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無聲-我找到了,生命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永遠不要做房間裡最聰明的人(一)
2012年“益智書坊”出版林芸的著作“老二哲學”,書的封面說:有些人一輩子一直處於爭功諉過之中,而不能心平靜氣,在事業中如果能發揮“老二哲學”的效應,周遭的人將會尊敬你,並且樂於與你相處。
由於我在家中兄弟排行第二,因此,個人個性上比較不喜歡做老大,因為老大要負更多、更大的責任,也因而個人一直提醒自己“晉升是責任的加重,而不是權力的擴張”。
最近在“深夜讀書”有一篇談到“永遠不要做房裡最聰明的人”,主持人亦安說:創立全球最大個人電腦公司的 麥可. 戴爾先生在母校演講時對學生說:永遠不要做房裡最聰明的人。
學生都覺得很訝異,Dell先生解釋說:最初,我在大學裡是學習最差的人,我就向成績最好的人看齊,當我覺得無法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東西時,我選擇退學創業,去向惠普、蘋果等業內最優秀企業管理者學習。在每個階段我都能找到比自己聰明的人,將他們做為目標,激勵自己不斷改變提昇--知不足而奮起,望遠山而力行。不做房間裡最聰明的人就是謙卑的“見賢思齊”。
在現實的人生道路上,我們要知道:
1. 狂妄源於淺薄,低調基於見識:
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書中說:愚者自以為聰明,智者則有自知之明。
處世最大的智慧就是坦然接受自己會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老是將自己捧上第一而自誇的人,不願做出改變、拒絕不同意見,狹隘而偏激,反而讓人討厭而不想親近,而他也會失去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許多人對美劇“生活大爆炸”裡的謝爾頓印象深刻,他14歲獲得博士學位,24歲成為加州理工學院教授,是大家公認的天才。在一次學科競賽中,他不屑和任何人組隊,而是隨便找了三個隊友,並要求他們在比賽中保持沉默,他認為憑藉自己的聰明,即使獨自對陣所有選手,他也能輕鬆奪冠。誰知,比賽時,謝爾頓遇上一道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題目,而被他拉來充數的隊友卻輕鬆的給出答案,謝爾頓擔心回答正確答案,便會顯得他的隊友比他聰明,於是他寧可輸掉比賽也拒絕提交隊友的答案。
美國作家勞倫斯. 岡薩雷斯在“欺騙善意”一文中寫道:那些為了證明自己最聰明的人往往都會做出最愚蠢的事--狂妄源於淺薄,低調基於見識。越是淺薄的人越容易被一時浮雲遮斷眼,自認自己天下無人可及;越是見過世面的人越明白自己的渺小,越懂得收斂鋒芒,埋頭努力學習。
二. 學會隱藏自己的睿智:
查理. 孟格說:當你和客戶或領導在一起的時候,不要總想著處處表現自己,尤其不要總覺得自己比領導聰明,低調一點,尊重領導的智慧就是對領導最大的尊重。切記:千萬不要做房間裡最聰明的人,真正的聰明人會讓領導覺得他才是最聰明的人。
曾仕強教授曾說:做人最忌天下第一,因為你眼裡的天下大概只是別人眼裡的井底。人一生最大的幸事就是找到比你更優秀的人,最好的環境是能讓你發現自己不足的圈子。
在人生道路上需要“聰明成長”,卻更需要“智慧成熟”:
成長:就是下棋的時候,能贏得了老爸;
成熟:就是你明明能贏老爸,卻總是讓老爸適時的小贏一下。
聰明:能帶來財富和權力,智慧:能帶來快樂和無憂。
鄭板橋說:聰明難,糊塗更難。其實,鄭氏的“糊塗”是需要“有智慧的糊塗”。所以,“難得糊塗”翻譯過來就是“難得智慧”的意思。
聖經箴言11:2說: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
箴言29:23說: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裡謙遜的,必得尊榮。
雅各書4:6說:但他賜更多的恩典,所以經上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詹俊裕寫於
2024011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ções
- Podcast
- FrequênciaSemanal
- Publicado4 de dezembro de 2024 às 20:55 UTC
- Duração1min
- Temporada99
- Episódio20 mi
- ClassificaçãoLiv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