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腔西调

Vol.243|列国志:波兰,从欧洲“不死鸟”到中欧“陆桥”|嘉宾:施展

2025年9月,波兰突然关闭通往中国的中欧班列口岸,在国际物流版图上撕出一个醒目的口子。在这个节点上,我们的老朋友、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施展教授走访参观了波兰的TCL工厂与华沙起义博物馆,带回一些新见闻。

从哥白尼到肖邦,从卡廷森林惨案到华沙起义,波兰曾经是贵族共和的东欧强国,却一度因为内部的一票否决制而陷入瘫痪,被俄普奥三次瓜分,从地图上消失了123年。但这个国家总能从废墟中重生:一战后毕苏斯基带领流亡者复国,二战后又在苏联阴影下孕育出团结工会。

在华沙起义纪念馆,我们看到波兰人如何用博物馆叙事重构历史记忆——俄乌战争后,他们对德国的指责被悄然抹去,转而将全部愤怒倾泻在俄罗斯身上。今天的波兰工厂里,中国制造的电视机正通过当地工人的组装进入欧洲市场。今天的波兰不仅是中欧班列不可替代的枢纽,更在俄乌战争中展现出超越德国的战略重要性。

【本期对谈】

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施展,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收听指南】

01:28 从波兰突然切断中欧铁路大动脉聊起

05:28 波兰之行,去看战争的历史被怎样讲述

09:27 华沙起义:一场被盟友“围观”的悲剧

13:53 俄乌战争后对德苏态度转变,波兰重写华沙起义的叙事

21:37 三次瓜分、三次灭国、三次复国

25:17 贵族共和制的一票否决权如何让波兰政治陷入瘫痪?

31:00 贵族太多,国王太弱:波兰如何意外变成宗教最宽容的国家?

36:25 从耶稣会教育到民族认同:天主教如何成为波兰的“世俗宗教”?

43:11 波兰人身份认同的两大符号:抽象的波兰国家、抽象的波兰天主教

48:10 波兹南事件、毕苏斯基与波兰复国

55:24 从人口数量、素质和领土纵深来看,如今的波兰是德国产业的优质溢出对象

59:10 IFA展见闻:国内企业在欧洲布置的「隐形桥头堡」

1:03:32 三海倡议:争夺欧盟话语权的野望

【工具箱】

01 【施展世界】波兰系列札记:

《国家亡了,就用诗歌把它重建起来 | 施展札记59》

《华沙起义的结尾记忆 | 施展札记60》

《当民主不再解决问题,威权就回来了 | 施展札记61》

02 卡廷森林事件,又称卡廷森林大屠杀、卡廷惨案,是苏联秘密警察机关内务人民委员部在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的批准下,于1940年4月至5月间对苏联入侵波兰时俘虏的波兰战俘、知识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务员进行的有组织的大屠杀。

03 华沙起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家乡军反抗德国占领军的战役。这场战役是在1944年8月1日开始的。波兰家乡军的目的是想在苏联红军到达华沙前解放德国的占领,以避免战后由波兰爱国者联盟占据主导地位。

04 波兹南事件,又名波兹南抗议或波兹南1956年起义,是历史上第一次波兰人民对波兰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大规模抗议事件。该事件反映出波兰人对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的不满情绪。

05 约瑟夫·克莱门斯·毕苏斯基是波兰政治家,曾任波兰第二共和国国家元首(1918年-1922年)。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起,他成为了波兰政治中的主要力量和欧洲政局的重要人物。关于他的评价呈现两极化倾向:一些人称他是波兰民族英雄,被认为是让波兰在123年(是为瓜分波兰时期)后于1918年重返独立的功臣,但也有人指称其为波兰的法西斯独裁者。

06 波兰家乡军,又有译为波兰国家军,是波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占领区和受到苏联控制的寇松线以西地区内的主要抵抗运动。1939年波兰沦陷后,逃往法国巴黎的索恩科夫斯基将军首先建立了较为松散的波兰地下的武装抵抗组织同盟组织。1942年2月,在英国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将效忠于他们的波兰游击队组织重新统合为波兰家乡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家乡军最著名的军事行动是1944年的华沙起义。

07 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品展(Internationale Funkausstellung Berlin),缩写IFA。是德国最具规模的电子产品博览会之一,源于1924年。作为世界上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视听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之一,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已经拥有101年的历史。2025年9月5日,2025年IFA展在柏林会展中心开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约1900家参展商。

08 三海倡议(Three Seas Initiative,Trimarium,3SI 或 TSI),又名波罗的海、亚德里亚海、黑海(BABS)倡议,是一个由12个中东欧欧洲联盟成员国组成的论坛,自北向南从波罗的海至亚德里亚海和黑海。三海倡议成员国包括奥地利、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

【出行预告】

11月13日-11月22日,与施展、许小亮两位学者一起踏上中亚这片土地,将脚步嵌入历史,从塔什干启程,穿越希瓦的遗风、布哈拉的智慧、撒马尔罕的荣光,沿着这些碎片连缀成线的线索,体会中亚在世界历史中的“枢纽”角色。更多内容请查看:《学术考察 | 永恒的撒马尔罕:欧亚文明的枢纽》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爱道思)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三联中读、虎嗅、B站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关注、评论、转发,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0(备注「播客」)

商务合作:media@eidos.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