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FUN音樂

IC之音竹科廣播|柳百珊、小青姐姐 主持

歐美備受矚目的SEL社會情緒學習是什麼?對孩子有甚麼影響? 台灣在114年正式迎來「SEL社會情緒學習元年」,教育部也啟動為期五年的計畫(114年至118年),希望打造更友善、更有幸福感的校園,幫助學生學會認識情緒、管理情緒、關心他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並做出有責任感的決定。 《晚安FUN音樂》節目呼應這股SEL趨勢,不講深奧的音樂理論或教育理念,而是用動人的故事、優美的古典音樂,陪伴家長和孩子輕鬆學習社會情緒的五大能力。每週鎖定一位音樂家,藉由他們的生平故事,呼應週一到週三所聚焦的不同SEL主題,讓孩子從音樂家的經歷中,看見如何面對情緒與挑戰,學習如何做出更好的選擇。 節目裡精心設計了最貼近孩子們日常的「EMOJI小劇場」,以輕鬆有趣的校園故事為背景,三位可愛的小學生—小依、小茉和小吉—,帶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緒和人際狀況,搭配動聽的古典音樂和音樂家的故事,讓孩子在聽劇的過程中,也能學會思考和理解,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小出口,多一點面對困難的勇氣。 【晚安FUN音樂】,讓孩子自然的體會SEL社會情緒學習的內涵! 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

  1. 1D AGO

    第三十集:蕭邦-人際技巧與負責任的決定

    內容:【SEL曲目】降E大調夜曲,op.9, No.2柔美的音樂最容易讓人聯想人際互動中的支持和關懷。這首夜曲如歌一般的旋律,充滿溫暖和安慰的氣氛,最適合作為討論人際關係的起點。音樂溫柔的特質,可讓孩子感受到關愛的力量,進而啟發他們學習如何關心他人。不妨問問孩子:這首曲子讓你想起誰?他讓你覺得就像這首音樂一樣溫暖。或思考,如何成為一個能帶給他人安慰和溫暖的人?鼓勵孩子用實際的行動表達對家人或朋友的關心。【音樂家的故事】1 窗外的鋼琴,失落的琴音蕭邦的鋼琴被丟出窗外的事件,與波蘭的歷史背景以及蕭邦對祖國的深刻情感有關。1830年,波蘭爆發了十一月起義,波蘭人民起義反抗俄羅斯帝國的統治。起義失敗後,波蘭的自由遭到更加嚴厲的壓制,許多人被迫流亡。蕭邦選擇離開波蘭,前往巴黎,開始了他流亡音樂家的生活。關於鋼琴被丟出窗外的傳聞,故事大致是,當俄羅斯軍隊進駐華沙,並在波蘭進行軍事鎮壓時,有一名俄羅斯軍官闖入蕭邦家,蕭邦的鋼琴被軍隊徹底摧毀,甚至傳言它被從窗戶丟出去。正當前往巴黎路上的蕭邦聽到這個消息,在憤怒下寫作了《革命練習曲》,傳遞出他當時絕望的心境。2 蕭邦就是鋼琴的代名詞蕭邦成為「鋼琴」的代名詞,並非僅僅因為他創作了大量鋼琴作品,更因為他深刻理解鋼琴的音色、情感表達和技術潛力。他的音樂讓鋼琴成為一個具有無限可能的樂器,將鋼琴音樂提升到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無論是在音樂創作、演奏技巧還是情感表達上,蕭邦的鋼琴音樂都成為了經典,並且影響了後世鋼琴音樂的發展。蕭邦的夜曲、圓舞曲、練習曲、波蘭舞曲,馬祖卡舞曲等都是鋼琴音樂中的經典之作,這些作品至今仍然是鋼琴演奏的重要曲目。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鋼琴音樂的典範,成了每一位鋼琴演奏者的必修課。【EMOJI小劇場:粗心大意】小茉老是忘東忘西,害得小組作業沒交。她學會使用筆記和提醒工具,改善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50 min
  2. 3D AGO

    第二十八集: 蕭邦-自我覺察與自我管理

    內容:【SEL曲目】前奏曲第四首,op.28, No.4這首前奏曲中,情感的表達既不過於劇烈,也不過於平淡,它為聽者提供了一個平靜的氛圍,讓孩子們能夠安靜下來,反思自己的內心狀態。隨著音樂可以詢問,當旋律變化時,你的情緒是否也跟著變化呢?例如,當音樂低沉時,你是否感到悲傷或沉重?而當旋律轉為稍微輕快時,你的感覺是否也有改變?若進一步能鼓勵孩子用詞彙來描述自己的感受,更能提升情緒的表達能力。【音樂家的故事】1 再也回不去了因為蕭邦的家鄉陷入俄羅斯的統治,蕭邦的父親趕緊將蕭邦送出國留學,因此20歲的蕭邦便離開了故鄉華沙。蕭邦於1831年離開波蘭前往巴黎,這不僅是為了躲避波蘭的政治局勢,也為了尋找更多的音樂創作機會。巴黎當時是歐洲的音樂文化中心,這使蕭邦能獲得更大的舞臺。而在他的行囊中放了甚麼呢?有兩首鋼琴協奏曲,親友們在歡送會上的酒杯,以及酒杯中來自波蘭的土壤,另外還有蕭邦喜歡的女孩送給他的緞帶。蕭邦在巴黎的生活非常成功,他獲得了認可和尊重,成為當時最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之一。然而,由於他的健康狀況一直不好,他未能回到波蘭。蕭邦的音樂受到了當時巴黎上層社會的青睞,而他對波蘭卻有著無限的思念,主要體現在他的作品中。2 身在巴黎心在波蘭蕭邦是半個法國人,因為父親是法國人,不過蕭邦在波蘭出生,他的祖國是波蘭。人們提到波蘭馬上會想到蕭邦,蕭邦代表波蘭,卻不是百分之百的波蘭人,他的身軀目前在巴黎,但他的心臟卻在波蘭,為甚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蕭邦一生雖然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巴黎,但他對波蘭的情感始終未曾減退,他的遺願就是將自己的心臟葬回波蘭,這種做法在當時某些文化和宗教中並不罕見。蕭邦去世後,蕭邦的姊姊根據蕭邦的心願,將他的心臟取出並帶回波蘭,最終被安放在波蘭華沙的聖十字教堂,成為波蘭歷史和文化重要的一部分。【EMOJI小劇場:百米衝刺】小依參加田徑比賽,但壓力大到影響表現。她學會透過呼吸練習和正向思考來調適壓力。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46 min
  3. 3D AGO

    第二十八集: 蕭邦-自我覺察與自我管理

    內容:【SEL曲目】前奏曲第四首,op.28, No.4這首前奏曲中,情感的表達既不過於劇烈,也不過於平淡,它為聽者提供了一個平靜的氛圍,讓孩子們能夠安靜下來,反思自己的內心狀態。隨著音樂可以詢問,當旋律變化時,你的情緒是否也跟著變化呢?例如,當音樂低沉時,你是否感到悲傷或沉重?而當旋律轉為稍微輕快時,你的感覺是否也有改變?若進一步能鼓勵孩子用詞彙來描述自己的感受,更能提升情緒的表達能力。【音樂家的故事】1 再也回不去了因為蕭邦的家鄉陷入俄羅斯的統治,蕭邦的父親趕緊將蕭邦送出國留學,因此20歲的蕭邦便離開了故鄉華沙。蕭邦於1831年離開波蘭前往巴黎,這不僅是為了躲避波蘭的政治局勢,也為了尋找更多的音樂創作機會。巴黎當時是歐洲的音樂文化中心,這使蕭邦能獲得更大的舞臺。而在他的行囊中放了甚麼呢?有兩首鋼琴協奏曲,親友們在歡送會上的酒杯,以及酒杯中來自波蘭的土壤,另外還有蕭邦喜歡的女孩送給他的緞帶。蕭邦在巴黎的生活非常成功,他獲得了認可和尊重,成為當時最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之一。然而,由於他的健康狀況一直不好,他未能回到波蘭。蕭邦的音樂受到了當時巴黎上層社會的青睞,而他對波蘭卻有著無限的思念,主要體現在他的作品中。2 身在巴黎心在波蘭蕭邦是半個法國人,因為父親是法國人,不過蕭邦在波蘭出生,他的祖國是波蘭。人們提到波蘭馬上會想到蕭邦,蕭邦代表波蘭,卻不是百分之百的波蘭人,他的身軀目前在巴黎,但他的心臟卻在波蘭,為甚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蕭邦一生雖然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巴黎,但他對波蘭的情感始終未曾減退,他的遺願就是將自己的心臟葬回波蘭,這種做法在當時某些文化和宗教中並不罕見。蕭邦去世後,蕭邦的姊姊根據蕭邦的心願,將他的心臟取出並帶回波蘭,最終被安放在波蘭華沙的聖十字教堂,成為波蘭歷史和文化重要的一部分。【EMOJI小劇場:百米衝刺】小依參加田徑比賽,但壓力大到影響表現。她學會透過呼吸練習和正向思考來調適壓力。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49 min
  4. SEP 17

    第二十七集:舒曼-人際技巧與負責任的決定

    內容:【SEL曲目】英雄主題變奏曲,op.13主題與變奏的形式,呈現了音樂在不同情境下的轉變,它有很強的戲劇性,每個變奏有不同的音樂情緒,反映了生活中不同的情境和挑戰。曲中所謂的「英雄」,不僅是勇敢的戰士,也指那些在生活中勇於面對挑戰,並做出正確決定的人。讓孩子知道,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機會成為自己的英雄,尤其是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冷靜,積極理性思考,並做出負責的選擇。【音樂家的故事】1 語言結束了,音樂開始了舒曼是在舒伯特之後,德語國家中寫作藝術歌曲的翹楚,質與量都令人嘆服!而藝術歌曲正是寫給克拉拉的,最能理解他的人就是克拉拉。1840年是舒曼的藝術歌曲年:聯篇歌曲以海涅的詩寫了九首歌曲,蘊含戀人的挫折和離別;桃金孃代表純潔的白花,是婚禮最好的禮物;女人的愛情與一生,寫作的時候舒曼心裡想的就是克拉拉,而詩人之戀彷彿就像舒曼的自傳。2 音樂的暗號舒曼的創作靈感很多來自文學作品,例如尚‧保羅的小說《化裝舞會》,延伸為舒曼的鋼琴曲《蝴蝶》,小說中的化裝舞會、月光、蝴蝶和小丑等,都出現在舒曼的作品中成為素材。舒曼也愛玩文字遊戲,他把暗號寫成音符來玩,把人名和音名連起來,例如阿貝格變奏曲中,阿貝格的名字Abegg,轉成音名就是A (La),B (Si),E (Mi),G (Sol),G (Sol),把字母轉成音名當作主題使用。【EMOJI小劇場:直笛社的衝突】小吉和同學在直笛社吵架,雙方互不相讓。小依和小茉幫助他們溝通,讓他們學會如何解決衝突,而不是鬧翻。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  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49 min
  5. SEP 16

    第二十六集:舒曼-社會覺察

    內容:【SEL曲目】異國的土地與人民》,選自選自《兒時情景》,op.15, No.1舒曼的《兒時情景》並沒有直接描寫兒童生活,而是從成人的角度回憶童年情景,但筆觸細膩,深入童心,刻畫他們的心理狀態。《異國的土地與人民》以平穩的音符展現溫柔與平和,但夾雜著不安分的附點節奏,生動表現了孩子聽到異國故事時,專注好奇的神情。孩子開始想像異國他鄉的景象和人群,它鼓勵孩子體會不同文化與人群的生活,學習以同理心看待世界。【音樂家的故事】1 真切的心意不嫉妒舒曼為音樂界介紹了兩位音樂家,他們是蕭邦和布拉姆斯。舒曼的作為堪為成熟音樂家的典範,我們可以想想,如果是我,我願意讓和我一樣優秀的人也有出頭的機會嗎?舒曼在《新音樂雜誌》(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中首次介紹了蕭邦,並說:「他是音樂界的詩人之一,脫帽致敬。」 用「脫帽」來表示敬意是一種非常誠摯且正式的表達方式,象徵著舒曼對蕭邦音樂風格的極高評價。而舒曼對布拉姆斯的推薦則更為直接且有力。在1853年,年輕的布拉姆斯將自己的作品寄給了舒曼,並在信中附上了一些鋼琴曲。舒曼聽後大為驚喜,並迅速在《新音樂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熱情洋溢的文章,稱布拉姆斯為「音樂界的希望」。他寫道,布拉姆斯的音樂展現出超凡的技巧和深刻的情感,並且預見到他將會成為偉大的作曲家。總的來說,舒曼推崇蕭邦於對音樂內在情感的理解,而對布拉姆斯則充滿了對他音樂潛力的信心,和他將帶來音樂的未來。2 一手寫音樂,一手寫評論舒曼的文筆絕佳,1834年創立《新音樂雜誌》,自己擔任主編,活躍地發表音樂評論,開啟音樂評論的起點。《新音樂雜誌》不僅是舒曼個人對音樂的評論平臺,還是當時音樂界最重要的出版物之一。舒曼創立的初衷就是推廣創新的音樂,介紹新生代音樂家,透過文字表達對音樂的獨到見解,建立音樂家之間的聯繫和對話。通過這本雜誌,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音樂的內在價值和藝術性,有助於音樂的普及與教育。【EMOJI小劇場:沒關係其實有關係】小茉總說「沒關係」,但其實心裡很介意。有一天,她終於忍不住大發脾氣,朋友們才發現她一直壓抑自己的情緒。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  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48 min
  6. SEP 15

    第二十五集:舒曼-自我覺察與自我管理

    內容:【SEL曲目】夢幻曲,選自《兒時情景》,op.15, No.7這是舒曼最知名的鋼琴小品,這首曲子柔和、夢幻,帶有一種平靜和沉思的氛圍。這首曲子可以協助孩子學會如何聆聽自己內心的情感,它像是一面鏡子,反映出內心的平靜、夢想和希望。旋律的流動性也表達了情感的變化,引導孩子理解情感並非一成不變,它會隨著時間和情境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幫助孩子意識到自己內心的情感變化,在自我探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音樂家的故事】1 內在的聲音,誰才是真正的我?舒曼的內在有兩個不同性格的自我,他把這兩種人格設定為兩個人物,一個是「佛羅列斯坦」(Florestan),另一個是「Eusebius」(優賽比斯),佛羅列斯坦活力旺盛,非常積極熱情;相反的,優賽比斯喜歡幻想,個性安靜。舒曼作曲的時候會用這兩個人的身分,寫作不同性格的音樂,他也借助這兩個對比的人格,撰寫評論。例如在音樂作品《大衛同盟舞曲》中,我們可以很容易地聽出,哪一段樂曲是佛羅列斯坦,哪一些是優賽比斯。而這些都是舒曼想像出來的。2 憂鬱襲擊不放棄舒曼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作曲家,他的音樂讓人聽了會感到美好。但有時候,舒曼也會覺得自己的心情像被雲霧籠罩,這種感覺我們可以叫做「憂鬱」,當我們覺得傷心或者沮喪時,也會有類似的感覺。這樣的情緒讓舒曼很受煎熬,但他並沒有放棄。他把這些情緒轉化成音樂,創造出了很多美麗的旋律。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經歷不開心的時候,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如何面對這些感受,就像舒曼一樣,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出口。情緒是可以被理解和處理的,並且創造力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來幫助自己。【EMOJI小劇場:小吉的謊言】小吉為了不被笑,他謊稱自己考試及格,結果謊言被拆穿,朋友們很失望。他學會誠實的重要性,並努力彌補信任裂痕。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  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49 min
  7. SEP 10

    第二十四集:孟德爾頌-人際技巧與負責任的決定

    內容:【SEL曲目】SEL曲目: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64,第一樂章在這部作品中,小提琴和樂團緊密合作,交替展現旋律,本身就是展現「合作」的典範。試問學生,如果你是小提琴手,你的朋友是其他樂器或樂團,你將會怎麼配合他們呢?透過一起完成任務,強調分工與協作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學習在團體中如何與他人合作。【音樂家的故事】1 幸福少爺的無言歌孟德爾頌是一位熱愛音樂和旅行的人。某年,他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義大利。這個地方有明亮的陽光、蔚藍的大海、以及壯麗的建築和古老的街道。孟德爾頌在這裡度過了一段非常快樂的時光,靈感源源不斷地湧來,讓他創作了許多動人的音樂。孟德爾頌和芬妮姊弟情深,旅途中他一直掛念姐姐,於是孟德爾頌寫信給姐姐,告訴她,他在異國他鄉的所見所聞,並且想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對她的思念。不過,孟德爾頌並不像普通人一樣撰寫文字,而是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讓姐姐也能感受到他在遠方的愛與關懷。這些音樂像是沒有文字的信,一曲一曲收集起來就成了《無言歌》(Lieder ohne Worte)。《無言歌》沒有歌詞,只有美麗的旋律。你聽到它,會感覺到一種溫暖的情感,好像是孟德爾頌透過音樂在和姐姐說話,也是表達一種情感的探索。即使沒有文字,音樂依然能夠打動人心!2 一手開了一個音樂寶盒孟德爾頌首先發現了巴哈的《馬太受難曲》,這成了他為音樂世界帶來的珍貴禮物。他也不斷研究和推廣巴哈的作品,是在音樂史上重要的貢獻。也因為孟德爾頌大力的推介,世人才真正開始重視巴哈,並掀起了一股研究巴羅克音樂的風潮。孟德爾頌可說將沉寂了近80年的巴哈復活了,在整個歐洲掀起了巴哈熱!附帶一提,細細小小的指揮棒,堅定有力地領導樂團重現作曲家的澎湃情感,並牽動著它的節奏和收放,這個小小東西就是孟德爾頌發明的!【EMOJI小劇場:植物實驗】小茉負責觀察植物生長,但因為粗心忘記澆水,導致植物枯死。她學會為自己的疏忽負責,並找到補救的方法。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  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50 min
  8. SEP 9

    第二十三集: 孟德爾頌-社會覺察

    內容:【SEL曲目】芬加爾洞窟序曲,op. 26孟德爾頌曾造訪蘇格蘭赫布裡底群島的自然景觀,自然的壯麗,啟發了他寫作這首作品。音樂中,藉由旋律描繪波濤洶湧的海浪,與寧靜的海岸,感受大自然的壯美中,也體會人類在其中的渺小。音樂傳遞了自然景象激發對環境的敬畏,透過音樂,也激發人們對保護自然的意識。【音樂家的故事】1 做一件大事-開一所音樂學校孟德爾頌發現,當時很多人學音樂的機會不多,特別是那些沒有錢的人。他覺得,音樂應該是每個人都可以學的,這樣能讓世界變得更美。於是,他決定做一件非常特別的事情:建立一所學校,讓更多的年輕人學音樂,學習如何成為優秀的音樂家。這所學校就是萊比錫音樂學院,它位於德國萊比錫這座城市。孟德爾頌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還是一位很有愛心的老師,他希望音樂教育能幫助更多的孩子發現音樂的美麗,這樣,音樂就能讓更多的人快樂!2 讓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重現光彩孟德爾頌發現舒伯特的第八號交響曲的過程,背後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背景:舒伯特的第八號交響曲,只有兩個樂章,在舒伯特去世前並未完成,也被稱為《未完成交響曲》。這首交響曲非常美,但由於當時並未演出,所以它長時間沒有被公眾所知。舒伯特死後,這首交響曲也被遺忘在他遺留下來的手稿中。直到孟德爾頌在一次整理音樂資料時,偶然發現了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曲》的手稿。這份手稿的存在對當時的音樂界來說幾乎是個秘密,因為這首交響曲並未被公開演出過。孟德爾頌被這首交響曲的旋律和情感深深打動,並且認為這是一部不容忽視的作品。於是1849年在萊比錫進行了第一次的公開演出,並且由他自己親自指揮。這次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從那時起,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便成為了世界上最受歡迎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原本幾乎被遺忘的偉大作品得以重生並流傳至今。【EMOJI小劇場:完美日記】小依每天都記錄自己的表現,發現自己總是要求完美,導致壓力很大。她學會如何欣賞自己的努力,而不只是結果。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   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50 min

About

歐美備受矚目的SEL社會情緒學習是什麼?對孩子有甚麼影響? 台灣在114年正式迎來「SEL社會情緒學習元年」,教育部也啟動為期五年的計畫(114年至118年),希望打造更友善、更有幸福感的校園,幫助學生學會認識情緒、管理情緒、關心他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並做出有責任感的決定。 《晚安FUN音樂》節目呼應這股SEL趨勢,不講深奧的音樂理論或教育理念,而是用動人的故事、優美的古典音樂,陪伴家長和孩子輕鬆學習社會情緒的五大能力。每週鎖定一位音樂家,藉由他們的生平故事,呼應週一到週三所聚焦的不同SEL主題,讓孩子從音樂家的經歷中,看見如何面對情緒與挑戰,學習如何做出更好的選擇。 節目裡精心設計了最貼近孩子們日常的「EMOJI小劇場」,以輕鬆有趣的校園故事為背景,三位可愛的小學生—小依、小茉和小吉—,帶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緒和人際狀況,搭配動聽的古典音樂和音樂家的故事,讓孩子在聽劇的過程中,也能學會思考和理解,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小出口,多一點面對困難的勇氣。 【晚安FUN音樂】,讓孩子自然的體會SEL社會情緒學習的內涵! 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