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茜说养生

小茜说养生

日常中医养生要点,经验分享。

  1. 3天前

    十大伤肝行为,四个养肝方法

    如果你或者你周围的人总是动不动就发火,那就是在提醒你,该养肝了。今天告诉你10个伤肝行为和4个调肝方法: 首先10大伤肝行为 1、熬夜,睡眠时流入肝的血液是站着时的七倍,因此人卧则血归于肝。保证11点前入睡,有助于清泄肝火。 2、憋尿,会让毒素堆积伤肝 3、发火,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喜欢舒畅快乐,怒则伤肝,遇到问题要有意识转念,越发火越不开心,还伤肝。 4、不吃早餐,伤胆也伤肝,肝胆相表里 5、乱吃药,增加肝脏解毒负担 6、吃太多加工食品,因为防腐剂、人工甜味剂、色素难分解 7、爱吃生食,有细菌和寄生虫风险 8、爱吃油炸,油炸食品让身体湿热内生,导致肝郁气滞及肝火旺盛 9、爱饮酒,酒性湿热,让身体生痰浊,阻滞肝气疏泄,甚至化火引发肝风。 10、暴饮暴食,让体内自由基大量增加,人体自由基越多,肝负担就越重 4招养肝:  1、调情志,管理情绪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多学习提升智慧,或找人倾诉,或做感兴趣事情转移注意力 2、调作息,晚上23-凌晨3点是肝最最重要的修复期,一定不要熬夜 3、调饮食,多吃青色食物,如菠菜,韭菜等,可以喝枸杞、玫瑰、陈皮茶,还可加杭白菊或夏枯草。另外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还可以吃黑色食物,如黑豆、紫米、黑芝麻、海带、香菇、黑荞麦等, 4、多运动,肝主筋,脾主肌肉,多运动,做八段锦,五禽戏等,能让气血调和,疏肝降火,改善气机升降。 做好以上几点,给你的肝脏松松绑。

    2 分钟
  2. 6天前

    “不过劳”不是不努力,而是智慧地平衡

    有的人很卷,但是会导致“过劳”,这并不是智慧的做法。《黄帝内经》讲: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为什么“不过劳”这么关键? 阳气是生命的动力,就像太阳一样温暖身体。过劳会直接损伤阳气,让气血运行不畅,时间长了,人容易感到疲惫、精神不振。比如,长期熬夜或用脑过度,会像电池耗尽一样,让身心失衡。更严重的是,过劳还可能引发“半健康状态”,就是那种查不出大问题但总感觉累、睡不好的情况,这其实是身体在报警。所以,学会“不过劳”,就是在守护我们的根基。 五个日常小习惯,帮你避免过劳 1规律作息,让身体定时“开关” 中医强调“天人相应”,意思是作息要顺应自然。比如,早上5-7点起床,晚上10点左右睡觉,能让阳气自然升发和收敛。坚持一段时间,身体就像上了发条,白天精力充沛,晚上睡得香。千万别熬夜——晚上是阴气最盛的时候,熬夜会伤肝肾之阴,久了连阳气都保不住。试试固定时间休息,你会发现第二天更有干劲! 2心态豁达,减少精神内耗 过劳不光指身体累,心累更伤人!中医说“怒伤肝、思伤脾”,总纠结过去或担心未来,会让气血瘀滞。学学豁达的心态:活在当下,做事专注但不强求。培养个小爱好,比如读书、散步或园艺,能帮你放松心情。记住,看淡得失,精神内耗少了,阳气自然充足。 3适度运动,激活阳气 运动是生发阳气的好帮手,但别过量——中医讲究“过犹不及”。每天可选择做八段锦,散步等,缓步慢行最好,避免剧烈运动伤关节。运动时微微出汗即可,别大汗淋漓,否则会损耗卫阳。坚持下来,气血畅通了,疲劳感就少了。 4饮食调理,滋养气血 吃对了是养,吃错了是伤!过劳时,脾胃虚弱,建议避开寒凉食物(如冰饮、西瓜),可以吃些温补食材: 养阳食物:韭菜、莴笋、豆苗、山药、大枣,这些能升发阳气。 5睡眠充足,修复元气 睡眠是阳气的“充电时间”。“能眠者,能长寿”,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睡前别刷手机,可以泡泡脚或听轻音乐,帮助心神安定。如果失眠,试试百合或莲子粥,能宁心安神。 总之,“不过劳”不是不努力,而是智慧地平衡。从今天起,把这些小方法融入生活,你的阳气会越来越足,身体自然更轻盈!

    3 分钟
  3. 10月18日

    婚姻是面镜子,照见的是自己

    养生,说到底养的是心;养心,关键在于少烦恼。要是你老是因为夫妻关系心里不痛快,不妨静下心来想想:婚姻的本质,其实更多是一个人自我修炼的过程,而不是非要两个人配合无间的合作。 想象一下,如果你觉得婚姻就是两个人必须合力完成的一项事业,哪怕你倾尽全力,可能最后也就达成个及格线。这就好比学游泳,关键还是你自己得会游,游泳池选得再好,换得再勤,如果你根本不会游泳,那也是白搭。 很多人刚结婚的时候,心里头或多或少都揣着几个不太实际的念头: 想着靠伴侣来拯救自己,把自己从各种不如意中拉出来; 或者总想着改变对方,以为这样自己就能幸福了; 又或者期盼另一半能成为自己的心灵疗愈师,抚平所有的伤痕。 这些想法,往往会让婚姻走向两个不太理想的结果:要么闹得不可开交,最终分开;要么就是凑合着过,彼此都累。 但实际上,婚姻最有价值的地方,可能在于: 它像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看清自己真实的样子,包括那些自己都不愿面对的部分; 它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并非完美,有这样那样的局限; 它促使我们去思考,哪些地方可以变得更好,朝哪个方向努力。 《亲密关系》这本书,就深刻地讲到了这些。很多在婚姻里磕磕绊绊的人,看了之后都会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书里传达的一个核心智慧就是:只有先学会怎么跟自己相处,才能跟别人建立起健康、舒服的关系。 人生啊,逃不开两个永恒的话题: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难免会感到孤独; 每个人,最终都要面对生命的终结。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反而容易想通一些事: 不必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 不用对很多东西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待; 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就像那句话说得好:“你只能活在当下这一刻”。有了这样的觉察,我们或许就能以一种更平和、更智慧的心态,去面对婚姻里的种种,以及整个人生的起起伏伏。

    2 分钟
  4. 10月18日

    七八分饱的智慧:老祖宗传下来的饮食秘诀

    古人早就发现"食饮有节"才是长寿的关键,古代养生大家孙思邈在1400年前就强调"食不过饱",现代研究也证实这个习惯能让身体更年轻态。 为什么说七八分饱最养生?我们的脾胃就像一口锅,装太满就煮不烂食物了。《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吃到胃里不觉得胀,但食欲自然下降的状态刚刚好。这时候放下筷子,过4-6小时才会饿,说明脾胃运化得刚刚好。 具体怎么判断七八分饱呢?教您三个小技巧: 第一招叫"五分钟法则"——吃饭中途停筷5分钟,喝口温水或走动下。如果之后还能吃但不想吃了,就是刚好。 第二招看"吃饭热情"——刚开始吃得香速度快,后来夹菜犹豫了就该停。 第三招用"下顿饭验证"——距离下顿饭还有1小时左右开始就觉得饿,说明上一顿饭的分量刚好。 想要做到不过饱,记住七个要诀: 1. 先吃蔬菜豆制品,后吃主食,可以实现热量最小化,饱腹感最大化 2. 每口嚼20下,一顿饭至少吃20分钟 3. 晚餐五成饱,午餐七成饱,早餐八成饱 4. 感觉满足就立刻离开餐桌 5. 房间光线要明亮,避免昏暗环境吃太多; 6. 吃饭要专心,大脑更容易感受到吃饱与否,如果边看手机边吃饭,很容易不小心吃过量。 7. 用小米粥、山药羹这类温和食物垫胃,避免饿极暴食 另外饮食过饱会影响专注力,容易产生昏沉感,不利于学习和思考。不过饱才能养好脾胃,不过饱才能保持好身材和好身体,吃饭这件小事,藏着养生的大学问。从今天开始,带着觉知去吃饭,养成7,8分饱的好习惯吧。

    2 分钟

关于

日常中医养生要点,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