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戰略風雲錄

理解國際戰略格局與臺海安全最新情勢,開拓您的國際視野。 主講: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 曾復生 博士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4D AGO

    EP197 聯合國80週年的新挑戰、美澳深化戰略夥伴關係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表示,感謝總統府資政林信義,再次擔任APEC領袖代表,期許林信義及代表團,傳達台灣「致力強化經濟韌性」、「願意分享先驅產業經驗」,以及「正加速推動以人為本的AI發展」等,三項重要主張,並與APEC成員加強交流,開創在各領域合作的機會。 2、國防部長顧立雄指出,國軍將積極建軍備戰,強化國防自主能量,藉軍購管道籌獲武器裝備,快速提升國防戰力,同時前瞻應用新興科技,將人工智慧導入軍事領域,提升整體作戰效能。 3、美國總統川普10月22日,取消與俄國總統普丁,在匈牙利的會談;同時,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俄國兩家最大石油天然氣公司;此外,歐盟也在10月23日通過,第19輪制裁俄羅斯措施。 4、俄國克里姆林宮10月22日證實,俄羅斯戰略核武部隊在普丁監督下演習,目的是測試軍方指揮、控制系統戰備狀態,以及人員作戰技能,涵蓋「核武三位一體」的陸基、海基、空基核武力量。 5、美國為報復中共管制稀土出口,準備祭出「關鍵軟體」出口限制,禁止大量含有美國軟體的產品,出口到中國大陸,包含筆記型電腦、飛機引擎,以及關鍵零組件等。 6、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10月22日宣布,美軍一連兩天在南美洲東太平洋海域,對運毒船發動軍事打擊,顯示川普政府將剿滅運毒船行動,從加勒比海擴展到太平洋海域。 7、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0月24日,在國會發表施政演說宣布,將原定2027年度達成,防衛經費佔GDP2%目標,提前到2025年度實現,並於2026年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三文件,因應日益嚴峻的安全環境。 8、泰國外交部長希哈薩10月23日表示,在美國斡旋下泰柬達成停火共識,雙方就關鍵訴求取得實質進展,將在10月26日東協領袖峰會期間,正式簽署聯合聲明,落實停火相關承諾。 9、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10月22日,通過四項友台法案,包含將台灣納入「北約+」的「豪豬法案」,加速對台軍售;「嚇阻中共侵略台灣法案」;「美國-台灣美洲夥伴法案」;「台灣國際團結法案」等,加強美台國防安全與外交合作關係。 10、中共二十大四中全會10月23日閉幕,審議通過,「關於十五五規劃建議」,發佈會議公報,列出十五五規劃時期,經濟、科技、社會等發展主要目標,同時決定增補張升民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等。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聯合國80週年的新挑戰 重點提示:聯合國從1945年10月24日成立,至今已有80週年,最重要貢獻是避免讓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同時,聯合國運用各種功能性國際組織,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與難題,貢獻卓著。近年來,國際社會呼籲改革聯合國安理會代表結構,印度、巴西、南非、德國、日本、波蘭等國,都積極爭取成為新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同時,聯合國面臨經費不足,難以支應國際組織需求增加的壓力,成為聯合國成立80週年的新挑戰。 二、美澳深化戰略夥伴關係 重點提示:美國總統川普10月20日,在白宮接待澳洲總理亞伯尼斯,雙方針對關鍵礦產合作、澳英美三方安全聯盟的核潛艦協議、聯合生產精確打擊飛彈與多管火箭等協議,達成合作共識,積極深化美澳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反制中共對全球稀土礦產壟斷,降低潛在安全風險;同時,增強澳洲在太平洋的戰略嚇阻能量,對抗中共在印太地區的擴張威脅。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7 min
  2. OCT 20

    EP196 印太與歐洲安全連動升高、美國會審議國防授權法案動向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指出,當前國際局勢動盪,威權勢力集結擴張,侵蝕國際秩序,民主社會受到假訊息與外部干預侵擾,讓全球和平面臨嚴峻挑戰,這些挑戰沒有任何國家能獨自應對,凸顯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化解危機。 2、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我國防空系統建置持續進行,依據賴總統指導方向,是將各式雷達偵測設備(sensor),與飛彈打擊系統(shooter),進行高效整合,藉以遂行多層次、高效率的攔截任務,此為不對稱作戰概念的精髓。 3、美國總統川普10月中旬,在埃及簽署「加薩和平宣言」,推動第二階段和平談判,展開重建加薩計劃。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哈山10月14日指出,川普10月26日前往馬來西亞,在東協峰會場邊見證,泰國與柬埔寨簽署停火協定。 4、美國國會參議院10月9日表決通過,2026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授權約9250億美元的軍事預算。同時,國會參議院在法案中,敦促戰爭部比照北約標準,與印太盟邦及我國,拓展安全與科技合作關係,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5、歐盟10月16日公佈,「歐洲無人機防禦倡議」,加強應對俄羅斯混合戰威脅能力,將與北約及烏克蘭合作,建構「無人機牆」,目標定在2027年正式運作。 6、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境地區,10月間的衝突持續升溫,雙方指控對方奪取邊境哨所。伊朗、卡達、沙烏地阿拉伯等國,憂心中亞與南亞緊張情勢加劇,呼籲雙方克制,避免衝突擴大成為全面戰爭。 7、美國陸軍部10月14日公佈「亞努斯計畫」,目標是在2028年前,為全美陸軍基地提供微型核反應爐,因應電網無法滿足,日益攀升的能源需求,以及可能與中共發生衝突時的電力供應問題。 8、美國戰爭部「國防後勤局」在10月間,啟動新計畫穩固稀土供應鏈,準備動用十億美元,採購稀有金屬與關鍵礦產,應對中共管制稀土出口衝擊,維持先進武器產能並鞏固國家安全。 9、美國陸軍近日在關島軍事基地內,測試「關島防禦系統」,這是戰爭部推動印太戰略核心架構,將關島建設成為太平洋戰略關鍵據點,嚇阻共軍擴張威脅,防範其以武力攻佔台灣,展現美國隨時準備戰鬥的決心。 10、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10月14日表示,盡管通膨風險仍在,但是就業市場已出現疲軟,經濟成長開始放緩,暗示三年的聯準會縮表行動可能結束,讓貨幣政策朝適度寬鬆方向推進,為繼續降息鋪路。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印太與歐洲安全連動升高 重點提示:北約秘書長呂特10月中旬在斯洛伐克公開表示,俄羅斯與中共戰略夥伴關係越來越緊密,因此北約與印太盟國必須進行安全合作,應對俄「中」同步擴張威脅。同時,歐洲與台灣的安全連動升高,應該相互支援合作。此外,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認為,俄「中」兩國正試圖改變,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還可能同時在印太與歐洲引爆軍事衝突,所以德國應與印太國家深化國防安全合作關係,但是歐洲與印太安全合作如何提升質量,仍有許多努力空間。 二、美國會審議國防授權法案動向 重點提示:美國國會參議院10月中旬,通過2026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強烈鼓勵戰爭部長邀請我國,參加環太平洋多國聯合軍演活動,讓美國的盟國友邦軍隊,有機會與我國的軍隊互動,以利共同維護印太地區和平穩定。同時,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包含「台灣安全合作倡議」,同意軍援我國十億美元。不過,這項軍事援助案還需要經過,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總統簽字批准,以及國會撥款委員會視當年預算分配狀況,來決定實際軍事援助我國的金額。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8 min
  3. OCT 13

    EP195- 如何強化我國不對稱戰略能量、美國對「中」俄戰略連動升高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演說中表示,期待中共能體現大國責任,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台海和平穩定現狀;同時,我國今年底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加速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嚴密防空系統,維護國家安全。 2、國防部長顧立雄指出,國防相關特別預算編列,均依戰備需求執行,以利提升戰力建構與戰備韌性,確保長期戰力持續能量,關於液化天然氣儲備的挑戰,國軍也有因應計畫。 3、美國政府將在10月14日,對大陸船舶收取港口費,中共方面隨即宣布反制措施,將在10月14日對美國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讓美「中」戰略競爭緊張關係,再度升高。 4、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0月7日,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華爾茲會談後,做出削減聯合國維和部隊預算決定。美國川普政府大幅減少,提供聯合國的基金預算,讓聯合國必須裁減25%維和部隊部署規模,將對區域局勢帶來新影響。 5、俄國財政部長希魯安諾夫10月6日宣布,俄國政府計畫自2026年起,將增值稅率由20%升高到22%,透過加徵稅收彌補財政赤字,但將導致俄國通膨加劇,突顯俄國已經陷入沉重軍費負擔,以及新的財政困境。 6、歐洲議會10月9日通過決議,針對俄國無人機侵擾歐盟與北約成員國行為,表達強烈譴責,同時支持歐盟執委會與烏克蘭合作,加速推動「無人機牆」計畫,以及反制措施應對俄國混合戰威脅。 7、以色列內閣10月10日批准,加薩停火第一階段協議,將在多國監督下執行停火、釋放人質與囚犯,可望結束長達兩年戰爭。美軍中央指揮部司令古柏證實,美軍將部署200人小組進駐加薩走廊,監督以哈執行停火協議。 8、泰國陸軍10月10日以掃雷為名意,在泰柬鄰近邊界驅趕,非法居住的柬埔寨民眾,引發抗議。目前,泰國軍方偵測到柬埔寨邊境駐軍加倍,泰柬關係再度陷入緊張狀態。 9、北韓領導人金正恩10月9日表示,北韓發展核武決心不變,準備在10月10日舉行夜間閱兵,可能展示「火星-20型」,固態燃料機動洲際彈導飛彈,讓美日韓等國高度警戒。 10、美國總統川普與芬蘭總統史塔布,10月9日達成協議,將借重芬蘭造船業能量,為美國海岸防衛隊建造11艘,具有破冰能力的巡防艦,應對俄「中」擴張威脅,維護北極圈和平穩定。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如何強化我國不對稱戰略能量 重點提示:我國面對中共意圖併吞台灣野心與威脅,必須堅實國防戰力,強化不對稱戰略能量,包括增加國防預算,展現防衛決心;發展全社會韌性防衛體系,團結民眾共同應對共軍威脅;建立國軍多重嚇阻戰力,強調「自己國家自己守護」精神;提高國軍與美軍通訊溝通能力,發展衛星網通協同作戰基礎,讓台海地區「共同作戰圖像」有效運作,也讓共軍瞭解武力犯台代價極高,而且很難獲勝。 二、美國對「中」俄戰略連動升高 重點提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積極佈局「聯俄制中」與「聯中制俄」等,彈性靈活的國防戰略,意圖達成「美國優先」政策目標,讓美國對「中」俄戰略連動性升高,卻也讓美國「新版國防戰略」,內容出現不確定性,以及延遲發布的特殊狀況。近日,美「中」戰略競爭關係再度緊張化,同時川普總統同意對烏克蘭出售戰斧巡弋飛彈,將威脅到莫斯科的安全,讓美俄關係緊張升高,也讓美國對「中」俄戰略連動策略,出現新態勢,後續發展殊值密切關注。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8 min
  4. OCT 6

    EP194- 臺美關係「互惠雙贏」新契機、探索美「中」科技戰新領域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表示,美日韓外長會議後聯合聲明,是今年第三度重申,支持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並對台海週邊出現,日益頻繁的破壞穩定行為表達關切。這些堅定立場已經成為,國際民主陣營的共識。 2、國防部長顧立雄指出,有關海鯤號是否能如期交艦,所需前置準備與測試,需確保安全無虞後,才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另外,對於中共相關攻台準備,國防部會持續密切注意,並在軍事上務實評估,做好應處計畫與作為。 3、美國總統川普與戰爭部長赫格塞斯9月30日,自全球各地召回數百位美軍將領,發表政策談話,宣示將加速營造部隊文化,推動建軍構想,專注提升防衛戰力,應對未來多樣化挑戰。 4、美國與法國將舉行第二次軍用衛星聯合演訓,想定太空衝突情境,由兩國多枚衛星在軌道上,執行同步機動操作任務,進而驗證協調能力,因應中共發展反衛星武器,所帶來的太空威脅新環境。 5、印度「國防研究暨發展組織」9月24日,運用鐵路機動載具,成功試射「烈火-P」中程導彈,藉此提升印度應對中共、巴基斯坦等,潛在威脅國家的核武導彈嚇阻能量。 6、近期歐洲多國遭到俄國無人機侵擾,歐盟執委會同意推動「無人機牆」計畫,集資打造全新的防禦體系,加強歐洲東翼國家的防空能力,應對來自俄國的無人機威脅。 7、南韓總統李在明10月1日宣布,明年國防預算將提高8.2%,主要用於投資無人載具與新型裝備,強化防衛戰力應對新威脅,同時強調唯有在堅實的安全基礎上,才能實現和平。 8、美國總統川普9月29日提出,結束加薩戰爭計畫有三大重點,包括以色列撤軍不會佔領或併吞加薩;不會強迫加薩人民遷移;接受巴勒斯坦建國可能性等。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支持川普的計畫,但堅決反對巴勒斯坦建國。 9、美軍印太指揮部9月29日表示,第14屆印太陸軍參謀長會議,已於25日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落幕,會中除討論區域情勢與新興科技運用,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上將在演講中,重申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10、亞洲開發銀行9月30日公佈,「2025年亞洲發展展望」指出,中國大陸2025年經濟成長率,預計為4.7%,2026年增速放緩至4.3%。同時,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9月份製造業經理人指數為49.8%,反映大陸製造業仍處在「收縮區間」。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臺美關係「互惠雙贏」新契機 重點提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建議,台美先進晶片產能五五分工,為台美關係邁入「互惠雙贏」新時期鋪路。美方強調,美國若達成半導體產業自主目標,台灣安全更能獲得保障。但是部份人士擔心,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完整,而且生產效率高,若在美國複製半導體產業鏈,恐將面臨成本升高新挑戰。我國應思考提升戰略高度與角色,同步強化台美經貿科技與國防安全夥伴關係,主動提出「整體合作架構」方案,為台美「互惠雙贏」營造新契機。 二、探索美「中」科技戰新領域 重點提示:美「中」決策者瞭解,擁有關鍵高科技自主,能夠保持軍力優勢,並決定經濟競爭力。近來,美「中」科技戰方興未艾,中共監管機構積極管制外資活動,防範國際投資者掌握大陸先進晶片廠股權,影響營運決策方向。同時,中共要求大陸晶片商長鑫科技公司等,在國內上市籌資,方便監控國際投資者活動,避免高階晶片商關鍵技術外洩。中共推動高科技自主發展,主導先進晶片公司營運,要求高科技廠商在國內上市籌資,避免多數股權落入外國投資機構手中,影響中共達成高科技自主目標,已經成為觀察美「中」科技戰新領域。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8 min
  5. SEP 29

    EP193- 美國轉變對烏俄態度影響評估、國際對以巴「兩國方案」新動向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指出,當前國際局勢動盪,地緣政治持續升溫,威權勢力集結擴張,侵蝕國際秩序,讓全球和平面臨嚴峻挑戰,沒有任何國家能獨自應對,更凸顯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化解危機,也唯有深化民主夥伴關係,才能維護長久和平。 2、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台美各項軍事交流,均按照計畫節點進行。美國一直協助台灣進行國防改革,我國也持續與友盟國家交流合作,維持區域和平穩定。 3、在聯合國大會開議期間,美日韓三國外長9月22日,在紐約發表聯合聲明,關切台海周邊頻繁的破壞穩定行為,鼓勵和平解決兩岸議題,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4、澳洲總理亞伯尼斯9月23日表示,澳洲與美國將於10月20日,在華府進行會談,針對「澳英美安全聯盟」( AUKUS)核潛艦協議,展開進一步協商,強化兩國戰略夥伴關係,反制中共擴張威脅。 5、馬來西亞總理安華9月23日在東帝汶宣布,東帝汶預定今年10月,正式成為東協第11個成員國;同時,美國總統川普確認出席,10月26日至28日在吉隆坡舉行的東協領袖峰會。 6、歐盟網路安全機構9月22日表示,英國、德國、比利時等歐洲機場自動報到系統,近日遭到惡意網路攻擊,導致登機與航班調度大亂。顯示,強化關鍵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資訊安全,不容輕忽。 7、俄國總統普丁9月22日表示,倘若川普政府同意,俄國願意在2026年2月,「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到期後,簽約將時限展延一年,緩解美俄雙方緊張關係。 8、北韓領導人金正恩9月22日表示,他與川普總統曾經於2018至2019年間,分別在新加坡、越南,以及南北韓非軍事區板門店,共會晤三次,只要美國放棄無核化目標,他願意與川普舉行會談,再度強調北韓不會放棄核武立場。 9、中共與俄國合作開發北極圈,9月下旬開通中歐北極航道,讓航程較以往縮短22天,降低對中東蘇伊士運河依賴,但北極航道開通,恐對北極生態造成嚴重破壞新挑戰。 10、中國大陸首款自製大型客機C919,出現供應鏈重大障礙問題。由於飛機關鍵零組件,嚴重依賴美國供應商,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下,讓預期生產與交付目標,受到嚴重影響,削減三分之二產量。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美國轉變對烏俄態度影響評估 重點提示:美國總統川普在聯合國大會,針對俄國、中共、印度、歐盟等提出批評;同時,川普認為俄國是「紙老虎」,讓烏俄戰爭持續這麼久,而且經濟嚴重衰退。川普表示,美國會繼續提供武器給北約,讓烏克蘭在歐盟支持下,收復被俄國佔領的失土。這是美國對烏俄戰爭態度重大轉變,可能造成「雙面刃」結果,值得持續密切關注。 二、國際對以巴「兩國方案」新動向 重點提示:中東加薩走廊人道危機,讓歐洲國家政府面臨民意壓力,要求承認巴勒斯坦國,接受聯合國「兩國方案」決議,也讓英國、加拿大、澳洲、法國、葡萄牙等國,在聯合國大會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目前,聯合國將近有150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只有美國不承認,但美國擁有一票否決權。日本首相石破茂也批評以色列忽視「兩國方案」。顯示,國際社會對中東地區以巴衝突,以及「兩國方案」解決模式都出現新動向。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8 min
  6. SEP 22

    EP192- 歐洲安全情勢最新動向、太平洋島國論壇新決議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表示,台灣將持續提升防衛能力,確保台海和平穩定,明年度國防預算佔比,將超過GDP 3%,預計2030年達到,比照北約標準的5%,並秉持不對稱戰略,透過對美進行軍事採購,或是國防自主,期待與美國深化合作,從規劃設計到生產製造,推進兩國緊密國防合作關係。 2、國防部長顧立雄指出,「韌性、自主、創新」是國防建設重要方向,人工智慧在輔助國防決策系統上,將扮演關鍵角色,無論是在指管系統,或情報整合系統等領域,國防部都會加速發展,並引進人工智慧提升國軍戰力。 3、美國總統川普9月中旬率團訪問英國,簽署兩國「科技繁榮協議」,未來10年準備投資約2000億美元,合作發展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生物科技,以及民用核能等產業,鞏固先進科技優勢。 4、美國總統川普計畫削弱中共,在全球港口影響力,準備把具有戰略價值港口,逐漸納入美國掌控,以利在應對與中共衝突時,避免美國落入港口與海上劣勢。 5、美國政府9月15日批准兩筆,各價值5億美元對烏軍援計畫。這是美國首度按照「烏克蘭優先需求清單機制」,由北約出資採購美製庫存武器,加速交付時程,滿足烏軍防衛需求。 6、沙烏地阿拉伯9月17日,與擁有核武導彈的巴基斯坦,簽署一項新的戰略防務協議,承諾對其中任何一國的攻擊,形同對沙、巴兩國的侵略。目前,巴基斯坦在沙國部署千名軍力,協助沙國作戰與訓練。 7、丹麥9月16日在格陵蘭島,舉行「北極之光」多國聯合軍演,同時宣布在當地投資16億丹麥克朗,更新基礎建設與防務,加強應對俄「中」在北極圈,擴張影響力的新威脅。 8、澳洲政府9月14日表示,將初步投入120億澳元,升級造船廠設施,提供未來核動力潛艦艦隊使用,美國未來也能使用這座設施,協助推動「澳英美安全聯盟」核潛艦交付計畫。 9、美國晶片設計公司輝達9月18日宣布,將以50億美元入股晶片設計製造公司英特爾,共同合作開發製造個人電腦,以及資料中心的人工智慧晶片,可能衝擊台積電等競爭對手。 10、大陸國家統計局9月15日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拉動經濟的消費、投資、淨出口數值,都低於預期。同時,大陸房價仍延續跌勢,房地產持續低迷,這對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能否達到5%目標造成壓力。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歐洲安全情勢最新動向 重點提示:俄國無人機接連入侵波蘭、羅馬尼亞、愛沙尼亞等國領空,引發歐盟與北約高度警惕,讓歐洲安全情勢升溫,擔心烏俄戰爭外溢到歐盟國家。北約曾經派出先進戰機與防空飛彈,在波蘭領空把俄國無人機擊落。但是,北約使用昂貴的尖端武器對付廉價的無人機,將成為歐盟與北約嚴重弱點。所以,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準備投資60億歐元,與烏克蘭合作發展「無人機聯盟」,打造「無人機牆」,運用合理成本與技術優勢,防範俄國無人機侵略歐洲。 二、太平洋島國論壇新決議 重點提示:第54屆太平洋島國論壇( PIF)領袖峰會,9月9日至12日在所羅門群島舉行。今年與往年不同處是主辦國所羅門群島,受到中共意圖排除我國與會壓力下,決定不邀請所有21個捐助國出席論壇。9月12日,PIF的18個成員國通過「戰略夥伴」新架構,同時維持1992年PIF領袖公報,有關「發展夥伴」的決定。我國以「發展夥伴」身份,繼續參與PIF活動的地位不變。所以,我國將可以參加2026年,在帛琉舉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活動。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9 min
  7. SEP 15

    EP191- 落實「台灣關係法」維護台美共同利益、中東局勢發展最新動向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指出,兩岸一定要對話,用對話取代對抗,用交流取代圍堵,兩岸共同的敵人就是天災、地變、傳染病,共同的目標就是,每個國家、每個政府都有責任維護人民的福祉。 2、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中共近年來不斷透過灰色地帶襲擾,併同軍事威嚇,我國必須正視、警覺,透過此次特別預算,將可使台灣戰備存量,從30天增加至120天,確保整體作戰韌性不墬。 3、美國國會眾議院9月10日通過,新版「美國國防授權法案」,授權約9000億美元軍事開支,其中撥款10億美元用於「台灣安全合作倡議」,相較去年的3億美元增加約3倍,這項法案下階段將請美國會參議院審議表決。 4、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4日指出,中共近期在上海、浙江、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增建多處海空軍基地,研判共軍意圖持續提升現代化戰力,為武力犯台進行準備。顯示,西太平洋軍事衝突風險不容輕忽。 5、「美日決心之龍25」聯合軍演9月11日展開。美軍首度在日本部署「提豐」飛彈系統,展現美國對印太盟國堅定安全承諾,傳達日本加強軍備,嚇阻中共威脅訊號。 6、波蘭領空9月10日遭遇俄國無人機入侵,該國與北約合作擊落數架,成為烏俄戰爭以來,首個動武的北約成員國。聯合國安理會與北約都應波蘭要求,召開緊急會議應對俄國侵略威脅。 7、美國政府削減軍事援助計劃,已經知會與俄國接壤的東歐國家,未來將減少軍力部署與演訓任務,藉此敦促歐洲擴大承擔防禦責任,要求歐洲加強國防自主能量。 8、新加坡國防部長陳振聲9月10日,前往華府與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會談,深化兩國國防安全合作關係,新國將向美國採購4架「海神」反潛巡邏機,強化戰力與海域覺知能量。 9、第12屆「北京香山論壇」將於9月17至19日舉行,包括越南、新加坡、俄羅斯等,約100多個國家代表確認出席,各界關注美國與中共兩軍,是否會在「北京香山論壇」互動,目前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武官確認出席論壇。 10、美國太空總署(NASA)9月10日宣布,基於資訊安全防範機密外洩,以及確保美國太空科技優勢,即日起限制中共研究人員,進入美國太空總署設施,或存取相關資料。顯示,美國與中共太空競賽日益激烈。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落實「台灣關係法」維護台美共同利益 重點提示:美國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維克爾指出,台灣對美國安全與全球經濟至關重要;同時,台灣若被中共併吞,美國抵禦中共威脅的太平洋防線將全面瓦解,美軍防禦陣線將退到關島與夏威夷;此外,中共若侵略台灣,美國不能挺身協防台灣安全,將動搖日本、南韓等盟國對美國安全承諾的信心。美國為維持在西太平洋戰略優勢,應該落實「台灣關係法」內容,按照中共對台灣威脅程度變化,提供台灣足夠自我防衛所需要的武器、裝備與服務,協助台灣維護國防安全與經濟繁榮,鞏固台美共同利益發展。 二、中東局勢發展最新動向 重點提示: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9月9日下令,對卡達首都杜哈的哈瑪斯領導人住宅,實施精準空中攻擊,造成六人死亡包括哈瑪斯領袖。卡達外交部強烈譴責,認為以色列違反國際法。同時,以色列空軍如何突破卡達防空系統,讓卡達的飛彈與戰機毫無反應,引發軍事戰略圈對以色列秘密武器,高度好奇。當前,以色列決定佔領加薩走廊,支持美國重建加薩計畫,讓阿拉伯國家無法接受。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國家強調,不會拋棄巴勒斯坦人,英、法、德、澳、加拿大等國,將在聯合國支持巴勒斯坦建國,讓中東緊張局勢再度升高。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9 min
  8. SEP 8

    EP190- 「習普金會」衝擊國際安全、烏俄和平協議前景評估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指出,回顧1979年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以來,不分黨派的歷任總統均在「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的基礎上,協助台灣強化防衛能量,未來台灣也希望在此基礎之上,加強與美國在安全與繁榮等各方面的合作。 2、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國軍在無人機籌獲與運用方面,透過委製、對外軍購及國內採購等管道,籌獲各型無人機,同時爭取與友盟國家技術合作,共同打造無人機「非紅供應鏈」。 3、美國總統川普9月5日簽署行政命令,將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藉由恢復曾經使用近160年的舊稱,調整軍隊的任務定位,重振強悍軍風,向潛在對手發出信號,表明美軍已做好準備,決心為維護國家利益採取軍事行動。 4、法國總統馬克宏9月4日邀請多位歐洲領袖,舉行「志願者聯盟」視訊會議後,宣布已有26國同意參與,烏克蘭戰後安全保障機制,美國則將透過不同援助方案,向烏克蘭提供可靠的安全後盾。 5、美國總統川普與澳洲總理亞伯尼斯9月4日進行通話,討論兩國雙邊國防安全事務,以及關鍵礦產合作計畫,期望提升關鍵礦產供應鏈穩定,創造美國與澳洲互利雙贏結果。 6、日本與澳洲9月5日在東京舉行外交國防「二加二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反對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為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日澳願意扮演主導角色。 7、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官員9月3日公開警告,以色列如果併吞約旦河西岸土地,將觸碰阿聯「紅線」,嚴重破壞「亞伯拉罕協議」精神,突顯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擴張領土構想,將衝擊與阿拉伯世界發展關係的進程。 8、美國與委內瑞拉在南加勒比海對抗情勢升高。美國五角大廈9月4日表示,兩架委國戰機飛越美軍驅逐艦,是高度挑釁行為,意圖干擾美國「掃毒任務」,並鄭重對委國提出「嚴厲警告」。 9、泰國國會9月5日表決通過,「泰自豪黨」領袖阿努廷當選新任總理,接替遭到憲法法院裁定解職的前總理貝東丹。阿努廷新總理將依照協議,在4個月內解散國會,推動憲政改革計劃。 10、美國聯準會官員表示,勞動市場惡化疑慮持續,增強市場對降息的預期,8月份美國民間企業增加5.4萬就業人口,遠低於市場預期,顯示美國勞動市場正在降溫,聯準會9月份降息機率大幅升高。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習普金會」衝擊國際安全 重點提示:中共花費360億人民幣舉辦閱兵秀肌肉,習近平還在北京與普丁、金正恩會談。美國總統川普批評「習普金會」意圖密謀反美,強調美國會保持高度警覺,維持軍事嚇阻能量優勢。「習普金會」讓美「中」戰略競爭態勢複雜化,衝擊國際安全格局。這次共軍雖展示核武嚇阻新能量,仍將面臨美國發展「金穹」本土飛彈防禦系統新壓力。 二、烏俄和平協議前景評估 重點提示:阿拉斯加「雙普會」後,「烏俄和平協議」談判進展緩慢。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將積極規劃在烏克蘭部署多國部隊,保障「烏俄和平協議」有效性,美國已同意擔任安全後盾,提供關鍵情監偵等戰略資源。不過,俄羅斯總統普丁強調,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歐盟軍隊不准進入烏克蘭,否則俄國將會繼續戰鬥,讓「烏俄和平協議」談判陷入僵局。美國總統川普是否對普丁失去耐心,對俄國祭出嚴厲制裁措施,將影響「烏俄和平協議」發展動向。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1 min

About

理解國際戰略格局與臺海安全最新情勢,開拓您的國際視野。 主講: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 曾復生 博士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From 漢聲廣播電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