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

一席

人文 科技 白日梦

  1. 19H AGO

    研究完浙江的椅子坟,发现福建还有龟壳墓,糟了,还得追下去|何彬 一席

    何彬,东京都立大学名誉教授 “同样是汉族,为什么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墓葬非常不一样?北方多是简单的坟堆,南方则会修很大很豪华的墓,而且还有很独特的捡骨改葬习俗,这是为什么?” 从1991年至今,何彬走过了浙江、福建、安徽、江苏等省份的几十个县市,观察各地的葬礼,拍摄和测量山林间的坟墓,研究中国东南地区的墓制和墓葬文化。 在30年的田野行走中,既有遭遇眼镜蛇的生死瞬间,也有因长途车抛锚夏夜坐在路边数星星的旅途记忆。更重要的是,她深深地感受到被村民们理解和接受的愉快,也真切地体会到中国民间丧葬习俗背后民众的情感和传统礼俗文化的厚重。 【时间轴】 00:08 偶然的开始:一个墓坑里为什么埋葬两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06:04 灵骨分离:日本人觉得一定期限之后灵魂会离开遗骨 09:31 「椅子坟」:没有自然的背山面水的宝地,就自己创造 15:13 为什么是椅子形?“找个靠山” 19:46 「龟壳墓」:把象征美好富贵长久的龟延伸到坟墓上 22:15 灵骨一致:祖先的灵魂不怕热,可以耐2000度高温 24:03 追墓三十年,笨鸟久飞必入 👇日本近畿地区滋贺县一个村庄的公共墓地,每个木柱下面都埋了一个人 👇除了埋葬墓之外,村子后面还有一个祭祀之墓 👇温州的一座太师椅坟,又名椅子坟。 👇椅子坟的结构图 👇严复先生的墓 👇泉州的龟壳墓 👇大部分新修的豪华的椅子坟和龟壳墓放的都是这种骨瓮,也叫金瓮 👇墓式分布图

    27 min
  2. 6D AGO

    每个人都可能罹患精神疾病,只是不同个体的易感性不一样|姚灏 一席

    姚灏,精神科医生、心声公益创始人 精神疾病的复元,不只是病症的痊愈,更要从疾病所导致的病耻感中痊愈,从失业、失学的负面影响中痊愈,从梦想的破碎中痊愈。 从选择成为精神科医生的那天起,姚灏就感受着社会对于“精神障碍”的偏见与污名。即便症状得到控制,被医院判定可以回归社会,患者也难以被真的接纳和信任。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一起,被社会区隔开。 2017年,姚灏创办心声公益,致力于精神健康科普,也试图搭建临床治疗和社会服务之间的桥梁。精神障碍患者到底在经历什么?他们的家庭照护者又承受了什么?到底怎样才能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持? 对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的关照,其实是对精神健康友好社会的一种想象。我们都曾经历创伤与挫折,都或将面临自我的残缺与重建,我们又能否真的接纳不够完满的自己? 🌍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愿大家健康,关照世界的同时记得关照自己🫂 【时间轴】 00:07 最早去精神科实习,就把自己关在医生办公室 01:43 每个人的易感性不同,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也不同 03:42 精神疾病病史,是患者和他家庭的血泪 08:28 新闻从业者应该如何报道精神疾病? 09:20 仅仅治疗病症,真的足够吗? 17:03 72.9%的照顾者社会支持差,半数照顾者自身存在中度以上的抑郁症状 21:04 社工也不懂该怎么和精神障碍患者沟通 22:59 没有我们的参与,任何事都跟我们没有关系 👇姚灏写的英文诗《最后两英寸》 👇压力-易感性模型 👇《精神障碍新闻报道指南》 👇不同照顾任务的频率,出自《中国精神障碍人士照顾者现况及需求调查报告》 👇不同来源为照顾者提供的社会支持,出自《中国精神障碍人士照顾者现况及需求调查报告》

    25 min
  3. SEP 25

    在工厂梦到送外卖,送外卖又梦到做工厂,如此打工二十二年|张赛 一席

    张赛,工人 我也算是活明白了,送外卖是做工厂的解脱,做工厂是送外卖的解脱,做工厂加上送外卖,是我人生的解脱。 2003年,初中毕业的张赛开始打工。他待过好几家卫生厂,进过漂染厂,当过保安,也送过快递。 进工厂之前,他对工厂生活有巨大的想象,觉得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女朋友。但二十二年里他从没遇到过和他一样的文学爱好者,工友叫他书呆子,嘲弄他是大学生。 结婚生子后,为了支撑家庭,他开始送外卖。疫情期间,在武汉送外卖的经历让他重新拿起笔,写同事、领导、客户和家人,写下了一整年的武汉日记。 从工厂跳到外卖,现在又想跳回工厂,如此打工二十年,他已经参透:反复横跳才是生活的对策。 【时间轴】 00:09 不读书的人不迷糊,我迷糊,干不了这个 05:12 我以为工厂里会有徐志摩和林徽因 06:40 我鄙视工友,又臣服于他们 10:58 打包盒歪了,是不是地球歪了? 14:40 看书影响我的名声,影响我谈恋爱,我决定痛改前非 18:18 以前我写很多漂亮句子,但没有人 24:13 重回工厂,我开始写工厂日记,但工厂变了 26:37 工厂和外卖真是一种互补关系 👇做卫生巾的机器 👇张赛与小胡打架后写下的诗歌 👇张赛写的工厂日记,把手机里的关键词还原成句子

    29 min
  4. SEP 10

    最让人心酸的是那些有违法前科的父母,为什么株连制度还是牢固地存在着?|赵宏 一席

    赵宏,北京大学法学院公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如果一个国家惩罚机制的目标是为了“杀鸡儆猴”,那跟它相伴相生的一定是重罚和重刑。而重罚重刑或者过度预防,最终导致的一定是国家惩罚权的泛滥、惩罚权约束机制的松弛和个人权利保障的弱化。 作为行政法研究者,赵宏收到过许多当事人的邮件,述说他们被违法记录改变的人生:或是误入赌球App,或是一时冲动与人打架,行政违法记录就像刻在他们脸上的红字,让他们无处遁形。而一旦被拘留,就不能考研、考公、评优,甚至影响三代。 过去几年里,赵宏一直呼吁治安管理处罚记录消除制度。她多次撰文,提醒警惕公权力不受约束的扩张而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吞噬。 今年6月27日,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记录应当予以封存,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或者公开”。 【时间轴】 02:07 犯罪是违法当中最严重的类型,而违法非常平常,闯红灯也是违法 03:45 行政违法记录几乎相当于现代墨刑,持续影响日常生活 06:29 分隔善恶的高墙并不存在,打破制度不公需要放下道德优越感 12:56 一不留神就违法了 16:30 “株连制度”下悔过的父母与无辜受牵连的子女 18:10 为什么这些人已经受过处罚,却还要对他们进行特别标记? 23:22 比起构筑恢弘的语词体系,法律工作者更该让法律配得上普通人的信赖 28:12 法治进步背后是很多人的努力,而法律最终影响到的也是每个具体的人 ✨法律的最终目标是打破偏见、克服歧视,法律的修订也依赖于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平和的思想流动,和理性的碰撞,也许能消溶部分偏见,促使我们更加靠近公正。法律制度之下是每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处境,欢迎大家怀抱着体谅和关怀的心各抒己见,理性探讨 🗣️

    32 min
  5. AUG 27

    席外话14|正着看想哭,反着看想笑|陆冉x小老虎

    久违的席外话突然更新了。这次是一期线下活动,录制于今年春天杭州的跳海,谈话的人是漫画家陆冉和音乐人小老虎。 这次活动是因为一席策划的第一本书《相反的人》正式出版了。这是一本可爱又智慧的四格漫画,也是陆冉的第一本书。主角小反,一个事事喜欢反着来的屁股脸小人。据说他的名字来源于那句你可能从小听到大的话,“还反了你了”。 小反有两个朋友,老实人大黑和厌世者雪人。这三个漫画人物像三个伙伴,也像一个人的三种状态。他们在看似平常的生活里折腾出些水花,也在人生这条轨道上偶尔撒撒野。 请原谅我们极度拖延的P人作风,跨越整个春夏,终于在秋天到来时制作完成。回听几个月前这场对话,尽管音质有些瑕疵,但很荣幸能够留下各位真挚的声音。 一些更珍贵的时刻来自现场观众,在一个彼此看见的下午,困惑、观察、记忆、创作,连同咖啡机不时的鸣响都被记录下来,以此纪念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春天。 -时间轴- 02:55 谁是相反的人? 06:20 只有小老虎才会联想到的朋克时刻 09:33 第一条相反的人为什么被淘汰了 12:46 为什么一定要亲自走一走弯路 15:05 AI请小老虎即兴说唱相反的人 21:31 坐反地铁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26:13 为什么人一定要得体和强大? 31:09 陆冉的创作灵感:社交失败 32:26 小老虎的创作灵感:对别人的兴趣 📢 -Q&A- 34:35 感情和逻辑,你选哪一种? 40:43 我的相反时刻:从舞蹈编导到康复中心领操 47:19 画漫画是我写作的方式 51:38 有很多事情比复盘上周工作重要的多 01:01:35 小老虎的相反时刻:突然走了 01:06:31 李宇春高维发问:我们是谁? 01:15:36 陆冉必须保留的一分钟 提到的人&作品 《幽默大师》,漫画期刊,创刊于1985年,上世纪90年代初达到发行量高峰。知乎网友评价:当年拥有《幽默大师》“简直骄傲得像个小公举”。 《父与子》,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1930年代创作的幽默漫画,讲述了光头父亲和他的小不点儿子的日常生活。漫画家因反纳粹被捕,后自杀于狱中。 吉井忍,作家,著有《东京八平米》《格外生活》等。📻吉井忍一席演讲www.xiaoyuzhoufm.com 27俱乐部,一个流行文化用语与文化迷因,指由一群逝世时全为27岁的音乐家、艺术家或演员所组成的“俱乐部”。 安妮·埃尔诺,作家,著有《简单的激情》《一个女人的故事》等,202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作家、编剧,著有《苦炼》《哈德良回忆录》等。 《刀锋》,作家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越过刀之锋刃实属不易,因而智者常说救赎之道艰辛。” 《和你说我》,小老虎/也是福/周士爵 “酷暑的下午,我倒着走路,用一整瓶朗姆,浇一棵枯树”。 土摩托,《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著有《来自民间的叛逆》《海洋诱惑》等。 高达,日本机器人动画作品《机动战士高达》中的主角,也是此作品系列总称。老虎提及的播客 📻www.xiaoyuzhoufm.com 库尔特·冯内古特,作家,著有《五号屠宰场》《猫的摇篮》等。 李宇春,音乐人,2005年「超级女声」全国总冠军。 施鑫文月,音乐人,「说唱新世代」选手,与小老虎合作《春雪采耳》。 参考 陆冉一席演讲:一不小心就反了mp.weixin.qq.com 小老虎一席演讲:我的说唱是篝火mp.weixin.qq.com 音乐 片头:来自www.pixabay.com 片尾:小老虎《无人喝彩》 ✨一些现场的快乐碎片与大家分享,期待与大家多多见面

    1h 21m
  6. AUG 20

    未来一代缺土,学的都是人造知识|岜農 一席

    岜農,音乐人从自然农法中我感受到,大自然繁荣的关键不是竞争,而是相互滋养和共生,是爱。所以竞争不是人类进步的根本,爱才是。 岜農是瓦依那乐队的主唱,他曾形容自己像鸟儿一样,不适合生活在高楼大厦之间,更信任泥土的质感。 如今,他在家乡广西过着半农半歌的生活——种田、养鱼、采药,同时用壮语创作音乐。 2010年前后,岜農开始带着村子里的小孩们唱歌。他从不“教育”,也不问“今天学了什么”。孩子是他的伙伴,他们一起在田间地头的各个角落,以农具的敲打为节奏,一把琴,一些童声,就是音乐的全部。这个没有编制、随来随去的音乐团体就是「土人合唱团」。泥土不脏,农民也不卑微,就像他们的音乐一样,不精致,但有生命。 在这场演讲里,岜農会和土人合唱团一起唱快乐的歌,也会分享歌曲背后那些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故事。 【时间轴】 00:05 🎵《谁会飞》:谁在唱歌 我们在唱 在唱什么歌 我们在唱快乐的歌 03:01 我是「失败之王」,失败让我成功放下远大抱负 08:18 自己创造并不断调整的农耕生活方式:半农半歌 11:07 🎵《四季歌》:未来一代缺土,学的都是人造知识 21:12 我不和小孩讲「环保」这种大概念,我只是带他们玩 24:23 🎵《白色海洋》:嘿不不不不 不要苍白的家乡 27:50 竞争不是人类进步的根本,爱才是 31:57 🎵《美丽山坡》: 风的妈妈 没有告诉它 长大后要成为一阵有意义的风 👇来一席演讲前,岜農插完的最后一块田 👇土人合唱团 👇海滩上成片的白色塑料泡沫 👇自己在海边搭的舞台 👇岜農的农舍

    36 min
  7. AUG 13

    大多数时候我们觉得终末期癌症病人应该有一声不吭的体面,可我偏不|柱子哥 一席

    柱子哥,一个在互联网上真实完整记录自己从28岁到35岁人生的普通人 去年8月确诊的时候,医生跟我的家属说,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柱子哥这个情况最多也就折腾一年,要好好珍惜时间。当时身边所有人都跟我说,你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琢磨了半天,最后还是选择了工作、旅行、写作、录播客、上节目,正常地过日子。我觉得也还行。 从2018年确诊血液肿瘤晚期,到2024年8月又确诊原发印戒细胞胃癌晚期,柱子哥与死亡的距离越来越近,也越来越迫切地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过去,柱子哥是一个被社会时钟推着走的人,每一分钟,好像都必须有产出、有进步。确诊癌症后,“病人”的身份成为一条隐形的分界线,将她与不断向前的社会生产区隔开。没有人告诉她,癌症病人除了焦虑地等待死亡还能做什么? 她一边探索,一边记录,袒露因病症造成的生理和心理感受,也重新思考安宁疗护的价值与困境,不断为自己争取生存时间的同时也试图改善同处境病人的主观时间。“正是因为记录和探索作为普通人的抗癌经历,个人的痛苦经验才成为了也许可以被参考借鉴的公共认知。” 她只身趟过疾病与死亡,投下石子,期待能让后来人摸着过河。 【时间轴】 00:07 28岁,如何活下去和如何死亡都成为问题 12:23 如果终生都要与不确定性共处,我该等在原地吗? 14:59 死亡太近了,我又回到熟悉的时空黑洞 18:42 原来我是别人幸福的参照系 21:05 一个终末期病人如何洗澡 23:08 有没有针对癌痛病人友好方便的止痛形式? 24:36 现在才知道症状控制也是难以实现的 26:12 人为什么一定要体面啊?我要真实 33:32 在继续正常生活的过程中,我重新定义了我的一分钟 👇《魔都28岁金融女思维导图自救指南》 👇2024年12月31日,经历了4个月的治疗和2次不成功的开腹手术,柱子哥坐在病房晒太阳 👇重新梳理上海部分安宁疗护病房的信息 👇抗癌博主木豆豆鱼去世,最后一条微博转发了柱子哥的视频:人到底有没有优死的权利,以及肿瘤末期病人面临的困境

    36 min
  8. AUG 6

    每个人都在教大学生做人,却不在意他们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王佳莹 一席

    王佳莹,南京师范大学心理教师 在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竞争加剧、就业前景不明的环境下,想要分辨“我想成为的样子”和“他人希望我成为的样子”,变得愈发困难。有学生告诉我,他们会在不同的社交平台呈现不同的自我。在朋友圈里独立自信、充满活力,在小红书上热爱生活、岁月静好,但在微博上则脆弱敏感、暴躁易怒、天天发疯。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老师,王佳莹在工作的10年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大学生。他们大部分被困住了:困于过去的成绩和未来的出路,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困于孤独,不敢轻易走进亲密关系;困于情绪的重担,难以向他者倾诉;困于外界的标准,不断贬低自己。 与此同时,批评接踵而至:“这一代人没有吃过苦”“这一代人不够坚强”“年轻人就是矫情”……可是,把一切问题推给学生或者他们的学校和家庭就结束了吗? 每一张年轻的脸庞背后,都有一段隐秘幽微的心事,对于那些具体真实的困境,王佳莹也无法给出“该怎么做”的标准答案。但感受到每个人的无助、困境和生命力,是看见他人的第一步。 【时间轴】 00:08 大学生为什么来做心理咨询? 01:08 自我的混乱,使得年轻人很难做出人生的重大选择 11:51 我们为什么要为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感到抱歉? 15:07 “老鼠人”是一种自嘲,但也包含了他们的自我攻击 18:55 以前大家不喜欢自私的人,现在大家不喜欢没有边界感的人 21:51 我们假设别人的想法,把这当作事实,带着滤镜看待这个世界 26:59 心理咨询室是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间的过渡空间 👇王佳莹工作的心理咨询室 👇大学生来做心理咨询的主诉原因统计 👇埃里克森提出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将人的一生分成八个发展阶段 👇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邓巴数:人类大脑皮层的认知能力只能让我们与大约150个人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这150个人会根据关系的亲密程度分成不同的圈层

    31 min
4.3
out of 5
104 Ratings

About

人文 科技 白日梦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