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時刻》每日聖言分享

台灣主言家庭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30 分鐘前

    11.24(一)完全獻上

    路加福音廿一1-4 聆聽聖言 耶穌舉目一望, 看見富人把他們的獻儀投入銀庫內,又看見一個貧苦的寡婦,把兩文錢投入裡面,遂說:「我實在話告訴你們:這個窮寡婦比眾人投入的都多,因為眾人都是拿他們多餘的投入,作為給天主的獻儀;而這個寡婦卻是從她的不足中,把她所有的一切生活費都投上了。」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窮苦的寡婦「從她的不足中,把她所有的,一切生活費都投上了。」她的財產是如此微薄,但她卻慷慨地、心甘情願地為了天主把一切完全獻上。這位寡婦的奉獻其實是個大賭注,因為她可能之後就沒有錢了,她需要再找錢去買菜、生活、養家餬口,然而她把自己所有的那一份全部奉獻給天主,相信祂自會照料。經文中的奉獻不只是錢,它可以代表我們所擁有的時間、能力、愛、意志,或是我們所愛惜的一切人事物。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的奉獻:我有把我的最好給天主嗎?還是只給天主第二好、第三好,或是最後剩下的才給祂?對有家庭的人來說,我們可以反問:我願意把珍貴的星期天奉獻給天主、為教會服務嗎?還是我只想要帶家人出去吃喝玩樂?對獻身生活者、聖職人員來說,我們可以問:我是否願意把我全部的生命一次又一次的奉獻給天主呢?我的青春、意志、自由、渴望白白的給天主?對生病的人來說,我們可以問:我是否願意把痛苦奉獻給基督奧體內同樣受苦的人呢?我是否用接納、祈禱、交託的態度來替代抱怨和負面情緒?當我們願意毫無保留的把一切給天主、把賭注下在天主身上時,我們會冒許多風險,但這一切天主都看到,都接受了。就像耶穌表揚寡婦一樣,讓我們相信天主也會欣慰的看著我們,將最好的償報——永恆的生命和圓滿的喜樂保留給我們。 品嚐聖言 這個寡婦卻是從她的不足中,把她所有的,一切生活費都投上了。 活出聖言 你的獻儀是什麼呢?不要害怕給耶穌你有的一切。 全心祈禱 主耶穌,我擁有的不多,但是我願意完全獻上,把一切都給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 分鐘
  2. 1 天前

    11.23(日)祢是我們的希望

    路加福音廿三35-43 聆聽聖言 民眾站著觀望。首領們嗤笑說:「別人,他救了;如果這人是天主的受傅者,被選者,就救他自己吧!」 兵士也戲弄他,前來把醋給他遞上去, 說:「如果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就救你自己吧!」 在他上頭還有一塊用希臘文、拉丁及希伯來文字寫的罪狀牌:「這是猶太人的君王。 」 懸掛著的凶犯中,有一個侮辱耶穌說:「你不是默西亞嗎?救救你自己和我們吧!」 另一個凶犯應聲責斥他說:「你既然受同樣的刑罰, 連天主你都不怕嗎?這對我們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我們所受的,正配我們所行的;但是,這個人從未做過什麼不正當的事。 」 隨後說:「耶穌,當你來為王時,請你紀念我!」 耶穌給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裡。」 釋經小幫手 今天的福音描寫了主耶穌的死亡,耶穌選擇因為愛而被釘死、懸掛在十字架上。在祂的十字架上,我們看到黑暗的一面,但也看到美的一面。黑暗的一面就是祂需要親自面對死亡,經歷死亡的痛苦,即便身旁有聖母媽媽和一些婦女、門徒的陪伴和安慰,祂還是需要一個人勇敢地走向這個過程。然而,美的一面是耶穌與天父之間的關係,祂即便受了很大的苦,甚至有一刻感受不到天父的愛,覺得天父拋棄了祂,但是祂仍舊選擇在那時刻相信天父對祂的計畫與大愛,以信德超越當時的痛苦。在耶穌十字架右邊的犯人,看到耶穌在受苦中所表達的平靜,這位犯人意識到耶穌面對死亡的態度很不一樣,他渴望靠近耶穌、向祂求助:「耶穌,當你來為王時,請你紀念我!」這時,耶穌承諾很快就要把他帶到樂園去:「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裡。 」讓我們意識到與耶穌培養關係的重要性,這是再多錢、再多資源都買不到的,即便有再多愛我們的人、再多好朋友,我們都需要自己獨自一人走向人生最後的一段路程。然而,有了耶穌,這段路程變得不可怕,甚至是有希望的。臺灣現在邁向老化的社會,有許多年長者孤獨的生活,心中因為要面臨不知何時到來的死亡而感到急躁和焦慮。讓我們除了好好的陪伴、聆聽他們,也把信仰帶給他們,讓他們知道耶穌必然會拯救我們,祂是我們的希望。 品嚐聖言 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裡。 活出聖言 為所有患病者、年長者、瀕死者祈禱,並花時間陪伴、分享信仰給年老的人。 全心祈禱 主耶穌,認識祢真好,我們因為有祢和祢的信德而不再害怕死蔭幽谷。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分鐘
  3. 2 天前

    11.22(六)所有都是

    路加福音二十27-40 聆聽聖言 否認復活的撒杜塞人中,有幾個前來問耶穌說:「師傅,梅瑟給我們寫道:如果一個人的哥哥死了,撇下妻子而沒有子嗣, 他的弟弟就應娶他的妻子,給他哥哥立嗣。曾有兄弟七人,第一個娶了妻子,沒有子嗣就死了。第二個,及第三個都娶過她為妻子。 七個人都是如此:沒有留下子嗣就死了。末後,連那婦人也死了。那麼,在復活的時候,這婦人是他們那一個的妻子?因為他們七個人都娶過她為妻。 」 耶穌對他們說:「今世之子也娶也嫁;但那堪得來世,及堪當由死者中復活的人,他們也不娶,也不嫁;甚至他們也不能再死,因為他們相似天使,他們既是復活之子,也就是天主之子。至論死者復活,梅瑟已在《荊棘篇》中指明了:他稱上主為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及雅各伯的天主。他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所有的人為他都是生活的。」 有幾個經師應聲說:「師傅,你說的好。」 從此,他們再不敢質問他什麼了。 釋經小幫手 在耶穌的時代撒杜塞人和法利塞人對復活有不同的觀點。撒杜塞人否認復活,而法利塞人卻相信復活。面對撒杜塞人的問題,耶穌卻說了一句:「他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所有的人為他都是生活的。」換句話說,在天主眼中,我們都是生活的。耶穌要跟我們強調,我們和天主的關係是基於一個永恆的本質。因此,與其去設想死後我們會遇到什麼,人與人之間複雜的關係又會如何調節,耶穌邀請我們和祂一樣在現世就以一個永恆的視角活出生命。在耶穌的生活中,無論面對好或壞、善或惡、健康或生病、成功或失敗、福或禍、生或死的狀況中,耶穌都包容和接納一切,在這些事上與天主結合。因此,面對死亡,耶穌不害怕,也不過於焦慮死後的狀況。對祂來說,死亡是復活的契機,拯救人類的轉捩點。就連在死亡中,祂也能信靠天主。那麼我們呢?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常盡力去避開、排除、甚至消滅自己認為不好、不利、不可以、不應該的事情。然而,如果我們與天主有更深入的關係,了解耶穌的心,我們或許會更從容的接納生命中的好與壞,得與失,因為我們能夠明白,也確實經歷過,很多看似不好的、失去的、認為是黑暗和死亡的經歷,在天主內,也能有新生命和力量的產生。而這就是我們能體驗到的復活了! 品嚐聖言 祂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所有的人為祂都是生活的。 活出聖言 列下什麼事情讓你有二元對立的態度和思維,與耶穌分享。 全心祈禱 主,祢的思維超越我的思維,祈求祢讓我進入祢的心思,用祢的思維來面對事情。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7 分鐘
  4. 3 天前

    11.21(五)全然順服

    瑪竇福音十二46-50 聆聽聖言 耶穌還同群眾說話的時候, 看,他的母親和他的兄弟,站在外邊, 想要同他說話。 有人告訴他說:「看,你的母親同你的兄弟,站在外邊,想要同你說話。」 他卻回答那告訴他的人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 遂伸出他的手, 指著自己的門徒說:「看!我的母親,我的兄弟!不拘誰遵行我在天之父的意旨,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 釋經小幫手 耶穌的母親和弟兄在外邊等著見祂,祂卻對衆人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這句話聽起來有點沒有禮貌!其實,耶穌是在邀請我們拓寬對「家庭」的理解和定義—從有血緣關係的家庭到天主的大家庭。為耶穌而言,只要是遵行天父旨意的人,都是祂的家人。耶穌想要告訴我們:屬靈的親情比屬世的血緣關係更為重要。生活中,我們或許都經歷過這樣的掙扎:該聽從父母的安排和期待,還是在祈禱中聽從和順服天主的話?比方說,選擇修道生活需要離開自己的家人,被派遣到其他國家,孝順這個根深蒂固的概念會讓許多人難以做出抉擇;或是天主邀請我為教會服務,但是父母認為這份工作薪水太少而反對;或是聽從天主的話意味著必須杜絕和改變家族中一些不好或有傷害性的行為,如:偏心等。在今天福音中,耶穌清楚強調將天主的計畫置於人類計畫之上的重要性。基督徒必須有勇氣聆聽並遵行天主的旨意。也許有人會害怕這樣的堅持會讓自己顯得對父母不孝,對家庭不忠。然而,今天不妨讓我們反過來思考。天主渴望我們大家都在信仰中成為大家庭,都因為遵行祂的旨意而活出真正的幸福。那,我們對家人最大的孝愛和忠實豈不是勇敢活出信仰的見證,讓他們也認識天主,學習聆聽天主的話並相信祂的承諾,也慢慢轉變自己去接受和品嘗天國的福樂? 品嚐聖言 誰遵行我在天之父的意旨,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 活出聖言 生活中,你是否在掙扎該聽從父母的安排,還是選擇順從天主的旨意呢? 全心祈禱 祈求耶穌和聖母瑪利亞,讓我們能夠在一切之上,選擇天主的旨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7 分鐘
  5. 4 天前

    11.20(四)祢的愛城

    路加福音十九41-44 聆聽聖言 耶穌臨近的時候,望見京城,便哀哭她說:「恨不能在這一天,妳也知道有關妳平安的事;但這事如今在妳眼前是隱藏的。的確,日子將臨於妳,妳的仇敵要在妳四周築起壁壘,包圍妳,四面窘困妳;又要蕩平妳,及在妳內的子民,在妳內決不留一塊石頭在另一塊石頭上,因為妳沒有認識眷顧妳的時期。」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來到了耶路撒冷城,祂見到了它,開始哭泣。身為天主子的祂,祂渴望為耶路撒冷帶來和平,但祂卻一次又一次地被他人拒絕、被他人以冷漠的態度回應。在那裡,祂不久也要面對更多的拒絕,以及痛苦的十字架。一般人如果知道會被拒絕、受到委屈,以常理來說會掉頭就走,但耶穌卻不斷地「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路九51),祂不但勇往直前,還在進城前停下腳步去觀看它,為這座城的人祈禱和哭泣。事實上,你和我就是耶穌所哭泣的「耶路撒冷」,我們每一位都是天主的愛城。然而,我們常在生活中做出背離天主的選擇,選擇仇恨多於愛、冷漠大於溝通、報復大於原諒、指責多於了解時,耶穌就在我們面前哭了,因為愛在我們的眼前隱藏了,我們看不見愛了。祂沒有指責我們的不是,而是身為一位父親、母親看到孩子不願回頭時,會留下難過的眼淚。今天耶穌渴望我們「認識眷顧我們的時期」,就是希望我們認識耶穌恩寵的時期。祂渴望我們知道,我們被眷顧,祂渴望愛我們、渴望我們用愛對待他人。因此,當你在生活中似乎被仇敵包圍時—被仇恨、競爭、八卦、忌妒、色情、負面思緒控制時,讓我們相信耶穌在我們禱告和哭泣,祂能夠體會到我們內心的糾結、掙扎與各種愛恨情仇。讓我們與祂關愛我們的眼神對上,也讓我們祈求祂的眷顧,讓我們的生命成為祂的愛城。 品嚐聖言 耶穌臨近的時候,望見京城,便哀哭她。 活出聖言 你因為什麼事情在掙扎呢?意識到耶穌仍然渴望你、眷顧你。 全心祈禱 主耶穌,謝謝祢為了我流下了眼淚,意志堅定地走向我,我很希望同樣地回應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 分鐘
  6. 5 天前

    11.19(三)善用米納

    路加福音十九11-28 聆聽聖言 眾人聽這話的時候,耶穌因為已臨近耶路撒冷,而且他們都以為天主的國快要出現,遂設了一個比喻說:「有一個貴人起身到遠方去,為取得了王位再回來。他將自己的十個僕人叫來,交給他們十個「米納」,並囑咐說:你們拿去做生意,直到我回來。他本國的人,一向懷恨他,遂在他後面派代表去說:我們不願意這人為王統治我們。他得了王位歸來以後,便傳令將那些領了他錢的僕人給他召來,想知道每個人做生意賺了多少。第一前來對他說:主,你的那個「米納」賺了十個「米納」。主人給他說:好,善僕!你既然在小事上忠信,你要有權掌管十座城。第二個前來說:主,你的那個「米納」賺了五個「米納」。主人也給這人說:你也要掌管五座城。另一個前來說:主,看,你那個「米納」,我收存在手巾裡。我一向害怕你,因為你是一個嚴厲的人:你沒有存放的,也要提取;沒有下種的,也要收割。主人向他說:惡僕!我就憑你的口供定你的罪。你不是知道我是個嚴厲的人,沒有存放的,也要提取;沒有下種的,也要收割的嗎?為什麼你不把我的錢存於錢莊?迨我回來時,我可以連本帶利取出來。主人便向侍立左右的人說:你們把他那個「米納」奪過來,給那有十個的。他們向說:主,他已有十個「米納」了。我告訴你們:凡是有的,還要給他,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從他奪去。至於那些敵對我,不願意我作他們君王的人,你們把他們押到這裡,在我面前殺掉。」耶穌說了這些話,就領頭前行,上耶路撒冷去了。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說了一個米納的比喻,這個比喻有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僕人如何使用、經營他得到的米納,第二個重點是貴人起身到遠方為了取得王位再回來。這兩個觀點非常有關,因為如果僕人相信主人必定得到王位,那麼僕人必會善用手中的米納,如前兩個善僕,分別賺了十個和五個米納,他們因此在主人的王國有一席之地,分別掌管了十座和五座城市。然而,如果僕人不相信他的主人,不認為他會成功取得王位,那麼就會如同比喻的第三個僕人,濫用自己的米納,並且有負面思考:「主人真是吝嗇,沒有本錢當王,還給我那麼少錢!」事實上,這個比喻與我們的處境息息相關。耶穌就是比喻中的主人,祂起身到了遠方去—藉著祂的死亡與復活戰勝惡勢力,祂為我們顯示了祂的大愛,並賜給我們救恩。然而,我們是否常常像是第三個僕人,濫用自己得到的米納,讓舒適圈、娛樂、美食、手機取代信仰生活,這些都是跟耶穌爭王位,讓我們沒有將信德發揮到最大的價值,沒有活出基督徒身分的最大效益。讓我們學習前兩位僕人,善用自己的米納,並在一切小事上忠信,無論是在服務教會、信仰生活、傳遞信仰時,都把耶穌的愛忠實地傳遞給他人,並好好使用天主賜給我們的恩寵,無論是好的聲音、服務的熱忱、陪伴人的耐心、或是對神學知識的探索,都在一切事上光榮基督,使他人受益。 品嚐聖言 好,善僕!你既然在小事上忠信,你要有權掌管十座城。 活出聖言 今天你要在什麼小事上對耶穌忠信呢? 全心祈禱 主耶穌,謝謝祢賜給我米納,我願意好好使用它們,為了光榮讚美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8 分鐘
  7. 6 天前

    11.18(二)救恩來到

    路加福音十九1-10 聆聽聖言 耶穌進了耶里哥,正經過的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匝凱,他原是稅吏長,是個富有的人。 他想要看看耶穌是什麼人;但由於人多,不能看見,因為他身材短小。 於是他往前奔跑,攀上了一棵野桑樹,要看看耶穌,因為耶穌就要從那裡經過。 耶穌來到那地方,抬頭一看,對他說:「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 他便趕快下來,喜悅地款留耶穌。 眾人見了,都竊竊私議說:「他竟到有罪的人那裡投宿。」 匝凱站起來對主說:「主,你看,我把我一半的財物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 耶穌對他說:「今天救恩來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因為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 」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稅吏長匝凱為了看耶穌一眼,不顧他人的眼光而爬上了野桑樹。雖然他是有錢有權的高官,卻因為渴望耶穌,而放下身段,爬上了樹。我們可以好奇的問:匝凱為什麼想看耶穌?他難道沒事做嗎?還是他發現了自己內在的空虛,是成功的事業無法滿足的?還是他意識到自己的墮落,羞恥於欺騙許多人的惡劣行為?匝凱對耶穌的渴望以及積極主動尋找耶穌的行動非常值得我們效法。他選擇去找耶穌分辨自己生命的方向,並在與主耶穌相遇後,學會分辨什麼是最重要的,把一半的財物施捨給窮人,並四倍賠償欺騙過的人。你能想像他把耶穌接到自己的家裡去,與祂深深交談的觸動嗎?耶穌看見匝凱的轉變,喜悅地說:「今天救恩來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看到匝凱的轉變,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的信仰:我渴望耶穌嗎?我需要耶穌嗎?我願意為了耶穌放棄一些自己的習慣和面子嗎?當耶穌透過聖言或我的良心對我說話時,我是否會把握恩寵時刻,讓耶穌改變我們,帶領我們超越自己呢?面對自己的錯誤,匝凱未沉溺在自責或自我辯護,也不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去克服它,而是去尋求耶穌,在和耶穌親密的相處中,讓耶穌的愛和真誠說服他,讓他渴望不一樣的生命。讓我們也藉由每天的讀經和聖事,與耶穌相遇,因此走上救恩的途徑。 品嚐聖言 今天救恩來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 活出聖言 在祈禱中意識到你有哪些地方需要轉變,並祈求耶穌的愛光照你。 全心祈禱 主耶穌,祈求祢的救恩來到我的生命中,我渴望我的生命像匝凱一樣改變。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7 分鐘
  8. 11月16日

    11.17(一)求祢憐憫

    路加福音十八35-43 聆聽聖言 耶穌將近耶里哥時,有一個瞎子坐在路旁討飯,聽見群眾路過,便查問是什麼事。 有人告訴他:是納匝肋人耶穌經過。 他便喊叫說:「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罷!」 前面走的人就責斥他,叫他不要出聲;但他越發喊叫說:「達味之子,可憐我罷!」 耶穌站住,叫人把他帶到自己跟前來;當他來近時,耶穌問說:「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他說:「主,叫我看見。」 耶穌給他說:「你看見罷!你的信德救了你。」 他立刻看見了,遂跟隨著耶穌,光榮天主。所有的百姓見了,也都頌揚天主。 釋經小幫手 福音中坐在路旁討飯的瞎子,雖然看不見,但只要一聽見任何風聲就會被擾動,便查問有什麼事,彷彿想要抓住能讓自己過得更好的機會。我們就像這個瞎子,對未來感到有些茫然,因此不斷向人查問有什麼最新的產品,能讓自己生活更好一點,比如說:要吃什麼、買什麼健康食品、投資什麼房地產、股票和保險。然而這一切卻不能保證我們的未來。這時,你是否能體會到福音中的瞎子長期感到洩氣、疲倦、不知所措,有一種無法掌握人生的無力感呢?然而,當瞎子聽到納匝肋人耶穌時,他卻積極且迫切的喊叫:「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罷!」也許他聽過耶穌的事蹟和所行的奇蹟,決定義無反顧的賭一把,希望耶穌能夠讓他看見,讓他有一個明亮的未來。結果,耶穌因他的信德治愈了他,讓他立刻看見了,也跟隨耶穌、光榮天主。那我們呢?我們無法在生命中看到耶穌行的奇蹟,是否是因為我們的心分散在太多其它的「偶像」,而沒有認出耶穌才是真正可以幫助我們的天主,也從來不積極呼求祂?還是我們呼求了耶穌,但卻沒有完全相信、交託,一直把持著自己的計畫和習慣?今天,讓瞎子的故事啓發我們,讓我們把希望建立在耶穌身上,也用實際的行動表達我們對耶穌的信任,將自己最在乎、最需要的事情透過每天的祈禱,交託給祂。 品嚐聖言 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罷! 活出聖言 今天有什麼事情讓你需要祈求耶穌的憐憫? 全心祈禱 主耶穌,好多人都和我像盲人一樣不認識祢,需要祢的憐憫。求祢幫助我們看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分鐘

評分與評論

5
(滿分 5 顆星)
2 則評分

簡介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