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减成厨

逛菜市场的颗粒度可以有多细?

我在成都发起了「去菜市Market to Table」活动,希望通过菜市场这样一个微观场域,分享关于城市文化、饮食习惯、食物历史的内容,既带来行走菜市场的实用妙门,也让大家感受到新鲜食材即烹即食的魅力。

国庆期间我回到了贵阳,带领5位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逛了贵阳的黔灵公园菜市,买了菜市场的新鲜食材,然后来到了贵阳可能是唯一的播客工作室 就这YOUNG叭 ,借用厨房做了一餐贵州风味。

本期节目是一期和 就这YOUNG叭 的串台节目,欢迎大家从我的观察出发,看看菜市场的细微之处。

【本期主要内容】

02:07 在贵阳发起菜市场活动,参加的人来自成都、凯里和哥本哈根

05:46 百年酱园做「鸭餐」,用的是300块一斤的陈年手工酱油

13:45 买8点后的打折肉,惊险刺激的速度与激情,晚一点做就臭了

15:45 超市和菜市场的肉,不光是冷鲜肉和热鲜肉的区别,口感也有差异

20:07 我厨房里没有料酒,百分百花雕酒替代

21:49 特别洞察一:成都和贵阳猪肉摊位垂直展示面的大不同

25:43 特别洞察二:贵阳的花椒居然比成都贵非常多!

29:43 贵阳菜市猪肉摊位王者——口感绝妙的板筋

35:30 在贵阳菜市发现了“哈儿果”

39:37 菜市场是老年人的社交场

40:33 在成都多次光顾的番茄专卖摊位,几种番茄品类,有酸有甜,均价四块

41:24 宫保板筋(贵阳糍粑辣椒版)、五花肉番茄蒜苗烧的紫花菌、遵义灰豆腐,炒了纯一桌正贵州风味

45:36 我喜欢什么样的摊主? 话少的

50:50 菜市场穿搭建议:穿睡衣去

53:12 选蔬菜用手掐一下,一场声东击西间谍战

54:01 买颜色浅的蔬菜!

62:34 合规菜市场哪有那么多淋巴肉?

69:14 最直观最省钱感受时令和城市风貌的方式,逛菜市场

↑贵阳菜市的野葱(薤白),成都要打野才能挖到,我买来炒了腊肉,震撼美味

↑灰豆腐和荞灰豆腐,黢黑的草木灰造就的美味

↑紫花菌(谷熟菌),口感不好但口味鲜美的时令野生菌

↑最后一块板筋被我全款买下

↑青岩腊肉,很香,比某些青城山老腊肉香很多

↑今年的豌豆尖竟然上市了!!而且很嫩

↑一种在其他城市都没见到过的猪肉切割陈列……

↑从菜市场到餐桌,3小时以内

【本期BGM】

Stevie Wonder - Sir Duke

【加入听友群】

如果对餐厨食物类话题感兴趣,欢迎加入听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