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最近經濟日報“名人書坊”分享台灣指數公司陳文練總經理推薦,由政治大學前校長周行一教授著作的“一生金錢無虞--平衡理財法”。
看報紙時,我對太太說:我這一生好像也沒有缺過錢耶!
太太回說:你是缺大錢,不缺小錢啦!
但我到目前的感受是”錢有兩種”:
花掉的是錢,是財產;
沒花的是紙,是遺產。
如果你每天過得平安喜樂,要那麼多錢做什麼?
何況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先生就曾說:“財富是責任,不是享樂”。
確實。
我很知足,所以我一直覺得我不缺錢,甚至覺得“錢四腳,人兩腳”,只要做好你該做的事,錢自己會來找你。
周行一教授的“八喜法則”也許可以參考一下。
網路上查詢“一生金錢無虞”,書中序言說:
養成有紀律的理財習慣,活出不為金錢煩惱的充實人生。
金錢,就算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也絕對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人說:錢雖然不是萬萬能,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
除了工作,投資理財是大家累積財富的重要手段,但有多少人真的可以靠著理財致富呢?
事實上,理財的背後,代表的是人們想要追求平衡充實的渴望,包含能實踐人生的理想、工作上的成就感、家庭生活的幸福,以及身心靈的健壯等。想要這種富足與幸福快樂的人生,徒有想法不夠。因為,“千金難買早知道,消逝的人生不會重來”,驀然回首,你是否忽略了最重要的事。
周教授“八喜投資法則”的關鍵觀念如下:
1. 規(規劃): 以“人生理財規劃”為核心,設定明確的投資目標、目標金額與時間點,並依此進行資產配置。
2. 等(等待): 培養等待投資時機的能力,在市場波動時保持耐心,避免因急於用錢而在低點賣出,才能有效鎖定長期報酬。
3. 分(分散): 將資金分散投資於多個不同標的上,降低單一標的劇烈波動導致的損失風險。
4. 被(被動): 採取被動型投資策略,不積極選股或擇時,而是透過投資指數型產品(如ETF)來獲得與市場同步的報酬,避開人為判斷失誤的風險。
5. 長(長期): 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以時間換取較高的投資報酬,並利用複利效果讓資產持續成長。
6. 複(複投): 將投資標的所獲得的配息或股利,再投入到原有的標的上,利用複利的力量加速資產的累積。
7. 調(調整): 定期檢視人生狀況,當有主客觀條件改變時,應及時調整人生理財規劃和目標。
8. 平(平衡): 依據新的理財計劃和資產配置建議,進行資產的「再平衡」,確保投資組合的結構符合目標。
聖經提摩太前書6:6說: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7.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8.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詹俊裕寫於
2025093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October 1, 2025 at 1:50 AM UTC
- Length1 min
- Season100
- Episode20M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