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艺术乱谈

大刘-17 石头-14

一个艺术家与他的朋友,乱谈关于古典与当代绘画艺术的认识,分享在世界各地艺术之旅与博物馆参观的见闻。

Episodes

  1. JUL 6

    信息爆炸还是信息茧房?与两位纽约驻留艺术家的隔空对话

    因为石头与董老师去纽约驻留一个月,播客已经暂停了一段时间。借着两个人在纽约角声艺术文化中心“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石磊&董鹤「纽约异象」艺术展”的开幕,这一次特邀董老师,三个人在线上展开对话。 提到纽约,必然要说到多元文化,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在地铁里看到了艺术家,却也在毫无征兆的被社交媒体持续“控制”和“引导”着。的确,当下人们既向往对信息爆炸中的增量抓取,又担心受到信息茧房限制而思维更加固化”。除了谈艺术感知,董老师对房地产居然也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这次是三个东北人的对话,希望听完后你的口音不会被带着跑偏:) 01:50 在纽约超市里选画材,万物皆可颜料 04:26 在异乡,尝试一些不一样的创作 06:56 大都会MET丰富馆藏的强大冲击 12:31 主流、多元还是包容?关于媒体舆论干扰的讨论 17:16 坚硬的信息茧房让信息持有者对观点更加自信? 20:31 纽约更适合发展艺术?多元包容与地铁里的艺术家 26:26 哪里都很卷,当下的孩子会不会勇敢的说不吃盐? 29:46 国内更适合发展艺术?文化根源,家才是关键 33:31 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有一种文化领域叫「中国东北」 40:41 关于本次董鹤、石磊纽约双人展的命题讨论 43:50 聚焦刷馆!纽约不看自由女神像,巴黎不看埃菲尔铁塔 46:11 身在纽约时,忘记了阅读过的关于纽约的文字 49:41 “盗版”对艺术家与设计师的“源动力”伤害 52:51 展览之后,会有艺术作品永远留在美国? 播客中使用以下音乐,特别感谢! 音乐:NY Subway – TVARI (No Copyright Music) 厂牌:Audio Library

    55 min
  2. MAY 23

    现世、魂灵与彼岸|那些远去的神祇,和逐渐被遗忘的宗教仪式

    这期播客的讨论,是在观看了土耳其女导演EmineYildirim的首部长片作品《白天是阿波罗,晚上是雅典娜》后展开的。影片用近乎当代艺术一般的摄影画面,从女性视角,揭示了当下俗世中的几桩纷纷扰扰,与一场长达几千年的漫长叙事。拍摄地选取在安塔利亚附近的Side古城,无论是古希腊遗迹、现时风光、自我疗愈、制作人主观表达、或是渴望引发哲思共鸣,都有触及。 一个INFJ、一个INFP,两名男性在播客中没有去过多地探讨影片本身,而是自发的臆想和唠叨出很多琐碎的东西。对真实,我们可以包裹到何其繁复?又可以抽离到何其简单? 01:21程序员是“通灵者” 03:00死亡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09:17没有使用任何特效的“通灵片”,更像是纪录片 14:13古希腊残片与观看者的联想空间 15:35神话故事的“去神话” 19:33基于极少认知的古希腊神话讨论 24:02几千年后,真的会将自己的语言遗忘吗? 30:46故事褪色之后,只剩下审美自身的逻辑位置 37:20对当下的加法,对历史的减法 47:00远去的时光,石头的第一个“剧本” 51:19针对“终极性思考”可不可以被教育的辩论 58:41场所感的重要性,石头的第二个“剧本” 61:16与不知道几千岁的古树“交流” 播客中使用以下音乐,特别感谢! 音乐:� Elegant & Classical (Royalty Free Music) - "SÉRÉNADE ÀNOTRE-DAME DE PARIS" by Amarià �� 厂牌:Breaking Copyright

    1h 9m
  3. MAY 6

    北京电影节-纪录片观影:列侬、小野与塔可夫斯基|想象、当下与乡愁

    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让我们时隔两个月重新回到电影院。告别热门、大片、票房等命题,在片单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片子去沉浸式观看,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其中,观看的两部纪录片令人记忆深刻。一部是《一对一:约翰与洋子》(《One toOne:John & Yoko》),另一部是《塔可夫斯基:在电影中祈祷》。 约翰洋子的片子中,他们的儿子SeanLennon是执行制片,而塔可夫斯基的纪录片则由他的儿子执导。两部片子里的很多内容都经过画面修复,一部重点聚焦1971~1973年列侬随小野搬到纽约后的艺术合作与政治对抗,另一部则通过儿子对父亲追忆的视角展现天才导演对宗教性、乡愁与终极性的探索。两部纪录片中,也都出现了“父亲的出走”这个主题。 通过艺术创作让人们能去感知、思考那些不可知或不可言说的东西,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这期播客中,还能听到石头每每提到披头士歌曲的清唱。此外,播主还观看了罗比威廉姆斯在2024年的音乐电影《BetterMan》,播客结尾自恋地添加了个人歌曲演唱。 本次电影节还观看了其他几部电影,其中去年由土耳其女导演EmineYildirim执导的《白天是阿波罗,晚上是雅典娜》真的特别推荐观看。 02:54《Something》在人生特定时期的特别体会 07:47《Imagine》的“反战代表性” 10:50披头士成员的星座讨论,天平与双子的才华结合,双鱼的情感搅动与巨蟹的粘合 16:35 披头士被台湾歌手转译过 22:59父母与孩子的重逢,小野洋子通过音乐表达对女儿的思念也是一种摇滚精神 28:10 对保罗麦卡特尼的喜爱 32:11塔可夫斯基纪录片观影中,影院里气氛非常严肃 33:05观看塔可夫斯基时,影院成为一个与终极性相遇的场域 36:57一个人的乡愁是注定在灵魂里的,即使你就在家乡,即使你在自己家的房子里,这种乡愁也是难以抑制的 42:56乡愁的具体性必须有一种终极性的牵动 47:47轴心时代的两大智慧?当代艺术中“禅意”与“撕裂” 51:19童年的探索、神秘与不可知,想明白与想不明白,了不起的是让大家去思考一些想不明白的东西 59:06 结尾彩蛋音乐 播客中使用以下音乐,特此感谢! 音乐:Evening– Qlowdy (No Copyright Music) 厂牌:AudioLibrary 音乐:Father 厂牌:NoCopyrightSounds 音乐:�Royalty Free Emotional Russian Music - "In dreams" byRexlambo (ft.Victoria Zvonova) �� 厂牌:BreakingCopyright

    1h 1m
  4. APR 26

    意大利之旅(下)-佛罗伦萨是意大利,锡耶纳是意大利,罗马是罗马

    意大利的下半程在阳光充沛的托斯卡纳地区,佛罗伦萨、阿雷佐、锡耶纳,一个个都是世界文化重镇。朝圣马萨乔、弗朗切斯卡、安吉利科等大师固然重要,但是旅行里记忆最深刻的居然还是在阿雷佐吃到的中国东北大酱风味儿的千层面,和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金碧辉煌”(圣彼得大教堂定义了金碧辉煌”)。这段文字尾部贴了一些本次看博物馆拍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拼图是佛罗伦萨画派(安吉利科)和锡耶纳画派(西蒙内马丁尼)的「天使报喜」对比,内心戏充足的人们只须看一眼,就能为两张画配上不同的台词。 00:30上期话题纠正,从威尼斯到帕多瓦,其实有从石景山到首都机场那么远 00:58石头解读莫兰迪:将弗朗切斯卡和塞尚双源头汇聚在一起,通过静物形式表达,莫兰迪早期的形而上画法又是什么样呢? 09:06布鲁内莱斯基,喜欢逆袭的建筑大师与营销天才 11:37朝拜马萨乔,给跪了!真的在现场直接跪下了! 13:39又遇布尔乔亚个展,在蜘蛛雕塑上看到真蜘蛛结的蜘蛛网,蜘蛛与蜘蛛雕像形成互动 14:51 Respect莫迪里阿尼,人物形象是变形的,但是始终充满生命感 19:28在乌菲齐美术馆,看到一张张当年自己和同学临摹的原作,二十多年恍惚间,旧的记忆与当下的经历重逢,有被天使祝福的神圣感 22:02 雨果 范 德尔高斯,乌菲齐里的北方文艺复兴大师之作 24:32出了三杰,文艺复兴是个大师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马萨乔、安吉利科、曼特尼亚、弗朗切斯卡,都无法被任何人替代 27:33从古至今,人们对石材进行室内装修的痴迷始终长盛不衰,比如美第奇家族礼拜堂的大厅 28:12小卫、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多纳泰罗的大卫 32:31布兰卡奇礼拜堂,马萨乔的《逐出伊甸园》为什么更深入人心? 39:04看弗朗切斯卡《真十字架传说》前补充体力,(划重点)在意大利吃到了中国东北大酱风味的千层面——千层面的外形、东北大酱的内核 44:35临时加项,绕道芬奇小镇,托斯卡纳一片绿色中的古堡,这里就是孕育天才的地方 46:14离开佛罗伦萨之前终于去成圣马可,朝圣安吉利科,终于可以自由地近距离沉浸式欣赏,笔触清晰的仿佛画家刚刚走开 50:59锡耶纳画派与佛罗伦萨画派,西蒙内马丁尼的「天使报喜」,圣母得到报喜消息后仿佛带着“哼”一声的情绪。。。 53:28细密画与地毯编织之间的联系,人物侧脸肖像画与古巴比伦硬币之间的联系 55:30锡耶纳圣母玛利亚斯卡拉医院博物馆,首层《朝圣者大厅》震撼壁画群,地下为古罗马遗迹陈列与中世纪医院手术室与药房 60:31 在贝壳广场吃雪糕 62:26意大利是意大利,罗马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让人语塞的金碧辉煌,极致的美好面前,用什么词语去形容仿佛都是污染。圣彼得大教堂、古罗马斗兽场、卢克索的神庙群,都是“形而上的物化”!   安吉利科与西蒙内马丁尼「天使报喜」主题的差异性,下面那张圣母表情充满台词感 播客使用以下音乐,特别感谢! 音乐:�JazzCozy Chill No Copyright Free Joyful LoungeBackground Music for Restaurant|Italy by Aylex 厂牌:FreeToUseMusic 音乐:WakingUpEasy – Snoozy Beats (No Copyright Music) 厂牌:AudioLibrary 音乐:�Warm Inspiring No Copyright Chill Background Music for Wedding &Travel -'Adventure' by Aylex 厂牌:FreeTo Use Music 音乐:�Calm & Ambient (Royalty Free Music) - "DREAMCATCHER" byOnycs�� 厂牌:BreakingCopyright 音乐:UpbeatHappy Cooking by Infraction [No CopyrightMusic] / Happy Foods 厂牌:Infraction

    1h 9m
  5. APR 16

    意大利之旅(上)-二十年的执念与一次只能看15分钟的乔托

    石榴的第一期节目,是关于2024年“中青年”艺术家参与「立夏学院」意大利艺术之旅的回忆。这次旅行先后去了威尼斯、帕多瓦、博洛尼亚、佛罗伦萨、阿雷佐、罗马等城市,这次参观旅行中的重头戏包括威尼斯双年展、乔托湿壁画、博洛尼亚国家艺术画廊、乌菲齐美术馆、弗朗切斯卡湿壁画等等。乔托、弗朗切斯卡,都是石头在美术学院学习时“翻到烂”的画册,二十多年前,从没想过自己之后会有机会亲身去看这些“神作”的石头,这一次旅行确实收获了大满足,让我们通过本期播客,聊聊威尼斯、帕多瓦、博洛尼亚三城的艺术参观和旅行见闻。01:33 梅里雪山的原始神秘赋予了石头去意大利旅行的勇气04:05 意大利与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在艺术馆藏上有哪些独特的吸引力10:27 研二时在厕所里翻烂的弗朗切斯卡画册13:13 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听歌剧14:32 “踢馆”威尼斯小女孩,尝试中意双文合唱《茉莉花》,被小女孩《魔笛》反杀18:29 24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处处是外人》23:11 普拉达基金会博物馆皇后宫 整楼特展《慈善当铺》,不小心拿起展品“当铺里的吉他”29:00 陶醉在集体生活share food的乐趣35:00 满足二十年的执念,去斯克洛维尼礼拜堂实现现场看“乔托”夙愿,限时参观15分钟!45:20 婴儿啼哭与乔托宗教画的神圣感之间的某种联系50:21 看完乔托再看曼特尼亚,每五分钟投币“点灯”52:48 “关于画册与画的年龄问题” - 画册越老,上面记录的作品其实“越年轻”54:32 在帕多瓦吃中国人开的日料店57:26 在卡洛斯卡帕家族墓园感受“沙丘”的美学灵感61:54 在美食之都博洛尼亚,没空吃饭,一心看展66:49 博洛尼亚现代艺术博物馆看莫兰迪,整个二层都是“奶糖”色 主播:大刘、石头播客中使用以下音乐,特此感谢!音乐:� Jazz Cozy Chill No Copyright Free Joyful LoungeBackground Music for Restaurant | Italy by Aylex厂牌:Free To UseMusic地址:www.youtube.com 音乐:MusicbyAden - River // COPYRIGHT FREE MUSIC厂牌:RFM - Royalty Free Music地址:www.youtube.com 音乐:Waking Up Easy – Snoozy Beats (No Copyright Music)厂牌:Audio Library地址:www.youtube.com

    1h 11m

About

一个艺术家与他的朋友,乱谈关于古典与当代绘画艺术的认识,分享在世界各地艺术之旅与博物馆参观的见闻。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