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热财经冷观察,新资讯深观点

  1. 2小时前

    点燃“双节”消费热浪!奥运冠军+“全球首款”空降深圳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广东消费电子市场迎来一波热潮。 9月27日,由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TCL发起的“奥运中国行”系列活动第三站在深圳南山京东MALL盛大举行。乒乓球奥运冠军刘诗雯、前国家乒乓球队队员闫安等嘉宾空降现场,与市民零距离互动,为节前消费市场注入强劲活力。 全球首款惊艳登场 深圳是一座充满活力、包容与创新精神的“奇迹之城”,其永不止步、追求卓越的城市特质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高度契合。 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当属首次在大型活动中向公众展示的全球首款SQD-Mini LED电视X11L。 “我训练完回到家,也会和家人一起看体育赛事,沉浸式观赛的感觉太棒了。”乒乓球奥运冠军刘诗雯分享说。 作为“全球首款”和全球最薄的Mini LED电视,SQD-Mini LED电视X11L凭借100% BT.2020全局高色域、20736个万象分区及绚彩XDR 10000nits峰值亮度等突破性技术,成为“广东屏”迈向世界的新标杆。 “国球”快乐燃爆现场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趣味互动挑战赛,多名幸运观众得以与刘诗雯切磋球技,亲身感受国球魅力,将体育竞技精神与科技消费完美结合。成为当天活动的高潮环节,引得现场欢呼声不断。 除电视外,刘诗雯还在现场直播中带线上粉丝深度体验了TCL多款智能家电新品,如“空气指挥官”小蓝翼Q7 Max新风空调、“冰饮管家”冷布丁制冰冰箱及“清洁实力派”大眼萌AI超级筒洗衣机,吸引众线上线下的关注体验。 “我们都是在自己的赛道上,为了那份极致和卓越而拼搏。”作为“TCL焕新推荐官”刘诗雯分享自己对“敢为不凡”的理解,TCL敢于瞄准行业技术巅峰,并坚持投入研发,才能一次次推出领先行业的产品,把“不凡”的科技体验带给每一个普通家庭。 文|记者 王丹阳 图|受访者供图

    2 分钟
  2. 4小时前

    “理财+公益”创新联动,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发布慈善理财产品

    如何让理财与公益联动?让超额的理财收益实现公益捐赠!9月28日,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在广州市慈善会第五届第二次会员大会上给出答案——该行正式发布“粤有爱”慈善理财产品,并获广州市慈善会授予首批“穗善合伙人”称号,这一合作标志着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深度融入广州“慈善之城”建设,以金融力量助推社会公益事业进入新阶段。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平安理财新启航第666期四个月封闭”固收类理财产品,是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探索“金融+慈善”模式的重要举措。该产品依托平安理财“安+心稳致远”品牌体系,以固收类资产为核心配置策略,力求实现长期稳健回报。该产品将理财收益与慈善捐赠有机结合,客户在投资的同时,可授权平安理财将产品超出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捐赠至广州市慈善会“爱蕾行动”项目,专项用于帮扶本地困难儿童,这一模式不仅拓宽了公众参与公益的渠道,也实现了金融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更进一步推动了“人人慈善为人人”的理念传播。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恺表示,此次合作是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慈善事业与共同富裕号召的具体行动,平安银行深刻认识到金融不仅是资源配置的工具,更是推动社会进步、传递人文关怀的重要力量。金融业需主动服务大局,在履行社会责任中体现价值与温度。未来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资源向善,更好地助力民生关怀。 广州市慈善会对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在慈善领域的创新表示高度认可。截至目前,广州市区两级慈善会已累计募集善款超100亿元,惠及群众超千万人次。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成为首批“穗善合伙人”,将进一步依托社区慈善基金、慈善信托等多元平台,拓展慈善服务的深度与广度。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表示,将以此次战略合作为新起点,坚守“回馈社会、建设国家”的企业使命,持续探索金融赋能慈善的新路径,为广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平安力量。 文|记者 戴曼曼

    3 分钟
  3. 6小时前

    小红书马路生活节登陆广州,网友:“这种松弛很广州”

    9月27日,广州天环广场上,一只巨型的气模鸭斜躺在屋顶,手里拿着一杯咖啡,脚上趿拉着人字拖。小红书马路生活节吉祥物“鸭马路”首次在广州亮相,就成为市民争相拍照打卡点,有网友点评,“松弛的生活状态很‘广州’”。 “鸭马路”的出现,代表着从9月26日持续到10月12日的马路生活节,正式在广州启动。作为小红书最具影响力的线下品牌活动,马路生活节今年首次走出上海,走进广州使其成为三大主场城市之一。 其间小红书为广州市民推出了7条精心策划的Citywalk路线,以及遍布全城的约100场“小马路碰头会”门店限时活动。主题为“轻养站”的秋日游园会也将于10月4日至5日在广州珠江公园举行,该活动是今年马路生活节的重磅亮点,可一站式体验草坪“马杀鸡”、猎德养生祠堂饭、拜月森林大合唱等活动。 广式松弛:既可Citywork逛吃也可深度体验兴趣 逛完六运小区,小红书博主“第五个季节”立马发了一篇详细的攻略笔记感慨“太好吃啦”,细致分享了她这次探索出来的美食地图,一一标注了品尝后的真实体验。更让她兴奋的是,在正在参加马路生活节的“羽治手作烘焙”的店里,领到了鸭马路盲盒,“店员小姐姐小哥哥非常有兴致地陪我一起研究,最后成功开出想要的‘出发鸭’。” “马路生活节”在广州推出的7条Citywalk 路线,覆盖了东山口、北京路、江南西、沙面岛、晓港、永庆坊、六运等特色街区。在这些马路上,已经布设了多种多样的“马路生活节”装饰,成为路人拍照合影的焦点。 马路生活节广州站的活动植根于本土文化,为市民提供了一种轻松且别具风味的城市探索方式。在小红书App马路生活节的页面中,官方为每一条线路都设置了专属攻略,介绍路线的设计以及串联起来的精选店铺,引导人们走进这些充满烟火气的街巷,探寻宝藏小店。 “以前都是沿着自己熟悉的路逛一逛,没想到还可以用这种方式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店铺,有一些惊喜。”市民张嘉琪结合小红书上的推荐,打卡了两条路线,过程中发现感十足。在一家店里通过“小红卡”消费满30元后,她还获得了一个马路生活节的吉祥物盲盒。 张嘉琪2023年8月在上海出差时,就参与了首届马路生活节活动,此后她就一直期待马路生活节可以办到广州。她提及的“小红卡”,是小红书在本届马路生活节期间推出的“精选吃喝玩乐一卡通”,持卡用户可享受全国范围内精选门店打折,参与小红书线下专属活动。小红书马路生活节相关负责人表示,小红卡将使吸引来到线下参与活动的用户,能够以更低门槛在线下消费,将“线上种草”与“线下体验”实现链接。 城市生活新玩法,连接起线上体验与线下消费 除了通过Citywalk探索广州之外,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定向参加“小马路碰头会”里的各项门店特色活动,全广州有近100场限时活动,将更多城市生活新玩法带到线下。 在天河区的崃州吧,店家准备了威士忌餐搭指南介绍和美食体验,现场教学威士忌调酒,还有店铺特色人生五味威士忌特调可品尝。“学习了一下之后,我自己也能调出来蛮不错的特调了,很有成就感。”现场参与的市民兴奋表示。在Mixo Coffee Lab举办的活动中,报名参与的用户可以现场体验咖啡冲泡器具,零基础小白也能快速成为咖啡师。 至10月12日,将有近百场活动陆续登场,对手工感兴趣的市民,有黑胶remake、妙盒生花可供选择;对音乐感兴趣的用户,位于海珠区的let's music bar乐此音乐驿站则提供了“后街音乐现场”可供参与,市民有机会和知名音乐博主共唱经典粤语曲目;市民也可选择首领咖啡将举办的“午安disco”,有机会在午后的街头,享受一场白日迪斯科。 “活动开始后,陆续有很多年轻人来到店里,打卡拍照,出示小红卡消费领盲盒。预计在国庆假期可能会更多一些,我们正在做一些准备。”一位参与马路生活节活动的店家表示。 位于老城区的 Former House老屋是一处融合老建筑、老家具与老树的特色空间,主打“日咖夜酒”。小红书是其最重要的运营阵地,通过官方账号定期更新与用户自发分享,目前店铺近七成客流源自小红书。此次这家店铺也成为小红书精选门店。 “我们商家能通过精选门店标签获得更多人认可,吸引新用户。大家在小红书分享内容后,其他人会因为内容来到这个店铺。现在有了九折的优惠,顾客不用选套餐,也不用计算折扣方式了。我们之前就很期待有这样的产品。”Former house老屋负责人何嘉莉说。 小红书马路生活节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马路生活节,吸引更多人来到线下,体验城市生活新玩法。同时,我们希望通过精心筛选出的小红书上用户口碑好的广州本地店铺,让来到线下的年轻人也消费在线下,连接起广州本地优质商家与优质用户,为线下消费注入更多新活力。” 文、图|记者 杭莹

    6 分钟
  4. 7小时前

    独家专访| 刘国宏:解码《深圳逻辑》,读懂深圳发展密码

    深圳,这座从边陲小镇起步的城市,如今已成为中国创新的代名词。站在改革开放45年的节点上,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国宏,用二十年的观察与研究,试图解读这座城市的发展密码。 今年8月,他出版新书《深圳逻辑》,解码全球创新高地的崛起法则,同时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可能性。书名中的“逻辑”,既指制度与政策的演进,也指无数具体的人在这座城市中走出的道路。正是在这些制度与个体行动的交织,成就了深圳今天的样子。 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刘国宏开门见山,“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深圳发展的奇迹,主要取决于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探索。” 宽容失败,从华强北到全球科技高地 大疆的无人机飞向天际,腾讯的社交与数字生态连接亿万人,华为的通信技术重塑国际网络格局,Instant360则将全景影像技术带入新的应用场景……在深圳的土地上,一批批高新科技企业应运而生,并迅速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力量。 这些企业不仅改变了城市面貌,也把“中国智造”和“中国创新”推向世界舞台。 刘国宏指出,这背后有一套鲜明的逻辑。深圳创新的逻辑,可以说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开放的创新体系。 在这里,创新不是偶然,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城市底色。对失败的宽容、对试验的鼓励、对新想法的接纳,使深圳成为一片“允许冒险和犯错”的肥沃土壤。在这片土壤上,全球科技力量不断生根、开花、结果。 在深圳的创业史中,有一个细节被不少创业者反复提起。刘国宏提到,来深圳不一样的感受就是,“没有人在乎你吹牛”。深圳以企业为主体,它的宽容机制不仅体现在政策层面,也浸透在企业与个体的互动中。创业者们互相借鉴、共同成长。这种机制催生了一波又一波创新浪潮,也让他们敢于走别人未走过的路。 深圳的城市底色,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生活场景里,也在高楼林立的科技园中展现出独特魅力。另一幕令刘国宏印象深刻的,是招商银行大厦——一栋“一年光税收就超过百亿的楼”。许多外地调研的领导看了很羡慕,回去后想规划“十亿楼”“百亿楼”。但他指出,楼宇本身并非关键,关键是企业为何愿意扎根这里。 答案是市场。 华强北电子市场几乎是“深圳逻辑”的缩影:从模仿日本秋叶原的市场起步,逐渐成长为全球电子产业链的重要节点。“最底层的逻辑,是市场机制带来的机会。”刘国宏总结道。 他常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深圳成功的关键,在于厚植了一片市场经济的千里沃土。沃土厚了,企业自然会长出来。” 制度创新,让市场成为深圳生长的底色 深圳发展的“奇迹”,究竟凭什么? 在新书《深圳逻辑》中,刘国宏试图给出答案。他把深圳45年的实践提炼为一套行事原则,但这套原则并非抽象口号,而是从无数具体经验中总结出的城市“自我生长”法则。 深圳的发展,从来不是偶然。刘国宏指出,深圳创造性地落实中央决策,结合本地实际大胆试验、灵活落地。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让开放成为可能,也让深圳在引入先进经验与制度设计时,能快速完善市场机制。正是这种开放与实践的结合,让城市改革不断释放创新活力。 “市场化,是深圳最底层的制度密码。从最早的‘招拍挂’土地制度,到允许企业用市场化工资吸引人才,深圳的改革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政府的角色,是营造环境,而非主导行动。补贴只是锦上添花,真正推动创新的,是市场激励与企业自身探索。”刘国宏分析道。 深圳的活力,也源自对普通人的尊重与信任。无论是华强北的小型创业者,还是南山科技园的高新企业,他们的首创精神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了生长空间。制度供给和公共资源,让创新从底层生根发芽,形成持续不断的创新浪潮。 立法先行、依法治市,则为这一切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正是这种制度化的支撑,让市场的自发力量得以持续发挥。 而深圳经验的根本前提,是党的建设与领导。刘国宏指出,城市能持续沿着正确方向前行,离不开制度创新与党的引领相结合。这种协调,使城市在不同阶段能保持活力,同时避免发展走偏。 “外界眼中的深圳,或许像一个‘政府退居幕后’的市场化城市。”刘国宏指出,政府始终以服务型的姿态为市场与企业搭建舞台、提供规则。正是在政策引导、市场活力与民众创造力的交织作用下,深圳不断孕育出新的创新发展,最终成长为今天的“硬科技之都”。 借鉴经验,也要勇于标新立异 能否复制深圳经验?刘国宏直言:“与其学习深圳,不如遵循自己的成功经验。包括深圳未来的发展,如果忘记了来时路,后面的路也可能走得磕磕碰碰。” 他并不把深圳神化,深圳不是完美的,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但在他的叙述中,这座城市像一片允许试错的试验田,一座允许每个人去尝试、去创新的城市。 他提起那张令他印象深刻的照片:20世纪80年代,一位年轻女工在夜校读书,身边站着光着屁股的孩子。“我感慨的是,深圳给了他们无限的机会,可以把‘知识就是力量’这件事落到现实。他们在夜校学习,就可以在公司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更好地值得投入的机会,甚至是创新创业的机会。” 这也是深圳这座城市赋予个体选择的机会,鼓励敢闯、敢试、不设限,让个体拥有生长的可能。 深圳开放与包容已走在前列,但原创性突破还可以更强。刘国宏转述一位生物医药专家在美国硅谷的观察:“很多人去硅谷就是想方设法标新立异,做别人没干过的事情,想别人不想的路,这是硅谷的特点,那里也诞生了很多重大的发明创造。” 在刘国宏看来,这也是深圳还需要努力的方向,在某些领域的创新还可以更进一步。他提到,有时候越是不确定的环境,越要勇敢走出不寻常的路。“在投资圈,有很多投资人跟我讲过这样一条经验。比如做私募股权投资的时候,一般会有投决会,大家全票通过的项目往往没有那么好,反而是磕磕碰碰通过的项目可能赚到大钱。因为机会存在于非共识中。当大家都认为它是机会的时候,反而可能不是机会。” 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有时候更应该关注内心,踏踏实实去做一些事情。在他看来,深圳的逻辑并不是一套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必然——源于制度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也源于千万普通人的奋斗与创造。《深圳逻辑》因此不是一首献词,而是一份总结与反思。他希望,它能为企业家与年轻人提供启发,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可借鉴的参照。 正如他在书中写下的那句话:“本书的终极叩问并非‘深圳为何成功’,而是‘持续成功的行动密码如何照亮更多的可能’。” 策划|吴江 统筹|刘佳宁 文|詹淑真 扶贝贝 图 | 潘亮 视频拍摄、制作|潘亮 实习生 曾俊雄

    8 分钟
  5. 7小时前

    “疆品南下”燃动羊城!今年广东过“双节”新花样+1

    国庆、中秋双节氛围渐浓,一场疆味集市“空降”羊城!9月28日,“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2025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走进大湾区展销活动在广州塔广场启幕。 万里不为远,粤新一家亲。本次活动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恰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这场跨越万里的盛宴,以疆品为媒、以文化为桥,生动诠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下真挚注脚。 即日起至9月30日,活动举办期间将上演民族歌舞表演、举办抽奖互动游戏,为大湾区市民游客打造集寻味、赏景、品文化于一体的新疆风情消费体验。 赶赴疆品“大巴扎”,老广过节花样多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凭借广阔的市场辐射力与浓厚的消费活力,成为新疆名优产品“南下”的重要枢纽。活动现场,来自广东对口支援的疏附县、伽师县、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秀出”超百款疆味好物,形成了一条充满“新疆味道”的特色通道。 牛羊肉鲜嫩、红枣饱满、瓜果清甜、乳制品浓郁……沿路逛吃,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新疆特产,全方位展现新疆的物产丰饶。展台前,不少市民游客前来寻味、扫码下单。 “买它,购物车安排上了!”以展销活动为载体,湾区市民近距离接触、体验新疆名优产品,丰富双节消费选择。这也让“疆品”的金字招牌在粤港澳大湾区越擦越亮,推动“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落地见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常委、副师长张勇表示,近年来,广东援疆精准施策,深入推进“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搭建了粤兵两地齐头并进的大平台,“这次带着三师的诚意之选来到广州是产品展示,更是感恩之约、合作之邀。” 作为全国知名的农业大区,喀什地区物阜民丰,是新疆农业的一张亮眼名片。此次参展,喀什诚意满满。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副秘书长梁拥军表示,喀什牢牢把握建设“全国优质农牧产品的重要供给基地”战略定位,全力培育粮食和食品加工、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畜产品和优质果蔬三大产业集群,深受消费者青睐,极具开发前景。 品牌价值首发,疆品影响力再突破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是广东产业援疆打造的新品牌。自2023年10月启动以来,工程聚焦两省区丰富的产品资源,借助一系列商贸活动、宣传推广,有力拓展两省区经济纵深,一大批新疆名优产品破圈出彩。其中,疏附木亚格杏、伽师新梅、唐王古瓜成为湾区市场的“香饽饽”,品牌价值与市场口碑持续提升。 活动现场首次发布了2025年度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结合国际通行品牌价值评估方法与国内区域公用品牌研究成果,基于广东对口援疆地区的水果区域品牌发展现状,用“硬核”数据直观展现“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赋能成效。 数据显示,疏附木亚格杏品牌价值8.05亿元,2025年产值28亿元,相较2021年提升了近2倍;伽师新梅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元,带动20万人就业,品牌价值41.97亿元;唐王古瓜种植面积从750亩增长至2000亩,2025年户均增收7.8万元以上,品牌价值达2195.7万元。 “好产品也怕巷子深,‘媒体+’赋能‘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郭全中表示,广东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得益于媒体的好传播、好总结、好提炼,在成功经验加持下,有助于帮助受援地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此外,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优秀企业授牌仪式。一批在种植、加工、销售及粤新产销对接中表现优异的企业获评,旨在肯定推进工程的积极贡献,也激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粤新协作。 粤疆互联互通,促成产销合作落地 广东与新疆,虽相隔万里,却挡不住同心协作的步伐。依托“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对口支援新疆从“单向援助”演变为“双向赋能”,两省区经济纵深持续拓宽。活动现场,5组粤新企业达成产销合作意向,涉及农产品采购、供应链建设等多个领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刘卫东表示,“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是广东产业援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深化合作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新疆名优特产搭建了走向大湾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广阔平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动办专职副主任芦珍琼表示,未来将继续携手,坚持品质与效益相结合、特色与标准相结合,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奉献更多更好的兵团名牌产品,以更大力度、更多举措推动粤兵两地产业合作,加强产销对接,共同打造产业援疆新高地。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因深化粤新商贸合作而诞生,如今早已超越两地经贸往来,更是为惠及民生、凝聚人心赋能。今年是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一年,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接下来,广东援疆将继续聚焦援疆各项重点任务精准发力,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不断推动广东援疆工作“走在前列”。 文、图 | 记者 杭莹

    7 分钟
  6. 8小时前

    助农兴业+文旅“上路”!中秋国庆前广东7对高速服务区开门迎客

    9月28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中秋国庆前,7对服务区将完成提质升级,并正式开门迎客,助力广大旅客假期出行更舒适、更便捷。 此次即将开通的服务区分别是汕梅高速水车服务区、广韶高速佛冈服务区,乐广高速一六服务区、黎溪服务区,粤赣高速忠信服务区、热水服务区,江肇高速龙口服务区。其中水车、佛冈是特色服务区,一六、忠信、热水、龙口服务区为助农兴业服务区,黎溪服务区为微改造服务区。此外,揭惠高速潮阳服务区加油站正式投入运营。 2025年计划完工的8对中,在今年国庆前将完成5对,分别是中江高速小榄、包茂高速柏桥、粤赣高速万绿湖、汕梅高速水车、广韶高速佛冈服务区,其他3对——广韶高速瓦窑岗、新博高速龙门、云茂高速遇见李服务区正在抓紧施工,全力推进中。 自2023年起,广东交通集团积极落实“百千万工程”的战略部署,推动服务区从单一补能向集文化展示、产业带动、民生服务一体化转型,推动“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近年来打造的包茂高速柏桥、深汕西高速长沙湾、广贺高速四会等特色服务区,已成为人气火爆的“网红打卡点”。 广东交通集团总经理刘晓华表示,随着布局合理、功能多元、地方特色鲜明的服务区串联成网,将共同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地方产业、旅游资源等有机结合,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抢先看,即将开通的服务区有啥特色? 汕梅高速水车服务区: 山水入画、客潮交融 作为梅州首个特色服务区,汕梅高速水车服务区计划9月29日开通运营。服务区位于梅县区水车镇与梅南镇交界,紧邻206国道,占地160亩,主楼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团队打造,以“山水入画、客潮交融”为设计理念,两层式建筑融入客家山区和潮汕建筑意象。鸡公碗、斗米天花、水车装置,嵌瓷龙,走进服务区就像个逛入了浓缩的“客潮”文化展馆。 功能配置上,服务区设483个停车位,其中含46个新能源充电车位、8个残疾人专用车位;配备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及第三卫生间;“司机之家”全天候免费开放;粤运能源加油站开业期间有柴油直降等优惠。 开通当天,服务区将设助农直播间推广梅州特产,同步举办非遗剪纸、客家山歌体验活动。后续还将开通“后门”连通水车镇,旅客可通过“后门”,到周边茶山村等客家古村落群感受客家乡村风景,助力乡村振兴。 广韶高速佛冈服务区: 智慧赋能,体验升级 佛冈服务区将于9月29日投入运营,为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增添一座暖心服务驿站。 服务区双向共设379个停车位、300个厕位和40个充电车位,配套新建的粤运能源加油站配备36条加油枪口,分客货车区域,实现高峰加油不拥堵。 在服务楼二层,重点打造了“司机之家”,配备休息室、淋浴间、洗衣房和24小时热水供应,可以让过往旅客洗个热水澡、吃上热饭热菜、睡个安稳觉。 同时,智慧灯杆借助服务区智慧服务区平台,能导车位、播路况和天气预报,找位避堵更方便。 除了便捷舒适的服务,服务区也洋溢着浓浓的“佛冈味道”。服务区内设有地方农特产品展销馆,竹山粉葛、丝苗米、魔芋等好物齐聚,让旅客在高速路上就能把土特产带回家,旅途体验再升级。 乐广北高速一六服务区: 瑶乡风情,乡村好物 历经1年的升级改造,乐广高速一六服务区将于9月29日正式开放,深度融合了瑶族文化元素,让过往旅客沉浸式体验瑶乡风情。 该服务区坐落于“世界过山瑶之乡”——乳源瑶族自治县,总占地面积125亩,以“五色瑶族,风采一六”为设计主题,致力打造一处展示地方文化、丰富旅途体验的温馨驿站。 服务楼外观独具匠心,外立面设置了由154面瑶绣组成的“景观墙”,灵动别致。夜幕降临时,墙灯缓缓亮起,与一旁立体腰鼓相映成趣,远远望去,整个服务区仿佛被“瑶绣织就的光影”包裹,形成一道独特视觉印记。 在展厅设置上,东区围绕“非遗瑶绣”主题,利用灯膜投射瑶绣纹样,并引入传统服饰展、互动屏,让司乘近距离感受瑶绣魅力。西区突出瑶医瑶药特色,通过科普墙和动态投影,展示瑶药的采摘、制作过程及功效特性。 为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服务区设立372个车位,将有效缓解停车、充电难题。同时,配备母婴室、第三卫生间、无障碍设施及升级版“司机之家”,全面满足各类群体的出行需求。 此外,一六服务区以“乡村好物+民族文化”为主题,设置有面积达440平方米的特产店,含120多种瑶族文化产品及100余种的广东土特产。双节期间,一六服务区还将推出瑶族歌舞、瑶绣展示、美食推介等活动,让旅客感受到瑶寨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 乐广高速黎溪服务区: “穿行溶洞”,沉浸式体验 乐广高速黎溪服务区预计于9月29日正式开放。此次改造结合当地英西峰林与宝晶宫溶洞景观,营造了独具特色的体验空间。 黎溪服务区位于英德市黎溪镇,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建筑外立面以峰林曲线为灵感,通过层叠设计模拟溶洞肌理。室内整体走廊动线以“穿行溶洞”为主轴,运用光影与抽象化手法,再现溶洞奇景。 服务区停车采用颜色分区管理,并新增109个车位,总数达到679个,其中含51个充电桩车位,进一步满足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 综合楼内,餐饮、购物、休息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麦当劳等餐饮品牌为旅客提供多元选择。开业首日,服务区“司机之家”也同步开放使用,提供24小时免费热水淋浴、洗衣休息等便利;卫生间引入智慧系统,增设无障碍设施。 粤赣高速忠信服务区: “客家情”与“桂花香”伴旅途 忠信服务区位于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升级改造以“客家文化”为设计核心,将于中秋国庆前全面完成提质升级改造。 服务区综合楼以四面层叠交错的白墙灰瓦建筑为主,步入服务楼中庭,一处由景观树、月牙型流水池等相互融合的园林小景,展现客家民居建筑特色。 户外设置了以传统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区,其中所展示的 “忠、孝、廉” 等文化立牌,与忠信镇传承了600多年的家训文化深度契合。 为提升司乘出行体验,忠信服务区还在绿化区域种植了大量桂花树,搭配多种绿植和景观小品,营造出疏密有致、自然开阔的景观效果,为旅途增添雅致。 硬件设施与服务细节同步升级。卫生间整体翻新,增设无障碍卫生间和母婴室,设置“司机之家”专区。停车区充电桩数量增至33个,其中包括4个超级快充桩。 忠信服务区还新增助农展厅,将搭建多元化农特产品、文旅资源展销平台。 粤赣高速热水服务区: 客家文化点缀旅途 热水服务区服务区将于“双节”前全面完成提质升级改造。该服务区位于河源市东源县,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共设停车位278个,其中配备充电桩的小车位32个。 服务楼外立面改造以客家围龙屋为设计灵感,中庭区域以室内园林形式呈现,首层还预留地方特产与文化展陈区域,用于展示河源农产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文化推广与产业促进相融合。 服务内还专门设有 “广东乡村振兴优质农产品专柜”,上架了众多广东各地的特色产品,河源板栗、河源姜糖、板栗酥,以及猕猴桃糕、牛筋糕等产品。 江肇高速龙口服务区: “龙舟起航+‘侨’见魅力” 9月29日,历经5个月升级改造的江肇高速龙口服务区正式焕新开业。该服务区坐落于江门鹤山市龙口镇,改造以“龙舟起航+‘侨’见魅力”为主题,深度融合了侨乡文化、龙舟精神与非遗特色。 服务楼内设有岭南文化场景及助农兴业展厅,集中展示龙舟模型、咏春拳木桩等非遗项目,并上线腐竹、花生、龟苓膏等20多种本地农特产品,方便旅客一站式选购。 服务区还增设母婴室、司机之家及智能化卫生间,规划189个停车位。还利用闲置空地打造微景观公园,并与相邻工业区共享资源,探索“后门经济”,使其由传统“歇脚地”向文旅“打卡地”转变。开业当天,省级非遗项目“三夹腾龙”舞龙与梁赞咏春拳表演精彩亮相,农特产品展销、非遗茶饮品鉴及趣味游园活动同步举行。 文、图 | 记者 王丹阳 通讯员粤交集宣

    10 分钟

关于

热财经冷观察,新资讯深观点

更多来自“羊城晚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