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戰略風雲錄

理解國際戰略格局與臺海安全最新情勢,開拓您的國際視野。 主講: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 曾復生 博士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1 DAY AGO

    EP193- 美國轉變對烏俄態度影響評估、國際對以巴「兩國方案」新動向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指出,當前國際局勢動盪,地緣政治持續升溫,威權勢力集結擴張,侵蝕國際秩序,讓全球和平面臨嚴峻挑戰,沒有任何國家能獨自應對,更凸顯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化解危機,也唯有深化民主夥伴關係,才能維護長久和平。 2、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台美各項軍事交流,均按照計畫節點進行。美國一直協助台灣進行國防改革,我國也持續與友盟國家交流合作,維持區域和平穩定。 3、在聯合國大會開議期間,美日韓三國外長9月22日,在紐約發表聯合聲明,關切台海周邊頻繁的破壞穩定行為,鼓勵和平解決兩岸議題,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4、澳洲總理亞伯尼斯9月23日表示,澳洲與美國將於10月20日,在華府進行會談,針對「澳英美安全聯盟」( AUKUS)核潛艦協議,展開進一步協商,強化兩國戰略夥伴關係,反制中共擴張威脅。 5、馬來西亞總理安華9月23日在東帝汶宣布,東帝汶預定今年10月,正式成為東協第11個成員國;同時,美國總統川普確認出席,10月26日至28日在吉隆坡舉行的東協領袖峰會。 6、歐盟網路安全機構9月22日表示,英國、德國、比利時等歐洲機場自動報到系統,近日遭到惡意網路攻擊,導致登機與航班調度大亂。顯示,強化關鍵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資訊安全,不容輕忽。 7、俄國總統普丁9月22日表示,倘若川普政府同意,俄國願意在2026年2月,「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到期後,簽約將時限展延一年,緩解美俄雙方緊張關係。 8、北韓領導人金正恩9月22日表示,他與川普總統曾經於2018至2019年間,分別在新加坡、越南,以及南北韓非軍事區板門店,共會晤三次,只要美國放棄無核化目標,他願意與川普舉行會談,再度強調北韓不會放棄核武立場。 9、中共與俄國合作開發北極圈,9月下旬開通中歐北極航道,讓航程較以往縮短22天,降低對中東蘇伊士運河依賴,但北極航道開通,恐對北極生態造成嚴重破壞新挑戰。 10、中國大陸首款自製大型客機C919,出現供應鏈重大障礙問題。由於飛機關鍵零組件,嚴重依賴美國供應商,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下,讓預期生產與交付目標,受到嚴重影響,削減三分之二產量。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美國轉變對烏俄態度影響評估 重點提示:美國總統川普在聯合國大會,針對俄國、中共、印度、歐盟等提出批評;同時,川普認為俄國是「紙老虎」,讓烏俄戰爭持續這麼久,而且經濟嚴重衰退。川普表示,美國會繼續提供武器給北約,讓烏克蘭在歐盟支持下,收復被俄國佔領的失土。這是美國對烏俄戰爭態度重大轉變,可能造成「雙面刃」結果,值得持續密切關注。 二、國際對以巴「兩國方案」新動向 重點提示:中東加薩走廊人道危機,讓歐洲國家政府面臨民意壓力,要求承認巴勒斯坦國,接受聯合國「兩國方案」決議,也讓英國、加拿大、澳洲、法國、葡萄牙等國,在聯合國大會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目前,聯合國將近有150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只有美國不承認,但美國擁有一票否決權。日本首相石破茂也批評以色列忽視「兩國方案」。顯示,國際社會對中東地區以巴衝突,以及「兩國方案」解決模式都出現新動向。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8 min
  2. 22 SEPT

    EP192- 歐洲安全情勢最新動向、太平洋島國論壇新決議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表示,台灣將持續提升防衛能力,確保台海和平穩定,明年度國防預算佔比,將超過GDP 3%,預計2030年達到,比照北約標準的5%,並秉持不對稱戰略,透過對美進行軍事採購,或是國防自主,期待與美國深化合作,從規劃設計到生產製造,推進兩國緊密國防合作關係。 2、國防部長顧立雄指出,「韌性、自主、創新」是國防建設重要方向,人工智慧在輔助國防決策系統上,將扮演關鍵角色,無論是在指管系統,或情報整合系統等領域,國防部都會加速發展,並引進人工智慧提升國軍戰力。 3、美國總統川普9月中旬率團訪問英國,簽署兩國「科技繁榮協議」,未來10年準備投資約2000億美元,合作發展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生物科技,以及民用核能等產業,鞏固先進科技優勢。 4、美國總統川普計畫削弱中共,在全球港口影響力,準備把具有戰略價值港口,逐漸納入美國掌控,以利在應對與中共衝突時,避免美國落入港口與海上劣勢。 5、美國政府9月15日批准兩筆,各價值5億美元對烏軍援計畫。這是美國首度按照「烏克蘭優先需求清單機制」,由北約出資採購美製庫存武器,加速交付時程,滿足烏軍防衛需求。 6、沙烏地阿拉伯9月17日,與擁有核武導彈的巴基斯坦,簽署一項新的戰略防務協議,承諾對其中任何一國的攻擊,形同對沙、巴兩國的侵略。目前,巴基斯坦在沙國部署千名軍力,協助沙國作戰與訓練。 7、丹麥9月16日在格陵蘭島,舉行「北極之光」多國聯合軍演,同時宣布在當地投資16億丹麥克朗,更新基礎建設與防務,加強應對俄「中」在北極圈,擴張影響力的新威脅。 8、澳洲政府9月14日表示,將初步投入120億澳元,升級造船廠設施,提供未來核動力潛艦艦隊使用,美國未來也能使用這座設施,協助推動「澳英美安全聯盟」核潛艦交付計畫。 9、美國晶片設計公司輝達9月18日宣布,將以50億美元入股晶片設計製造公司英特爾,共同合作開發製造個人電腦,以及資料中心的人工智慧晶片,可能衝擊台積電等競爭對手。 10、大陸國家統計局9月15日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拉動經濟的消費、投資、淨出口數值,都低於預期。同時,大陸房價仍延續跌勢,房地產持續低迷,這對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能否達到5%目標造成壓力。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歐洲安全情勢最新動向 重點提示:俄國無人機接連入侵波蘭、羅馬尼亞、愛沙尼亞等國領空,引發歐盟與北約高度警惕,讓歐洲安全情勢升溫,擔心烏俄戰爭外溢到歐盟國家。北約曾經派出先進戰機與防空飛彈,在波蘭領空把俄國無人機擊落。但是,北約使用昂貴的尖端武器對付廉價的無人機,將成為歐盟與北約嚴重弱點。所以,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準備投資60億歐元,與烏克蘭合作發展「無人機聯盟」,打造「無人機牆」,運用合理成本與技術優勢,防範俄國無人機侵略歐洲。 二、太平洋島國論壇新決議 重點提示:第54屆太平洋島國論壇( PIF)領袖峰會,9月9日至12日在所羅門群島舉行。今年與往年不同處是主辦國所羅門群島,受到中共意圖排除我國與會壓力下,決定不邀請所有21個捐助國出席論壇。9月12日,PIF的18個成員國通過「戰略夥伴」新架構,同時維持1992年PIF領袖公報,有關「發展夥伴」的決定。我國以「發展夥伴」身份,繼續參與PIF活動的地位不變。所以,我國將可以參加2026年,在帛琉舉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活動。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9 min
  3. 15 SEPT

    EP191- 落實「台灣關係法」維護台美共同利益、中東局勢發展最新動向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指出,兩岸一定要對話,用對話取代對抗,用交流取代圍堵,兩岸共同的敵人就是天災、地變、傳染病,共同的目標就是,每個國家、每個政府都有責任維護人民的福祉。 2、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中共近年來不斷透過灰色地帶襲擾,併同軍事威嚇,我國必須正視、警覺,透過此次特別預算,將可使台灣戰備存量,從30天增加至120天,確保整體作戰韌性不墬。 3、美國國會眾議院9月10日通過,新版「美國國防授權法案」,授權約9000億美元軍事開支,其中撥款10億美元用於「台灣安全合作倡議」,相較去年的3億美元增加約3倍,這項法案下階段將請美國會參議院審議表決。 4、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4日指出,中共近期在上海、浙江、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增建多處海空軍基地,研判共軍意圖持續提升現代化戰力,為武力犯台進行準備。顯示,西太平洋軍事衝突風險不容輕忽。 5、「美日決心之龍25」聯合軍演9月11日展開。美軍首度在日本部署「提豐」飛彈系統,展現美國對印太盟國堅定安全承諾,傳達日本加強軍備,嚇阻中共威脅訊號。 6、波蘭領空9月10日遭遇俄國無人機入侵,該國與北約合作擊落數架,成為烏俄戰爭以來,首個動武的北約成員國。聯合國安理會與北約都應波蘭要求,召開緊急會議應對俄國侵略威脅。 7、美國政府削減軍事援助計劃,已經知會與俄國接壤的東歐國家,未來將減少軍力部署與演訓任務,藉此敦促歐洲擴大承擔防禦責任,要求歐洲加強國防自主能量。 8、新加坡國防部長陳振聲9月10日,前往華府與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會談,深化兩國國防安全合作關係,新國將向美國採購4架「海神」反潛巡邏機,強化戰力與海域覺知能量。 9、第12屆「北京香山論壇」將於9月17至19日舉行,包括越南、新加坡、俄羅斯等,約100多個國家代表確認出席,各界關注美國與中共兩軍,是否會在「北京香山論壇」互動,目前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武官確認出席論壇。 10、美國太空總署(NASA)9月10日宣布,基於資訊安全防範機密外洩,以及確保美國太空科技優勢,即日起限制中共研究人員,進入美國太空總署設施,或存取相關資料。顯示,美國與中共太空競賽日益激烈。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落實「台灣關係法」維護台美共同利益 重點提示:美國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維克爾指出,台灣對美國安全與全球經濟至關重要;同時,台灣若被中共併吞,美國抵禦中共威脅的太平洋防線將全面瓦解,美軍防禦陣線將退到關島與夏威夷;此外,中共若侵略台灣,美國不能挺身協防台灣安全,將動搖日本、南韓等盟國對美國安全承諾的信心。美國為維持在西太平洋戰略優勢,應該落實「台灣關係法」內容,按照中共對台灣威脅程度變化,提供台灣足夠自我防衛所需要的武器、裝備與服務,協助台灣維護國防安全與經濟繁榮,鞏固台美共同利益發展。 二、中東局勢發展最新動向 重點提示: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9月9日下令,對卡達首都杜哈的哈瑪斯領導人住宅,實施精準空中攻擊,造成六人死亡包括哈瑪斯領袖。卡達外交部強烈譴責,認為以色列違反國際法。同時,以色列空軍如何突破卡達防空系統,讓卡達的飛彈與戰機毫無反應,引發軍事戰略圈對以色列秘密武器,高度好奇。當前,以色列決定佔領加薩走廊,支持美國重建加薩計畫,讓阿拉伯國家無法接受。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國家強調,不會拋棄巴勒斯坦人,英、法、德、澳、加拿大等國,將在聯合國支持巴勒斯坦建國,讓中東緊張局勢再度升高。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9 min
  4. 8 SEPT

    EP190- 「習普金會」衝擊國際安全、烏俄和平協議前景評估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指出,回顧1979年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以來,不分黨派的歷任總統均在「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的基礎上,協助台灣強化防衛能量,未來台灣也希望在此基礎之上,加強與美國在安全與繁榮等各方面的合作。 2、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國軍在無人機籌獲與運用方面,透過委製、對外軍購及國內採購等管道,籌獲各型無人機,同時爭取與友盟國家技術合作,共同打造無人機「非紅供應鏈」。 3、美國總統川普9月5日簽署行政命令,將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藉由恢復曾經使用近160年的舊稱,調整軍隊的任務定位,重振強悍軍風,向潛在對手發出信號,表明美軍已做好準備,決心為維護國家利益採取軍事行動。 4、法國總統馬克宏9月4日邀請多位歐洲領袖,舉行「志願者聯盟」視訊會議後,宣布已有26國同意參與,烏克蘭戰後安全保障機制,美國則將透過不同援助方案,向烏克蘭提供可靠的安全後盾。 5、美國總統川普與澳洲總理亞伯尼斯9月4日進行通話,討論兩國雙邊國防安全事務,以及關鍵礦產合作計畫,期望提升關鍵礦產供應鏈穩定,創造美國與澳洲互利雙贏結果。 6、日本與澳洲9月5日在東京舉行外交國防「二加二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反對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為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日澳願意扮演主導角色。 7、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官員9月3日公開警告,以色列如果併吞約旦河西岸土地,將觸碰阿聯「紅線」,嚴重破壞「亞伯拉罕協議」精神,突顯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擴張領土構想,將衝擊與阿拉伯世界發展關係的進程。 8、美國與委內瑞拉在南加勒比海對抗情勢升高。美國五角大廈9月4日表示,兩架委國戰機飛越美軍驅逐艦,是高度挑釁行為,意圖干擾美國「掃毒任務」,並鄭重對委國提出「嚴厲警告」。 9、泰國國會9月5日表決通過,「泰自豪黨」領袖阿努廷當選新任總理,接替遭到憲法法院裁定解職的前總理貝東丹。阿努廷新總理將依照協議,在4個月內解散國會,推動憲政改革計劃。 10、美國聯準會官員表示,勞動市場惡化疑慮持續,增強市場對降息的預期,8月份美國民間企業增加5.4萬就業人口,遠低於市場預期,顯示美國勞動市場正在降溫,聯準會9月份降息機率大幅升高。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習普金會」衝擊國際安全 重點提示:中共花費360億人民幣舉辦閱兵秀肌肉,習近平還在北京與普丁、金正恩會談。美國總統川普批評「習普金會」意圖密謀反美,強調美國會保持高度警覺,維持軍事嚇阻能量優勢。「習普金會」讓美「中」戰略競爭態勢複雜化,衝擊國際安全格局。這次共軍雖展示核武嚇阻新能量,仍將面臨美國發展「金穹」本土飛彈防禦系統新壓力。 二、烏俄和平協議前景評估 重點提示:阿拉斯加「雙普會」後,「烏俄和平協議」談判進展緩慢。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將積極規劃在烏克蘭部署多國部隊,保障「烏俄和平協議」有效性,美國已同意擔任安全後盾,提供關鍵情監偵等戰略資源。不過,俄羅斯總統普丁強調,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歐盟軍隊不准進入烏克蘭,否則俄國將會繼續戰鬥,讓「烏俄和平協議」談判陷入僵局。美國總統川普是否對普丁失去耐心,對俄國祭出嚴厲制裁措施,將影響「烏俄和平協議」發展動向。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1 min
  5. 1 SEPT

    EP189- 探索美國國防戰略新動向、剖析全球五大火藥庫特點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表示,台灣將採取三項行動與亞太各國合作,第一項行動是展現維護區域和平的決心;第二項行動是加強與邦交國的各項合作;第三項行動是藉由「亞太國會議員聯合會」平台,共同對區域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2、國防部長顧立雄指出,面對敵情日益嚴峻,威脅持續升高,要展現自我防衛能力決心,必須調升國防預算,其中國防預算區分為人員維持費、作業維持費與軍事投資等三大部分,這三項都要維持平衡,不宜偏廢。 3、美國海軍陸戰隊準備在帛琉、澳洲新增預置囤儲點,藉此提升在西太平洋部署彈性與戰備能量,可以在危機發生時快速做出反應,有效應對潛在威脅擴張意圖。 4、日本防衛相中谷元與英國國防大臣希利,8月28日在東京舉行會談,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強烈反對任何透過武力或脅迫,片面改變台海現狀企圖。 5、美歐軍方著手研擬方案,為烏克蘭提供明確的戰後安全保障,構想包括由美國提供空中與情監偵的關鍵戰略資源,協助歐洲部隊設置3道地面防線,防範俄國在達成停火協議後,再度侵略烏克蘭。 6、南韓總統李在明8月25日,在華府與美國總統川普會談,深化美韓同盟合作,共同應對北韓威脅。川普希望南韓可以釋出,美軍駐韓基地土地所有權,並支付更多軍事費用。 7、日本政府將在2026年度預算計畫中,編列超過新台幣25.9億元經費,逐步建構「主動式網路防禦體制」,協助政府單位加強抵禦,外來網路攻擊威脅。 8、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葛羅西表示,「聯合國稽查小組」已經重返伊朗,這是自今年以色列與美國襲擊伊朗核設施以來,首度進入伊朗的「核查核小組」,重新檢查伊朗核設施,並清點濃縮鈾庫存。 9、美國國防部研擬在日本成立,新的「多領域指揮部」,整合陸、海、空、太空與網路等作戰能量,強化駐日美軍應對中共等印太威脅能力,成為美國陸軍推動現代化重點之一。 10、太空科技公司 SpaceX的「星艦」重型火箭,8月26日升空執行第10次飛行測試,順利釋放8枚「星鏈」衛星,完成助推器應變與新隔熱材料測試。這次發射成功象徵技術已經成熟,有助拓展「星鏈」衛星部署能量。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探索美國國防戰略新動向 重點提示:美國國防部8月下旬,完成「2025年國防戰略草案」,將於9月間公佈。「國防戰略」是五角大廈最高層級戰略指導,有四大支柱包括:保衛美國本土、防範中共威脅、加強與盟國夥伴責任分擔,以及重振國防工業基礎。這份「國防戰略」明確指出台灣的關鍵角色,主張美國與盟國夥伴要發揮嚇阻能量,使中共不能出兵奪台,或評估代價過高而無法下手。 二、剖析全球五大火藥庫特點 重點提示:美國重要政治新聞網POLITICO,8月下旬發布專題報導,列出全球五大火藥庫包括:印度與巴基斯坦衝突、台海情勢、俄國與波羅的海三國緊張關係、中共與印度邊境衝突、朝鮮半島核武導彈危機等。這五大火藥庫都各有特點,如果爆發全面衝突,都可能引發核武戰爭,相關國家都應謹慎應處,避免衝突造成人類災難。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9 min
  6. 25 AUG

    EP188- 探索美國國際戰略新動向、美「中」印度三邊競合新態勢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表示,明年度國防預算將佔GDP 3.32%,展現守護國家安全,保護民主自由人權決心,政府也將持續修建營舍空間,改善國軍福利待遇,並支持國防自主,讓台灣的軍工產業強化國防力量,達成永續雙贏目標。 2、國防部長顧立雄指出,近三年國防部業務費執行率均達95%以上,預算執行狀況良好,因應中共持續加大對我軍事脅迫,以及灰色地帶襲擾,國防預算獲得為各界關注焦點,預算解凍有助於國防施政整體規劃,以及戰備任務持續推動,亦可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 3、美國總統川普8月18日在白宮會晤烏克蘭總統,以及七名歐洲領袖。川普在會後表示,將安排普丁與澤倫斯基會面,然後舉行美俄烏領袖會議,討論未來由歐洲在與美國協調下,對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 4、俄羅斯總統普丁8月21日就烏克蘭戰爭,提出最新條件指出,基輔需放棄東部頓巴斯地區,放棄加入北約並保持中立,同時禁止西方軍隊進駐烏克蘭,若基輔拒絕,戰爭將繼續。 5、日本與聯合國等合辦的「第九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8月22日簽署「橫濱宣言」,將加強與非洲國家合作,促進經濟發展,協助非洲培育三萬名人工智慧專家,制衡中共在非洲擴張影響力。 6、紐西蘭安全情報局8月21日警告,目前中共仍是對該國與印太地區盟邦,進行外國干預的最活躍勢力,其日益加劇的情報活動,已構成重大安全威脅,敦促政府與民眾正視相關風險。 7、南韓總統李在明8月23日訪問日本,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會談,宣示延續兩國建交60年邦誼,持續推動雙邊合作關係與各領域交流,以及深化美日韓三方軍事安全合作。 8、美軍印太總部指揮官帕帕羅上將與菲律賓參謀總長布勞納上將,8月7日在夏威夷舉行「年度共同防禦與安全合作會議」,同意兩國在2026年舉行超過500場,軍事交流與聯合演習活動,強化雙邊軍事安全合作關係。 9、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8月21日表示,以國將立即啟動與哈瑪斯停火,以及釋放人質談判,同時批准以色列國防軍佔領加薩市,殲滅所有哈瑪斯武裝集團的軍事行動。 10、美國國務院8月21日證實,將全面審查目前持有,入境美國簽證的5500萬外國公民,是否違反相關規定,並授權國務院官員發現違規跡象時,取消該人簽證並趨逐出境,未入境者將被撤回簽證。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探索美國國際戰略新動向 重點提示:美國總統川普的國際戰略強調,美國是國際和平締造者,上任以來已經調停印巴邊境衝突、剛果與盧安達戰爭、泰國與柬埔寨邊境衝突、亞塞拜然與阿美尼亞長期戰爭等,現正積極促成俄烏和談,以及「以哈停火方案」。同時,美國國際戰略目標之一,是達成「美國優先」政策,穩住本土高階晶片製造能量,重組美國高科技生產結構,保持美國在全球科技、軍事、經濟、金融等領域領先優勢與領導地位。 二、美「中」印度三邊競合新態勢 重點提示:印度長期採取「等距外交」與「不結盟政策」。近年,印度與美國國防合作關係密切,成為美國在印太地區牽制中共擴張威脅重要夥伴。同時,印度積極爭取美俄支持,與中共競爭「全球南方」領導國地位。最近,印度與美國貿易關係緊張化,讓印度傾向與中共改善關係,墊高與美國談判籌碼。8月間,中共外長王毅訪問印度,為8月底在天津的「習莫會」鋪路,也讓美「中」印度三邊競合態勢出現新變數。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8 min
  7. 18 AUG

    EP187- 「雙普會」後國際戰略格局動向、中共經濟面臨「內外交迫」困境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表示,面對中共持續對台灣加大威脅與壓迫,政府會積極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持續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攜手,全力捍衛台灣民主,共同守護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 2、國防部長顧立雄指出,自「丹娜斯」颱風一直到這次「楊柳」颱風,國軍都配合地方政府需求,主動及時投入防救災工作,適時調整救災機具,確保救援工作符合需要,共同守護民眾與家園安全。 3、美國總統川普8月15日,在阿拉斯加會晤俄國總統普丁。歐盟國家領袖8月12日發表聯合聲明,樂見川普致力結束俄國侵略烏克蘭戰爭,但烏克蘭和平之路,不能在烏國缺席下決定,國界不能以武力改變。 4、澳洲總理亞伯尼斯與紐西蘭總理盧克森8月9日舉行領袖峰會,討論加強澳紐軍事合作,在聯合聲明對中共挑釁行為,表達嚴重關切,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呼籲以對話和平解決爭端,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 5、在經歷過將近40年戰火後,南高加索地區的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兩國,在美國總統川普見證下,簽署和平協議握手言和。同時,兩國分別與美國簽訂能源、科技、經貿合作協議,共同建設戰略運輸走廊。 6、聯合國安理會8月10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以色列全面佔領加薩計畫,認為此舉將引發大規模人道危機。同時,澳洲總理亞伯尼斯宣布,澳洲決定在9月聯合國大會承認巴勒斯坦國。 7、美軍南方指揮部8月12日宣布,將與巴拿馬當局合作,持續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共同維護運河基礎設施安全,驗證雙方聯合防衛能量,展現美國捍衛全球關鍵航道安全決心。 8、南韓總統李在明8月15日出席,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年「光復節」儀式,表示正計畫恢復兩韓「919軍事協議」,暫停部分邊境軍事活動,希望重建與北韓關係,減緩兩韓緊張態勢。 9、美國國防部8月14日表示,總統川普已下令派800國民兵進駐華府,協助當地執法人員完成部署。美國司法部長邦迪也授權「聯邦緝毒局」,接管華府特區警察局,直到川普總統認為,華府法律秩序已經恢復為止。 10、美國海岸防衛隊證實,近期陸續偵獲五艘中共破冰船,在阿拉斯加海域活動。由於中共近年以科研為名,持續派遣艦艇遠赴北極圈活動,因此美方宣示將強化相應作為,嚴密監控中共艦艇在北極圈活動。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雙普會」後國際戰略格局動向 重點提示:全球矚目的「雙普會」8月15日在阿拉斯加舉行,雙方達成重要共識,但是沒有具體和平協議。川普總統返回華府後,即刻與歐盟及烏克蘭領袖通話,降低各方焦慮感;同時,川普暫緩對俄羅斯祭出更多制裁措施。「雙普會」後發展,將讓美俄與美「中」關係「共伴效應」,持續成為觀察國際戰略格局動向焦點。 二、中共經濟面臨「內外交迫」困境 重點提示: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7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下滑3.6%。顯示,中國大陸經濟仍然陷入通貨緊縮困境。當前,大陸經濟發展面臨內需消費不足、內外投資意願低落,以及國際社會抵制中共「產能過剩」產品貿易戰等多重壓力。今年10月,中共將召開「四中全會」,通過「第15個五年經濟規劃」,能否提出發展經濟新方案,突破「內外交迫」經濟困境,各方都高度關注。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6 min
  8. 11 AUG

    EP186 - 美「中」太空登月競賽新動向、國際核武戰略格局新態勢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表示,政府會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確保台海和平穩定,持續深化與民主國家夥伴關係,推動國防改革,明年國防預算將達GDP 3%以上目標。 2、國防部長顧立雄指出,未來國軍將持續建構,不對稱與韌性的防衛戰力,透過「國防創新小組」,評估新興科技及產品的作戰運用,導入國軍戰力籌獲及整建,創造嚇阻優勢,有效守護國家安全。 3、馬來西亞總理安華8月8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今年10月在吉隆坡舉行的東協峰會,可能舉行「川習會」。同時,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指出,美「中」貿易戰休兵可能再延90天。 4、俄羅斯總統普丁8月2日宣布,俄國已經完成生產首批「榛樹」極音速飛彈,正式服役後將在2025年底前,同時部署在白俄羅斯境內,準備作為「反擊北約攻擊行動」的武器。 5、美國與北約敲定「烏克蘭優先需求清單」新軍援機制,運用北約經費採購美國武器,滿足烏克蘭優先需求。荷蘭國防部8月4日宣布,提供5億歐元軍事援助,成為透過新機制援烏第一個國家。 6、俄羅斯與中共8月1至5日,在日本海舉行「海上聯合軍演」。俄國太平洋艦隊證實,兩國海軍舉行砲兵與反潛演訓,深化「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日本最新版「國防白皮書」指出,俄「中」軍事合作是日本的最大戰略挑戰。 7、澳洲國防部8月5日宣布,日本三菱重工研發的「最上級」護衛艦升級版,贏得澳洲海軍小型通用巡防艦計畫,預計2026年簽約採購11艘。這將是日本在二戰結束後,首度對外國出口作戰艦艇。 8、韓國防衛事業廳8月4日表示,未來5年將支出1178億韓元(約新台幣25.4億元),升級「聯合指管系統」,加強與美軍聯合作戰能力,同時為未來從美軍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預作準備。 9、以色列安全內閣8月8日批准,以色列控制加薩市的計畫,預計5個月內完成。但是,以國這種做法引起國際反彈,英國首相施凱爾與澳洲外長黃英賢都表示,加薩走廊戰事擴大,只會讓人道危機更加惡化。 10、所羅門群島總理馬內列8月7日表示,包括美「中」在內的21個捐助國,都不會受邀出席今年的「太平洋島國論壇領袖峰會」,這項決定已經告知「太平洋島國論壇」18個成員國。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美「中」太空登月競賽新動向 重點提示:美國交通部長兼NASA代理署長達菲,8月初要求加速在月球設置核電站工作進度,在2030年完成發射建置任務,因應中共與俄羅斯合作計劃在2035年前,完成月球設置核電站計劃,防範「中」俄兩國先在月球劃定勢力範圍,限制美國在月球活動能量,影響美國的太空計劃安全。 二、國際核武戰略格局新態勢 重點提示: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布「2025年國際核武軍控年鑑」指出,自2024年以來,世界擁有核武國家都在強化核武能量,並陸續退出軍備控制協議,啟動核武導彈軍備競賽新時期。當前,美俄都已經退出「中程導彈條約」,同時美俄簽署的「新削減戰略核武條約」,也將在2026年到期。中共近年發展核武導彈速度加快,更讓大國核武軍備競賽,面臨競爭加劇新態勢。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7 min
4.7
out of 5
17 Ratings

About

理解國際戰略格局與臺海安全最新情勢,開拓您的國際視野。 主講: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 曾復生 博士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From 漢聲廣播電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