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热财经冷观察,新资讯深观点

  1. 8 小時前

    “双节”去哪逛?番禺新地标K11试业,最全打卡指南来了!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广州街坊又多了一个逛街休闲的好去处!9月29日,位于长隆万博商圈核心的广州汉溪K11购物艺术中心正式开启试营业,这也是广州第二座K11,将为番禺市民带来全新的购物艺术体验。 融入艺术与岭南文化,两大华南首展亮相 试营业当天,汉溪K11同步开放两大艺术展览。《什么是现代艺术啊:你好啊,大艺术家》华南首展由艺术家“大橘子”打造,以可爱造型重新演绎经典西方艺术作品,在1000多平米方的艺术空间内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展览还特别融入广州在地元素及项目TOD概念,让观众在获得治愈的同时了解艺术史。 同时亮相的还有《故事之城VR大型空间Fairy Tales》华南首站,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童话场景变为触手可及的奇幻世界,让观众与飞龙、小矮人、美人鱼等经典角色互动。 “我们始终坚信,真正的商业地标,必须根植于城市的文化基因。我们在这个项目特别打造了一个非遗概念的岭南文化区,以文化传承的创新表达,结合新世界的国际化视野和丰富的运营经验,为消费者提供超越购物本身的价值体验。”新世界发展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黄少媚表示。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特邀青年艺术家宋亮亮呈现“全国非遗竹艺全系列”首展,其中巨型竹编牡丹装置精美绝伦,以现代竹艺创新演绎非遗。 首店阵容亮眼,超多国庆主题活动来袭 在业态组合上,汉溪K11兼顾国际感与在地温度。餐饮方面,从粤式茶点到异国风味一应俱全,瑰彤記香港燒鵝濑粉·茶餐室作为全国首店亮相,鮨青岚、竹 SUSHI TA·KE等为广州首店,the eating table、東園等品牌首次进入番禺。 零售方面,Planetary System行星系统、LC–CMCH、Open Dialogue等设计师品牌集合店首次进入广州,GAP番禺首店同步开业。生活方式业态同样丰富,源氏木语城市旗舰店、威克健身番禺首店、酋长潮宠部落番禺首店、朱炳仁·铜广州首店等齐聚,HAY和闻献分别带来广州限时快闪店及首店。 恰逢国庆黄金周,汉溪K11特别策划多元主题活动。10月1日至8日,携手翘翘公园打造「1+1友好市」,推出生活运动体验和宠物友好主题市集,包括羽毛球、滑板、陆冲、攀岩等户外运动,以及DIY宠物月饼、柯基聚会等活动,让市民和宠物共度温馨假日。 随着汉溪K11的亮相,这个融合艺术、文化、商业与生活方式的综合空间,将为市民开启一段充满新奇与惊喜的都市探索之旅,成为双节期间休闲购物的重要选择。 文、图 | 记者 孙绮曼 实习生 杨雅淇

    3 分鐘
  2. 8 小時前

    拼多多报告:年轻商家崛起引领产业转型

    9月28日,拼多多发布《新质供给一周年发展报告》。在“新质供给”赋能下,产业带商家数量快速增长,其中,“95后”商家数量同比增长31%,“00后”商家数量同比增长44%。优质产品、新质产品不断涌现,相关产品SKU数同比增长超五成,持续满足了全域消费需求。 和专注生产的老一辈不同,年轻一代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更善用视频等新工具洞察消费趋势。在创业方式上,他们多采用合伙制,擅长分工协作扩大经营规模。 在广东佛山,代工模式下的童装商家并不擅长原创设计,也忽略了对市场需求的洞察。1998年出生的商家聂康鸣借助多多视频等新流量窗口,捕捉到汉服机遇并推出童装汉服,单品在拼多多扶持下年销量突破八万件,在当地引发了一阵“原创汉服”热潮。规模做大后,聂康鸣还新建工厂,带动年销售额扩大至三千万元。 除了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产业带的年轻商家中也有不少“厂二代”群体。《报告》显示,厂二代们大多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不乏海外留学生等高学历群体。在思路上,年轻一代普遍有改造传统经营模式,从“低毛利贴牌模式”升级为“高利润品牌模式”的想法。在路径上,厂二代们习惯以先“营销”后“生产”的方式逐步接手家族企业,为国内数百个产业带的传承带来了新模式。 被称作“品牌之都”的福建晋江,坐拥鞋服、零食两大千亿级产业,一批老品牌受限于传统渠道,逐步触及增长天花板,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比如喜糖品牌金冠,在婚庆市场变动下原有市场逐步萎缩,合作经销商多已转卖其他产品。在拼多多扶持下,金冠全面触网并拥抱“95后”“00后”等群体。在单店年销售额突破七百万元后,“95后”接班人吴灿星还积极研发小规格话梅、无糖零食、情绪测试软糖等新产品,推动金冠成功转型休闲零食品牌,迎来了企业发展的“第二春”。 《报告》数据还显示,在“新质供给”扶持下,过去一年平台优质产品、新质产品SKU数同比增长超五成,极大激活了商家的创新动能,也带动产业带走出同质化竞争的困境。 今年2月,一款拼多多百元跑鞋火爆出圈,带出了背后的“北方鞋都”——河北安新县。在代工主导的产业模式下,当地鞋履以量大、价格实惠取胜,出厂价不过七八十元,鞋商长期处于同质化竞争中。为了解决当地产业痛点,平台加大了对碳板鞋等中高端产品的流量扶持,带动商家单店月销额突破百万元。碳板跑鞋出圈后,当地鞋商还积极投身乒乓球鞋、羽毛球鞋等中高端产品的研发中,带动安新成为下一个晋江。 “五金之都”浙江永康的情况类似。只要客户拿出样品,当地商家就能在一周内复刻、批量化生产,也让价格竞争成为当地主要的经营手段。为了帮助商家摆脱困局,拼多多一方面赋能商家重塑工艺流程,通过流程简化使电子秤等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一半,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推动商家积极试错,通过研发多空间早餐锅等新质产品实现“小步快跑式”创新。如今,永康厨具产业不仅紧抓都市青年、城市小家庭等群体的消费需求,还诞生了“伊之福”“蓝洁仕”等一批新质品牌。 “新质供给”项目负责人表示,随着政策落地满一年,平台生态效应逐渐显现。在“千亿扶持”加持下,产业带中小商家的创新意识被持续激发,新质商品、新质品牌成为产业带突围同质化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随着商家规模不断扩大,也带动了产业带更多的就业需求。在消费侧,各类新质好物进一步满足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激发了消费活力。 “过去一年,‘新质供给’专项团队深入上百个产业一线,通过流量、现金等平台资源,加速推进中小商家的新质转型,助力其迈入高品质、高利润、高水平的发展新阶段。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深入各大产业带,加大对中小商家的扶持力度,推动更多产业带的新质转型。”项目负责人表示。 文 | 记者 沈钊 图 | 受访者提供

    5 分鐘
  3. 8 小時前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首批供港澳赛区运动员食材从广州顺利发出

    9月29日上午,一批重约11吨,包含鸭肉、鲳鱼、虾仁、调味料等在内的53种食材,在广州海关关员的监督下完成出仓手续,随后装车从广州运动员食品区域总仓发出,运往中国香港地区。这标志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首批供应港澳赛区运动员食品正式发出。 为切实做好本届赛会食品安全保障及食源性兴奋剂防控工作,广东赛区执委会统筹组织对供运动员六大类食材,建立从源头、到专仓、再到运动员餐桌的全链条食品安全及食源性兴奋剂管控工作体系。广东赛区执委会对供运动员食材的供应商、生产企业、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设置了严格的遴选条件和程序,落实食品安全及兴奋剂“批批检测”,确保相关食材供应安全、可靠、稳定。 今年5月,香港、澳门赛区相继联系广州赛区执委会,希望通过广州区域总仓采购运动员食材。广州区域总仓践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积极对接香港、澳门赛区,连同广州周边7个赛区的运动员食材需求,进行集约高效采购,实行“同批次购进、同批次检测”。 为保障赛会顺利举办,应香港赛区统筹办和澳门赛区统筹办要求,经海关总署批准,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牵头广州海关、深圳海关和拱北海关,对供港澳赛区运动员六大类食材实施特别监管方案。 “海关在供港澳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备案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备案,申报前检验检疫监管和卫生证书出具,以及口岸查检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优化,在保障相关食材安全的前提下,为供港澳赛区运动员食品高效通关提供最大便利。”广州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处副处长赵婧介绍,为保障首批供应港澳赛区运动员食品顺利通关,广州海关提前沟通企业需求、“一对一”指导企业进行出口申报,同时加强了属地巡仓,严密储存、装卸等环节监管。 据了解,本届赛会供全体运动员的六大类食材,遴选自全国7个省份38家优质供应商,在种养殖环节以及入仓环节,分别实施两道食品安全及兴奋剂的“批批检测”把关,检测合格才可进入食品总仓。食材出仓时,各赛区核验食品安全报告和食源性兴奋剂检测合格报告,合格的才能配送给酒店使用,检验不合格的食材一律做退货处理。 广州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处副处长赵婧表示,海关积极探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此次粤港澳三地海关、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供运动员食品便利通关方面开展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有益尝试,不仅推动大湾区要素进一步便捷流动,同时也为全国运动健儿们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图 | 记者 汪海晏 通讯员 关悦

    3 分鐘
  4. 8 小時前

    多地不闯红灯骑手获8888大额奖,美团回应:属实!

    近日,不少市民在成都、武汉、无锡等多个城市围观外卖骑手现场领奖,骑手收到8888元大额奖金,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登上热榜。针对此事,美团官方回应属实,并表示此举是平台对不闯红灯骑手的重磅激励。同时,平台宣布设立亿元奖金池,对骑手安全行为开展长期激励。 美团配送交通安全组负责人表示:“平台出资培训和激励,引导骑手慢下来、不闯红灯不逆行。多地活动试点也证明,安全骑行与多赚钱、多跑单并不冲突,慢下来反而赚得更多。” 此次不闯红灯的激励活动于9月底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全国17城举办。其中,9城多名近三个月内保持“0闯红灯记录”且订单量位列前茅的优秀骑手获得大额奖励。美团成都一位站长透露,站内一名从业两年的骑手已获奖,他最近完成配送的10000单里没有一单闯红灯,也没有超时。站长展示的数据显示,平台合理调度分配顺路订单,骑手本人积累丰富的路线规划经验,活动激励引导,是支持安全高效跑单的主要因素。 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注意到,很多骑手会误认为‘等红灯’耽误时间、影响接单。但我们希望用这些获奖骑手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多等几个红灯,降低了事故率,并不会耽误整体跑单效率,遵守交规、不闯红灯本身就是在赚钱。 平台也愿意拿出真金白银,鼓励大家守规慢行。” 自2024年年底开始,美团陆续从升级安全保障、防疲劳机制、取消超时扣款、解决“最后一百米”交付难、畅通骑手申诉渠道等方面,以骑手利益为核心,持续优化管理办法,探索更公平、更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推动负向处罚向正向激励的转变。 “十一”期间,美团还将在各地交管部门指导下,展开黄金周“不闯红灯”全国安全激励活动,在全国近200个城市同步上线,活动期间骑手保持“0闯红灯”即可获得现金奖励。 文 | 记者 沈钊 图 | 受访者提供

    2 分鐘
  5. 8 小時前

    前8个月广东省内海关检出1083批不合格进口食品

    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2025年前8个月,广东进出口食品1887.1万吨,同比增加8.4%,价值1828.7亿元,增长3.8%。其中,进口1530万吨,增加8.3%,价值1371.2亿元,增长3.5%。同期省内海关对1083批不合格进口食品实施退运或销毁处理,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广东省内海关以“四个最严”重要要求为根本遵循,扛起“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全链条严把进出口食品安全,保障供港澳“菜篮子”新鲜直达,助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三地协同筑根基 打通食品流通“快车道”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及省内海关以机制共建、规则衔接破题,推动粤港澳三地食安共治。据介绍,从2023年起,粤港澳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控制会议成为三地深化检验检疫规则“软联通”的关键平台,推动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促进生产生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至今已开展食品安全交流合作等议题76项。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广东对港澳进出口食品183.5万吨,同比增加11.5%,价值228.4亿元,增长3%。其中,广东对港澳进出口蔬菜及食用菌25.8万吨,增加40.5%,价值14.4亿元,增长13.8%。 三地合作助力“湾区味道”跨境流通安全顺畅。以生鲜跨境通关为例,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会同广州海关加强与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的合作,优化供港生乳监管,建立“联合监测、协同处置”机制,将抽检比例降至10%、通关时间压缩至6小时,叠加优先查验措施,整体通关效率提升约10倍,持续守护香港“奶瓶子”安全。拱北海关对港珠澳大桥供港鲜活食品品类持续扩容、通关时间延长,进一步畅通湾区鲜活食品流通“生命线”。推行进口澳门制造食品“一码通”模式,串联“企业申请、澳门市政署源头监测、海关通关验证、产品流向核销、全程风险交流”五大环节,实现跨境全链条监管可溯,通关时效提升30%以上。 特色护航惠民生 守护舌尖安全“硬底线” 广东省内海关严把进口食品准入关,开展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严格落实准入、检疫审批、监督抽检、不合格处置、应急管理和风险研判等措施,坚决守牢进出口安全防线,助力食品产业“走出去”。 据了解,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联合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建立“点对点”监管协作机制,与广东省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依托联席会议、风险研判、信息通报、联合执法等,形成“从口岸到餐桌”闭环共治格局。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检验检疫处负责人表示,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海关将围绕2025年全国食安周海关总署主题日活动“共筑国门防线 共享食品安全”主题,持续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深化粤港澳检验检疫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让“食安屏障”更坚固,“湾区飘香”更持久。 文、图 | 记者 汪海晏 通讯员 陈琳 王紫娟

    4 分鐘
  6. 8 小時前

    赏月航班来啦!附南航400余条航线+选座攻略

    2025年中秋佳节恰逢国庆长假,中国南方航空计划在10月4日至8日期间执飞400余条赏月航线,航班量超2800班次。在10月6日中秋夜19:00至次日凌晨03:00最佳赏月时段内,南航将在300余条航线上执飞超500班次的赏月航班,在万米高空为旅客打造云端赏月之旅。 国内航线方面,南航精选以下赏月航班: 华北地区航线: 中秋期间,飞往华北的旅客将有机会在万米高空欣赏草原与城市的月色。推荐航班如 CZ3904,由空客A350宽体机执飞,带您领略皓月当空的静谧旅途;CZ5356,由空客A320执飞,沿途尽赏草原月色;以及 CZ5904,由空客A321执飞,桂林山水与星空皓月将同框辉映。此外,还推荐CZ3601航线。 华东地区航线: 前往长三角地区的旅客,可选择 CZ3595,由波音B777宽体机执飞,舷窗视野更显辽阔,于云端品味“人月两圆”的中秋胜景。此外,CZ6548等航线也是体验江南月夜的不错选择。 中部地区航线: 南航特别推荐由国产大飞机执飞的赏月航线。CZ3347,将由万众瞩目的国产大飞机C919带您畅览城市灯火与空中明月交织的画卷。此外,CZ6474将伴您穿梭于云海与山影之间。 西部地区航线: 西部航线将为您呈现雪山、高原映衬下的独特月景。推荐航班 CZ6242,由空客A320执飞,雪山剪影更衬中秋月圆。此外,CZ3218、CZ8910等航线,都将带您领略西部壮丽山河之上的皓月之旅。 国际航线方面,南航精选的部分赏月航班: CZ6092,近150分钟的空中旅途全程有圆月伴飞;CZ6011,带您飞越丝绸之路,感受“明月出天山”的壮丽;CZ8058,由空客A330伴您相约婵娟。CZ302,波音B787将为您带来开阔的赏月视野。 此外,南航还在广州、北京、乌鲁木齐等枢纽机场执行往返于东南亚、日韩、中西亚、中东、欧洲、美洲、澳新等多条国际航线。在中秋月圆之夜,南航将陪伴中外旅客空中赏月,把亲朋间在节日里期盼人月两圆的美好祝福传递至全球各地。 近年来,南航结合航空业特点,为“人在旅途”的旅客量身打造云端赏月的别样体验,传递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为旅客送上一份温暖浪漫的节日祝福。今年,南航还将继续选择一些航线,在中秋月圆之夜推出赏月主题航班,安排猜灯谜、古诗词飞花令和手工制作荷花灯等特色机上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让更多人乐享美好飞行。 相关说明: 赏月航班:2025年10月4日至10月8日19:00-次日00:00期间执飞的中国南方航空航班。 算法说明:综合计算目的地城市地理位置、飞机运行轨迹、月球运行轨迹、地球自转运行轨迹等多维度数据得出。 排除因素:暂不考虑航路大雨等天气;地面赏月可能会受到中秋节当天天气条件的限制,但飞机飞行高度高,且多在平流层飞行,很少有云层遮挡,看到的月亮非常清澈。 航班推荐:赏月航班为南航综合分析得出,仅供参考。 座位推荐:在最佳赏月时段内,南北方向飞行的航班,坐在靠东边的座位赏月角度较好,利于空中赏月。自东向西飞行的航班,客舱左侧是最佳观赏座位;自西向东飞行的航班,客舱右侧为最佳观赏座位。如果能够提前选座,建议旅客可以选择靠窗的座位,部分靠机翼近的座位,容易受到遮挡。 文、图|记者 詹淑真 通讯员 南宣

    4 分鐘
  7. 8 小時前

    “国际会客厅”在广州之窗揭牌,打造国际交往与经贸合作新高地

    2025年9月29日下午,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国际会客厅”在广州之窗商务港正式揭牌。同期举办的“启窗·联世界——法护营商,穗企远航”企业出海法律思享沙龙,标志着广州在国际经贸交流与高端合作平台建设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广州市贸促会主任、广州国际商会会长陈思民在仪式上指出,广州作为国际商贸中心和全国综合性门户城市,拥有丰富的国际资源,包括68家外国驻穗总领馆、109个国际友城和60个国际友好港,一直以来,是外商投资的首选目的地。广州“6+4”的城市性质与核心功能明确广州作为“国际商贸中心”“全国综合性门户”的核心功能,打造这个“国际会客厅”是我们落实城市“6+4”核心功能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既是对千年商都开放历史的传承,更是向全世界朋友敞开的一扇新的窗口。 陈思民表示,广州国际商会的发展需要这一平台。商会现有六千多家会员企业,通过组织企业参与国际链博会、大阪世博会广州日、中食展等重大活动,有效推动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国际会客厅”将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与产业对接能力。广州市贸促会已在全球设立30个海外联络处,今年接待40多批次外国团组,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花城驿站”的入驻将为境外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强化全球链接能力。 “国际会客厅”被定位为集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集中展示广州城市发展、营商环境及“一带一路”、大湾区建设成果;为企业提供从政策咨询、法律仲裁到商务洽谈的全流程服务;汇聚发布国际投资政策与市场信息,构建经贸信息高地;承接国际会议与高端商务活动,树立外事与会展新标杆;促进国际机构交流,承接广交会溢出效应,构建领先国际交往平台。 广州市贸促会副主任张彦强调,“国际会客厅”既是对千年商都开放历史的传承,更是向世界敞开的新窗口。平台将承载三大使命:打造贸易投资“对接站”,搭建技术创新“孵化器”,成为文化交流“连心桥”。 活动现场,广州市贸促会分别与广州之窗商务港、亚太经贸发展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各方将在国际经贸交流、企业服务与产业对接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构建常态化、机制化的国际交流平台,助力广州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 文 | 记者 孙绮曼

    3 分鐘
  8. 9 小時前

    全球粤商齐聚这5场专题会,碰撞出哪些智慧火花?

    金秋九月,全球粤商再度聚首广州,共赴一场未来之约。9月29日,2025世界粤商大会的5场专题会举行,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粤商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国际合作与全球市场拓展、青年粤商创新与传承、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海内外知名粤商、工商社团、专家学者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商产业升级路径,共探开放合作机遇,共担粤商时代使命,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粤商出海,需拥有“独门绝技”和“硬核科技” 从海上丝绸之路到改革开放,从“产品出口”到“制造业出海”再到“产业链全球化”,粤商始终是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在国际合作与全球市场拓展专题会上,多位嘉宾围绕国际合作的新机遇、新挑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全球化发展新路径。 “粤商历来以敢为人先、务实开放著称,从‘下南洋’到‘广交世界朋友’,从‘三来一补’到建立全球供应链,粤商早已将生意做到了五洲四海。”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绿色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儒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珊在主题演讲中分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颠覆性创新正在重塑全球价值链和竞争格局。这意味着,国际化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变。过去靠“拼价格、拼规模”的模式难以为继,未来必须转向“拼创新、拼价值、拼品牌”。对于粤商而言,创新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 粤商应如何适应国际化新形势?“粤商,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不能满足于位于价值链的底部。要主动加大研发投入,拥有‘独门绝技’和‘硬核科技’,才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摆脱‘低端锁定’,掌握定价权和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打造不可替代的竞争力。”许珊表示。 “国际化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全联农业产业商会会长、广东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认为,中国企业需从“走出去”向“走进去”升级,把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一起。陈丹建议,企业出海应加强协同创新,形成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合力。“我们不仅要自己‘走出去’,还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起‘走出去’。同时,企业要深化本地融合,尊重和融合当地文化,这点特别关键。” 产业跃升,是政策与要素的强力支撑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这是广东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广东是全国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科技创新大省,如何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了摆在粤商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上,记者获悉,广州经济总量已突破3万亿元,形成6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7个千亿级服务业集群,社消零总额、进出口总值“双万亿”规模持续巩固。当前,广州正聚焦五大未来产业高地加速崛起:“智车之城”规模超5000亿元,全国每10台汽车就有1台“广州造”;生物医药产业根基雄厚,全年诊疗量达1.88亿人次;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全球近半数大尺寸OLED面板出自广州;低空经济领域已有超4000家企业汇聚;人工智能企业超2100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 产业能级跃升背后,是系统性政策与要素的强力支撑。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孟昊在会上介绍,广州设立总规模超235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群,包括2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并首创“算力券、数据券、场景券、模型券”机制,开放185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221项低空经济场景,最高给予100万元/条的载人航线年度补助。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在会上透露,广东已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作为“头号产业工程”,正加快编制“十五五”智能经济发展规划,并推出以广州琶洲、深圳南山、东莞滨海湾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建设方案,强化算力、数据、标准与人才等要素保障,推动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广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源的大力支持。在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专题会上,广东省委金融办二级巡视员刘凯文代表省委金融办做专题报告。他提到,广东省金融系统深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25条”,持续提升融资覆盖面与金融服务质效。截至今年8月末,广东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8.6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759亿元,同比增长1.2%;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5.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714亿元,同比增长15.6%。 粤商担当,融入传承与创新的鲜活实践 在本次世界粤商大会上,我们不仅看到敢为人先、开放务实的粤商精神,更在产业创新、青年传承、“百千万工程”中感受到粤商担当。 “新时代青年粤商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青年粤商创新与传承专题会上,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广东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广东华银集团副董事长陈宏海表示,青年粤商要以“传承精神”为底气,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实干担当、创新未来,共同奏响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粤”章,贡献青年粤商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创新是粤商精神的时代延伸,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动能。”陈宏海向青年粤商倡议:积极搭建“大湾区青年粤商创新合作平台”,推动跨领域资源共享,“抱团取暖、携手共进”,把群体优势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大湾区发展的集体力量。 粤商担当还展现在民营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鲜活实践中。在此次粤商大会上,多家广东援藏企业和西藏企业携带藏药、藏茶、藏香等特色产品参展。据介绍,在广东省多年来的援藏支持之下,一批广东企业落户林芝,积极参与资源开发与产业建设。制造业方面,林芝重点开发高原特色植物资源,发展绿色环保型产品。林芝特色产业逐步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协同提升,不仅助推了区域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也为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重要支撑。 “产业是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茂名工商联主席、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明旺介绍,作为链主企业,欣旺达积极通过链式招商,助力吸引了好力威、富佳达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位于茂名电白的欣捷安汽车电子产业基地。未来,将持续带领企业积极融入“百千万工程”建设进程,在实践中探索新路径、创造新经验,展现粤商担当。 文 | 记者 莫谨榕 孙晶 陈泽云 王丹阳 杭莹

    8 分鐘

簡介

热财经冷观察,新资讯深观点

「羊城晚报」的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