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纪霖的播客

79,风从八方来:上海城市文化传统中的海洋文明

11月9日(周日)中国建投集团旗下建投书局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许纪霖,从历史纵深与文明比较的视角,梳理上海城市文化中海洋基因的形成脉络,探讨这座城市的开放品格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

上海,这座矗立于长江与东海交汇处的城市,自吴淞口的渔火初燃,便以“向东是海”的胸襟,展开了中华文明拥抱蔚蓝的壮阔叙事。长江挟五千年的黄土记忆奔涌而来,东海以潮汐为笔,在滩涂勾勒开放与进取的文明密码。当厚重的黄土文明与辽阔的海洋文明在此碰撞,上海,成为东方内陆通向太平洋时代的重要门户。

漫步江畔,聆听万国建筑的低语,在文明互鉴的篇章里,回溯东西方文化在此激荡融合的百年风云;流连于博物馆与市集,从一件青铜器里,感受器纳百川的包容气度;

海陆形胜的格局中,解读上海这座低地平原城市何以成为南北航运枢纽与商业勃发的天然沃土;憧憬着未来的邮轮母港,在邮轮文旅的蓝图中,想象一种自由洒脱的生活方式;

从北外滩出发,在航贸新章里,洞察这座城市链接全球的经济脉搏;最后,让我们一同回溯百年时光,在波澜壮阔的寰球征程中,探寻上海从临海而生到向海而兴成长中的精神内核。

上海城市的主基调是蓝色。蓝色象征着海洋文明。1500年地理大发现以后,海洋文明就是世界文明的主流。上海作为中国近代以来最大的口岸城市,它是在全球化中诞生和成长的,深刻地受到了海洋文明的影响。风从八方来,外来文明不仅有英美的新教文化、法国的拉丁文化,也有犹太教、东正教和东洋文化。世界上各种异域文化云集上海,并且与上海本土的江南文化传统内在融合,共同塑造了近代上海的城市文化传统,其中最重要的海洋文明塑造了上海城市精神的三大特征:海纳百川、与时俱进和务实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