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現場:專訪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福澤喬,剖析中國西貝預製菜與檢視海底電纜安全風險,兩項熱門新聞。
「西貝」這家以現做西北菜聞名的連鎖品牌,被爆幾乎全都是預製菜(調理包),輿論瞬間炸鍋,相關話題飆破2.5億次瀏覽,西貝成了口誅筆伐的主角。但創辦人賈國龍公開製作流程,開放全中國370家店面後廚給媒體參觀,却爆出更多不堪內容的「魔幻細節」。西貝形象瞬間雪崩,單日營收蒸發人民幣200萬元,賈國龍只好認了「危機處理方式有錯」。
這起風波其實反映中國經濟低迷下,消費者願意花高價吃西貝,不只求味道,更求「被認真對待」的情緒價值!品牌一旦讓消費者覺得被情感背叛,形象難以彌補。
福澤喬表示,重點不在預製調理,消費者在意的是被欺騙的情緒價值如何彌補?日本一蘭拉麵店內販售的也是調理包,但一蘭始終強調菜色機密,消費者也願意持續埋單。
去年底至今年初,台灣周邊與波羅的海相繼出現電纜受損事件,懷疑中國或俄羅斯涉及破壞行動。日本政府最近盤點海底電纜的供應鏈風險,擔心被中國偷聽、被美國封殺。
這些細長纜線其實扛著日本99%的國際通信,一旦被破壞,全國上網就像斷了氣。日本政府計畫查清國內廠商是否用了中國零件,還要補助和扶持企業並避免出事。
全球海底電纜市場目前被日本NEC、美國SubCom、法國ASN三巨頭掌控九成,但中國華海通信技術正崛起。美國已想把中國企業排除在供應鏈外,日本若不趕快補強體質,未來連替Google、Meta接訂單都可能卡關。尤其曾在沖繩海域抓到疑似中國製竊聽裝置,日本也意識到該讓海上保安廳、自衛隊擬定緊急應變方案。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September 16, 2025 at 11:00 PM UTC
- Season1
- Episode702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