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迷 Meet Jazz in RTI

〔標準曲時間〕鴻鴻、庭昀對談But Not For Me

爵士導聆  鴻鴻 、張庭昀

爵士迷      徐凡   

 But Not For Me一出世便含著金湯匙。出自蓋希文1930年的名劇Girl Crazy,舞台上的演唱者是琴姐Ginger Rogers。當時琴姐還沒在電影裡跟佛雷亞斯坦搭檔走紅,卻在戲裡把這首歌唱紅。這齣戲在百老匯演了272場,樂池裡也是爵士界的眾星雲集。兩年後Girl Crazy的電影版不像舞台劇那麼成功,But Not For Me這首歌卻經常被電影引用,最知名的包括1959年的同名電影,1979年伍迪艾倫的《曼哈頓》(用的是祖賓梅塔指揮紐約愛樂的演奏版),1989年《當哈利遇到莎莉》,1994年《你是我今生的新娘》開場用了Elton John的演唱版,還有1997年的《警網鐵金剛》。

我們首先聆聽1954年Chet Baker第一張專輯Chet Baker Sings的第一首歌,雖節奏輕快,但他25歲的嗓音和小喇叭都令人銷魂;然後是Elton John比較流行的唱法,編制卻相當爵士;還有美國女伶Chris Connor的菸嗓,速度慢得迷離,深沉傳達出「這世界雖好,卻與我無關」的悵然。

 幾個演奏版各擅勝場:Miles Davis 1954年在Bag's Groove專輯中,與Sonny Rollins和Horace Silver洋溢熱情與活力的演出;Miles的偶像Ahmad Jamal 1958年在芝加哥Pershing Hotel錄製的三重奏版本,他節制、幾乎低限主義的彈奏既典雅又前衛,讓這張就叫做But Not For Me的專輯雄霸排行榜108週。接下來是1950-60年代備受歡迎的MJQ(Modern Jazz Quartet),Milt Jackson的鐵琴帶來清楚的顆粒感,而MJQ音樂總監John Lewis的精妙編曲,也成為爵士融合古典的「第三潮流」先聲。

 這一集「外美國」的版本選擇了日本戰後爵士女伶笠井紀美子Kimiko Kasai 1973年在(What’s New)專輯中的版本,鋼琴菊地雅洋和貝斯鈴木良雄都有出色的表現。最後則是Coltrane班底Red Garland的鋼琴三重奏,1957年僅22歲的Paul Chambers的貝斯也引人入勝,讓聽者再也不會感到But not for m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