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财新 杨律 文稿|杨律 尚蔚然
音频剪辑|王学武
商务 宣发|孙坤
本期《周刊导播》,将先为你领读《财新周刊》封面文章《“超级铁矿”来了》,让我们先来看看,因为受困于政权更迭、权属纠纷和高昂成本,陷入长久停滞20余年的西芒杜是怎么再度重启,并且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的。
西芒杜项目不仅涉及矿山、港口、铁路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还有相关环保、移民、黑猩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问题;股东庞杂、风格背景不一,各方对交易文件表述、收益和风险、审批与信披、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诸多要求亦难快速达成共识;还有企业担心政权再度更迭的风险。
据财新了解,北区的WCS的主要诉求是将矿权变现,不被频繁停工,并在后续更大程度地提供海运服务;宝武的主要诉求则是铁矿资源,希望拿到更多权益矿。南区的SimFer的核心诉求是公平接入铁路。几内亚政府则希望尽快恢复建设、发展经济、创造就业,从项目中拿到更多利益。“那么多资金砸下去了,必须找到平衡点,大家利益最终是一致的。”一位参与项目的人士对财新称。
围绕西芒杜项目,各方签署了庞杂的交易文件。上述人士称:“若将所签的各种协议展开,长度足可绕赤道一圈。”
2022年3月25日,几内亚政府、WCS及SimFer签署三方框架协议,组建合资公司;7月27日,三方组建CTG主导基础设施开发。此间,SimFer与WCS都做了大量工作、细化合作条款,陆续增派数十人至上百人前往谈判。
2022年9月,宝武资源与WCS签订北部区块项目合作协议核心条款。同年12月,WCS、SimFer、几内亚政府及宝武等在科纳克里签署《西芒杜基础设施项目条款清单》,协议包含基础设施公司的投资架构、出资条件、建设模式、本地化政策等合作条件。2023年3月,几内亚政府与项目投资方签署CTG股东协议,明确治理结构和运营模式。至此,几内亚政府终于允许西芒杜复工。
2023年8月,项目合作方就基础设施达成共同开发公约(Co-Development Convention),SimFer和WCS采矿协议也同步调整。2024年2月,过渡政府审查并通过相关立法,批准公约与双边矿业调整协议。
2024年7月,西芒杜最具挑战的基建合资项目终于完成股权交割。孙修顺回忆称:“这场长达两年半的谈判,耗费了太多精力和感情,有很多故事、很多波折,但都过来了。”
西芒杜铁矿项目共有十余家中外律所参与其中,被亚洲顶级法律期刊《商法》评为2024年度杰出交易,认为该交易涉及中国、几内亚、新加坡、英国等多个司法管辖区,交易结构复杂,覆盖跨境并购、融资、建筑工程等多个领域,还须应对政局动荡风险及处理历史遗留矿权争议,为日后类似大型跨国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法律实践经验。
本期封面文章,作者罗国平、包志明,文章当中除了详细介绍了西芒杜项目的前世今生,还详细分析了这个庞大项目将如何改变游戏规则。
《6万枚比特币洗钱案全记录》
2025年11月11日,英国最大规模的6万枚比特币洗钱案在伦敦南华克刑事法庭12号庭宣判,被告正是中国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主犯钱志敏。
财新当庭看到,身高不足一米六的钱志敏神情凝重,看上去是一位人畜无害的47岁普通中年女子,让人们很难将她与那个曾向13万中国投资人许诺“给你三世富贵”后外逃的“花花”联系起来。
在2014年至2017年期间,钱志敏利用蓝天格锐的名义,推出了“蓝天一号”“蓝天二号”“有利有币”等十款“零风险、高回报”的“理财产品”,通过召开推介会、“传销”式拉人头发展下线,以高额利息诱惑公众参与投资,在约四年内累计非吸金额高达400多亿元,波及近13万人。这些资金有340亿元用于兑付前期产品的收益,数十亿元被抽走供钱志敏及其共谋者使用,其中大笔资金被钱志敏用于购买加密货币。
钱志敏于2017年7月从中国偷渡至缅甸,经泰国、老挝、马来西亚辗转,最后逃至英国。此后,她因大肆变现与挥霍比特币,成为英国史上最大加密货币洗钱案的主犯。
钱志敏是一名传销业的“惯犯”。早在2012年8月21日,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松旅分局就对钱志敏正式立案侦查,理由是她组织实施了欺诈性的传销活动。
她在日记里押注,进入2021年后,币价将长期停留在每枚4万至5.5万美元,以此为前提规划“数字银行”“家族基金”和自建王国等宏大项目。
尽管比特币价格波动很大,她带到英国的7万枚比特币已是一笔惊人的财富。从2013年合肥传销案,到2025年伦敦洗钱案判刑,回顾这欺诈与逃亡交织的12年,许多受害者仍难解心中之惑:钱志敏何以在关键时刻屡屡全身而退?更多内容请看《6万枚比特币洗钱案全记录》
《公益诉讼立法选择》
一项涉及公益诉讼的单独立法正在进行中。
10月28日,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的《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开始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
公益诉讼可通俗地理解为,当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时,由法律规定的机关或有关组织作为原告,以相关责任主体为被告,向法院提起民事或行政诉讼,诉请判决停止侵害行为并进行赔偿等。
实践中,检察机关办理了绝大多数公益诉讼案件。单独立法在进行相应授权的同时,也作出了必要限制,其中有关检察公益诉讼不得干预行政机关履职,以及如何处理社会组织的诉权顺位等问题受到业界关注。截至11月14日中午12时,已有超过8300人次对这部法律草案在线提出近21800条意见,远高于同期征求意见的其他法律草案。
中国立法确立公益诉讼制度是在2012年。当时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新增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彼时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但受限于法律规定,长期以来诉讼的原告必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一些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的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往往陷入“公地悲剧”,为此修法在实践基础上引入公益诉讼制度。不过,2012年修法并未具体明确公益诉讼主体。
从现有案例看,近年来检察公益诉讼在已获授权领域中所办理的案件,绝大多数涉及行政公益诉讼。2024年12月底的最高检察院数据显示,自2017年7月1日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98.9万余件,占全部公益诉讼案件的近九成,检察建议整改率达99%,向法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6000余件,99.1%得到了裁判支持。
本次草案对行政公益诉讼作了一系列规定。如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初步证明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可能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应当立案。
该草案将如何规范行政公益诉讼?是否有必要对公益诉讼诉权行使的顺位进行限制?更多内容请看《公益诉讼立法选择》
《美国稀土联盟虚实》
稀土在最新一轮关税谈判中再次发挥关键作用,促成中美在10月底快速达成协议,两国关系迎来市场翘首以盼的平缓期。
按照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结果,2025年11月10日,美国宣布暂缓美国商务部9月29日出台的“实体清单”出口管制50%股权穿透规则。
另一边,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在11月7日发文,暂停10月9日出台的“六道令”一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部分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仍继续执行。多名业内人士认为,以当前海外稀土产业的发展情况,未来一年内中国仍能保持全球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中美双方也都深知,各自利用稀土、芯片两张“牌”换取各自的“补链”时间窗口。
中国科技企业在加快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能力,如华为近期首次公布其AI芯片路线图,宣称通过几乎一年一代算力翻倍的速度,保障中国的AI算力供给。同时美国也对稀土、关键矿产的产业链培育全面提速。据财新不完全统计,2025年4月以来,美国各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至少宣布了15项与关键矿产有关的行业政策、投融资决定和采购合同。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积极拉拢矿藏资源丰富的“盟友”国家,以求供应渠道多元化。美国总统特朗普年初多次向乌克兰、格陵兰岛、刚果(金)喊话,宣扬“矿产换安全”的外交政策。
日本在稀土回收技术、部分高附加值特定稀土金属生产技术上占优;澳大利亚稀土资源较多,而且已有部分产业基础。美国如何利用各国优势助力美国在这些国家参与采矿项目?美国如何应对技术卡壳与稀土产业联盟的商业化挑战?更多内容请看《美国稀土联盟虚实》。
《中国核药产业升温》
在精准医疗的趋势下,靶向核药已成为癌症治疗领域一种新兴的疗法。11月5日,跨国
정보
- 프로그램
- 주기매주 업데이트
- 발행일2025년 11월 17일 오전 7:39 UTC
- 길이13분
- 등급전체 연령 사용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