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Healthy Relationship》

姜尚文心理師,朴世光心理師

這個節目將會透過「心理學的知識」 深入淺出的來聊聊與人相處上的難題,建立人與人的「好關係」, 「一份好關係」將會帶來與人親近的歸屬感, 尊重彼此的人際界線,保持情緒的穩定輕鬆, 使工作更有效率,增添生活的幸福度。 無論是與伴侶、父母、親子、朋友、同事、上司相處上的點點滴滴, 有任何想聽的,或任何疑問,歡迎您告訴我們, 我們將與您分享,為關係調味加料,找回關係中自在的感受 節目內容有 《美味關係實驗室》, 主持人為姜尚文心理師 將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透過例子的分享, 探討多元的話題,深入淺出探討關係上的話題, 讓心理的需要不再是問題,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回到自在做自己的美好狀態。 節目將會在每周更新。 《心靈元氣廚房》 主持人為朴世光心理師 來一點正能量,甦醒我們的頭腦, 讓我們的心情也變得輕鬆一些, 開始每天的工作和努力。 本節目以生活小故事為食材,用名言佳句來調味, 觸動心靈的味蕾,滿足心靈的胃口。 有個信念來生活,將使人感到更有意義, 工作也更有效率,對自己也更加滿意。 節目將會在每週更新。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真摯的想陪伴你,一起面對今天的生活, 歡迎訂閱我們的節目,歡迎您的加入和收聽。謝謝。 更多的好資訊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 FB https://reurl.cc/g02jvb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 官網 https://humanitarian-love.com/ 暖心全人諮商信箱 warmheart1099@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4D AGO

    EP285「將無性婚姻 轉成 性福滿滿的秘訣!」by 姜尚文心理師

    【行人過馬路,安全零失誤】 行人穿越馬路時,應注意號誌燈,並循行人穿越設施通行,且勿任意穿行。行人安全過馬路,平安回家零失誤。 交通部及新北市政府關心您 [廣告]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節目探討了夫妻間「無性」關係的心理因素,指出工作和育兒壓力、不良溝通模式、過往創傷以及性需求不一致都可能導致此現象。講者建議夫妻應重視心理連結,安排「珍珠時間」來增進彼此了解和分享心事,並坦誠溝通性需求。若溝通困難或存在創傷,應尋求專業諮商協助,以建立更健康、幸福的婚姻關係。 重點心得根據多國統計,大約每五對夫妻就有一對是無性夫妻。 頂客族(double income, no sex)現象顯示,即使經濟充裕,工作壓力仍可能導致親密關係減少。 諮商案例顯示,夫妻應額外空出時間進行親密行為,例如約定特定日期,並事先安排,以克服忙碌生活造成的影響。 心理連結與親密關係互相加乘,心靈連結不佳可能使性行為僅淪為生理需求。 Stanberg 的愛情三原論強調親密關係和情感連結的重要性,兩者兼具可互相幫助。 許多夫妻前來諮商的原因,一開始往往是溝通問題。 伴侶過去的創傷經驗可能造成親密行為上的害怕與不自在,建議有創傷的一方尋求諮商。 夫妻應坦誠溝通彼此在親密行為上的需求,以達成一致的做法。 珍珠時間(每週一到兩次,每次約兩小時)對夫妻關係至關重要,有助於了解彼此的成長與變化。 案例顯示,透過建立珍珠時間,原本婚姻關係平淡的夫妻重新喜歡上對方,並停止諮商。 00:01:22 無性夫妻的普遍性與心理因素 節目探討了無性夫妻的現象,指出根據多國統計,大約每五對夫妻中就有一對是無性夫妻。無性夫妻不僅存在於中老年夫妻中,也出現在年輕夫妻中,原因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節目將重點討論心理因素,特別是壓力對親密關係的影響。工作和育兒的雙重壓力可能導致夫妻沒有精力和體力進行親密行為,甚至出現頂客族(double income, no sex)的現象。 00:03:46 壓力與夫妻相處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壓力會減少親密關係,建議夫妻額外安排時間來維繫親密關係。諮商案例顯示,許多夫妻因忙碌而忽略親密關係,因此諮商師會建議他們每週安排固定的親密時間,並事先做好準備。除了工作壓力,夫妻相處模式也會影響親密關係。沒有完美的夫妻,重要的是彼此適應、接納和良好溝通。一個案例中,先生因太太的指責而無法進行性行為,顯示溝通問題是親密關係的根源。 00:06:02 夫妻溝通的重要性與心靈連結 夫妻間的爭吵、翻舊帳會損害關係。一個案例中,先生因太太的嘮叨和指責而選擇加班逃避,導致夫妻關係惡化。這個先生有自覺,主動尋求諮商,諮商師建議夫妻一同諮商,解決溝通問題。性行為前的心理連結非常重要,研究顯示,夫妻心理連結越好,親密行為也越好,反之亦然。心靈連結不佳,親密關係可能只剩下生理需求。 00:07:50 愛情三原論與溝通的重要性 根據 Stanberg 的愛情三原論,親密關係和情感連結互相幫助。老年夫妻雖然親密關係次數下降,但若心理連結強,每次親密關係仍能感到開心。夫妻諮商的原因多是溝通問題,因此良好的溝通至關重要。若夫妻發現溝通有問題,建議尋求幫助,例如閱讀相關書籍、向模範夫妻請教,或尋求諮商師的協助。 00:09:18 創傷經驗與性需求不一致的影響 伴侶中一方若有過去的不良經驗或創傷,可能導致在親密行為上感到害怕或不自在,建議有創傷的一方尋求諮商,以避免影響親密關係和夫妻相處。另一種情況是雙方性需求不一致,例如先生需求較多,太太需求較少,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先生感到挫折,甚至尋求其他方法。建議夫妻坦誠溝通彼此的性需求,並達成一致的做法。 00:11:38 珍珠時間的重要性與案例分享 建議夫妻每週安排一到兩次的「珍珠時間」,好好聊天、聊心事。許多夫妻雖然相處時間長,卻很少關心彼此的狀況,導致對伴侶的了解停留在過去。夫妻需要互相了解,分享成長經歷,因此珍珠時間非常重要。一個案例中,夫妻生活平淡,缺乏了解,諮商師建議他們每兩天安排珍珠時間,結果他們重新喜歡上對方。節目最後鼓勵聽眾分享節目,並下回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6 min
  2. SEP 28

    EP284「無性婚姻愛恨糾結的危機,跟你想的大不同」by 姜尚文心理師

    【路口要停讓,道路安全我最棒】 看見停的標誌、標線或是閃光紅燈,須完全停止車輛並注意路況,落實無號誌路口安全! 交通部及新北市政府關心您 [廣告]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心理學家 Stanberg 的愛情三原論指出,健康的婚姻需要性關係、親密關係和承諾三個因素,缺少性關係容易導致婚姻問題。 日本的研究顯示,每月性生活少於一次的夫妻被定義為「無性夫妻」,且每五對夫妻中就有一對面臨此問題。 Google 數據專家發現,搜尋「無性婚姻」的比例比「不性婚姻」高出 3.5 倍,比「不愛婚姻」高出 8 倍,顯示無性婚姻是一個普遍問題。 長期被伴侶拒絕性行為的一方可能陷入憂鬱、焦慮,自我價值降低,甚至會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不夠好。 長期缺乏性生活可能導致被拒絕的一方尋求外遇或與他人搞曖昧,即使是與 AI 情人聊天,也可能反映夫妻關係已出現問題。 長期被拒絕性行為對女性可能造成荷爾蒙失調,進而影響情緒和身體健康。 壓力過大會分泌壓力荷爾蒙,抑制性慾,使大腦將精力放在解決壓力上,而忽略了性行為的需求。 過度勞累會使心臟血管的血液集中於修復肌肉,減少對性器官的供應,從而抑制性慾。 性愛與多巴胺分泌有直接關係,但長期刺激導致多巴胺分泌疲乏後,需要更豐富的情感交流來彌補,例如共同興趣和活動。 夫妻關係需要放鬆的環境,增強副交感神經的活動,例如度假或飯後休息,有助於提升性慾和改善夫妻關係。 大綱00:00:05 00:00:57 無性婚姻的現況與愛情三原論 節目主持人分享最近諮商案例,一對夫妻因長期沒有性生活而考慮離婚。主持人提到心理師通常不直接給予離婚或結婚的建議,而是協助當事人釐清狀況。根據心理學家 Stanberg 的愛情三原論,健康的婚姻需要性關係、親密關係和承諾三個要素,缺乏性關係可能導致婚姻問題。 00:03:12 無性夫妻的定義與普遍性 節目中探討了無性夫妻的定義,日本定義為一個月性生活少於一次。數據顯示,無性夫妻的現象相當普遍,日本大約每五對夫妻就有一對面臨此問題,法國和美國的調查結果也相似,顯示這是現代夫妻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00:04:10 無性婚姻的網路搜尋趨勢與議題 節目引用 Google 數據專家 Schuston Davidowitz 的研究,指出網路搜尋「無性婚姻」的比例遠高於「不性婚姻」和「不愛婚姻」,顯示無性婚姻已成為普遍問題。節目預告將探討無性婚姻的影響和背後原因。 00:05:02 無性婚姻對被拒絕一方的心理影響 節目分析無性婚姻對被拒絕一方的心理影響,包括憂鬱、焦慮和自我價值降低。舉例說明,一對夫妻婚後因先生頻繁拒絕性要求,導致太太感到沮喪和生氣,進而引發婚姻爭吵。節目提醒夫妻應注意此問題,並建議拒絕一方坦承原因,避免對方誤解。 00:07:05 無性婚姻的潛在危機與對女性的影響 節目探討長期被拒絕可能導致性需求無法滿足,進而尋求外遇或發展不健康的關係,例如網路曖昧或與 AI 情人聊天。節目也提到長期被拒絕會導致女性荷爾蒙失調,對身體造成傷害,例如脾氣不好、容易生病。 00:09:21 無性婚姻的法律層面與性關係的重要性 節目指出,長期無性行為在某些國家民法中可作為訴請離婚的理由。節目強調性關係的重要性,並從腦科學角度分析,性愛並非單純的感官刺激,而是透過大腦下視丘引發荷爾蒙分泌,與大腦密切相關。 00:11:20 心理因素對性關係的影響 節目分析心理因素如何影響性關係,例如壓力過大會分泌壓力荷爾蒙,抑制性慾;過於勞累也會抑制性慾,因為身體需要將血液送到肌肉修復。節目提到,工作和育兒壓力可能導致夫妻性慾下降。 00:13:50 多巴胺與夫妻關係的維繫 節目從神經科學角度解釋,性愛與多巴胺分泌有關,但長期刺激可能導致神經疲乏。建議夫妻透過豐富情感交流和共同興趣,彌補多巴胺不足的現象,從而加深感情,提升性關係的品質。 00:16:23 提升性關係的關鍵與節目總結 節目總結,要擁有良好的性關係,需要放鬆身心,增強副交感神經。建議夫妻透過度假或放鬆的活動,提升性慾。節目最後鼓勵聽眾思考自身婚姻狀況,並預告下一集將探討無性婚姻的成因與應對方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8 min
  3. SEP 21

    EP283「狄德羅效應,一不小心買太多的消費陷阱!」by 姜尚文心理師

    【行人過馬路,安全零失誤】 行人穿越馬路時,應注意號誌燈,並循行人穿越設施通行,且勿任意穿行。行人安全過馬路,平安回家零失誤。 交通部及新北市政府關心您 [廣告]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迪德羅效應:消費行為的心理學分析 節目引入了心理學中的「迪德羅效應」概念,並以案例說明其在消費行為中的體現。一個案例是,購買新手機後,在店員的推薦下,陸續購買手機殼、保護貼和耳機等周邊配備,另一個案例是,在 IKEA 逛傢俱店時,原本只想買一張牀,卻因為展示空間的佈置,而購買了牀邊櫃、燈飾和沙發等附屬品。這些都是迪德羅效應的表現,導致過度消費。 00:04:39 迪德羅效應的由來與影響 節目介紹了迪德羅效應的由來,它是由人類學消費學者 Grant McClinton 以 18 世紀法國哲學家狄德羅命名的。狄德羅收到朋友贈送的高級睡袍後,發現家中的地毯和牀與睡袍不搭,為了搭配睡袍,他開始更換地毯、牀和燈具,這個過程讓他感到痛苦,因為周遭環境與睡袍不協調,產生認知失調。環保學者擔心人類因迪德羅效應而過度消費,破壞環境。身體異形症患者也可能在身體上產生迪德羅效應,不斷追求完美。 00:07:53 如何避免迪德羅效應 節目探討了商家如何利用迪德羅效應來創造業績,例如化妝品公司推出平價名牌口紅,吸引消費者購買後,再引導他們購買其他更昂貴的化妝品。避免迪德羅效應的方法是不該買的就不要買,不要過度消費。需要思考購買的目的,是為了炫富還是證明身份。切記只買需要的,或者完全不需要,也不用物品來證明身份。 00:09:58 蘇格拉底的啟示與真正的紓壓 節目引用蘇格拉底逛市集的故事,他發現世界上有很多他不需要的東西,並認為為奢侈生活奔波會讓人離幸福生活越來越遠。節目提到,人們的痛苦除了來自人際關係,也來自於追尋不到東西。追尋過多東西可能付出超額代價,且滿足感是暫時的。從腦科學角度看,過度消費只是多巴胺的分泌,帶來暫時的快樂,之後反而會感到空虛。透過購物紓壓是危險的,因為那只是多巴胺帶來的暫時快樂,並未真正紓壓。真正的紓壓是帶來平靜,而不是再度購物。節目最後提到,透過諮商,可以幫助人們了解消費陷阱,找到人生目標和真正的紓壓方法,從而走出迪德羅陷阱,重新掌握人生。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5 min
  4. SEP 7

    EP281「愛照鏡子,總對自己長相不滿意,是容貌焦慮症嗎!」by 姜尚文心理師

    臨床調查顯示,約有一半的美國大學生在意自己的面貌,其中 25% 是特別在意。 醫學上正式名稱為身體臆形症,盛行率約為 2.4%,意即每 100 人中約有 2 至 3 人可能受影響。 容貌焦慮最常關注的部位依序為毛髮(63%)、鼻子(50%)和皮膚(主要為青春痘)。 弗洛伊德學派觀點認為,過度重視外貌可能源於潛意識中難以言說的情感,透過外貌來表達。 社交焦慮、完美主義和低自尊的人群,通常更容易出現容貌焦慮症狀。 臨床上,容貌焦慮症狀的高發年齡段通常在 16 至 18 歲之間。 父母對孩子外貌的負面評價,即使是無意的,也可能造成孩子日後的心理創傷。 改善容貌焦慮,除了藥物治療外,心理治療能幫助個案理解內在價值,減少對外在比較的依賴。 個案透過與母親溝通,理解母親過去言論造成的影響,並在獲得母親的肯定後,容貌焦慮症狀有所減輕。 00:01:23 容貌焦慮症的案例分析 本節探討了容貌焦慮症,並以一個案主的故事為例,說明了這種心理狀態的影響。案例中,案主在朋友建議下進行雙眼皮手術後,開始對自己的外貌產生極度不滿,甚至影響到工作和社交。在醫學上,容貌焦慮症被稱為身體異形症,患者會對身體的某一部分特別敏感,總覺得自己那裡不夠好。這種情況可能導致患者不敢出門、不去上學或工作,造成生活上的困擾,進而引發憂鬱或焦慮。 00:05:45 容貌焦慮的心理成因與原生家庭影響 本節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了容貌焦慮的原因,並以弗洛伊德的觀點切入,認為過度重視外貌可能源於潛意識中難以言說的情感。案例中,案主從小被母親批評眼睛不好看,導致他一直對自己的外貌缺乏自信。諮商過程中,案主與母親進行了對話,母親的道歉和肯定減輕了他的容貌焦慮。 00:08:26 容貌焦慮症的盛行率與好發部位 本節介紹了容貌焦慮症的相關數據,在美國大學生中,約有一半的人在意自己的面貌,但真正患有容貌焦慮症的比例約為 2.4%。容貌焦慮最常發生的部位是毛髮(63%),其次是鼻子(50%)和皮膚(主要指青春痘)。青少年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過度關注自己的外貌。針對容貌焦慮症,精神科醫生可能會開立抗憂鬱、抗焦慮或抗強迫症的藥物。 00:10:39 容貌焦慮的治療方法與日常生活建議 本節探討了容貌焦慮的治療方法,除了藥物治療外,心理治療也很重要。認知治療可以幫助患者調整對美的看法,減少與他人的比較。內在心理特質方面,低自尊和完美主義是容貌焦慮的常見原因。研究顯示,有社交焦慮的人也容易有容貌焦慮症。建議父母應及早關注孩子在青春期對外貌的過度關注,並協助他們建立內在價值,減少對外在的過度重視和比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6 min
  5. AUG 24

    EP279「避開過度樂觀的出錯,談談倖存者偏差效應!!!」by 姜尚文心理師

    【路口要停讓,道路安全我最棒】 看見停的標誌、標線或是閃光紅燈,須完全停止車輛並注意路況,落實無號誌路口安全! 交通部及新北市政府關心您 [廣告]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透過比爾蓋茲的例子,引出人們常過度樂觀看待成功人士的成功,並忽略失敗案例。接著,他以二戰期間美國國防部加固飛機的故事,說明倖存者偏差的由來,強調看事情要全面,不能只模仿成功案例。心理師分享了一個父親如何引導想從名校輟學創業的兒子的案例,並建議聽眾保持三分之二樂觀、三分之一悲觀的態度,在規劃人生時思考可能的失敗及承擔代價的能力,從而更全面地思考問題,避免過度樂觀,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重點心得 倖存者偏差指的是人們常常過度樂觀地看到成功人士的成功,並模仿他們,卻忽略了那些失敗的例子。 在二戰期間,統計學教授亞伯拉罕·沃德指出,加固飛機應加固那些沒有彈孔的地方,因為那些飛不回來的飛機正是因為這些地方被打到。 模仿成功人士的例子不一定會成功,因為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其實有幾百個人是失敗的。 思考人生計畫時,建議採取三分之二的樂觀加上三分之一的悲觀,以平衡過度樂觀和過度悲觀。 創業家朋友分享,在創業計畫初期,他會找朋友盡量吐槽他的計畫,從中找出可能失敗的地方並加以改善。 提出倖存者偏差的觀點時,應讓對方知道是真誠地想提醒,而不是吐槽。 案主過度樂觀,無法聽進家人朋友給予的倖存者偏差意見,實際上家人朋友是想提醒他沒想到的東西。 即使創業不成功,也能從中學到失敗的經驗,為未來的成功奠定基礎。 大綱 00:01:20   倖存者偏差的概念與案例 本章介紹了倖存者偏差的概念,通過一個個案為例,個案因為看了比爾蓋茲的傳記,學習比爾蓋茲的習慣,就相信自己也能成功。節目中提到,這種想法忽略了那些沒有成功的例子,過度樂觀地看待成功人士的經驗。   00:02:52   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倖存者偏差案例 本章通過二戰期間美國國防部加固飛機的例子,詳細解釋了倖存者偏差的由來。美國國防部最初打算加固飛機上彈孔最多的地方,但統計學教授亞伯拉罕·沃德指出,應該加固那些沒有彈孔的地方,因為那些彈孔多的飛機都成功返航,而那些沒有返航的飛機,被打中的位置正是致命的。   00:04:44   生活中常見的倖存者偏差現象 本章探討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倖存者偏差現象,例如人們傾向於認為以前的東西比較耐用,或者覺得老歌比現在的歌好聽。這些觀點的形成,是因為人們只記得成功的例子,而忽略了失敗的例子。因此,在思考問題時,需要全方位地考慮,不能盲目模仿,否則不一定會成功。   00:06:58   兒子創業的故事與倖存者偏差的影響 本章分享了一個父親的案例,他的兒子因為看了比爾蓋茲和賈伯斯的傳記,決定從美國名校輟學創業。雖然創業初期還不錯,但一年後兒子選擇放棄,回去唸書,因為他發現現在的創業環境與比爾蓋茲和賈伯斯當年不同,需要更多的學習。這個故事說明了倖存者偏差會影響人們對成功的判斷。   00:09:53   如何平衡樂觀與悲觀以避免倖存者偏差 本章建議人們在思考問題時,保持三分之二的樂觀和三分之一的悲觀。過度樂觀會忽略潛在的失敗風險,而過度悲觀則會導致焦慮和緊張。一個好的平衡是正向思考,但同時也要預想可能的失敗,並考慮是否能夠承擔失敗的代價。   00:11:34   創業家經驗分享與全面思考的重要性 本章分享了一個創業家的故事,他在創業前會找朋友吐槽他的計畫,從而發現自己沒有考慮到的問題。這個例子說明,在規劃未來時,需要全面思考,考慮到各種可能性,才能更好地避免失敗。   00:13:34   倖存者偏差的提醒與總結 本章總結了倖存者偏差對人們的提醒,即看事情要看全面,不要過度樂觀。當他人提出批評意見時,應該理解他們是想提醒自己,而不是故意吐槽。在規劃人生和夢想時,保持三分之二的樂觀和三分之一的悲觀,可以使思考更加全面,人生更加美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6 min
  6. AUG 17

    EP278「當孩子&工作不再是第一,用大池小魚效應來重新得力 !!!」by 姜尚文心理師

    大魚小池塘效應指的是,人的自我價值和自我肯定會與社會環境做比較,在小池塘裡表現優異的人,到了大池塘可能會因比較而產生自我懷疑。 父母若能提早讓孩子知道大魚小池塘效應,就像打了預防針,能幫助孩子在進入競爭環境時,不至於過度沮喪或憂鬱。 父母不應只用名次或成績鼓勵孩子,而應著重於孩子努力的過程,體會到的經驗,避免孩子將成就與自我價值劃上等號。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多鼓勵孩子的好習慣和態度,例如準時起床或樂於助人,讓孩子看到自己與個人特質相關的優點,而非僅與成績相關。 父母應了解孩子的特質,並提供適合的環境,過於強勢的環境不一定能讓孩子變好,有時適得其反,造成孩子過大的壓力。 挑戰應適度,如同鷹架理論,提供孩子可及的挑戰,讓他們在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而非給予過大的壓力,導致孩子失去學習動力。 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同儕認同感強烈,容易產生比較心,此時父母應小心引導,強調孩子的肯定和價值不應來自他人。 父母要相信孩子本質是善良且想要向上的,不應預設孩子是故意擺爛,而應給予支持和鼓勵,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大綱   00:01:22   大魚小池塘效應:開學季不想上學的孩子 本章節探討了開學後孩子不想上學的現象,並非由於憂鬱症、焦慮症或霸凌,而是因為功課太好,進入更好的高中後發現自己不再是第一名,進而產生自我懷疑。諮商心理師姜尚文分享了一個模擬案例,描述一個國中功課很好的孩子,進入高中後成績下滑,即使努力補習也無法進步,感到沮喪並懷疑自己的能力。這種現象被稱為「大魚小池塘效應」,指的是人的自我價值和自我肯定會與社會環境做比較。在明星高中裡,由於所有學生都很優秀,成績排名自然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自尊心。這種效應不僅發生在學業上,也可能發生在職場等其他人生階段。例如,優秀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後,發現同事們也很優秀,開始自我懷疑。社會比較的效應會對個人產生很大的影響。   00:07:00   如何應對大魚小池塘效應 本章節討論了如何協助自己或孩子應對大魚小池塘效應。首先,要認識這個效應,並讓孩子或自己知道它的存在。其次,要思考對自己的認識、認同和自我價值,不要與社會上的人比較。父母需要小心地與孩子溝通,強調個人的肯定和價值不是來自他人的肯定,而是要懂得欣賞自己。鼓勵孩子時,不要只關注名次和成績,而是要關注努力的過程。只要孩子有進步,就給予鼓勵,欣賞他們努力的過程。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勵孩子的好習慣和好態度,例如準時起床,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點,這些優點與個人特質有關,而不是與成績有關。   00:12:11   了解孩子的特質並提供適合的環境 本章節強調了解孩子特質的重要性,並提供適合的環境。一個案例表明,原本在國小很開心的孩子,進入明星國中後因壓力過大而得到憂鬱症。心理師建議父母深思,明星國中的環境是否適合孩子。雖然「孟母三遷」有其道理,但也要考慮孩子的資質。過於競爭的環境可能對孩子造成過大的壓力。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特質,接納孩子的樣貌,並給予最適合的環境。不要相信強勢的環境一定能讓孩子變好,而是要思考如何提供適合的挑戰,讓孩子在可承受的壓力下成長。這與「鷹架理論」相符,即提供適當的挑戰,讓孩子能夠逐步攀升並獲得成就感。總之,要理解自己的能力,並將自己或孩子放在適合的環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7 min
4.3
out of 5
7 Ratings

About

這個節目將會透過「心理學的知識」 深入淺出的來聊聊與人相處上的難題,建立人與人的「好關係」, 「一份好關係」將會帶來與人親近的歸屬感, 尊重彼此的人際界線,保持情緒的穩定輕鬆, 使工作更有效率,增添生活的幸福度。 無論是與伴侶、父母、親子、朋友、同事、上司相處上的點點滴滴, 有任何想聽的,或任何疑問,歡迎您告訴我們, 我們將與您分享,為關係調味加料,找回關係中自在的感受 節目內容有 《美味關係實驗室》, 主持人為姜尚文心理師 將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透過例子的分享, 探討多元的話題,深入淺出探討關係上的話題, 讓心理的需要不再是問題,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回到自在做自己的美好狀態。 節目將會在每周更新。 《心靈元氣廚房》 主持人為朴世光心理師 來一點正能量,甦醒我們的頭腦, 讓我們的心情也變得輕鬆一些, 開始每天的工作和努力。 本節目以生活小故事為食材,用名言佳句來調味, 觸動心靈的味蕾,滿足心靈的胃口。 有個信念來生活,將使人感到更有意義, 工作也更有效率,對自己也更加滿意。 節目將會在每週更新。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真摯的想陪伴你,一起面對今天的生活, 歡迎訂閱我們的節目,歡迎您的加入和收聽。謝謝。 更多的好資訊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 FB https://reurl.cc/g02jvb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的 官網 https://humanitarian-love.com/ 暖心全人諮商信箱 warmheart1099@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You Might Also Like