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帮助

马扬-马小咩

我们是一档聚焦于恶性肿瘤预防、癌症诊疗,明晰健康真相、拆穿唬人谣言,并积极关注癌症患者和家属情绪心理的一档陪伴型播客。 节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如何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癌症的发生? ● 如何通过健康体检筛查出早期癌症? ● 如果我的亲人是癌症患者,我和家人应该有针对性的做哪些检查? ● 怎样做好癌症的全程管理,不走弯路? ● 癌症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 ● 癌症诊疗期间的护理和陪护贴士 ……

  1. 8月31日

    18.能预防的病,早筛早救命(4)胃癌

    这一期,我们把麦克风对准沉默的胃。中国只占全球20%人口,却“贡献”了37%新发胃癌和39.4%胃癌死亡病例,是名副其实的胃癌大国。 幽门螺杆菌竟像“隐形大流行”,在50%国人胃里潜伏,它既能引发胃溃疡大出血,也能导致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却只需一次呼气试验+14天四联药即可大幅削减风险。 节目拆解胃癌五大癌前疾病、七大高危因素,告诉你冰箱和新鲜蔬菜如何悄悄把40岁以下胃癌发病率每年拉低4%,也告诉你胃镜检查为何“长达”7分钟”的真正含义。无痛胃镜安全吗?每周一次葱蒜真能防癌?答案尽在本期播客。 跟着肿瘤科医生马扬和主播西西,把胃癌风险吃进冰箱、吹进呼气袋、塞进体检单,让科学成为长辈和自己最靠谱的护身符。 (以上内容由AI协助完成) 【本期大纲】 【时间轴】 15:13幽门螺杆菌:一个你很可能已经携带的“隐形”致癌菌 21:00检查幽门螺杆菌,选对方法很重要 29:04根除幽门螺杆菌,能“逆转”这种淋巴瘤 34:27不要盲目害怕“老胃病”会癌变,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以下几种“癌前疾病”: 36:42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抗癌能力下降。 39:45胃溃疡:尤其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溃疡,边缘反复发炎易癌变。 43:10胃息肉:大多数没事,但一种叫“腺瘤性息肉”的,恶变概率高达10-30%。 44:38 肥厚性胃炎也有主见发展为胃癌的风险 45:14恶性贫血:一种特殊的贫血,根源是胃出了问题(无法吸收维生素B12),会显著增加胃癌风险。 48:10手术后残胃:胃部分切除后10-15年,残胃得癌的风险会升高。 54:33世卫组织建议每天盐摄入≤5 克,但国人几乎大幅超标;咸菜、酱菜、加工肉、外卖/ 餐馆菜(常偏咸)都是高盐来源,可通过加醋、柠檬调味减少盐依赖。 1:02:37胃镜检查是目前最可靠的胃癌筛查方法 1:10:38防癌饮食的关键是新鲜、足量、多样化,做杂食动物,比迷信单一“超级食物”更有效。 1:13:10一个意想不到的胃癌发病率下降的原因:冰箱、高速公路和物流 马扬三次碳呼气试验的报告单 听友李女士提供的胃镜活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报告 【参考文献】 [1] 郑荣寿, 陈茹, 韩冰峰, 等.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24, 46(3):221-231. [2] 赫捷, 陈万青, 沈洪兵, 等. 中国人群肝癌筛查指南(2022,北京)[J].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8):779-814. [3]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5. [4] 上海市抗癌协会,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 [5] 胃中的顽固之“菌”:幽门螺杆菌真的可以被根治吗?https://ncncd.chinacdc.cn/jkzt/202411/t20241122_302795.htm [6] Y Xu, C Xia, J Wang, Y Wu, W Chen. Divergent trends in the burden of esophageal, gastric, and liver cancers in China. J Natl Cancer Cent. 2025;5(3):page.  DOI: 10.1016/j.jncc.2025.05.001. 关于我们 【聊天的人】马扬、西西 【特别感谢】听友李女士【片头曲】Natrual Ability by 鹤The Crane 【背景音乐】Raindrops Never Stop Falling by Dennis Kuo【片尾曲】男人也好女人也好 by 张信哲【平面设计&运营】不知心【收听方式】小宇宙app、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蜻蜓FM、豆瓣app、知乎等平台均可搜索“时常帮助”收听到本节目

    1 小时 27 分钟
  2. 7月31日

    17. 能预防的病,早筛早救命(3)肝癌

    肝癌是中国癌症死亡的第二大杀手。小时候课本上焦裕禄因肝癌饱受折磨的故事,让很多人第一次对癌症产生了恐惧,也让不少人对乙肝携带者避之不及——但很多担忧其实都是误解! 本期节目,肿瘤科医生马扬和主播西西将带你:①揪出肝癌的"真凶"——乙肝、丙肝、酒精、黄曲霉素…哪些风险被你低估了?②破除常见误区——发霉食物洗洗还能吃?脂肪肝不用管?中药养生很安全?③get实用防癌指南——肝癌早筛该查什么?乙肝疫苗怎么补种?戒酒到底有多重要? 用真实病例+生活化类比,让你轻松听懂肝癌预防的关键。听完你会明白:肝癌虽然可怕,但预防真的有章可循! 转发给家人,别让健康输在"我以为"上! (以上内容由AI协助完成) 【时间轴】 04:42 提到的《去病三分糖》的第44期节目《甲状腺癌:发病率飙升20倍的癌症》https://xima.tv/1_QR4J1Fj?_sonic=0 8:40 很多人以为和乙肝携带者共用餐具会被传染,但其实乙肝只通过母婴、血液和性接触传播,日常接触(包括同桌吃饭)不会感染。 18:40 发霉的花生、玉米里的黄曲霉素是1类致癌物,耐高温(280℃以上才会分解),水洗、蒸煮、油炸都无法去除,必须直接扔掉。 28:12 很多人以为脂肪肝只是“亚健康”,但长期不控制可能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尤其是肥胖、糖尿病患者。 35:53 何首乌、土三七等“养生药材”有明确肝毒性,可能导致肝衰竭,最好别吃。 44:19 “保肝药”不能抵消作死行为,熬夜+护肝片=自欺欺人!药物代谢全靠肝肾,减少滥用药物和酒精才是关键。 47:02 肝癌早期生长快,半年查一次(超声+甲胎蛋白)才能有效发现,每年普通健康体检可能漏诊。 52:36 乙肝目前只能控制,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能降低但不能杜绝患肝癌风险;但丙肝通过3个月口服药就能根治,治愈后肝癌风险大幅降低。 54:19 酒精的安全剂量是零!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伤肝,长期饮酒者肝癌风险增加近1倍,女性对酒精的耐受力更弱,戒酒是最直接的预防方式。 1:00:02 少外食,拒奶茶,减少额外的油脂和游离糖的摄入,远离脂肪肝 1:02:30 提到的马扬三叔2025年6月进行早筛的肠镜报告 马扬三叔2025年6月早筛肠镜的病理报告,下图中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就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了 本期大纲 参考文献 [1] 郑荣寿, 陈茹, 韩冰峰, 等.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24, 46(3):221-231. [2] 张希, 杨雷, 刘硕, 等. 2022年全球恶性肿瘤统计报告解读[J]. 中华肿瘤杂志, 2024, 46(7):710-721. [3]  赫捷, 陈万青, 沈洪兵, 等. 中国人群肝癌筛查指南(2022,北京)[J].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8):779-814. [4]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5. [5] 上海市抗癌协会,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 [6] 曹毛毛, 李贺, 查震球, 等. 中国农村地区肝癌初筛方案效果评价[J].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9):990-996. [7]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肝癌早诊早治项目十五年评估报告[R]. 北京: 国家卫健委, 2022. 关于我们 【聊天的人】马扬、西西 【片头曲】Natrual Ability by鹤The Crane 【背景音乐】Raindrops Never Stop Falling by Dennis Kuo 【片尾曲】男人也好女人也好by张信哲 【平面设计&运营】不知心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蜻蜓FM、豆瓣app、知乎等平台均可搜索“时常帮助”收听到本节目

    1 小时 11 分钟
  3. 6月19日

    16.能预防的病,早筛早救命(2):结直肠癌

    本期我们带您深入探讨结直肠癌的预防与早筛,帮助您远离这种高发但可防可控的癌症。节目中,马扬医生将为您解答:肠癌真的会遗传吗?哪些人需要特别警惕?肠息肉离癌症有多远?我们还会剖析结直肠癌的几大危险因素,包括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等现代生活方式隐患,并揭秘炎症性肠病与肠癌的关联。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提供实用的筛查指南:肠镜该多久做一次?便隐血检查有何意义?新兴的粪便DNA检测是否值得尝试?最后,别忘了养成观察大便的习惯——它的形状、颜色变化可能是肠道发出的早期信号!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有效降低风险。健康无小事,快来收听本期节目,为自己和家人的肠道健康保驾护航吧! (以上由AI生成) 【时间轴】 04:24 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不同亲缘关系对癌症遗传的影响 08:57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科学依据 15:49 胆囊切除后,胆汁排放异常可能增加肠癌风险 34:10 不同情况下肠镜筛查的时间间隔 47:21 预防脑梗的阿司匹林还能预防结肠癌? 49:04 跟自己的大便好好告个别吧,搞不好还能救一命 11:26提到的友台播客宛平北路600号的第51期节目《厕纸与时间的竞速,炎症性肠病的痛谁懂?》https://xima.tv/1_sJDFL9?_sonic=0 本期大纲 《医学论坛报》炎症性肠病专刊的文章照片 菜菜的肠镜检查单 菜菜肠息肉的病理报告 参考文献 [1] 郑荣寿, 陈茹, 韩冰峰, 等.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24, 46(3):221-231. [2]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J]. 中华肿瘤杂志, 2021, 43(1):16-38. [3] 上海市抗癌协会,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 [4]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5.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 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4, 46(10): 917-918. [6] 郭兰伟, 郑黎阳, 陈琼, 等. 河南省城市地区结肠镜筛查人群结直肠进展期肿瘤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24, 46(8):794-800. 关于我们 【聊天的人】马扬、西西 【片头曲】Natrual Ability by鹤The Crane 【背景音乐】Raindrops Never Stop Falling by Dennis Kuo 【片尾曲】男人也好女人也好by张信哲 【平面设计&运营】不知心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蜻蜓FM、豆瓣app等平台均可搜索“时常帮助”收听到本节目

    54 分钟
  4. 4月13日

    14.能预防的病,早筛早救命(1):肺癌

    我们常说癌症可防可治,那么究竟该如何预防癌症,又怎样尽早发现它呢?不同种类的癌症情况差异很大,因此,播客《时常帮助》将开启一个全新系列,按照不同癌症种类,逐一剖析降低发病风险以及早期筛查的策略。     第一期,我们聚焦肺癌,探讨如何降低肺癌发病风险与早期肺癌的筛查方法。     您是否知道,除了远离烟草这一核心措施,减少雾霾天气在户外的暴露、改善地下室等通风不良的居住环境同样能显著降低罹患肺癌的风险?而在低剂量螺旋CT广泛应用的今天,体检报告上的"肺部结节"字样牵动无数人心——这些微小病灶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们与肺癌之间有多远的距离?     具体内容,敬请收听本期节目。     在这一系列内容中,您对哪类癌症的预防与筛查更感兴趣,或者对肺癌相关内容还有哪些疑问,都可以评论或在后台留言告诉我,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时间轴】 6:10 肺癌是中国发病人数第一的癌种,生存率比大部分癌种低。 7:30 肺癌发生的6种高危因素 19:20 警惕时髦的底层复式户型带来的氡气污染 26:25胸部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筛查早期肺癌的最佳手段 30:25 发现了肺部小结节怎么办?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有肺部小结节? 35:40 肺癌的预防建议 【聊天的人】马扬、西西 【片头曲】Natrual Ability by 鹤The Crane 【背景音乐】Raindrops Never Stop Falling by Dennis Kuo 【片尾曲】男人也好女人也好by 张信哲 【平面设计&运营】不知心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蜻蜓FM、豆瓣app等平台均可搜索“时常帮助”收听到本节目 参考文献 [1]Edwards, Donna M., et al. "Impact of lung cancer screening on stage migration and mortality among the national Veterans Health Administration population with lung cancer." Cancer (2024). [2] Bizuayehu HM, Ahmed KY, Kibret GD, et al. Global Disparities of Cancer and Its Projected Burden in 2050. JAMA Netw Open. 2024 Nov 4;7(11):e2443198.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 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4, 46(10): 911-912. DOI: 10.3760/cma.j.cn112152-20240828-00373. [4]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2024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5] Yotsukura Masaya, Asamura Hisao, Motoi Noriko, et al. Long-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Resected Adenocarcinoma In Situ and 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 J Thorac Oncol, 2021, 16: 1312-1320.

    40 分钟
  5. 3月18日

    Vol.13 放化疗和癌症究竟哪个更伤身?如何正确看待抗癌副反应

    马扬在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癌症患者和家属,因为对抗肿瘤治疗存在偏见,满心担忧放化疗会拖垮身体,从而拒绝接受规范化治疗。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就像给癌细胞打开了“快速通道”,使得病情一路狂飙,愈发严重。等到患者和家属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要再通过放化疗来控制病情时,却发现一切都为时已晚。此时进行放化疗,效果往往大打折扣,甚至有些患者已经彻底失去了放化疗的机会。每念及此,马扬都忍不住扼腕叹息。   因此这次马扬和西西深入探讨了肿瘤科医生如何看待和处理抗肿瘤治疗的副反应。她们聊到了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如何像一位精明的棋手,步步为营,权衡利弊,提前预防可能的副作用。更重要的是,马扬特别指出,副作用并不等同于负面作用——它更像是治疗过程中的“双刃剑”,既有挑战,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 p.s. 32:00时嘴瓢了,不是“五羟受体拮抗剂”,是“五羟色胺受体拮抗剂” 【时间轴】 0:55 很多人认为抗癌治疗(如放化疗)的副作用比癌症本身更可怕,甚至会“把人打垮”。但实际上,抗癌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癌症的发展,但如果不治疗,癌症的发展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2:16 抗癌药物剂量大多由身高体重决定,而非癌症分期。抗癌治疗是规范化前提下的个体化微调,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同时尽量减少副反应。 4:17 一些抗癌药物可能会增加患第二肿瘤的风险,但这种风险通常很低(1-2%),且与不治疗的风险相比,治疗的获益更大。 14:24 副作用是药物作用原理伴生的,有时会变成正作用。 20:59 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声称无副作用的疗法可能未经科学研究、副作用延迟显现或疗法本身无作用。 25:20 药物说明书上列出的副反应并不代表每个人都会出现,而是按发生率分为十分常见(≥10%)、常见(1% - 10%)、偶见(0.1% - 1%)、罕见(0.01% - 0.1%)、十分罕见(0.01%);按严重程度分为 1 - 5 级。如肾癌靶向药阿西替尼恶心副反应常见但不严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性心肌炎罕见但严重。 30:49 现在不仅抗肿瘤药物在进步,预防和治疗副反应的药物也在发展,化疗后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等问题已能有效解决,这也提高了癌症治疗效果。 33:00 仍有一些抗肿瘤副反应如乏力、食欲减退难以避免,需要患者主动观察和反馈,配合医生治疗,避免因过度担忧副作用而拒绝有效治疗。不配合治疗副反应可能导致更换方案,降低治疗有效性,增加经济成本。 42:55 抗肿瘤治疗的绝对禁忌包括患者体力状况差无法自理、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异常无法纠正、急性心梗等疾病后3-6月内、预计生存期小于3个月;相对禁忌如高龄,但具体需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判断。 【聊天的人】马扬、西西 【片头曲】Natrual Ability by鹤The Crane 【背景音乐】Raindrops Never Stop Falling by Dennis Kuo 【片尾曲】男人也好女人也好by张信哲 【平面设计&运营】不知心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蜻蜓FM、豆瓣app等平台均可搜索“时常帮助”收听到本节目

    55 分钟
  6. 1月24日

    Vol.12你只有一次机会杀死癌细胞(4):靶向、免疫、放疗及如何战胜肿瘤耐药

    作为介绍抗癌治疗方法的第四期节目,马扬和西西讨论了新兴的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原理,谈及了传统但目前仍有重要地位的肿瘤放射治疗的作用价值。 特别提到了,目前癌症仍然被广泛认为是不治之症的原因是,肿瘤会对会产生耐药。分析了科学家战胜肿瘤耐药的方法,并提到了普通人都可以做的避免肿瘤耐药的诀窍。 p.s.这期内容太多,已经取不了有创意的标题了,连AI也爱莫能助hh 【时间轴】 0:36  马扬最近读到一篇健康人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10倍的报道。 9:46  靶向治疗是利用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遗传差异,专一性地攻击癌细胞,副作用相对化疗较小,但仍可能误伤正常细胞。 16:13  免疫治疗通过增强身体自身的免疫力,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美国前总统卡特通过免疫治疗成功延长了寿命,显示了免疫治疗的巨大潜力。 22:44  肿瘤耐药是癌症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因包括肿瘤体积大、乏氧区、遗传性不稳定和身体的物理屏障(如血脑屏障)。 27:35  普通人能通过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癌症、按时按量使用抗癌药物,以减少耐药的可能性。 37:02放射治疗通过高能电离射线直接杀死癌细胞或破坏其DNA,与其他抗癌治疗手段联用能更好激活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40:10急诊放疗用于缓解危及重要器官和生命的紧急情况,如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本期大纲 肿瘤体积的增大导致对化疗药耐药 【聊天的人】马扬、西西 【片头曲】Natrual Ability by鹤The Crane 【背景音乐】Raindrops Never Stop Falling by Dennis Kuo 【片尾曲】男人也好女人也好by张信哲 【平面设计&运营】不知心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蜻蜓FM、豆瓣app等平台均可搜索“时常帮助”收听到本节目

    50 分钟
  7. 2024/12/17

    Vol. 11 你只有一次机会杀死癌细胞(3)听医生的话,化疗不可怕

    在工作中,马扬发现很多的患者和家属对化疗有深深的恐惧和难以消弭的误解,这直接影响了抗癌方案的落实,也会直接导致抗癌治疗效果不佳。    本期节目用很多的实例和形象的比喻从癌细胞的生长周期、肿瘤的发生发展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化疗药物的原理,争取将晦涩的书本知识尽量通俗地表达出来。希望能够让大家获得关于化疗的正确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并理解遵从医嘱的重要性。 【时间轴】 5:15 化疗药物主要针对增殖快的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大,而对正常细胞损伤较小,非“好坏通杀”。 7:50 G0期细胞静止但在合适的条件可继续增殖,会致肿瘤进展与耐药,影响抗癌效果。 9:49 肿瘤生长速度可以反应癌症的恶性程度,Ki-67是临床常用的一个反应肿瘤增殖水平的指标 13:22 化疗药物可分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和非特异性药物,相应的抗癌原理带来相应的副反应。 18:00 恶性肿瘤的指数生长模型:理想情况下,癌细胞呈指数级增殖,1厘米大小的肿瘤组织有约10亿个细胞,经30次倍增时间即可长成。 22:13 化疗的对数杀伤模型:化疗按固定比例杀癌细胞。肿瘤负荷大时,化疗后症状改善更明显;化疗需要多个疗程和充足剂量。 29:43 恶性肿瘤的遗传不稳定导致增殖中耐药突变,因此晚期、大肿瘤更容易耐药,所以确诊后应积极、尽早治疗。 32:40 实际癌组织在早期呈指数生长,当体积增大时倍增时间逐渐延长达平台期。 34:13 不愿化疗,寄希望于补品提高免疫力来对抗癌症是妄想。 40:28 化疗方案准则:联合、多周期、按时按量,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状况微调。 本期大纲 肿瘤细胞增殖周期 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的对数杀伤 肿瘤细胞数目会在化疗的间歇期回春 肿瘤体积的增大导致对化疗药耐药 实际肿瘤负荷与生长曲线的关系 【聊天的人】马扬、西西 【片头曲】Natrual Ability by 鹤The Crane 【背景音乐】Raindrops Never Stop Falling by Dennis Kuo 【片尾曲】男人也好女人也好by张信哲 【平面设计&运营】不知心 【收听方式】小宇宙app、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蜻蜓FM、豆瓣app等平台均可搜索“时常帮助”收听到本节目

    50 分钟

评分及评论

4.6
共 5 分
9 个评分

关于

我们是一档聚焦于恶性肿瘤预防、癌症诊疗,明晰健康真相、拆穿唬人谣言,并积极关注癌症患者和家属情绪心理的一档陪伴型播客。 节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如何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癌症的发生? ● 如何通过健康体检筛查出早期癌症? ● 如果我的亲人是癌症患者,我和家人应该有针对性的做哪些检查? ● 怎样做好癌症的全程管理,不走弯路? ● 癌症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 ● 癌症诊疗期间的护理和陪护贴士 ……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