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王麗蘭/台灣大學文學院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印尼語兼任助理教授
💡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王麗蘭老師來自於馬來西亞,媽媽是馬來西亞的客家人,因此老師對於自己身上的客家精神十分自豪,在教印尼文的時候,也會介紹到裡面的客家詞彙,像是amoi這個詞跟客語「阿妹」的關聯,進而跟班上同學討論到「客家」。老師從二十年前來到台灣就讀大學、研究所,之後也在台灣的大學或社區擔任印尼文與馬來文的講師,本集由老師分享馬來西亞的歷史因素如何造成語言流失、自身對馬來西亞與台灣的族群觀察、來台的適應過程、如何促進台灣學生學習馬來文和印尼文的興趣,以及對東南亞移工、家庭看護工、遠洋漁工權益的看法。
👂本集節目重點:
➢在馬來西亞有所謂的「說華語運動」是由民間團體推動,其脈絡因素為何?
➢來台的適應過程、台灣人對「東南亞」是真的了解嗎?
➢在上課過程中會怎麼樣讓台灣同學認識東南亞、學習語言的興趣如何形塑?
➢面對來台灣就職的東南亞移工、家庭看護工、遠洋漁業漁工之權益保障,可以從哪裡做起?
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台灣个國語運動同馬來西亞个講華語運動之間,有哪兜無共樣个歷史脈絡?」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September 22, 2025 at 12:30 AM UTC
- Season1
- Episode95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