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北市立委李彥秀的前「港湖除秀」發言人李澤中(TC),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時說,已經另建一個民防團,在地方從事「防衛韌性」的推動;他指出,民防的概念容易被外界混淆,以為是民兵,必須拿槍變成「類部隊」等,其實不是,這是在平時自訓未可能在災變做準備,保護家園,這次樺加沙風災造成花蓮光復重創,搶救與復原工作,如果有提前做好民防訓練,將能有效減輕傷害。
李澤中表示,以港湖來說,從基隆淡水河進來後,算是在台北市的最裡面,相對地勢而言理應較安全,然而港湖有國防部、海軍司令部等重要軍事單位及設施,是一個敏感受攻擊的目標,萬一發生戰爭,敵軍不免希望先摧毀國防部,大直、內湖的居民也會受到波及,此時如何疏散、避難、自救,就非常重要。
「此次花蓮馬太鞍部落,是政府以外的組織,因為每年祭典都透過這樣的組織橫向聯繫,人力掌握度很高,在這次風災發揮極大作用,比花蓮縣政府還要精準」,李澤中特別強調,民防最重要的就是「聯繫」與「資訊」,還有平時要有組織化的運作,災害發生時才能立即動員支援、行動與應變。
TC說,其實在2020年新冠疫情、2022年俄烏戰爭時就有團體進行民防團組訓,「我們算是比較晚起步的小朋友」,「這次也利用花蓮風災缺乏人力之際,有能力與意願的志工也前進災區協助,同時學習包括救難、消防、重建等任務」,「這是傅崐萁、徐榛蔚讓國人有了一次模擬考,萬一未來災害發生時政府體制受損、或重要官員出事,甚至政府擺爛,民間就必須應對這個狀況。」
事實上,由於台灣太方便,隨處都有便利商店、小賣場、大賣場,使得災難用品或食品都懶得準備,李澤中說,民防的概念之一,就是要有備用設施與食物,包括衛生用品、手電筒、打火工具、抗彈板、頭盔、紗布、備寒衣物,以及像礦泉水、泡麵、沖泡飯、壓縮乾糧等;然而,風災、水災、地震,或戰爭,情況都不太一樣,像水災的垂直避難就與地震不同,因此他建議國人就更該多面向認識各種災難。
李澤中強調,民防不能想像成每個人拿槍上戰場,而是萬一自家附近變成災害區,要能能力讓自己安全,當一般平民能夠照顧好自己,甚至有餘力去照顧鄰居,政府此時就可以騰出精神跟資源,投入到前線,甚至不必把國軍調派出來,後勤就留給民防;民房最大的意義,就是協助國家應付天災人禍,而非任何事都仰賴政府…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politic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信息
- 节目
- 频率半周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4日 UTC 10:00
- 长度33 分钟
- 单集367
- 分级儿童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