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網路電台

DaaiRadio

手指輕輕一點 全球聽見大愛 慈悲利他的人間美善訊息,啟迪省思的證嚴上人法語,清淨溫暖,就在大愛網路電台。 http://daairadio.tw/

  1. 【真心看世界】善念起家,法髓再生1126

    1 天前

    【真心看世界】善念起家,法髓再生1126

    一、【20251117人間菩提】 海外培訓志工回到心靈故鄉,接受 上人的授證與祝福。志工們在當地走入人群付出,體會到「能幫助人,就是有福的人」,也致力讓弱勢孩子能接受教育,才能翻轉人生。 上人期勉人人發揮生命的價值,投入社會、利益眾生。慈濟能在全球拓展,是一代代志工回到各自的國家承擔起來,傳遞慈悲精神、關懷貧弱,凝聚更大的善力。 今年的福慧紅包與五毛錢吊飾象徵慈濟「起家錢」,從微小的心念為起點,成就救人善業。期待人人與師父同願同行,以善心與好願鋪路造橋,廣邀更多人走上菩薩道,共為天下眾生造福。 二、慈濟的愛一直在─法水救拔生命的高惟碤 高惟碤師兄的人生歷經多重無常與考驗,但正因為有上人的法相伴,他才能在一次次的風暴中重新站起。他回憶,太太在工程意外中從三樓墜落,送到慈濟醫院時七孔流血,幾乎沒有生命跡象。院長與神經外科團隊全力搶救,上人也在行腳時親自到加護病房探視,勉勵太太「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不久後,她奇蹟般清醒,從原本被宣判可能癱瘓,到後來重新站起,走回人生。 面對巨大的醫療費與壓力,他的母親發願為媳婦造福,日夜做環保;親友捐助的三、四十萬元,他也全部回捐,願將福報回向他人。他說,那段日子彷彿一家人都被無常淬煉:太太重傷、母親跌倒受傷、自己也在工地摔傷腳、工程款收不回來,生活幾乎跌到谷底。然而,因為聽聞佛法,他沒有怨懟,反而生起感恩與懺悔,認為是「重業輕報」。 他每天凌晨3:30到精舍做早課,聽上人開示,讓自己從痛苦中保持清明。他曾坦言,年輕時差點走上偏差道路,甚至曾入監,因此更珍惜能聞法、能守住正念的機會。他說:「我怕我的惡又跑出來,所以不能懈怠。」正因如此,他不但自我約束,也用自己翻轉人生的經驗去陪伴他人。 也因此,他長期走入花蓮監獄擔任生命教育志工,因為他相信:「我那麼憨、那麼笨,都能改變,每個人也一定能改變。」他鼓勵受刑人不要看輕自己,只要願意信願行,人生永遠有重新開始的可能。他也帶著一起工作的師兄們投入志工行列,認為陪伴與信任,而非懷疑,才是真正的力量。 談到「不再犯」的關鍵,他說,是因為緊守上人的法與慈濟制服,「穿緊緊」象徵著不偏差。他聽廣播、看大愛、清晨早課,讓法水日日洗滌心念。他說:「廣播就是心靈活泉,再硬的心也可以軟化;依止法,才能不偏不倚。」

    1 小時
  2. 【真心看世界】冬日善暖1125

    2 天前

    【真心看世界】冬日善暖1125

    一、【20251119人間菩提】深植善法度人間 2025年11月18日,證嚴上人歲末行腳第一天,來到新店靜思堂,北區慈濟志工熱烈歡迎 上人,並分享對未來的願景。 上人提醒,菩薩行要勤精進。慈濟的成就從來不是個人,而是眾人合力。慈濟人要勇於傳法,持續傳播善種子。慈濟能走到國際,是因為全球志工共同耕耘,每一念善都是造福的種子,自利利他才能代代相續,為人間帶來和平與安穩。 二、大愛中醫館~小雪節氣來臨:保暖護腎、防寒養生關鍵 隨著小雪節氣到來,氣溫明顯下降,許多人開始感覺手腳冰冷、皮膚乾癢或慢性病症狀加劇。柯建新醫師提醒,小雪象徵冬天正式啟動,是人體必須面對「寒、乾、濕」三重考驗的時節。台灣雖然少見降雪,但濕冷特性更容易造成關節痠痛、鼻過敏、氣喘惡化、胃脹氣、腸胃不適等狀況,也更常出現手腳冰冷、體能下降、免疫力變弱等問題。因此,冬天的保暖與日常防護格外重要。 慢性病患者在冬季更需「全員戒備」——衣物要穿足夠、外出注意帽子與口罩,避免受到冷空氣或冷風直吹,特別是頸部、頭部、肩背等散熱快速的部位。同時,避免辦公室內「奇怪方向的冷氣」持續吹到身體,引發頭痛或關節痛。 冬季屬腎,與骨骼、發育、能量儲存密切相關,因此「秋收冬藏」很重要。冬天是為來年春夏儲備能量的季節,適當進補能讓小孩長得好、成人氣血足、長輩體力穩定。然而進補需依體質而定,不可盲目大補或攝取過多高熱量食物,以免造成身體負擔。 手腳冰冷並非只有「腎氣不足」一種原因,還可能與貧血、陽氣虛、心臟功能較弱、甚至壓力緊張相關。特別是「外寒內熱型體質」的人,既不能吃太補也不能吃太涼,需由專業中醫辨證調理,否則越補越糟。 日常自我調理方面,首要工作是「保暖」——從頭部、頸部、腹部到腳部都要照顧好。同時,飲食宜溫熱且節制,薑湯、溫湯、熱食需依體質慎選。若持續手腳冰冷、疲倦、頻尿、腰酸等狀況,建議尋求中醫師協助辨證,才能真正改善體質。 整體而言,小雪之後的冬季,是身體保養、補腎護元氣、預防疾病惡化的關鍵時刻。只要做好防寒、選對食補並配合專業調理,就能讓身體更順利迎接來年的春生夏長。

    1 小時
  3. 【真心看世界】把健康和善念帶回家1124

    3 天前

    【真心看世界】把健康和善念帶回家1124

    一、【20251118人間菩提】回歸心靈的故鄉 來自中彰投港苗雲嘉南高屏花東等地的培訓委員,完成受證的最後一里路,就是回到心靈故鄉尋根追溯法脈,對慈濟有更深的認識後,內心的方向,也更將堅定不移。在圓緣典禮上,特別看到年輕世代的身影,慈青學長與慈二代青年發願扛起天下米籮,更展現青年世代承擔的力量,代代相傳,守護慈濟志業。證嚴上人也讚賞,有年輕人的投入、就能看見更多新希望。 我們都是第一代靜思弟子,人人虔誠皈依,就要提起佛弟子的使命,不僅要改變自己,戒除過去的習氣,更要影響他人,成為社會的典範,將慈濟的精神理念普及。讓更多人接觸善法,甚至能牽引他,同行菩薩道。我們人人都是 上人的繼承人,佛心師志,將 上人的精神傳承下去。 二、心蓮朵朵開~花姐 × 春天養輕食:用歡喜與健康做出的好滋味 邀請兩位致力推廣健康飲食的來賓──以「養生饅頭」聞名的 花姐,以及經營「春天養生輕食」的 林鈺馨。兩位性格開朗、理念契合的女性,一位以最樸實的饅頭守護健康,一位以輕食料理陪伴大家享受無負擔的飲食生活,讓現場從錄音前就充滿笑聲與溫暖。 花姐多年來堅持以 花蓮山泉水、老麵自然發酵 製作饅頭,讓饅頭香氣天然、易消化,不造成胃部負擔。她研發了八款人氣口味,包括桂圓、堅果、五穀雜糧、紅棗等,料多實在,完全展現她「給人吃就要豐盛」的個性。雖然早期堅持不加糖、健康取向讓部分客人不習慣,但花姐始終相信:「養生也要好吃,大家才願意長久吃下去。」在不斷調整與努力下,她的饅頭如今深受全臺喜愛,甚至吸引外縣市客人專程來花蓮購買。 而林鈺馨 也分享她多年推廣健康飲食的心路歷程。她在餐廳中以色彩豐富的蔬食、營養均衡的輕食搭配,讓客人用美味的方式養身,並在社區以志工身分推廣老人健康教育,教導長者如何均衡飲食、補鈣、減少過量澱粉;也教小朋友利用「彩色食物」認識營養。她強調:「今天不養生,明天就得看醫生,健康要從日常做起。」 花姐與鈺馨的飲食理念彼此呼應──食物不只是填飽肚子,更是對身體與生命的照顧。花姐用「歡喜」與山泉水揉出饅頭的能量;鈺馨用「輕食」與色彩設計打開健康飲食的大門。兩人分享的故事,讓人感受到健康生活不是難事,而是從一顆饅頭、一份均衡的餐盤開始,用心就能吃出幸福與力量。

    1 小時
  4. 【真心看世界】把善放進人生1119

    11月19日

    【真心看世界】把善放進人生1119

    一、【20251114人間菩提】行善造福擔使命 2025年11月3日海外授證暨歲末祝福, 上人歡喜看到慈濟世界裡菩薩增長,人人發心立願成人間菩薩,紛紛從世界各地回來花蓮受證,希望大家要好好地守住它的方向──行善。同時,這也是師父給的使命,我們入「慈濟法」這一道門,便是來受訓、培養菩薩的精神,從如來家門出來,把握因緣行菩薩道。同時,也期待大家能時常回來花蓮的「這個家」,彼此互相精進勉勵,造福人間共行菩薩道。 二、慈濟的愛一直在─從迷失到覺醒:因慈濟廣播而生命轉彎 高惟碤師兄分享,童年家庭複雜,加上被霸凌,他從小寫下「做流氓」的願望,性格衝動,年輕時甚至因搶劫而犯罪入獄。在監獄裡。他遇到一名死刑犯,對方每天抄佛經、讀經,他開始跟著讀經抄經,查字典學寫字,並讓心安定下來。而後加入慈濟會員,從慈濟月刊上看到、聽慈濟廣播,而翻轉人生。 那些慈濟人的故事、善行、生命轉變的分享,彷彿替他打開另一扇窗。從那天起,他天天聽慈濟廣播,也邀請其他受刑人一起行善。 出獄後,加入慈濟環保站做志工,回收分類、社區服務,從最基礎的事情做起,8年後搬到花蓮。回顧過去,他說:「我能走出來,是因為有人願意給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慈濟廣播改變了他,也改變了許多像他一樣的人。如今,他希望把這份力量傳下去,讓更多陷在困境中的人知道:只要願意,生命永遠有機會再開始。

    1 小時
  5. 【真心看世界】慧心同行×手搖飲的警訊1118

    11月18日

    【真心看世界】慧心同行×手搖飲的警訊1118

    一、【20251114人間菩提】喜修福慧度有緣 2025年11月2日,第一梯第一場的海外授證暨歲末祝福,於花蓮靜思堂舉行, 上人為海外培訓回來的慈誠委員授證,希望大家能「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將法傳遞出去。同時,精進也不分年齡,許多有福的孩子,從小就有因緣接觸佛法,生於佛法家庭,更有因緣在慈濟團體裡行菩薩道,這都是過去生的因緣。 「受證」也證明了我們過去的好因緣,現在再度見證,便是還有生生世世的永恆。所以大家要發心立願,虔誠用心。心中有法就有慧,要把時間用在求法、聞法、行法。廣結善緣鋪菩薩道在人間,使人人心中有法,反娑婆(堪忍)為淨土。讓人看得歡喜、聽得歡喜、傳法也歡喜。 二、健康100分~糖尿病大流行:手搖飲文化下的健康警訊 花蓮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彭瓊慧醫師,深入談論台灣糖尿病快速增加的現象。彭醫師指出,台灣糖尿病患者在2000年只有八十多萬人,如今已突破250萬,等於每十人就有一人罹病。而65歲以上的長者中,更是兩個人就有一位患有糖尿病;75歲以上人口則有四分之一面臨此疾病。加上約二十多萬未被診斷的患者與250萬糖尿病前期族群,使得糖尿病成為台灣極普遍的慢性疾病。 彭醫師說明,糖尿病病例暴增,與現代飲食文化息息相關,尤其手搖飲的盛行大幅提高糖攝取量。過去糖是珍貴食材,但現在一杯手搖飲的「微糖」竟可能含有十顆方糖,讓身體承受大量負擔。年輕化的糖尿病趨勢與飲食甜化、含糖飲料取代白開水密切相關。 此外,肥胖也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脂肪增加會讓身體出現「胰島素阻抗」,導致胰臟需分泌更多胰島素,但效果卻不佳,使血糖持續偏高。彭醫師提到,只要減重達體重的7%,就有機會逆轉糖尿病前期,因此不只是減肥者,甚至瘦的人也需要透過運動增加肌肉量,提升身體運用血糖的能力。 彭醫師以自身父母為例,他們體型瘦但有糖尿病前期,裝上連續血糖監測器後發現飯後血糖可達200以上。透過飯後十到二十分鐘開始快走或超慢跑,短短十五分鐘即可有效降低血糖。她強調:飯後不是躺下,而是溫和運動,才是最有效的降糖方式。 總結來說,糖尿病不再只是老年人的病,而是與飲食習慣、生活型態密切相關。彭醫師呼籲,了解自己身體反應、避免含糖飲料、規律運動,是守護健康的關鍵。

    1 小時

評分與評論

4.4
(滿分 5 顆星)
11 則評分

簡介

手指輕輕一點 全球聽見大愛 慈悲利他的人間美善訊息,啟迪省思的證嚴上人法語,清淨溫暖,就在大愛網路電台。 http://daairadio.tw/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