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发声播客

叨叨叨导

正在发声,总要有人发出不合时宜的声音。

  1. 188 一千零一曲:庾澄庆【上】报告班长 我知道我已经长大

    5D AGO

    188 一千零一曲:庾澄庆【上】报告班长 我知道我已经长大

    主播:小玲 叶风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叶风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十多年前,有幸与任祥老师聊过几句。说起民歌时代,她颇有一种不提当年勇的谦逊,这一点上,跟朱天衣老师一模一样。提到她的母亲顾正秋女士,她说母亲身体还不错。后来还聊到了顾正秋的恩师、一代名伶吴继兰。 吴继兰1937、38两年在昆明演出,地点之一的金碧公园,就是擅长园艺的前市长庾恩锡整修的,他开办的亚细亚公司,以及旗下著名的重九品牌,驰誉百年。后来,庾恩锡之子庾家麟渡海赴台,娶了顾正秋的上海戏剧学校的师妹张正芬,育有两女一男,这宝贝幼子,就是庾澄庆。 说来好笑,我1990年代初,在同学的音乐杂志上初见“庾澄庆”这三个字时,还觉得奇怪,为什么要取“庚登(咯噔)庆”这么个怪名字?后来虽然被同学纠正了,但“庚登(咯噔)庆”这个印记算是烙下了,每次想到他,脑子里第一反应的读音,仍然是“庚登(咯噔)庆”,很有一种恶作剧的快感,与他的气质还蛮搭的。 未能免俗,我对庾澄庆的第一印象,也是来自当时响彻大街小巷的《让我一次爱个够》。这张1989年发行的专辑及其同名主打歌,经过1992年春晚的加持,在随后的两三年里,火遍内地。这首歌,应该也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内地歌迷对他的第一印象。此时的他,实则进入歌坛已近十年了。 作为世家之子,庾澄庆成长经历非常传统,平常在家都写毛笔字。从三岁有记忆开始,就每天早晨在被窝里听妈妈在外面吊嗓子。十岁以前,都是在家里听京剧,完全不知流行音乐为何物。 母亲张正芬京剧名伶的身份,或许无意间成了他的舞台启蒙,让他隐隐感知到现场的魅力与命运的召唤。“有一次,我妈妈演出,我在后台看,我看着舞台上那个是我妈妈,眉毛花着,那个妆……幕帘一拉开,太美了。我觉得那就是舞台的力量。” 初中时,父母先给他买了把胡琴,可他毫无兴趣。后来又买了把吉他,反倒不经意地点燃了他对流行音乐的激情。他开始大量地接触西洋流行音乐,买唱片,尤其偏爱黑人音乐,向往黑人音乐的渊薮——纽约哈林区(Harlem),这也正是他“哈林”一名的由来。 随后,开始与朋友组乐团,玩音乐,17岁就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笔演出费。只是,这样的人生,跟家里的观念与期待,显然是背道而驰的。“我的功课整个落到谷底,音乐整个往上走,家里觉得我简直是误入歧途。” 1980年,他跟王若琳的老爸王治平,还有罗宾(龚怀主)等人组了个“RollerCoaster(云霄飞车)”乐团,常在台北的“杜鹃窝”(即“疯人院”)西餐厅等地驻唱,也接一些学校迎新、毕业晚会之类的演出。不过,纯属玩音乐,还是要靠父母养活。 这段卖艺时光,庾澄庆还遇到了未来的战友与贵人、当时属于另一乐团的张耕宇。他俩总在演出时碰到,相互看不顺眼。给他看自己写的歌,就是为了炫耀“你看,我现在比你厉害”。完全不知道他是福茂唱片的太子爷。 几年后,庾澄庆与周治平、李建复、陈焕昌(小虫)等会集于艺工队,张耕宇又成了他的隔壁室友。快结束时,张耕宇问他有没有兴趣做国语唱片。 王治平一度去了国泰航空,实在无聊,一年后便辞职准备赴美。其间,庾澄庆介绍他去当张弘毅的助理。他说:“我不要薪水,我就是来打杂的,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1984年,张毅与杨惠姗最著名的电影《玉卿嫂》公映,张弘毅凭藉此片,先后斩获金马奖最佳原著音乐与亚太影展最佳音乐两项殊荣。多年前,曾有幸与张毅杨惠姗夫妇聊及《玉卿嫂》与张弘毅,不胜怀念。而在滚石公司发行的电影音乐原声带中,庾澄庆与杨惠姗合唱的《少年往事》,算是庾澄庆正式踏入歌坛的初试啼声。唱片封面上,除了杨惠姗,打的是“角钢联盟乐团”的旗号。这个乐团的阵容:吉他江建民、贝斯刘天健、键盘涂惠源、鼓手徐德昌。把主唱换作齐秦,他们就是初代的“虹乐队”。 1986年,张耕宇子承父业,进入张人凤创办的福茂唱片。同年,福茂成立国语部,庾澄庆成为福茂第一位签约的本土歌手,并推出了第一张国语专辑《伤心歌手》。 庾澄庆的这张首专,集词曲创作、编曲、演奏、演唱、制作于一身。创作班底,庾澄庆之外,还有老板娘赖郁芬,还有周治平、涂惠源、林恺等。这是一张非常前卫的专辑,基调是摇滚与舞曲的曲风,主题与编曲也都不落窠臼,大量运用了电声乐器与MIDI合成。 同名主打歌《伤心歌手》,词曲都由周治平完成,他后来回忆:“这首歌描写一个情场失意的酒吧歌手,在舞台上失魂落魄心不在焉的窘况。服役时认识哈林,受他影响开始尝试写轻摇滚的歌,本来要和他一起加入福茂唱片当歌手,但最后只有他被挑中,顺便带走了这首歌。真是我伤心,他歌手⋯⋯” 其实,他俩早就合作无间了,最著名的合作,是卖给薛老岳的《最后一次说再见》,后来收录在1986年初的《不要在街上吻我》专辑。几十年后,在纪念薛岳的演唱会上,他俩回忆往事,说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成功卖出去的作品,大受鼓舞,意义重大。周治平还提到:“其实在「午夜微风」前还有几首填词的作品,只不过在我心目中,我将这几首歌视为我和哈林的共同创作,刚退役时,我和哈林写了这些歌,结果四处碰壁,第二年,他把这首歌交给薛岳演唱,薛岳有次对我说起这首歌:「歌很棒,就可惜词实在太烂了⋯⋯」” 作为庹宗华、钮承泽主演的电影《报告班长》的片尾曲,庾澄庆包办词曲的《报告班长》,洵属中文嘻哈的先驱。 《伤心歌手》这张专辑,一方面,太过前卫,又不太注重旋律性,另一方面,又急于在技术层面展示自己的全部才华,在当时不会有理想的市场反应,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过,这张专辑也让内行看到了他的无限潜力。 今天重温《伤心歌手》这张专辑,更能理解它在当年的市场表现与实际位置。我深爱它那略带稚拙的纯粹,微微褪色的暗色调的前卫,以及明亮的力量感。 1987年4月4日,在福茂公司的安排下,庾澄庆与四十余位歌手,参加了在中华体育馆举办的“第一种声音”反盗版公益演唱会,这也是他第一次与主流歌手同一舞台。 他在小心翼翼地不断蓄势,就像他的偶像罗大佑与苏芮一样。终有一天,歌坛会感受到他的呐喊与震撼。

    2h 55m
  2. 187一千零一夜:买的没有卖的精 这期你得好好听

    SEP 21

    187一千零一夜:买的没有卖的精 这期你得好好听

    主播:雪莲 阿静 老鲁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老鲁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众所周知,网红的尽头是带货,然而种种原因碰到一起,我们突发奇想,能不能没当上网红,货先带着。 自从成了京北第一跑男,阿静除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还暴露了自己装备党的本质,从头到脚,由内而外,内服外敷,是一样不落。咱们说厉害的营销就是让你感受不到营销的存在,而伟大的营销是让你明明知道上了套儿,依然一口一个的说着“真香”。电商火热的十几年里,少有人没踩过消费陷阱了,从以往的节目里各位也可以听得出,阿静和雪莲更是经常在消费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大数据的“辅佐”之下,二人如昏君般对各大电商百般宠幸。 老话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借就有还,有买就有卖,几个工资都领不明白的人突发奇想要做回商人。 率先发力的是雪莲姑娘,凭借着超越全国99.9%人的编绳技艺,在某音开始直播,一绳,一人,一壶茶,夜深人静,玉手纤纤,轻声细语,为你编织美梦。如此美好的直播内容,“这一晚上打赏怎么也得1w吧?”“1w?那是保底,起码5w,冲的就是榜一,圈的就是元子…”醒醒啊,同志!别说打赏1w,场观能1w也行啊。另外ಥ_ಥ,您的粉丝取!关!啦!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咱们再听听老鲁都学到了哪些。你在PDD上下过单吗?你知道先拍一单领到优惠券,再拍一单然后把第一单取消这种骚操作吗?在消费者看来这是合理利用规则,不太费事的省点儿钱。可网线的另一端有个商家可能会因此损失一笔推广费。你知道赛博许愿吗?很多商品你看上了,但想要个优惠券再下单,只要你不急买,加入购物车再点个收藏,没多久平台就会悄悄给你塞个折扣券,再给你推送个消息“快来买我呀老板”。 看了那么多带货直播,依然不知道除非上架和介绍还有什么要做的,真的加入其中才发现屏幕前的工作只是小部分,一个优秀的主播,不仅外貌好看,声音好听,能说会道,临场反应快,还能根据数据大屏等等随时调节直播的内容,切换产品很多很多事…… 现在回过头来说这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河”。没人告诉我,从东到西,要先过河,而这是必然的,而还没到达彼岸的人或漂在河上,或开怀畅饮,但无论如何回头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如果你也在经历过河,接下来咱们一起咬紧牙关,轮开双臂,对岸见。

    1h 34m
  3. 186 一千零一夜:一次伪装成千里送猫的大胃王东北探店

    SEP 14

    186 一千零一夜:一次伪装成千里送猫的大胃王东北探店

    主播:雪莲 阿静 老鲁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老鲁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众所周知,铭铭爱猫与雪莲不相上下,听闻大连美景盖世无双,于是乎三人一猫,踏上征程。 网上流传着一些美食节目的切片,嘉宾对北方美食不屑一顾,果然人没有见识,啥话都说得出口。好吃在东北这片伟大的土地上,遵循着大道至简,你别琢磨,吃就完了,就问你香不香。 雪莲应变能力一如既往的好,从不打有准备的仗,从不旅做攻略的游。到哪儿就一句“老板这点儿还有饭吗?”东北老板的敞亮儿那真是写在骨子里的,都张嘴了,高低得让你吃上。老话说,奈何自己没文化,一路牛逼走天下。雪莲可是有文化的人,有文化的美食家,然而这趟东北之旅就只剩下“太好吃了!”这也算是被东北餐饮界震惊到“无语”吧。 问道闾山下,遥指路尽头,天阴心焦伞何处,姨让龙王雨莫布。这一路上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东北祖传歌舞”这一块,神秘而美好,高高在上又极接地气,似乎这种神奇的故事只能发生在这片黑土地。雪莲像每一个来到这儿的旅人一样,看不懂但又深感牛逼。 写到这儿一个是时间紧迫,再一个如此精彩的内容不是几个字能体现出来的,大家就节目中见吧。正所谓,雪莲要送猫,铭铭往北招,押运解馋混主次,归途天天造。

    1h 46m
  4. 185一千零一夜:逃离北京极度酷暑 怎奈泰国离奇遇险

    SEP 7

    185一千零一夜:逃离北京极度酷暑 怎奈泰国离奇遇险

    主播:雪莲 阿静 老鲁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文案:老鲁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众所周知,2025北京夏天的高温又有了新高度,于是,宝藏男孩阿静决定,去清迈避暑! 这几年天气真的是越来越怪,以北京为例,暴雨倾盆,极端潮热,甚至因为天气多次上新闻上热搜。很多人情绪就像气压,是沉闷的。常听节目的朋友都知道,阿静这样的开心果,近来也多少沾点儿小忧郁。 跑步会促使人体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等,让人能快乐的物质,所以无论多热,阿静像按时吃药一样,早起+练晚儿,一言不发,哐哐就是跑,咱们都看过阿甘正传,以后也可以看看阿静。 打心底里我是佩服他的,这种强大的自救意志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但仅仅是这样,似乎还不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原本要散散心的阿静,在清迈的黏黏瀑布遭遇了惊险的一幕,一个轻松愉快的登瀑布,给他来了个倒栽葱,千钧一发之际,神兵天降,中东面孔的一个帅哥救下了阿静,及时阻止了他脑袋里的人生走马灯,并且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要不说人想好好活,老天爷都会帮忙的,这话以前我多少有点儿怀疑。而阿静的泰国避暑之旅,似乎印证了这句话。 再次见到阿静,他精神已经明显比之前要好了,他说感觉到了自己阳寿未尽,命不该绝,眼前的小低谷只是漫漫长路的一个小弯儿。现在他已经向北京回龙观第一跑男的目标进发了,各地马拉松赛抽签都出现了他的名字。 霍营精英跑团为阿静感到骄傲,正在发声FM因他而自豪,各大骨科医院也为他敞开了怀抱,冲吧!波棱盖儿毁灭者!我们爱你!

    1h 36m
  5. 184 一千零一曲:齐豫【下】飞鸟和鱼其实都是一样

    AUG 31

    184 一千零一曲:齐豫【下】飞鸟和鱼其实都是一样

    主播:郭悦 叶风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资料:海涛【歌颂如风】文案:叶风 封面设计:麒羽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齐豫常常被昵称为“神仙姐姐”,她的歌声也总是仙气渺渺,一首普通的歌,经她的歌喉一吻,往往化铁成金。深究起来,齐豫的性情与气质,天然具有形而上的意味。就像隔着一定的距离来看世界、看历史,即便是模糊的轮廓、迷离的背影,看到的也是全貌,而不是被这天地玄黄牢牢捆住后的管窥蠡测。 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齐豫接连推出了三张经典专辑:《Tears/眼泪》、《骆驼·飞鸟·鱼》、《C'est la vie/这就是人生》,为她的传统唱片时代,画上了完美的句点。之后,随着流行音乐的范型转换,以及相关的技术演进,歌手们的活动形态也大为改变。作为殿堂级艺术家的齐豫,凭着既有的成就,自由度相应会高很多。她的精力,更多地投向了现场演出、宗教音乐以及自主翻唱。 上周在上海看齐豫演唱会的那个下午,参加了纪念韩贤光老师的一场活动,有幸在现场聆听了黄中原老师翻唱薛岳的《如果还有明天》。不由想起苏来怀念薛岳的那段话:“你错过了我们的中年、晚年,生命的长河,不经意的转弯,以及静静流过的平野。”相较之下,我们则有幸见证了齐豫的各个时段,收获了不同的感动。尤其是最近这二十年,哪怕不论歌声,仅仅从面貌上看,齐豫也常常予人一种“法相庄严”之感。我就看着她的照片,都可以看上好久,感动不已。这样的质感,也体现在她的歌声里,愈加醇厚,愈加悲悯,愈加圆融。 王安石的四阕《望江南》,经过陈扬大师的谱曲编曲,再由齐豫“法相庄严”的妙音唱出,其间深深动人的力量,实非言语所能形容。齐豫的歌声,亦如宝月映琉璃,听来真有智悲双能之悟。那种跨越三祇的夐远与辽阔,那种超越了庸常桎梏的生命体验,都极为特殊,极为动人。她后期的作品,似皆可作如是观。 齐豫的形上气质,早期更多地呈现为空灵与深邃,后来,更添几分辽阔,再后来,则又多了一些厚重。有了这样的维度,驾驭各类作品,自然游刃有余,而又一任天然,自成高格。 以形上言之,齐豫是时间性的歌者,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她的音乐打破了时间的不可逆。在她的歌声里,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在时间里的坐标,就像不经意看到童年时不舍吃掉而尘封多年的褪色饼干,看到再也分不清究竟是外伤还是内伤的海棠纹身。 虽说世间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但是,在我心里,齐豫就是完美的,否则,完美这个词就毫无意义。 关于齐豫,想说的还有许多许多。这三期节目,除了向各位朋友介绍齐豫的音乐人生,也是表达我们对齐豫的敬与爱,一如虔诚仰望穹顶的唱诗班的少年。

    3h 45m
  6. 183一千零一曲:齐豫【中】你是那雪中最寂寞的莲啊

    AUG 24

    183一千零一曲:齐豫【中】你是那雪中最寂寞的莲啊

    主播:叶风 郭悦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资料:海涛【歌颂如风】文案:叶风 封面设计:麒羽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1980年代的齐豫,制造经典的速度,令人惊叹,令人赞叹!前五张的中文专辑,出手即是巅峰,难以逾越。1987年的《Stories/故事》专辑,直到1993年的《藏爱的女人/Love Of My Life》专辑,以几乎一年一张的速度,连发五张英文专辑,开辟了一片音乐的深海。中间还与弟弟齐秦的“虹”合作,推出了异样的中文专辑《有没有这种说法》。深海与巅峰,渊渟岳峙。 齐豫的英文歌,是我的启蒙。在资讯闭塞的时代,她为我开启了另一个世界。永远难忘初听她的《Diamonds and Rust》时的震撼,以及初听《Vincent》时的温暖,《Stories》前面的口白,不知听过多少遍了,还是迷恋,还是深陷。齐豫的意义,也远不止于译介,所以,根本无需轩轾她与原唱。在审美的维度下,齐豫就是唯一。 英文世界里的齐豫,音乐形态更为丰富,从古典到流行,从民谣到歌剧,从电子音乐到交响乐团,在节奏与和声方面的探索也令人惊喜。 齐豫的声音特质是空灵与清冽的,但在审美与思想的高度上,又是浓烈与厚重的,古典与前卫,合于一身。因而,她的艺术探索,不会流于枯窘艰涩,再怎么先锋与深邃,也是润泽与灵动的。 在齐豫的歌声里,我常常感觉自己在独自乘坐一列穿越时空的火车,光影变幻,倏忽无常,无数球体、立方体、颗粒以至于微尘,各种规则与不规则,各乱其所乱,也各适其所适。 这期间,在自己的专辑之外,齐豫还留下了许多碎金。比如与大佑合作的《船歌》,与华健合作的《天下有情人》,翻唱陈小霞的闽南语歌《听歌的人》,“民歌二十”时翻唱杨弦的《回旋曲》。只能说,有齐豫,我们就是幸福。 这三集齐豫的专题,发心动愿了许久,一来真是出于敬畏,二来音乐体量实在太过庞大,迟迟不敢着手。我们也深知,永远不可能有所谓“准备好了”的时候,这次趁着姐姐的上海演唱会,也是本轮“风采依旧·在”巡演的内地首站,索性就做了。跟郭悦与麒导一起聊齐豫,美好得忘了疲惫,周六录了一整天,麒导连夜剪出来,周日晚上就要上传。里里外外,我们聊着齐豫,聊着各自与齐豫的故事,聊着因为齐豫而发生的缘分。郭悦早就预订了这次上海的行程,麒导和我则另有安排。但录节目与写文案,将很多情绪搅动起来,我临时添加了这次的上海之行。 下午先与海涛会合,一起参加了韩贤光老师的纪念演出,有幸在现场聆听了黄中原老师激情磅礴的《如果还有明天》,还有韩老师的夫人Gina质朴却又感人落泪的《家后》。一结束就赶紧打车去静安体育中心,整整七年前,齐豫阿潘的“回声”演唱会的内地首站,也是在这里,故地重来,不禁感慨,也满怀期待。 看到屠颖老师坐定后,感觉就踏实了。等到姐姐一出场,全场就沸腾了,世界也就安静了。整场曲目的选择,真是让我欢喜赞叹。像齐豫这样的殿堂女神,佳作无数,选择起来真是会犯困难症的,但这场演出在曲目的选取上,堪称完美。一首《这世界那么多人》温暖开场后,就《欢颜》、《走在雨中》,就《菊叹》与《雨丝》双重暴击。然后是民歌五十的组唱,《如果》、《让我们看云去》、《捉泥鳅》、《兰花草》、《童年》、《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同桌的你》、《光阴的故事》,台上台下大合唱。接下来的《答案》唱了一遍之后,猝不及防地看到华健现身,于是,就有了合唱版的《答案》,合唱版的《梦田》,合唱版的《天下有情人》!然后,为了给姐姐争取尽可能多的换衣服的时间,华健讲着笑话,唱着《飘洋过海来看你》与《爱相随》。换完衣服的姐姐,一段熟悉的英文独白,瞬间带我回到初听《Stories》的时光。接下来的《飞鸟与鱼》跟《幸福》,嗨爆全场。后面的时代曲串烧,《苏州河边》、《相思河畔》、《情人的眼泪》,是送给上海的礼物。紧接着的《海上花》,再过渡到《船歌》,耳福来得太突然。《Amazing Grace》与《菩提树》,彰显了姐姐当下的心境与期许。《九月的高跟鞋》再度全场大合唱,《你是我所有的回忆》与《最爱》,又将全场带入极度的深邃唯美,《一条日光大道》又是全场大合唱,情绪就这样起起伏伏。不能不唱的《橄榄树》,意味着演唱会不可能没有终点。好在结束后,灯虽然暗了,情绪可没有暗下去,一浪一浪的安可声中,姐姐一身简洁地现身,《七点钟》与《掌声响起》,本以为就在《掌声响起》中完美收束,姐姐又与全场合唱了一遍《这世界那么多人》,鞠躬离场,圆满之至。 场内可能是为了避免直播之类的拍摄,屏蔽信号,所以,我跟郭悦与海涛联系非常不畅,但还是接到了郭悦的惊喜:叶佳修老师就坐在她的斜后方。果然,之后姐姐就介绍了带着口罩的叶老师在大屏幕上“露脸”。散场后,郭悦给我晒了叶老师的签名。我猜她肯定要去酒店见姐姐,我跟海涛则宵夜去也。我跟海涛边吃边聊时,接到了郭悦晒的姐姐的TO签,还说出酒店时碰到杨腾佑老师下来抽烟。果然,也没放过,签名在了叶老师旁边。

    3h 7m
  7. 182 一千零一曲:齐豫【上】今生就是那么地开始的

    AUG 17

    182 一千零一曲:齐豫【上】今生就是那么地开始的

    主播:郭悦 叶风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资料:海涛【歌颂如风】文案:叶风  封面设计:麒羽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我不常做梦,偶尔有些特别的梦,就记得特别清楚。十多年前,曾梦到自己拥有一间巨大的收藏齐备的唱片室,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什么原因,齐豫与阿潘两位女神竟然驾临,我们一起品评唱片,一起闲聊。两位女神平易亲切,老友一般,同时又自带一身仙气。梦得太过真切,醒后颇感荣幸,亦怅然久之。 齐豫是对我影响最深的少数几位歌手之一,她的为人,她的气质,她的歌声,都让我仰望与热爱。最早是什么时候知道齐豫的,已经难以精确地追溯,但缘分早已悄悄种下。儿时就熟悉的《橄榄树》与《乡间的小路》,当时听到的是朱逢博与张明敏的翻唱。彼时的两岸还很难直接交流,民歌运动时期的大量作品,是经由朱逢博、王洁实与谢莉斯、成方圆以及通过春晚红遍内地的香港歌手张明敏的翻唱,而广为人知的。与歌曲的传播不同,八十年代倒常常能看到对岸的电影,不论是在影院、电视台还是录像厅。电影《欢颜》,我最初就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似懂非懂,但胡慧中青春的面容,风中飘逸的长发,以及当时以为是她的歌声,都深植于心。这部电影,与稍后的《搭错车》一样,简直就是齐豫跟苏芮的个人音乐电影。后来,当自己稍具音乐的意识与追求,再次听到齐豫的《橄榄树》,早年那些淡的记忆,即刻复苏。 人的记忆与意识很神奇,有些人,可能只是出现在你年少懵懂时,就视为偶像,但时过境迁,冲淡多了,甚至思之赧然;有些人,你可能一见钟情,再也不会改变,刹那即是永恒。 民歌运动,与其先后的现代诗运动、乡土文学论战、林怀民的云门舞集、郭小庄的雅音小集,乃至民风乐府、天水乐集、兰陵剧坊、表演工作坊、相声瓦舍等,构成了一个浩瀚的文化气场。自从参加金韵奖的比赛,遇到评委李泰祥,这对师徒,就碰撞出夺目的火花,渐渐成为民歌运动中艺术水准的最高代表。晚清以降,以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为代表的学堂乐歌,直到五四之后,萧友梅、赵元任、黄自、刘雪庵等创作的艺术歌曲,终于在李泰祥与齐豫这里,得到了最大的回响。 通观齐豫的前四张专辑,《橄榄树》、《祝福》、《你是我所有的回忆》、《有一个人》,几乎都是诗与乐的完美融合,再由她的天籁之声呈现出来,初听就能意识到她们的宝贵,这种感受只会与日俱增。无论是常常聆听,还是时隔多年再来重温,都会讶异于她们的深邃与灵动。在《春天的浮雕》、《菊叹》、《雨丝》面前,再怎么僵硬、冷漠与高傲,也会瞬间融化。我沉迷于她们的质感,沉迷于她们所标记的古铜色的岁月。 1985年底的《回声——三毛作品第15号》,是与阿潘的合辑,也是唱片史上的里程碑。除了齐豫阿潘与三毛,王新莲与黄韵玲,这些奇女子,都在这张唱片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单是这五张唱片,齐豫已经足够不朽。 四十多年后,重温这些作品,除了艺术高度之外,我最最震动与感动的,是博大深沉的情怀,是对国族运命的忧思难忘与切肤之痛。《传说》与《海棠纹身》,赋予了齐豫厚重的历史感,你听“从A型到O型,哭也听见,笑也听见”,“还是温柔的唇,不温柔的诅咒所吻”,这是别一世界的齐豫。有了这样的作品,齐豫连同李泰祥,就都走入了伟大的音乐圣域。

    3h 50m
  8. 181 一千零一曲:钟永丰想给你念首诗 你会来听吗

    AUG 11

    181 一千零一曲:钟永丰想给你念首诗 你会来听吗

    左:早川徹   右:钟永丰 主播:天水 麒羽 嘉宾:宁二(土地与歌)剪辑制作:麒羽 封面设计:麒羽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第一届土地与歌音乐节 钟永丰诗歌音乐会 8月23日、24日,连续两夜,在诗句吟哦与音符激荡中,钟永丰、早川彻与胡格吉乐图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条“民谣之路”。 连续两夜,我们一起“菊花夜行军”! 为什么看到一棵树,会有经典《种树》诞生?为什么种树,会是“种给虫儿逃命,种给鸟儿歇夜,种给太阳生影子跳舞”? 为什么,常受鄙夷的乡村流浪者,会成为《仙人游庄》中“无米煮,煮泥沙,无床睡,睡天下”的仙人? 著名诗人、林生祥近30年词作搭档、两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台湾文学奖得主钟永丰,以两场诗歌音乐会,将自己30年作品以主题重新梳理,朗诵并且分享自我的“民谣之路”,一场名为“场景与诗”,一场名为“向前看、向后望”。 在场景与诗之间,在不同时代之间,立着的,是人。这是民谣之路,也是一次关于人在日常中如何存在、如何联结、如何被时代塑造又奋力抵抗的声音之旅。 日本音乐家早川彻,作为钟永丰长期合作的伙伴,以其精湛的爵士功底与即兴才华,将乡土文本转化为跨越地域的现代声景。他的钢琴与贝斯,既能勾勒河流的脉动、担夫的吆喝,也能铺陈都市的疏离、命运的荒诞,成为钟永丰诗歌不可或缺的现代诠释者。 在早川彻爵士钢琴和贝斯的律动中,在胡格吉乐图马头琴的回荡中,在民谣的河流里,钟永丰的诗与音乐家们的即兴,将共同编织出一张抵抗孤独的乐音网络,让那些沉默于日常场景中的人和故事,获得诗意的诉说与回响。

    1h 55m

Ratings & Reviews

5
out of 5
6 Ratings

About

正在发声,总要有人发出不合时宜的声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