和感受,来分析看看互联网养娃的利与弊,比如家庭内部老一代人与新手爸妈是否会因此产生矛盾?传统育儿书与医生和互联网新媒体相比有哪些优劣势?还有哪些新手爸妈会遇到的困难与坑值得提前注意?这一期希望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困惑,欢迎你的倾听与讨论!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时间线: 0:00 – 04:30 现在小红书养娃是一种流行吗? 04:30 – 10:50 家长选择小红书的原因有哪些? 10:50 – 23:00 家庭内部因为信息差的沟通矛盾有哪些?(婴儿二月闹案例) 23:00 – 28:00 新生儿带娃回忆录,有哪些让我们记忆尤深? 28:00 –50:00 传统育儿书、公众号、医生,哪一个更权威? 50:00 – 结束 有哪些网络的坑可以提前避免?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加入听友群,询问家庭咨询、学业规划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1h 7m
  6. JUN 11

    E90 新教育- 华德福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体验?(采访曾经在华德福渡过学习生活的家庭)

    欢迎大家收听家庭教育圆桌谈第九十期播客:新教育- 华德福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体验?(采访曾经在华德福渡过幼儿园和小学的家庭) 这一期我们来聊一聊国内现在发展势头很猛的创新教育,我们本期邀请到孩子曾经在华德福学校渡过幼儿园和小学时期的家长慢慢,来聊一下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家庭的选择,同时探究华德福的创新教育理念。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以人智学为基础的教育体系,由奥地利哲学家鲁道夫·施泰纳于1919年在德国创立,教育强调孩子的艺术、情感、手脑协同发展,倡导尊重成长节奏与自然学习,对于希望孩子拥有创造力、内在动力、社交能力和独立精神的家庭非常适合。但它对家长投入、师资要求、以及家庭的教育价值观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想要了解新教育的家庭,这一期会解答你的很多困惑,希望可以给你以启发!(本期由于嘉宾录制网络问题,可能会有卡顿,敬请听友们谅解!) 主播: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 时间线: 0:00 – 1:30 介绍新教育华德福的教育理念和嘉宾慢慢 1:30 – 07:30 选择华德福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07:30 – 17:30 对于慢慢家庭,新教育的得与失是什么? 17:30 – 31:00 华德福的学校生活和公立教育的区别在哪里? 31:00 – 47:00 从华德福转回公立教育的困难和挑战有哪些? 47:00 – 56:20 华德福的慢节奏会是一个大的问题吗? 56:20 – 1:04:00 身边的亲友对您选择华德福的看法如何?有没有经历过质疑或支持? 1:04:00 – 结束 慢慢不一定推荐其他家庭进入华德福? 欢迎订阅,评论或者私信 vx:weeduwest 加入听友群,询问家庭咨询、学业规划等相关内容 公众号:W.E我们教育工作室 你也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nchor|Spotify 等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1h 13m

About

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们是一档从教育和心理学共同结合的角度去探讨中国家庭教育的节目。 观其一生,作为孩子,我们可能深受自己的原生家庭所带来的长久人生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成人前的教育之路困惑与苦恼,不知是对是错。 我们会在节目中定期探讨当下不同家庭所面临的痛点问题,或邀请家长,或心理专家,或学校老师等,希望给你的生活带来启发、思考与改变,让我们一同成长! 主播:学教育的哥大妈妈扣子,哥大搞家庭教育研究的Yumi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