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谢可新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过好这一生? 本播客正是为了回应这一时代之问而生。每一期,我将借助一本经典哲学或社会学著作的深邃智慧,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这既是我个人的思考之旅,也希望能与抱有同样困惑的你一路同行。 我们采用独特的“人机协同”模式创作:由我设定方向,与AI(NotebookLM)共同分析经典、生成对话,为您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如果你对科技着迷,却也为人类主体性的未来感到忧虑,渴望在信息洪流中活出更真实、更有创造力的生活,那么这个播客就是为你准备的。 更特别的是,我们不止于倾听。每期节目下方,你都会找到一个公开的NotebookLM链接,里面包含了本期所用的全部资料。这不仅是参考,更是你亲自下场探索的邀请函。你可以随时进入,提出自己的问题,获得独一无二的启发。 期待你的加入,让我们一起思考,共同探索。 如果你有任何想要深度探讨的主题或对节目提到的资料感兴趣,欢迎邮件联系我:kexinxie630@gmail.com

  1. 语言不是天生本能,而是“为大脑而生”的即兴游戏——《语言游戏》深度解读与AI反思

    10H AGO

    语言不是天生本能,而是“为大脑而生”的即兴游戏——《语言游戏》深度解读与AI反思

    你是否曾思考,语言,对人类而言,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是一场关乎生存的智慧游戏? 莫滕·克里斯蒂安森和尼克·查特的开创性著作《语言游戏》提出了颠覆性观点:并非我们的大脑为语言而进化,而是语言为了适应我们大脑固有的认知局限,历经数万年文化演化,被塑造成为最强大的“生存工具”。 本期播客将带你揭示这一“哥白尼式革命”的核心——“此时此地”的认知瓶颈。我们的大脑在处理实时信息时,必须瞬间理解,否则信息便转瞬即逝。这个严苛的“过滤器”迫使语言不断简化、优化,形成了各种易于学习和使用的“沟通捷径”。 语言并非一套完美的逻辑规则,而更像一场充满即兴、妥协与创造的“协作猜谜游戏”。每一次成功的交流,都是对话双方在共享语境和经验中“协商”并“共创”意义的“动态舞蹈”。它的“不完美性”恰恰赋予了人类语言独特的灵活性和创新力,使其能孕育诗歌、幽默,应对变幻莫测的生存挑战。 从黑猩猩无法理解指向,到AI难以真正体会言外之意,原因皆在于它们难以参与这场充满智慧和情境的“生存游戏”。语言的诞生,是人类祖先在漫长历史中,为了高效协作、积累知识,最终实现群体生存和繁荣,无数次即兴表演的集体智慧结晶。 准备好重新审视你与语言的关系,探索它如何成为我们最伟大的“生存发明”了吗?敬请收听本期播客,一同解开语言的达尔文主义之谜! 🔗本期节目 NoteBookLM 资料库: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a087e44c-7629-4dff-a46b-e5ce8271b906 --- 【关于本播客】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本播客借助经典哲学与社会学著作,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 🎧 在其他平台收听: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CTkCuYSc14WdVboln1UJaBPy5hI62Xq *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811f40a6b45dee62db6b477 *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id1811972474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ExTP0ADTkLE74xDfXr4EQ 👋 联系与互动: kexinxie630@gmail.com https://x.com/kexinxie630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AI #哲学 #语言

    50 min
  2. 解读《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

    11H AGO

    解读《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

    想象一下,二战后的巴黎,蒙帕纳斯大道的“煤气灯”酒吧里,萨特、波伏娃等年轻哲学家们,手持一杯特调的杏子鸡尾酒,将日常琐事升华为震撼人心的哲学思考。这里是自由、叛逆与思辨的中心,爵士乐声中,彻夜激辩不断。 现代存在主义的诞生可以追溯到萨特在柏林学习现象学,并将其与克尔凯郭尔的思潮及独特的法国文学感染力融合的那一刻。他将哲学转化为一种“杏子鸡尾酒的哲学”,其中蕴含着期望、倦怠、忧虑、兴奋。萨特强调自由是人类经验的核心,个体通过不断的选择塑造自我,并因此承担重大的责任,这带来了如从悬崖向下看般的“眩晕感”和持续的焦虑。 西蒙娜·德·波伏娃作为“存在主义的王后”,以其开创性的《第二性》 鼓励女性质疑传统观念,掌控自己的人生,她的思想与萨特紧密相连,却又独具侧重。 本期节目还将简要提及阿尔贝·加缪的“荒诞”哲学 和莫里斯·梅洛-庞蒂对身体与知觉的独特见解,他不像萨特那样害怕溶解于世界。 这股思潮诞生于欧洲满目疮痍、纳粹死亡集中营和原子弹轰炸消息传出的背景下,直面人类存在的深刻焦虑与选择。它不仅塑造了战后欧洲的独特文化,更成为反文化运动、民权、反种族主义和女权主义等变革性运动的理论支柱。 时至今日,存在主义的思想依然回荡在我们身边。当我们讨论焦虑、不真实性、对承诺的恐惧,或面对过多的消费选择时,我们都在与存在主义的核心议题对话。 加入我们,一同探索这股充满活力、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潮如何从一杯杏子鸡尾酒中诞生,并最终改变世界和无数人生。本期播客将为你揭示,在那个喧嚣的巴黎左岸,哲学家们如何用他们的思想和生活,解答“我们是谁?”和“我们该怎么做?”这两个永恒的问题。 🔗本期节目 NoteBookLM 资料库: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3c733d5-8165-4d9f-97b2-9d34da3a7b1c --- 【关于本播客】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本播客借助经典哲学与社会学著作,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 🎧 在其他平台收听: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CTkCuYSc14WdVboln1UJaBPy5hI62Xq *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811f40a6b45dee62db6b477 *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id1811972474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ExTP0ADTkLE74xDfXr4EQ 👋 联系与互动: kexinxie630@gmail.com https://x.com/kexinxie630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AI #哲学 #存在主义

    53 min
  3. 深度理解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一场从标准化到整合的范式革命

    2D AGO

    深度理解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一场从标准化到整合的范式革命

    AI的崛起,是互联网的线性升级,还是一场颠覆认知的范式革命?  本期播客将带你深入这场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巨变核心。 我们揭示,“互联网+”的宏大叙事是标准化与确定性,它将世界简化为机器可读的规则,并迫使人去适应界面。 然而,“人工智能+”则截然不同,它拥抱复杂性,旨在整合模糊的非标准化人类需求,让机器理解世界的概率性与自适应逻辑。这绝非旧地图的更新,而是库恩所言“不可通约”的认知断裂。 这场革命正重塑一切:从金融服务到医疗诊断,再到法律与教育的未来。它催生了“半人马”式人机协作的巅峰生产力,但同时也深刻威胁着标准化认知工作,加剧劳动力两极分化。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知识与“真理”治理模式从“透明规则”向“黑箱原则”的转向,权力可能让渡给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系统。系统究竟在理解我们,还是在潜移默化地“同化”我们?  立即收听,把握这场从“让世界适应机器”到“让机器理解世界”的“哥白尼式革命”! 🔗本期节目 NoteBookLM 资料库: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31c8d61d-1c77-49b8-bedf-3c05347b8cc2 --- 【关于本播客】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本播客借助经典哲学与社会学著作,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 🎧 在其他平台收听: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CTkCuYSc14WdVboln1UJaBPy5hI62Xq *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811f40a6b45dee62db6b477 *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id1811972474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ExTP0ADTkLE74xDfXr4EQ 👋 联系与互动: kexinxie630@gmail.com https://x.com/kexinxie630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AI

    41 min
  4. 3D AGO

    2025.08深入解读中国“人工智能+”行动蓝图: 未来10年国家级顶层战略

    深度解析中国“人工智能+”行动蓝图! 国务院于2025年8月26日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是一份国家级的社会与经济形态重塑蓝图。它标志着中国AI战略已从聚焦技术本身的“AI”阶段,全面转向以应用为核心、深度赋能千行百业的“AI+”融合阶段。其核心思想是“应用牵引”,旨在“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 该行动将对个人生活和公共服务产生深远影响: • 个人生活革新:构建“更有温度的智能社会”。通过智能工作方式、人机协同、智能学伴/教师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消费将深化至精神、情感和体验满足,打造“万物智联”全场景智能交互环境。健康领域将普及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发挥AI在织密人际关系、精神慰藉、养老托育助残中的作用。 • 公共服务重塑:打造“智慧生命体”。文件提出“人机共生”的社会治理新图景,标志着“治理范式”的诞生,将社会视为可被“工程化、优化、智能管理”的巨大系统。AI将强化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提升维护和塑造国家的能力,并促进智能生态治理。 这份蓝图旨在为中国国家有机体安装一套全新的“神经系统”**。国家级算力中心如同“大脑皮层”,各行业大模型如同“神经节”,物联网如同“神经网络”,传感器则是“感觉器官”。其终极目标是让国家进化为能够实时感知、瞬间分析、协同响应的“智慧生命体”。这一模式体现了与西方“市场演化论”截然不同的“设计论”哲学,更像一个通过“自上而下”顶层设计的“水培工厂”。在核心技术上,文件强调“自主可控”,同时在全球治理和开源生态上展现“开放合作”,将AI定位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 《意见》设定了明确里程碑:到2027年,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中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总之,“人工智能+”行动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国家级‘未来宣言’和‘社会工程’的顶层设计”,以“发展”与“安全”为双重主线,但同时也将面临“智能向善”、防范“算法歧视”和“模型幻觉”等持续挑战。 本期节目腾讯文档链接: https://docs.qq.com/doc/DV2xxamVHc2NoSkN5 🔗本期节目 NoteBookLM 资料库: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c158ed59-4363-41e7-8105-aeb70127ce2f --- 【关于本播客】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本播客借助经典哲学与社会学著作,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 🎧 在其他平台收听: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CTkCuYSc14WdVboln1UJaBPy5hI62Xq *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811f40a6b45dee62db6b477 *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id1811972474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ExTP0ADTkLE74xDfXr4EQ 👋 联系与互动: kexinxie630@gmail.com https://x.com/kexinxie630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AI #哲学

    27 min
  5. 50年前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那么今天的AI呢?

    4D AGO

    50年前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那么今天的AI呢?

    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重塑人类社会与个体经验。马歇尔·麦克卢汉半个多世纪前的理论“媒介即讯息”,如今成为解读AI时代深刻社会与心理变革的有力工具。 本期播客将带你深入探索AI带来的五重核心追问: • 1、AI的真正“讯息”: 它以“效率优于内省”、“规模优于精妙”、“综合优于颠覆”的意识形态,重新定义创造力,将人类内省视为“缺陷”。 • 2、心智的延伸与萎缩: AI外包认知功能,导致生物记忆和批判性思维可能衰退(如“谷歌效应”),但也可能构成新的“延伸心智”系统。 • 3、“全球村”到“算法群岛”: 麦克卢汉的愿景异化,算法加剧极化、形成回音室,侵蚀了促进共识的桥接性社会资本。 • 4、主权的逆转: AI不再是工具,而是具有能动性的“非人实体”,通过拉康的“大他者”视角,它规训我们的欲望,使我们被AI环境所使用。 • 5、“永恒现在”中的意义: AI瓦解线性历史感,推入“后历史”状态,行动如同“现代西西弗斯”的徒劳。我们如何像加缪所言,在清醒反抗中寻找意义? 本期节目将不仅揭示这些挑战,更探讨如何走向“友善的智能”,倡导价值敏感设计与技术多样性,以夺回定义自身延伸方向的主权。这是一场关乎我们如何理解自身和选择未来的哲学与政治斗争。敬请收听! 🔗本期节目 NoteBookLM 资料库: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02f66fb3-520b-4f52-b3c3-c8b229f303ca --- 【关于本播客】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本播客借助经典哲学与社会学著作,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 🎧 在其他平台收听: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CTkCuYSc14WdVboln1UJaBPy5hI62Xq *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811f40a6b45dee62db6b477 *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id1811972474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ExTP0ADTkLE74xDfXr4EQ 👋 联系与互动: kexinxie630@gmail.com https://x.com/kexinxie630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AI #哲学

    1h 9m
  6. 麦秀华《牛奶狂潮》:乳糖不耐的中国人与奶制品消费的医疗化

    5D AGO

    麦秀华《牛奶狂潮》:乳糖不耐的中国人与奶制品消费的医疗化

    你是否曾好奇,为何在传统饮食中相对边缘、甚至生理上普遍乳糖不耐受的中国人,却在短短几十年内,成为了全球牛奶消费的第二大市场?为何这杯看似普通的白色液体,能承载起一个民族关于现代化、科学、健康与未来的沉重希望? 本期播客将带你深入麦秀华的文化人类学力作《牛奶狂潮》,剖析这场席卷中国的“牛奶狂潮”并非偶然的健康选择,而是一场由国家生命政治、全球资本逻辑与家庭深层焦虑共同编织的复杂实践。 我们将揭示: • 1、健康的“科学化”与疾病的“发明”:牛奶如何被赋予“强国强种”的使命,成为塑造“理想身体”的工具。节目将探讨“缺乳综合症”和“挑食综合症”等“疾病”如何被制药-奶粉复合体(Pharmaceutical Nexus)“创造”出来,以推销富含DHA、维生素的配方奶粉,即便那可能只是一种“被动入局的商业安排”。即使中国人口中乳糖不耐受率较高,这种生理事实也常常被医疗化,被建议通过“适应”来“治愈”。 • 2、育儿的“内卷”与阶层焦虑的投射:对于无数中国父母而言,给孩子选择昂贵的配方奶粉,不仅是对子女未来认知发展和学业成功的“投资”,更是“不能输在起跑线” 理念下的“焦虑容器”。父亲“挣奶粉钱”成为尽责的象征,而母亲则在职场与育儿双重压力下,选择配方奶粉以应对“奶水不足综合症”的社会压力。 • 3、信任的重建与符号的意义:2008年三聚氰胺丑闻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一度跌入冰点。但这场危机并没有终结“牛奶神话”,反而使其变得更加复杂,催生了跨境抢购进口奶粉的现象,进口奶粉也成为了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从身体健康到国家未来,从个体焦虑到社会阶层,《牛奶狂潮》透过一杯牛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现代中国社会深刻自我重塑的图景。欢迎收听,一同品味这杯牛奶背后,翻涌着的身体、科学、民族与未来的复杂滋味。 🔗本期节目 NoteBookLM 资料库: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c27a9008-becf-4b1d-9628-71f34fa16b03 --- 【关于本播客】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本播客借助经典哲学与社会学著作,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 🎧 在其他平台收听: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CTkCuYSc14WdVboln1UJaBPy5hI62Xq *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811f40a6b45dee62db6b477 *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id1811972474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ExTP0ADTkLE74xDfXr4EQ 👋 联系与互动: kexinxie630@gmail.com https://x.com/kexinxie630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AI #哲学 #中国社会

    56 min
  7. 播客如何成为当代青年的“精神按摩”和“信息解药”?

    5D AGO

    播客如何成为当代青年的“精神按摩”和“信息解药”?

    在一个被“速度文化”统治、丛生、普遍存在的时代,你是否也感到意义危机与无处安放的迷茫?为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正心甘情愿地将宝贵时间投入到播客这种“慢”媒介之中?这背后,隐藏着一场关于“存在意义”与“时间抗争”的深刻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将深入探讨以“小宇宙”APP为例的青年播客实践,揭示这并非简单的娱乐消遣,而是一场青年集体“自救行动”,旨在“再造时间意义”并“夺回确定性”。 你将了解到: • 1、时代困境: 当代青年普遍面临由“社会化自我实现”的文化压力和“弹性工作制”带来的“时间剥夺”所共同造成的“意义危机”和“不确定性”。在失去对日常时间掌控感、社会参照系模糊的背景下,青年渴望找到生活的锚点,“夺回确定性”成为他们共享的行动目标。 • 2、时间的炼金术: 播客如何通过“制造并行时间”,将你日常通勤、运动、做家务等原本被视为“浪费”或“无意义”的“边角料时间”,转化为具有“生产性”(获取知识)或“社会性”(获得陪伴)的“黄金时间”。这不仅仅是物理时间的利用,更是改变了你对自身时间的“体验与感知”。 • 3、小宇宙的魅力: 作为中文播客的复兴平台,“小宇宙”为何能吸引无数青年?它被设计成一个“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和“心安的角落”,通过轻量化、流动性、私密性等技术可供性,为青年提供了调整时间利用方式的可能性。其独特的“评论区时间戳”功能,更能帮助你“时间意义精准化”,找到共鸣并建立“想象的联结”。 • 4、青年主导与多元内容: “小宇宙”上的播客大多由青年人制作,他们相似的生活经历和叙事方式,弥合了主流叙事与青年认知之间的断裂。高达60.5%的“自我成长与治愈”类节目,以及对专业知识和情感连接的满足,让你在获得“数字陪伴”和“情感共同体”的同时,将主播视为“电子朋友”,对抗原子化孤独。 • 5、多维度的意义再造: 无论是追求知识增益的“工具型行动者”、寻求情感慰藉的“情感型行动者”,还是兼顾二者的“复合型行动者”,青年都在播客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意义。 加入我们,一起聆听青年如何通过播客,在加速而不确定的现代社会中,进行一场深远的心理防御与创造性转化,为自己构建起一个能够抵御外部冲击的内在堡垒。 资料来源:《再造时间意义:“物质-文化”双重结构视角下的青年播客实践研究—以“小宇宙”APP 为例》 🔗本期节目 NoteBookLM 资料库: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33c3b1b7-9764-4ffd-a29e-4717e5f4978e --- 【关于本播客】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本播客借助经典哲学与社会学著作,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 🎧 在其他平台收听: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CTkCuYSc14WdVboln1UJaBPy5hI62Xq *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811f40a6b45dee62db6b477 *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id1811972474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ExTP0ADTkLE74xDfXr4EQ 👋 联系与互动: kexinxie630@gmail.com https://x.com/kexinxie630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AI #哲学

    53 min
  8. 《模糊的丧失》:如何应对“悬而未决”的失落与不确定性

    6D AGO

    《模糊的丧失》:如何应对“悬而未决”的失落与不确定性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是否曾遭遇一种特殊的痛苦——亲人明明就在眼前,却似乎永远地“离开了”;或者他们消失不见,你却无法停止对TA的思念?这种普遍存在却又常常不被识别的“无名之痛”,就是心理学先驱保利娜·博斯教授所定义的“模糊的丧失”(Ambiguous Loss)。 我们现代社会,尤其是西方文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对善终和结案的迷信”。我们被教导,任何问题都该有解决方案,任何故事都该有清晰的结局,甚至连哀悼也有明确的“流程”——从悲痛到“接受”再到“放下”。然而,当“丧失”本身变得模糊不清、悬而未决时,这套“操作系统”便彻底失灵,传统的哀悼机制被“冻结”,使我们陷入一种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反复摇摆的、极度消耗性的长期痛苦。 “模糊的丧失”主要有两种类型,它们都因为缺乏明确的“了结”而令人饱受折磨: • 肉身缺席,心理在场:指一个人在物理上消失了,但在家人和朋友的心中,他/她依然是鲜活的、在场的。例如战争中失踪的士兵、被绑架的儿童,或因移民、失联而音信全无的亲人。 • 肉身在场,心理缺席:指一个人虽然物理上依然在场,但在心理或认知上已经“离去”,无法再进行有意义的情感互动。典型的例子包括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严重脑损伤、慢性精神疾病的患者,也包括因成瘾、抑郁或极端意识形态而“情感上消失”的家人。 面对这种没有终点、不被社会承认的痛苦,我们该如何重新定义关系和生活?保利娜·博斯教授指出,真正的智慧在于放弃对确定性的执着,转而学习如何与不确定性共存。这不是要我们“忘记”或“放下”,而是要找到带着这份伤痛,继续有意义地生活下去的力量与韧性。 以下是一些我们可以采纳的策略,以在模糊中重塑关系与生活: • 1、接纳“亦此亦彼”的思维:放弃“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学会接受和拥抱矛盾状态。例如,承认“我记忆中的亲人可能已经不在了,但眼前这个身体还在的他/她,我仍然爱着”。 • 2、重新定义家庭与角色:拓宽“家人”的定义,超越单纯的血缘或居住关系。在关系变化时,积极调整个人和家庭角色,例如将配偶的角色暂时转变为“照护者”,或将离家的孩子视为独立的成年人。 • 3、创造新的家庭仪式与庆祝:当缺乏传统仪式(如葬礼)时,家庭可以创新,创造新的仪式来承认和应对丧失,例如调整节日的庆祝方式,或为失踪亲人举办一场象征性的“葬礼”,以此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 4、寻找超越个人的意义:将个人的悲剧经历转化为推动社会改变的动力,例如游说立法、创建支持小组,或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来获得疗愈。这有助于在混乱中找到新的希望和力量。 • 5、开放沟通与寻求支持:创建一个安全的空间,让家庭成员自由交流各种情绪,包括困惑、愤怒、悲伤、羞愧、内疚、甚至幽默。同时,寻求专业的家庭心理教育治疗或支持小组的帮助,获得理解和应对策略。 • 6、利用精神信仰与价值观:无论信仰来源如何,都能帮助人们在面对无法治愈的疾病或不明确的丧失时,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 7、自我关怀与允许休息:认识到长期承受模糊丧失的巨大消耗,允许自己休息、放松甚至偶尔“逃离”是必要的,这并非内疚,而是至关重要的自我照顾。 在AI时代,我们正面临更多新型的“模糊的丧失”——从社交网络上突然消失的“数字朋友”,到AI伴侣的迭代与关闭。学习与“模糊”共存的智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本期播客将带你深入探索:如何在没有完美解决方案的世界里,依然保有爱、希望和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与其徒劳地追求一个不可能的“了结”,不如学习在不确定性的风暴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坚韧而平静的立足之地。 不要错过,点击收听,一起探索这种“共存的艺术”! 🔗本期节目 NoteBookLM 资料库: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5eacc19f-2219-48d0-b95d-7fb7e777e5a7 --- 【关于本播客】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本播客借助经典哲学与社会学著作,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 🎧 在其他平台收听: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CTkCuYSc14WdVboln1UJaBPy5hI62Xq *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811f40a6b45dee62db6b477 *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id1811972474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ExTP0ADTkLE74xDfXr4EQ 👋 联系与互动: kexinxie630@gmail.com https://x.com/kexinxie630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AI #哲学

    44 min

About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过好这一生? 本播客正是为了回应这一时代之问而生。每一期,我将借助一本经典哲学或社会学著作的深邃智慧,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这既是我个人的思考之旅,也希望能与抱有同样困惑的你一路同行。 我们采用独特的“人机协同”模式创作:由我设定方向,与AI(NotebookLM)共同分析经典、生成对话,为您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如果你对科技着迷,却也为人类主体性的未来感到忧虑,渴望在信息洪流中活出更真实、更有创造力的生活,那么这个播客就是为你准备的。 更特别的是,我们不止于倾听。每期节目下方,你都会找到一个公开的NotebookLM链接,里面包含了本期所用的全部资料。这不仅是参考,更是你亲自下场探索的邀请函。你可以随时进入,提出自己的问题,获得独一无二的启发。 期待你的加入,让我们一起思考,共同探索。 如果你有任何想要深度探讨的主题或对节目提到的资料感兴趣,欢迎邮件联系我:kexinxie630@gmail.co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