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Business Next

【數位時代Podcast】專講科技創新與轉型成長,將複雜的數位技術翻譯為新商業機會,讓轉型決策、資源配置有最前端的觀點與策略思考! 為你說數位、訪專家、談實戰。有想聽的主題或合作提案,歡迎來信:podcast@bnext.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16 GIỜ TRƯỚC

    EP260. 聽讀説寫AI都能代勞,40年台大名師認為哪三件事你我更該做好? ft.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前院長廖咸浩

    台大至今僅有五位教授服務超過40年,來自人文社會專業的廖咸浩是其中之一。本身寫詩寫文章、教西洋文學和科技人文學多年,也曾擔任台北市文化局長。他在史丹佛大學取得文學博士學位,親身見證矽谷在1980年代的變化,目睹台灣工程師在當地創業的多個故事。 雖然有深厚外語和文學底子,但廖咸浩強烈反對小孩子過早學外語,特別是在十歲以下。他認為應學好母語,並以此培養閱讀、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到一定程度後,再學其他語言才好吸收;在母語能力不足下學外語會導致都學不好。 尤其進入AI時代後,翻譯變得容易,不同語言間的轉換機器可以做的更好,但是文字作品中要表達的情緒和意念,卻需要透過大量閱讀而理解,而這個能力更廣意説就是創造力,具體就是講故事的能力。 跟隨而來的,是對故事理解而產生的共感能力,這是人所獨有而稀缺的。AI可以透過演算法設為討好用戶,但這不是共感。另一方面,AI不只討好用戶,更會根據使用偏好專推同類型內容,造成同溫層和資訊繭房現象嚴重;要打破這些,需要用戶回到線下實體溝通社交,回歸人是社會動物的一面予以平衡。 🤩歡迎訂閱數位時代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bnext_official 🤩有合作需求請洽:podcast@bnext.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giờ 8 phút
  2. 東京在線EP21_ 福岡特輯|泰科動力用靈活的客製化技術獲得日本市場青睞 ft. 泰科動力 業務經理 Connie

    3 NGÀY TRƯỚC

    東京在線EP21_ 福岡特輯|泰科動力用靈活的客製化技術獲得日本市場青睞 ft. 泰科動力 業務經理 Connie

    本集《東京在線》邀請到 Connie,泰科動力(Techman Dynamics)業務經理。這家台灣新創專注於倉儲自動化,結合自主移動機器人(AMR)與自研模組化系統,提供整合硬體、軟體與現場導入的完整解決方案。節目錄製於日本福岡 Lantech 展會現場,Connie 分享團隊如何以靈活的客製化能力,成功打入競爭激烈的日本市場。 自 2022 年起布局日本,泰科動力以「客製化」為突破口,鎖定勞動力短缺帶來的自動化需求。Connie 分享團隊如何透過自研的「魔術方塊式倉儲系統 Nxional」與「衛星艙(Satellite Warehouse)」概念,打造高達 90% 的空間利用率,滿足日本市場對即時配送的高標準。她也談到日本企業文化中對細節的極致要求,以及團隊如何以「積極+耐心」策略,逐步建立信任與合作基礎,實現在地化經營。 |本集重點| ✅ 台灣物流機器人如何打入日本市場 ✅ 「衛星艙」概念:以小型自動倉儲重構物流網絡 ✅ 日本企業文化中的高細節驗收與長期溝通 ✅ 客製化成為新創進入日商體系的關鍵 ✅ 海外新創在日本市場的經營策略與心法 - 主持人:Ko桑(柯誠) 本集來賓:Connie — 泰科動力(Techman Dynamics)業務經理 了解更多Meet Global 👉🏼 https://pse.is/7rqvqs 📍鏈結東京產業動態,關注Startup Island TAIWAN Tokyo Hub:https://tokyo.startupisland.tw/ 🎬 Production Team:Meet 創業小聚 🎧 Editing and Post-Production:聲歷其境 All Around You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7 phút
  3. 數位關鍵字211.告別線性流程!AI時代設計師必懂的非線性思維與系統設計 feat. 陳翰申Hanson

    5 NGÀY TRƯỚC

    數位關鍵字211.告別線性流程!AI時代設計師必懂的非線性思維與系統設計 feat. 陳翰申Hanson

    生成式AI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設計師是否會被AI取代,但真正該問的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設計師?數位時代創新長黃亮崢James邀請微軟AI加速工作室首席設計師陳翰申Hanson,深入探討AI時代設計師面臨的選擇與機會。 聽完這集你可以學到: 1.能力與技能的本質差異:掌握ability(能力)與skill(技能)的區別,了解工具操作屬於技能層面,而系統性思考、創新和跨領域協作才是核心能力。 2.大設計師vs小設計師的定位策略:認識兩種設計師路徑的差異——大設計師專注系統層面思考和創造新流程,小設計師則在特定領域追求極致品味和專業深度。 3.AI時代的非線性設計挑戰:學習如何處理用戶意圖的不確定性、多Agent系統協作,以及evaluation評估機制的重要性,掌握新時代設計思維。 4.正確的AI工具使用心態:理解每天使用AI工具時的兩種選擇——培養可被AI取代的技能,還是鍛煉不可被AI取代的人性化理解能力。 對於想要長期發展的設計師,Hanson提出兩個核心建議。首先是培養對AI的基礎理解,不需要成為資料科學家,但要理解基本概念。當達到Principal Designer等級時,不是工程師告訴設計師怎麼做,而是設計師告訴工程師應該如何建立產品。其次是系統化學習和思考的能力,這是世界上沒有東西能夠取代的。他特別強調,每天使用AI工具時都面臨兩種選擇:培養能被AI取代的能力,還是培養不被AI取代的能力。就像《魔鬼終結者》中的阿諾,透過理解人性來幫助人類對抗沒有人性的AI,設計師也應該用AI來培養自己獨特的人性化理解能力。 // 🔥數位時代「2025行銷科技高峰會」活動資訊🔥 Hanson將在12月16日參加數位時代舉辦的「2025行銷科技高峰會」,討論人與AI協作如何加速團隊工作流程。 詳細資訊》https://edm.bnext.com.tw/martech-trend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giờ 14 phút
  4. 數位關鍵字210.Sora 2來了!OpenAI如何用AI影片改寫短影音時代的遊戲規則 feat. 徐子薇Weiwei

    17 THG 10

    數位關鍵字210.Sora 2來了!OpenAI如何用AI影片改寫短影音時代的遊戲規則 feat. 徐子薇Weiwei

    OpenAI在這個月推出的Sora 2不僅在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更同步推出短影音APP產品,快速領先佔據北美地區AppStore下載榜,展現了對消費級市場的野心。數位時代創新長黃亮崢James邀請Loopy創辦人徐子薇Weiwei,深入探討Sora 2如何改變AI影片生成的遊戲規則,以及這項技術將如何重塑內容創作、IP商業模式,甚至是我們對「真實」的認知。 聽完這集你可以學到: 1.Sora 2的技術突破,為什麼Sam Altman在臺北101街景前騎YouBike、講臺灣口音的中文能這麼不違和?以及它與Veo3、Seedream、Kling等影像模型的根本差異。 2.Sora App的Cameo與Remix功能的社交產品哲學:精心設計的使用者體驗。OpenAI設計Sora App邀請制與地區限制策略:算力、社交裂變與監管考量。 3.當影像能以假亂真讓人分不清,創作門檻降低,是否需要對AI生成的內容進行標記?不同是帶面對真實性的認知差異會如何從「證據」到「創作」開始典範轉移。 4.認識AI世代的新興次文化:從Therian(暫譯獸亞人,知道自己是人類,但認同自己內心是動物靈魂的人)、紙片人(二次元(2D)動漫、遊戲等平面作品中的角色)到義大利腦腐(Italian Brain Rot,AI動物迷因,如穿著Nike球鞋的鯊魚Tralalero Tralala、轟炸機鱷魚Bombardiro Crocodilo)的文化演變。 // 有關Loopy: 徐子薇Weiwei創辦的Loopy是一個iOS動態化桌布的產品,提供給大家的是把任何喜歡的角色或圖片,不管是用相機真實拍攝、畫出來的或生成出來的照片,都可以去把它動態化,變成iPhone上面的動態桌布。 https://bnmedia.pse.is/loopyapp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giờ 35 phút

Xếp Hạng & Nhận Xét

4,3
/5
12 Xếp hạng

Giới Thiệu

【數位時代Podcast】專講科技創新與轉型成長,將複雜的數位技術翻譯為新商業機會,讓轉型決策、資源配置有最前端的觀點與策略思考! 為你說數位、訪專家、談實戰。有想聽的主題或合作提案,歡迎來信:podcast@bnext.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Nội Dung Khác Của 數位時代 +

Có Thể Bạn Cũng Thí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