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Special中国艺术家

Vol.01中国诗歌:我们该如何把生活过成诗

在璀璨的文化长河中,诗人以身为舟、以笔为桨,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而这一切不一定始于对宏大历史叙事的惊叹、对宏伟征途的崇敬,可能只是一次与故人的久别重逢,一次与家人的团聚。那些充盈着澎湃生命力的瞬间,都在诗人伸手触碰这个世界的瞬间流淌成诗。

就像莎翁说的那样,“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在看,这诗将长存,赐予我们生命。

为了探讨生活中诗歌在何处,如何与诗歌共处这一人文艺术生存议题,我们邀请了诗者安娜一起来聊聊她的诗歌生活。

人人都是艺术家,我们在这里从大地出发,聚焦于那些用心灵触碰生活,以平凡之身演绎非凡艺术的平民艺术家。让我们跟随安娜的脚步去看看她口中的“我们都是Special的艺术家,我们是一群热爱诗歌的人。”

【嘉宾介绍】

安娜:女,祖籍河北昌黎,现居秦皇岛。工学学士,经济师,质量体系审核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散曲工委副主任,塞鸿秋散曲社社长,塞鸿秋文化微刊主编。

【时间线】

02:32 “我们都是艺术家。”

06:53 《诗经》:不变的中国美

10:05 《桑葚歌》:环坐树荫农家乐,称赞今夏好收成。

11:52 《赠友人》:桃园结伴少年游,无限夭夭春水流。

13:31 爱诗、写诗,是一种生活方式

15:19 “special艺术家”

18:19 诗歌创作小指南:一起来写诗

19:10 彩蛋时刻,快来听诗!

【提到的艺术】

-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实际共有305篇)。《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说“兴于《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怀人古体诗。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爱慕、怀念和追求的对象。本诗中的景物描写十分出色,景中含情,情景浑融一体,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给人一种凄迷朦胧的美。

-歌行体: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由南朝宋鲍照始创,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鲍照仿效乐府诗,经充分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骨、自创格调,而且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步韵:用他人诗作韵脚的原字及其先后次第来写诗唱和。

-古诗词韵律: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称为押韵。自《诗经》以降,诗词、民歌几乎没有不押韵的。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平仄:别称侧声,指古汉语字调的平声和仄声,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仄声分为上声、去声、入声。

【听到的音乐】

《在水一方》邓丽君

《风入松·吹》by Suno

《一起去吃火锅》by Suno

【想和你说】

节目将在每周五上午十点准时上线,覆盖海内外各大音频平台。

在这里,你可以遇见更多样的FSCA

Ins|X|Facebook

公众号|小红书|微博

欢迎向fscavics@163.com 投递平民艺术家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把Special Artists 带给世界。

如果你想和我们一起“思大千世界,讲中国故事”,欢迎添加负责人的微信bfsuwjp,加入全球新观察社群(添加微信时请注明“姓名+单位”)

出品:新青年国际传播工作室

指导老师:王纪澎

总制作人:刘美辰

声音设计:刘美辰

视觉设计:刘英琮 刘敏怡 马晴儿

本期节目统筹:刘美辰

本期文案制作:谭成 赵诗彤 徐芮 孙妍 陈春晓

本期节目审核:纪依林、牟方婷、王海燕、沈梦婷

《寻找Special中国艺术家》中国栏目

主持人:刘美辰

后期制作:刘美辰 

中国运营组:林雨萌、曹格睿、刘敏仪、陈奕璇、陈沁妤

《Finding Special Chinese Artists》海外栏目

海外部部长:蒋黄英姿

主持人:徐楚棣

后期制作:朱雨姝

AIGC:NotebookLM

前期中英文审核制作:蔡一铭

英文音频内容审核:张小彤

海外运营组:蔡一铭、胡明珂、张镨予、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