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 Lab 總經實驗室

Amateur Economist, Chin

Macro Lab|總經實驗室 用 15–20 分鐘,帶你拆解全球宏觀經濟脈動,連結 創業商業模式與 AI 自動化實戰。 主持人 Chin(Amateur Economist) 結合產業研究與教學經驗,每週精選: ✦ 最新 GDP、CPI、利率決策即時分析 ✦ 案例解剖:Netflix 漲價、特斯拉降價背後的經濟邏輯 ✦ 創業者必懂的貨幣政策與資金週期 ✦ ChatGPT/Notion AI 等工具,如何讓工作流程自動化 加入 IG @amateur_economists、Medium 與我們交流。 週間一、三、五 早晨7:00 更新——陪你在通勤咖啡時間,洞悉大局、優化決策。 Macro Lab: Macroeconomics decoded for builders and doers—because the big picture drives better busines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EP51 | 貿易衝擊下的通膨與貨幣政策:通膨預期回落、CPI反差、ECB按兵不動!

    JUL 28

    EP51 | 貿易衝擊下的通膨與貨幣政策:通膨預期回落、CPI反差、ECB按兵不動!

    EP51 | 貿易衝擊下的通膨與貨幣政策:通膨預期回落、CPI反差、ECB按兵不動! 本集《Macro Lab 總經實驗室》帶你一窺關稅浪潮如何重塑通膨預期、市場價格與央行決策──從密西根大學消費者調查揭示通膨預期回落,到美國 6 月 CPI 顯現分化的物價壓力,再到歐洲央行在貿易不確定性中維持 2% 利率的深層考量,用最前沿數據與案例,助你快速掌握全球經濟新挑戰! Chin 帶你進入貿易與通膨的核心對話:當關稅成為經濟震源,消費者、企業與央行該如何在不確定中求平衡? 1️⃣ 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調查:通膨預期回落至前關稅水準 [0:37] 整體情緒:7 月信心指數回升至 61.8,創今年 2 月以來新高 一年期通膨預期:從 6 月的 5.0% 降至 4.4% 五年期通膨預期:從 4.0% 降至 3.6% 預期錨定效應:消費者相信關稅衝擊為暫時現象,預期至 2026 年前將逐步緩解 2️⃣ 美國 6 月 CPI:價格分化與實質購買力考驗 [5:11] 總體通膨:年增 2.7% (月增 0.3%),高於 Fed 2% 目標 核心通膨:年增 2.9% (月增 0.2%) 關稅敏感品項:服飾 +0.4%、家居用品 +1.0% 汽車價格:新車 –0.3%、二手車 –0.7% 住房成本:shelter +0.2%,owners’ equivalent rent +0.3% 實質時薪:月減 0.1%、年增 1.0% 3️⃣ 歐洲央行利率決策:2% 按兵不動背後的博弈 [8:30] 關鍵政策:主要存款利率維持 2%,今年已四度降息 不確定性來源:歐盟與美國或將實施 15% 基礎關稅談判懸而未決 匯率影響:歐元升值帶來通縮壓力,同步削弱出口競爭力 風險評估:成長風險偏向下行,政策彈藥需保留以應對突變 🎯 為何一定要聽? 多元洞察:串連消費者心理與實際物價,解碼通膨與政策互動 策略建議:評估長期財務規劃中的關稅風險與貨幣走向 關鍵詞速查:Consumer Sentiment、CPI、Tariff Impact、Monetary Policy、Uncertainty 🔔 立即收聽 → 訂閱 Macro Lab,解鎖更多 科技 × 經濟 × 政策 深度剖析! 👍 按讚+分享,加入 IG @amateur_economists | Medium | 每天早晨 10 分鐘,「通勤咖啡」帶你洞悉世界動能。 Macro Lab: Macroeconomics decoded for builders and doers—because the big picture drives better business. (對於本集報告有興趣的聽眾,非常歡迎查閱原始研究與官方數據!)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3 min
  2. EP50 | 台灣經濟「前高後低」?升值與關稅雙重考驗!台經院、中經院「總體經濟預測」公佈

    JUL 27

    EP50 | 台灣經濟「前高後低」?升值與關稅雙重考驗!台經院、中經院「總體經濟預測」公佈

    EP50 | 台灣經濟「前高後低」?升值與關稅雙重考驗!—台經院、中經院「總體經濟預測」公佈 本集《Macro Lab 總經實驗室》帶你深度剖析中經院最新 2025 年台灣經濟預測:從上半年驚人 5.17% 的爆發式成長,到下半年恐落至 1.08% 的「前高後低」格局;探討新台幣升值如何在緩解通膨的同時,又成為出口業者的隱形壓力;以及美國對等關稅籠罩下,企業如何在「多地佈局+提前備貨+產線彈性」三大策略中突圍。 Chin 帶你掌握三大關鍵洞見:面對不確定的貿易政策與匯率波動,企業與投資人該如何找準定位、守住利潤、甚至搶先佈局下半年機遇? 1️⃣ 中經院預測:GDP「前高後低」 [1:50] 全年成長預估 3.05%,上半年因「對等關稅緩衝期拉貨+AI 裝置需求」爆衝 5.17%,下半年恐跌至 1.08%,第四季更僅 0.66% 挑戰:如何為下半年找回動能? 2️⃣ 新台幣升值:通膨抑制 VS. 出口壓力 [4:13] 匯率趨勢:Q1 32.89 → Q4 28.39 NTD/USD 效應對比:進口成本大幅下降,全年 CPI 1.89%,但出口業者匯損加劇、議價空間受限 3️⃣ 貿易保護主義下的供應鏈重塑 [6:40] 美國對等關稅:預估台灣適用稅率 15%–20% 三大應對策略: 多地佈局:分散生產與採購風險 提前備貨:利用緩衝期拉貨、確保產線不中斷 產線彈性:考量將組裝或關鍵製程移至東南亞/墨西哥等地 🎯 為何一定要聽? 宏觀+產業雙場景:同時看懂 GDP 結構、匯率與關稅三大變數如何聯動 實務對策:掌握企業在高壓環境下的供應鏈、定價與資本規劃思路 關鍵詞速查:前高後低 (Front-loaded Growth)、Double-Edged Appreciation、Reciprocal Tariffs、Supply-Chain Resilience、AI × Semiconductor 🔔 立即收聽 → 訂閱 Macro Lab,解鎖更多 科技 × 經濟 × 產業 深度剖析! 👍 按讚+分享,加入 IG @amateur_economists |Medium|每天早晨「通勤咖啡」,10 分鐘帶你洞悉全球動能。 Macro Lab: Macroeconomics decoded for builders and doers—because the big picture drives better busines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1 min
  3. EP49 | 華爾街即將邁入 AI 時代?高盛 Goldman Sachs 首度部署虛擬工程師!Devin自主式 AI 程式員到底多強?

    JUL 24

    EP49 | 華爾街即將邁入 AI 時代?高盛 Goldman Sachs 首度部署虛擬工程師!Devin自主式 AI 程式員到底多強?

    Macro Lab | 總經實驗室 EP49 | 華爾街即將邁入 AI 時代?高盛 Goldman Sachs 首度部署虛擬工程師!Devin自主式 AI 程式員到底多強? 本集《Macro Lab 總經實驗室》帶你直擊華爾街 AI 前線─高盛(Goldman Sachs)攜手新創 Cognition Labs,推出全球首個自主式軟體工程師 “Devin”,從多步驟開發自動化到未來「混合勞動力」願景,我們用最完整的案例與數據,拆解這場金融業 AI 革命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Chin 帶你拆解三大核心議題:當 AI 不再只是輔助工具,而是真正的「代理人」,金融機構與工程師的角色將如何重塑? 1️⃣ 高盛 × Cognition Labs:Devin 自主式軟體工程師試點 [0:50] 部署規模:與高盛現有約 1.2 萬名人類開發者並肩,初期數百個 AI 實例,未來可擴充至數千。 核心功能:自動從需求分析、程式撰寫、測試到 CI/CD 部署,全流程多步驟任務自動化;專攻繁瑣、重複的程式碼維護與升級。 監督與迭代:人類工程師可隨時介入審查與回饋,確保程式碼品質、安全與合規。 2️⃣ 代理式 AI(Agentic AI)解構 [3:30] 定義差異:超越單一步驟的認知助理(Cognitive Assistant),具備「自主規劃任務與行動」的代理人能力。 強化學習機制:透過試錯與獎勵迴圈,學習最佳開發策略,類似教小朋友搭積木,逐步提升程式碼品質。 優勢場景:適合標準化、勞力密集型工作,如語言升級、重構與自動化測試,釋放人類工程師投入高階架構設計與創新。 3️⃣ 華爾街 AI 採用進程與混合勞動力願景 [17:00] 全域趨勢:微軟、Alphabet 表示約 30% 以上程式碼由 AI 生成,Salesforce CEO 稱內部工作量高達 50% 由 AI 承擔。 生產力與風險:Devin 預估可提升 3–4 倍開發效率,但也帶來資安、合規與人力結構重整的挑戰。 Hybrid Workforce:未來 3–5 年銀行業或將調整逾 20 萬職位,從「編碼工蜂」轉型為 AI 提示設計師與監督專家,企業須投入再培訓與倫理合規架構。 🎯 為何一定要聽? 前沿洞察:掌握金融業首例自主式 AI 工程師實戰案例,了解 Agentic AI 的核心價值與運作機制。 風險解讀:深度剖析生產力倍增背後的資安與合規挑戰,並預測人力結構調整趨勢。 實務對策:學會如何為團隊設計監督回饋流程、強化 AI 治理與再培訓策略,做好「人機協作」時代準備。 🔔 立即收聽 → 訂閱 Macro Lab,解鎖更多 科技 × 經濟 × 社會 深度剖析! 👍 按讚+分享,加入 IG @amateur_economists |Medium|每天早晨 10 分鐘,「通勤咖啡」帶你洞悉世界動能。 Macro Lab: Macroeconomics decoded for builders and doers—because the big picture drives better business. (對本集內容有興趣的聽眾,歡迎閱讀 CNBC、路透社、TechCrunch 等原始報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5 min
  4. EP48 | 另一個 DeepSeek 時刻?Ernie大模型開源帶來什麼?百度搜尋衰退、雲端崛起與未來AI生態布局

    JUL 23

    EP48 | 另一個 DeepSeek 時刻?Ernie大模型開源帶來什麼?百度搜尋衰退、雲端崛起與未來AI生態布局

    Macro Lab | 總經實驗室 EP48 | 另一個 DeepSeek 時刻?Ernie大模型開源帶來什麼?百度搜尋衰退、雲端崛起與未來AI生態布局 本集《Macro Lab 總經實驗室》帶你拆解百度如何在搜尋與廣告市佔下滑壓力下,選擇將文心一言(Ernie)大模型全面開源,並解析背後的市場競爭、營運轉型與生態布局──從專有模式突圍,到 AI Cloud 崛起,再到開發者、企業與一般使用者的真實影響,用最接地氣的案例與數據,助你迅速掌握大模型開源時代的贏家策略! Chin 帶你洞悉三大關鍵:當基礎模型不再是護城河,未來的勝出者靠的是什麼? 1️⃣ Ernie 開源宣告與戰略轉折 [0:30] 2025 年 6 月 30 日 Ernie 全面開源、4 月 1 日 Ernie Bot 聊天機器人免費 專有模式到開源轉型:深受 DeepSeek、Meta LLaMA 與阿里 Qwen 等示警 釋出架構+權重,開發者可立即迭代、微調、部署,節省開發成本 2️⃣ 從搜尋廣告下滑到 AI Cloud 火力全開 [2:01] 百度搜尋市佔從 63% 跌至 46%,付費點擊增速放緩,營收飽和壓力大 AI Cloud 年增率達 42%,成為新的營收火車頭,佔核心業務逾 30% 開源是為了吸引更多開發者留在「千帆 AI 平台」,以雲服務與增值工具實現變現 3️⃣ 開源大模型對三大族群的影響 [9:30] 開發者:零門檻下載 Ernie,結合自有對話紀錄微調,打造高客製化應用 企業:在「千帆平台」上享有更低推理成本、打包解決方案與完整工具鏈 一般使用者:Ernie Bot 免費體驗千字長對話、多模態搜尋、即時創作 🎯 為何一定要聽? 全方位剖析百度 AI 大轉彎背後的市場與國家戰略邏輯 掌握大模型開源生態的真正護城河:平台生態、工具鏈與資料算力 直擊開發者、企業與用戶在新時代的機會與挑戰 🔔 立即收聽 → 訂閱 Macro Lab,解鎖更多 科技 × 經濟 × 社會 深度剖析! 👍 按讚+分享,加入 IG @amateur_economists |Medium|每天早晨 10 分鐘,「通勤咖啡」帶你洞悉世界動能。 Macro Lab: Macroeconomics decoded for builders and doers—because the big picture drives better business. (對本集內容感興趣的聽眾,別忘了查閱原始報導與行業研究!)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3 min
  5. EP47 | AI 世代贏家:NVIDIA 市值飆破 4 兆!輝達如何主導資料中心市場?

    JUL 22

    EP47 | AI 世代贏家:NVIDIA 市值飆破 4 兆!輝達如何主導資料中心市場?

    Macro Lab | 總經實驗室 EP47 | AI 世代贏家:NVIDIA 市值飆破 4 兆!輝達如何主導資料中心市場? 本集《Macro Lab 總經實驗室》帶你快速掌握 NVIDIA 在 2025年7月9日盤中一度衝破 4 兆美元市值的驚人紀錄背後─從爆發式需求驅動,到多元事業版圖與深層營收模式,最後剖析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風險,以及其平台策略中的經濟學奧秘! Chin 帶你一同拆解 NVIDIA 如何從「顯示卡廠商」進化為生成式 AI 核心戰略夥伴,並揭露其未來增長與挑戰的關鍵要素。 1️⃣ 市值里程碑:盤中衝破 4 兆美元 [0:34] 盤中最高市值達 4.00 兆美元;收盤回落至 3.97 兆美元 超越 Apple、Microsoft,奪下全球最具價值科技公司寶座 自 2024 年 2 月破 2 兆、2025 年 6 月破 3 兆,到 7 月再創新高 2️⃣ 核心事業版圖:資料中心稱王、遊戲仍在陣地 [2:15] 資料中心:2025 財年貢獻 1,152 億美元,佔總營收 88.3%;產品包含 H100、Blackwell、DGX 伺服器、NVIDIA AI Enterprise 遊戲:GeForce RTX 系列顯示卡,2025 年營收 113.5 億美元,佔 8.7% 專業視覺化、汽車與機器人、OEM 其他業務:新興但佔比尚低,未來具潛在爆發力 3️⃣ 營收模式四大面向:硬體、軟體/訂閱、雲端合作、開發者生態 [4:39] 硬體銷售(Hardware Sales):GPU、伺服器、工作站 軟體與訂閱(Software & Subscriptions):NVIDIA AI Enterprise、Omniverse Enterprise 雲端合作(Cloud Partnerships):AWS、Azure、GCP 按使用量計費 授權與專業服務(Licensing & Professional Services)+開發者生態(CUDA 平台):高轉換成本 × 龐大網絡外部性 4️⃣ 風險洞察:出口管制、供應鏈與市場競合 [6:50] 美國對華出口禁令:H20 系列晶片受限,估計損失約 80 億美元銷售 供應鏈依賴:重度仰賴台積電先進製程,地緣政治變數需持續關注 競合關係:AWS、Google、Meta 等雲端巨頭自研晶片,如何在「合作 × 競爭」間拿捏,牽動 NVIDIA 未來領先優勢 🎯 本集看點 里程碑回顧:短短一年多,市值從 2 兆 → 3 兆 → 4 兆的階梯式飛躍 經濟學解析:規模經濟、網絡外部性與雙邊平台策略如何助攻 NVIDIA 實務啟示:面對出口管制與競合風險,企業該如何佈局與風險管理? 🔔 立即收聽 → 訂閱 Macro Lab,解鎖更多 科技 × 經濟 × 社會 深度剖析! 👍 按讚+分享,加入 IG @amateur_economists |Medium|每天早晨 10 分鐘,「通勤咖啡」帶你洞悉世界動能。 Macro Lab: Macroeconomics decoded for builders and doers—because the big picture drives better business. (對本集內容有興趣的聽眾,歡迎閱讀相關文章報導與原始財報!)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1 min
  6. EP46 | AI 編碼併購戰:Google 24億美元挖角 Windsurf 後,Cognition 如何「買殼留才」與「卡位對手」?

    JUL 21

    EP46 | AI 編碼併購戰:Google 24億美元挖角 Windsurf 後,Cognition 如何「買殼留才」與「卡位對手」?

    Macro Lab | 總經實驗室 EP46 | AI 編碼併購戰:Google 24億美元挖角 Windsurf 後,Cognition 如何「買殼留才」與「卡位對手」? 本集《Macro Lab 總經實驗室》帶你直擊 AI 新創圈最熱併購與人才大戰──從谷歌天價 24 億美元挖角 Windsurf 高層,到 Cognition 連夜出手收購剩餘 IP、產品與 250 名核心工程師,用最前沿案例與數據,拆解這場「技術+現金流+人才」的三重布局! Chin 帶你從 Google 挖角案、Cognition 收購案,到背後戰略考量,一探 AI 開發平台生態的未來走向。 1️⃣ Google × Windsurf:24 億美元挖角授權 [0:46] 挖角對象:共同創辦人兼 CEO Varun Mohan 及數位高階工程師 交易規模:約 24 億美元的非獨家技術授權與補償協議 市場意義:巨頭用天價鎖定核心人才,凸顯 AI 編碼人才稀缺 2️⃣ Cognition × Windsurf:全面收購剩餘資產 [1:11] 收購範圍:智慧財產(IP)、產品、商標、品牌與 250 名核心研發人才 技術互補:把 Windsurf 原生 IDE(Cascade)與 自主代理人 Devin 深度整合 現金流注入:接手 Windsurf 約 8,200 萬美元 ARR 與 350+ 家企業客戶 人才穩定:全面加速選擇權解禁、取消 Cliff,穩住研發戰力 防禦佈局:阻斷 OpenAI、Microsoft 等雲巨頭的後續競爭 🎯 為何一定要聽? 全景洞察:理解 AI 編碼平台併購與授權案如何重塑開發者生態 策略啟示:從技術整合、商業模式到人才政策,抓住併購成功的關鍵要素 行動指南:為創業者與企業提供可借鏡的「IP+現金流+人才」三角戰術 🔔 立即收聽 → 訂閱 Macro Lab,解鎖更多 科技 × 經濟 × 社會 深度剖析! 👍 按讚+分享,加入 IG @amateur_economists |Medium|每天早晨 10 分鐘,「通勤咖啡」帶你洞悉世界動能。 Macro Lab: Macroeconomics decoded for builders and doers—because the big picture drives better business. (對本集內容有興趣的聽眾,歡迎閱讀 CNBC、路透社、TechCrunch 等原始報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2 min
  7. EP45 | 為何銅價飆到天價?從「50%關稅衝擊」到「銅油比預警」—關稅如何重塑製造業與基建?

    JUL 20

    EP45 | 為何銅價飆到天價?從「50%關稅衝擊」到「銅油比預警」—關稅如何重塑製造業與基建?

    Macro Lab | 總經實驗室 EP45 | 為何銅價飆到天價?從「50%關稅衝擊」到「銅油比預警」—關稅如何重塑製造業與基建? 本集《Macro Lab 總經實驗室》帶你一窺美國對進口銅課徵 50% 高關稅後的市場大震盪──從川普政府突襲性關稅宣布到 COMEX 銅價單日飆升,再到「銅油比」這個鮮為人知卻極具預警價值的領先指標,用最清晰的宏觀模型與歷史案例,助你快速掌握原物料風險與總體經濟洞察! Chin 將以生動案例與經濟學工具,帶你看懂:當進口成本爆衝,製造業、消費者、政府該如何應戰? 1️⃣ 貿易政策與關稅沖擊:美國 50% 銅稅引爆溢價與成本推動通膨 [0:31] 關鍵事件:2025 年 7 月初,川普宣布自 7–8 月間對進口銅徵收 50% 關稅 市場反應:7 月 9 日 COMEX 銅價單日漲 13%,收於每磅 5.69 美元;LME 僅微漲 0.3%,價差一度超過 2,600 美元/公噸 囤貨潮:交易者自 2 月起已將歐亞銅貨提前轉往美國,避開未來高稅負 經濟衝擊:美國近半數銅需求仰賴進口,關稅效應等同「成本推動型通膨」,迫使 AS 曲線左移,壓抑產出 2️⃣ 從供需面到領先指標:供給短缺、需求剛性與「銅油比」解密 [4:02] 供給瓶頸:國內銅礦業因 Permitting Delays 與巨額前期投資,短期無法填補進口缺口,價格黏性高 需求剛性:家電、汽車、基建等中間投入品替代性低,短期內僅能有限度用鋁等替代,成本與維護壓力倍增 消費與基建衝擊:銅價飆升轉嫁至冰箱、空調與公共基建,削弱實質收入並拉高政府預算,G 走低將拖累 GDP 銅油比(Copper-Oil Ratio):以銅價 ÷ 原油價衡量製造業活力對能源成本的變動,歷史上曾領先預測 2008 年金融危機與 2020–21 年後疫情復甦 🎯 為何一定要聽? 雙重洞察:同時掌握關稅如何推升銅價及市場囤貨機制 核心工具:學會運用 AS–AD 模型與「銅油比」指標,快速預警通膨與經濟拐點 實務對策:了解政府財政、貨幣與產業政策如何協同,緩衝原物料風險 🔔 立即收聽 → 訂閱 Macro Lab,解鎖更多 科技 × 經濟 × 社會 深度剖析! 👍 按讚+分享,加入 IG @amateur_economists |Medium|每天早晨 10 分鐘,「通勤咖啡」帶你洞悉世界動能。 Macro Lab: Macroeconomics decoded for builders and doers—because the big picture drives better business。 (對本集內仍有興趣的聽眾,歡迎直接閱讀官方政策文件與相關文章報導,掌握國際貿易新趨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4 min
  8. EP44 | Google 在首頁「Doodle」推廣自家的 AI Mode!剖析戰略動機與背後商業邏輯

    JUL 17

    EP44 | Google 在首頁「Doodle」推廣自家的 AI Mode!剖析戰略動機與背後商業邏輯

    Macro Lab | 總經實驗室 EP44 | Google 在首頁「Doodle」推廣自家的 AI Mode!剖析戰略動機與背後商業邏輯 本集《Macro Lab 總經實驗室》帶你深度剖析 Google 首頁 Doodle 區域推廣 AI Mode 的雙重面向──從技術與使用者體驗的革新,到經濟學視角下的市場競合與平台動態,用最前沿案例與概念,助你快速掌握 AI 搜尋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Chin 帶你進入搜尋引擎時代的 AI 角力戰:為何 Google 捨棄「I’m Feeling Lucky」,而在最黃金的版位上,為 AI Mode 下重注? 1️⃣ 首頁「Doodle」推廣 AI Mode [0:33] 時間與方式:2025 年 7 月初,Google 首度將首頁 Doodle 區塊打造成 AI Mode 動畫入口,Chrome 新分頁同步上線,並內建「分享」按鈕。 推廣目的:抗衡 ChatGPT、Claude、Perplexity AI 等新興競爭者,讓更多使用者第一時間體驗 Google 自家 Gemini 驅動的 AI 搜尋服務。 2️⃣ 經濟學視角分析 [4:46] 首次入場優勢(First-Mover Advantage):藉由首頁黃金版位彰顯領導地位,發揮搜尋市場的網絡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 切換成本提升 & 消費者剩餘(Switching Costs & Consumer Surplus):一次性對話式搜尋大幅降低使用者搜尋成本,強化平台黏性,同時提升消費者剩餘。 廣告與營收演進(CTR & CPC):傳統文字廣告曝光或因摘要降低,但互動式 AI 廣告可無縫嵌入對話回覆,帶來更精準的品牌推薦與穩定 CPC。 規模經濟與創新溢出(Increasing Returns & Innovation Spillovers):首頁 Doodle 推廣成本極低、邊際收益高,並推動開發者採用 Gemini SDK/API,加速 AI 生態系成長。 市場集中度與監管風險(HHI & Antitrust):市佔率持續攀升,HHI 指數走高;同時勞動市場結構與隱私監管挑戰並存,政策平衡創新與公平成關鍵。 🎯 為何一定要聽? 全盤掌握:一次搞懂 Google 如何用 Doodle 下棋,快速理解 AI 搜尋市場的競合格局。 經濟學解碼:從 First-Mover Advantage、Network Externalities 到 Innovation Spillovers,拆解背後商業邏輯。 行動啟示:助你為企業與個人制定 AI 採用策略與監管因應方案,搶先佈局未來搜尋風向。 🔔 立即收聽 → 訂閱 Macro Lab,解鎖更多 科技 × 經濟 × 社會 深度剖析! 👍 按讚+分享,加入 IG @amateur_economists |Medium|每天早晨 10 分鐘,「通勤咖啡」帶你洞悉世界動能。 Macro Lab: Macroeconomics decoded for builders and doers—because the big picture drives better business。 (對於本集內容有興趣的聽眾,非常歡迎回顧原始報導與研究!)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4 min

About

Macro Lab|總經實驗室 用 15–20 分鐘,帶你拆解全球宏觀經濟脈動,連結 創業商業模式與 AI 自動化實戰。 主持人 Chin(Amateur Economist) 結合產業研究與教學經驗,每週精選: ✦ 最新 GDP、CPI、利率決策即時分析 ✦ 案例解剖:Netflix 漲價、特斯拉降價背後的經濟邏輯 ✦ 創業者必懂的貨幣政策與資金週期 ✦ ChatGPT/Notion AI 等工具,如何讓工作流程自動化 加入 IG @amateur_economists、Medium 與我們交流。 週間一、三、五 早晨7:00 更新——陪你在通勤咖啡時間,洞悉大局、優化決策。 Macro Lab: Macroeconomics decoded for builders and doers—because the big picture drives better busines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